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3,自引:3,他引:4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21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麝香保心丸治疗组(110例)和消心痛对照组(100例)。两组在年龄、心绞痛分型、合并病变及心功能分级分布均相仿,前者给予麝香保心丸2丸,每日3次口服;后者给予消心痛5 ̄10mg,每日3次口服,经2周治疗,二药均可显著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和硝酸甘油日耗量,并显著改善心电图ST压低总和(ΣST)改变。但是总的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和不良反应则麝香保心丸明显优于消心痛。即症  相似文献   

2.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5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 机分为两组,麝射保心丸组45例,麝香保心丸口服每次2粒,消心痛组40例,消心痛口服每次10mg,每日3次,疗程均为4周。结果:麝香保心丸组心绞痛症状改善疗效、发作频率均优于消心痛组(P〈0.01),硝酸甘油消耗量与心电图改善疗效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麝香保心 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冠心病控制心绞痛发作的良药  相似文献   

3.
黄卫平  潘洁玲 《新中医》2005,37(12):32-33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3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麝香保心丸组36例,给予麝香保心丸治疗;曲美他嗪组38例,给予曲美他嗪治疗;联合治疗组59例,给予麝香保心丸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3组疗程均为90天。结果:心绞痛症状缓解有效率、心电图改善有效率麝香保心丸组分别为86.11%、58.33%,曲美他嗪组分别为76.32%、42.11%,联合治疗组分别为91.53%、66.10%。联合治疗组分别与麝香保心丸组、曲美他嗪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和曲美他嗪联合使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协同作用,可以提高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临床疗效。方法:90例UAP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各44例,所有病人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麝香保心丸。观察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1.74%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显效率50%,总有效率为77.2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麝香保心丸与复方丹参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比较麝香保心丸与复方丹参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采用麝香保心丸口服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复方丹参片口服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及心电图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6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6.7%和36.7%。结论经Ridit分析P均〈0.01,提示麝香保心丸对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的疗效明显优于复方丹参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8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0例按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观察冶疗4周后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等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2.5%、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72.5%均优于对照组(P〈0.01),且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结论 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7.
夏祯芸  许勇 《中成药》2004,26(12):80-80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76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随机分为麝香保心丸组(39例,常规西药加麝香保心丸治疗)与对照组(37例,单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等的变化。结果:麝香保心丸组缓解心绞痛总有效率(84.6%)均优于对照组,心电图改善与对照组接近,心律失常明显减少(P<0.05),血镁升高(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对血镁的影响可能是其作用机理之一。西药加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在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基础上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每日3次,每次2粒,同期选择冠心病心绞痛患行常规抗心绞痛治疗作为对照组,二组疗程为6周。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为87.5%和76.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3.8%及73.5%,P值均<0.05),治疗组在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消耗量,改善心肌缺血及改善血液流变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叭)。结论:麝香保心丸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副作用少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麝香保心丸和消心痛联合治疗冠心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军梅 《光明中医》2008,23(12):1985-1986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早期应用中药麝香保心丸和消心痛联合用药治疗更能提高疗效。方法:将159例病人随机单盲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麝香保心丸2丸/次,3次,日,口服。消心痛片,5-10mg/次,3次/日,口服。对照组:79例,消心痛片,5-10mg/次,3次/日,口服。两组均按冠心病常规治疗(溶栓、抗凝,降脂,抗缺血等),且随防1年,观察抗心绞痛症状疗效、心功能改变、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显著改善心绞痛症状(92.5%);改善心肌缺血心电图(57.5%),二者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随访1年复发性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功能衰竭、需在住院治疗的病例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冠心病早期应用麝香保心丸和消心痛联合用服用方便,副作用发生率低,安全性高,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0.
姚文范  高丽华 《中成药》2004,26(12):16-17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复方丹参滴丸改善冠心病患心电图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有心电图ST-T改变的冠心病患随机分成麝香保心丸治疗组和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麝香保心丸组口服麝香保心丸每次2粒,每日3次;复方丹参滴丸组口服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粒,每日3次。1月后再行心电图复查。结果:麝香保心丸组ST段改善总有效率96.7%,T波改善总有效率93.3%,治疗前后心电图改善有显差异(P值<0.05);复方丹参滴丸组ST段改善总有效率93.3%,T波改善93.4%。结论:麝香保心丸与复方丹参滴丸同样有较好的改善冠心病患心电图疗效。  相似文献   

11.
核素心肌显像评价麝香保心丸治疗劳累型心绞痛的疗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评价麝香保心丸治疗劳累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对66例住院的劳累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的对比观察,并采用^99mTC-甲氧异丁异腈(MIBI)心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灌注显像,定量评价缺血心肌面积变化。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7.8%,56.0%,P〈0.05。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70.7%,52.0%,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核素  相似文献   

