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赵云战 《中原医刊》2002,29(10):30-30
迁延性、慢性腹泻是引起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 ,常合并维生素及钙镁铁锌等微量元素缺乏 ,导致腹泻迁延不愈。本文选择自 1998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所治的迁延性、慢性腹泻患儿 36例 ,探讨其治疗方法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 36例 ,男 2 0例 ,女 16例 ,年龄 2~ 2 4月 ,其中~ 6月 8例 ,~ 12月 18例 ,~ 2 4月 10例 ,病程在2周~ 2月之间 2 6例 ,>2月 10例。1 2 临床表现 :腹泻 :大便次数≤ 10次 /d2 2例 ;>10次 /d14例 ;大便性状 :水样便 15例 ,粘液糊状便 18例 ,脓血便 3例。伴随症状 :不…  相似文献   

2.
思密达联用回春生治疗迁延性、慢性腹泻6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培远 《华夏医学》2000,13(3):307-308
腹泻是小儿常见多发病,是危害儿童健康的第二大疾病。其中迁延性、慢性腹泻是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甚至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临床上对其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国内外报道思密达和微生态制品是治疗腹泻病疗效较好的新药物[1]。我院于1990年1月至1999年12月应用思密达联合回春生治疗迁延性、慢性腹泻62例,并与60例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收治迁延性、慢性腹泻122例,男70例,女52例,发病年龄2个月至3岁,病程2周至6个月,其中2周至2个月94例,>2个月28例,均经当地反复治疗未愈。临床表现:腹泻4~…  相似文献   

3.
婴幼儿迁延性慢性腹泻是婴幼儿迁延性腹泻、婴幼儿慢性腹泻的总称。其中病程在2周~2个月为迁延性腹泻,病程〉2个月为慢性腹泻。我们观察了丙种球蛋白治疗婴幼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陈新 《华夏医学》2000,13(4):478
迁延性腹泻病因复杂,而其中因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和肠道菌群失调所致者占相当比例。我院自1999年2~12月应用丽珠肠乐联合无乳糖奶粉AL110治疗迁延性腹泻患儿3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迁延性腹泻患儿36例,均为乳类喂养儿,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6个月14例,~1岁22例。均符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诊断标准,腹泻病程在2周至2个月之间。排便次数4~5次/d7例,6~10次/d20例,>10次/d9例。长期运用抗生素如复方新诺明、阿莫仙等32例。大便镜检发现红细胞者2例,发现霉菌生长者3例。醋酸铅法[1]测乳…  相似文献   

5.
<正>婴幼儿迁延性和慢性腹泻,病情复杂,目前尚无特殊疗法。为探讨有效治疗方法,笔者自拟中药方剂治疗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50例均为近年我院门诊及住院患儿。迁延性腹泻19例(38%);慢性腹泻31例(62%)。其中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及营养不良11例(22%)。迁延性和慢性腹泻诊断标准参照《小儿内科学》。全部病例均符合诊断标准。本组患儿男28例,女22例。年龄<6个月9例,~1岁30例,~2岁11例。最小5个月,最大2岁。便次5~10次/日23例,>10次/日27例。大便性状,黄色、绿色稀水样,泡沫粘液便20例,糊状便18例,混合交替出现10例,脓血便2例。大便常规镜检,霉菌孢子  相似文献   

6.
我院儿科自1997年1月始应用日本国长野县埴科郡研制的米雅利桑爱儿A颗粒,治疗56例婴幼儿腹泻,现将临床观察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来自我院1997年8月~10月婴幼儿腹泻患儿(5例明确诊断为细菌性痢疾除外),诊断依据及病程分类参照1992年10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1]。56例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均为3岁以下,<6个月20例,~1岁28例,~3岁8例。腹泻病程:<3日20例,~7日22例,~14日5例,~2个月8例,>2个月1例。按病程分类:急性腹泻47例(83.9%),迁延性腹泻8例,慢性腹泻1例。大便次数4~7次/日36例(64.2%),~10次/日18例(32.1%),>10次/…  相似文献   

7.
金双歧治疗婴儿迁延性腹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其中迁延性腹泻病程长 ,对小儿健康威胁大。我们使用金双歧片剂 (又名双歧三联活菌片 ,内蒙古双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批号 :2 0 0 10 2 0 3)治疗婴儿迁延腹泻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病例来自我院 2 0 0 1- 2 0 0 2年门诊及住院部的迁延性腹泻患儿 ,其中 1岁以内迁延性腹泻患儿 5 4例。有关腹泻的诊断依据及病程分类参照第三版《小儿内科学》[1] 。 3mon~ 6mon14例 ,6mon~ 1a 4 0例。 5 4例患儿院外均用过抗生素治疗 ,疗程 1周以上。1.2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腹泻次数 1d/10次以…  相似文献   