12.
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估口服麝香保心丸至少6个月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前期为前瞻性、随机、非盲对照临床试验,后期为队列研究。选择2005年5月—2006年6月就诊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00例,随机分为麝香保心丸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采用常规冠心病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调脂、抗缺血等治疗,治疗组加用麝香保心丸(每次2丸,每天3次)至少6个月。所有患者随访终止时间为2008年1月,记录用药情况和临床事件等。主要终点为各类心血管事件的复合终点。结果随访时间0.5~2.75年,中位随访时间2.25年。治疗组发生各种临床事件23例次,其中主要临床事件20例,包括心绞痛事件9例,对照组分别为33、29、1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硝酸酯类药物的使用比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全因死亡事件、因心血管疾病死亡事件、心衰事件、卒中事件、需行PCI/CABG、发生其他临床事件的患者例数治疗组较对照组有减少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至少6个月)可明显减少心绞痛事件及部分其他临床事件的发生,减少硝酸酯类药物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13.
毛玉山  周丽诺  叶红英  黄童  缪敏 《中成药》2004,26(8):644-646
目的:了解老年糖尿病合并心绞痛者是偏爱麝香保心丸(SXBXP)(麝香、人参、牛黄等)还是缓释单硝酸异山梨酯(ERIM).方法:56例老年糖尿病合并心绞痛者,先经2周导入期后,随机接受SXBXP2粒、每日3次,或ERIM 60mg、每日1次,治疗4周;两组患者停药洗脱2周,随后,交叉接受另一药物治疗4周.治疗期间以日记卡形式记录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抢救药物的应用情况.研究结束时,所有患者完成由方便性、副作用和总的喜好倾向所组成的问卷.结果:两组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抢救药物的应用没有差异;71.4%的患者认为两药的使用同样方便;SXBXP副作用比ERIM少;总的来说,76.5%的患者偏好服用SXBXP.结论:相对ERIM而言,老年糖尿病合并心绞痛者更偏好于SXBXP.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能否减少高脂血症对动脉壁的损害作用。方法:喂饲胆因醇饲料8周形成实验性高胆因醇血症,部分动物于第7周开始加用麝香保心丸喂养2周;在不同的时间测量动物血脂浓度、心电图改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动脉壁的光镜及电镜改变,以说明麝香保心丸对动脉血管壁的保护作用。结果:麝香保心丸能显著抑制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上升;增加血清SOD的浓度  相似文献   

15.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罗陆一 《中成药》2003,25(12):984-986
目的 :观测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 2 0 0例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析治疗组 12 0例 ,对照组 80例 ,治疗组口服麝香保心丸 ,每次 2片 ,每日 3次 ,对照组口服单硝酸异酯脂 ,每次 2 0mg ,每日 2次。 结果 :麝香保心丸可显著改善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症状 ,显著改善心电图 ,缺血总面积。总的症状疗效 :治疗组为 83% ,对照组为6 1% ,(P <0 .0 5 ) ,心电图疗效 :治疗组为 74 % ,对照组为 4 6 % (P <0 .0 5 )。结论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优于单硝酸异山梨酯。  相似文献   

16.
周云 《亚太传统医药》2014,(11):117-118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在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急性发作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发作患者7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11%(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在冠心病急性发作时可改善心肌缺血并快速缓解患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SXBXP)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入选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SXBXP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SXBXP组加服SXBXP.2丸/次,3次/日,至少6月。测定肱动脉血流介导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评价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分别在入选时,随访3个月、6个月、18个月时检测FMD,并同时检测血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内皮素(ET)等血管内皮功能相关因子。结果:随访期间SXBXP组FMD、NO、NOS、SOD、ET均较对照组改善,FMD、SOD水平于随访3个月时达统计学显著差异标准(P0.05),NO、NOS、ET水平于随访6个月时达统计学显著差异标准(P0.05)。随访18个月时,SXBXP组中继续服用SXBXP的患者FMD、NO、NOS、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6个月可明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在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及培养的微血管内皮细胞系统中的促血管生成作用。方法:分别以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贝复济)和生理盐水为阳性和阴性对照,作用于绒毛尿囊膜(chrioallantoic membrane,CAM),通过一级、二级血管计数,初步评价麝香保心丸的促血管生成活性;并通过观察它对培养的牛肾上腺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管腔结构形成的影响,验证其促血管生成效应;同时检测麝香保心丸作用于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mRNA表达及其上清液中VEGF、bFGF含量,初步探索其作用机理。结果:麝香保心丸组CAM上血管数比生理盐水组明显增加;麝香保心丸组内皮细胞及管腔数目均较生理盐水组明显增多,前者细胞表达VEGF和bFGF mRNA明显增高,上清液中VEGF和bFGF含量明显增多。结论:麝香保心丸能促进CAM及培养的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及麝香保心丸治疗对Hcy的影响。方法将90例ACS患者分为非ST段抬高的ACS组和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组,另外选取40例劳力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对照组)以及31例体检正常者(正常组)作为对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各组血浆中Hcy含量。并对比观察部分患者常规药物治疗(41例)与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36例)的疗效及用药前后Hcy含量变化。结果正常组Hcy为(9.90±4.23)μmol/L,STEMI组Hcy为(25.32±4.17)μmol/L,非ST段抬高的ACS组Hcy为(17.91±3.09)μmol/L,STEMI组与非ST段抬高的ACS组或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对照组Hcy为(11.77±3.99)μmol/L,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麝香保心丸组用药前后Hcy分别为(17.17±3.15)μmol/L和(10.33±3.41)μmol/L(P0.05),常规治疗组用药前后Hcy分别为(16.88±2.92)μmol/L和(14.55±3.22)μmol/L(P0.05)。结论Hcy对ACS具有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常规抗凝治疗加用麝香保心丸能更好地降低ACS患者Hcy水平,改善其心肌缺血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并与硝酸异山梨酯片进行对照。方法:观察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4周。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3.9%和75.8%,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74.2%,对照组总有效率55.1%。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迅速解除心肌缺血的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