8.
小儿腹泻中医理论当辨虚实寒热,但实热泄泻日久.必伤脾阳而致虚寒,故临床所见泄泻日久者多为虚证、寒证,临床把病程在2周~2个月的小儿腹泻,称为迁延性腹泻。病程在2个月以上者称为慢性腹泻。此类腹泻应用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近来我们采用中药方剂,同时调整饮食结构治疗慢性迁延性腹泻4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迁延性腹泻患儿血清锌水平变化及补锌治疗对迁延性腹泻的疗效。方法收集2007~2010年因迁延性腹泻在我院住院的患儿76例及同期在儿童保健科体检的健康儿童213例的末梢血,按年龄分组测定血锌,比较两组的血锌水平;并将迁延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补锌治疗组40例,常规治疗组36例,常规治疗组患儿给予蒙脱石散、微生态制剂及补液等治疗;补锌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葡萄糖酸锌片20mg/d(6个月以下者10mg/d),连续治疗14d,治疗后检测血锌水平。对腹泻组患儿于出院后随访3个月,观察其腹泻再发生次数、体重增长等情况。结果(1)迁延性腹泻患儿血锌水平明显低于本地区同龄健康儿童血锌水平(P〈0.01);(2)治疗总有效率补锌治疗组为95.0%,常规治疗组为77.8%,补锌组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3)疗程补锌治疗组为(8.3±2.8)d,常规治疗组为(11.6±3.1)d,补锌组短于常规治疗组(P〈0.01);(4)补锌治疗组患儿治疗后血锌值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5)出院后3个月内,补锌组患儿再发生腹泻(2.3±1.1)人次,常规治疗组再发生腹泻(4.6±2.3)人次,补锌组少于常规治疗组(P〈0.01);(6)合并营养不良者,补锌能增加其体重。结论迁延性腹泻患儿血锌水平降低,补锌可提高其临床疗效及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0.
袁红芹  梅灏 《右江医学》2006,34(4):415-415
婴幼儿腹泻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易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吸收障碍,从而影响生长发育。我科2004年2月~2004年8月采用悉欣(次水杨酸铋干混悬剂)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腹泻40例,取得了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80例均为我科2004年2月~2004年8月收治的腹泻患儿,诊断标准及病程分类参照文献[1],男60例,女20例,年龄3个月~2岁。病程:<3天38例,3~7天22例,8~14天10例,15天~2个月6例,>2个月4例。按病程分类:急性腹泻患儿7 0例(8 7.5%),迁延性腹泻6例(7.5%),慢性腹泻4例(5.0%)。解大便4~7次/天者20例,8~10次/天者37例,>10次/天者23…  相似文献   

11.
我院于1995年4月~1998年4月收治小儿迁延性腹泻45例,应用思赛达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互.1一般资料45例均符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中的诊断标准[‘1。男26例,女19例,年龄56d~l岁,其中<3个月14例,3~个月ZI例,6个月~l岁10例。病程2周一2个月,MI个月37例,l~2个月8例。1.2症状与体征发热23例,体温<38C7例,38C13例,>39C3例;呕吐9例,每日l~5次;脱水45例,其中轻度脱水24例,中度脱水17例,重度脱水4例;大便次数:每天少于5次11例,5~10次25例,>10次9例;大便性状:黄稀便22例,水样便17…  相似文献   

12.
<正>迁延性腹泻是危害儿童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临床上治疗较为困难。我们应用酪酸菌(Clostriclum butyricum)制剂米雅利桑爱儿A、参苓白术散加减方联合治疗迁延性腹泻25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一般资料 本组25例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4~24月;入院前病程16天~42天。发热6例,呕吐12例,腹痛9例;轻度脱水17例,中度脱水6例,重度脱水2例。每天排便7~24次。大便镜检:脂球(+)14例,脂球(++)11例,霉菌4例;大便培养见福氏痢疾杆菌2  相似文献   

13.
我院1988年1月至1996年3月共收治婴儿迁延性腹泻584例,病程中并发惊厥48例,现分析如下。l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本组48例中男27例,女ZI例。年龄40天~12个月。腹泻时间14天~2个月。腹泻次数,每天最少5次,最多28次,平均11次。母乳喂养12例,人工喂养18例,混合喂养18例。从腹泻开始到发生惊厥最短14天,最长56天。入院时已发生惊厥30例,治疗中出现惊辟18例。诊断为消化不良性腹泻32例,感染性腹泻16例(克雷白杆菌5例,鼠伤寒3例,霉菌3例,志贺菌1例,余病原体不明)。1.2临床表现48例均有迁延不愈的腹泻,其中黄绿色稀水便或蛋花…  相似文献   

14.
笔者就2003年9月~2004年8月在我院门诊所接收治疗的复诊腹泻病患儿98例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98例,男56例,女42例,年龄3~6个月16例,7~12个月33例,13~18个月29例,19个月~2岁13例,3~6岁7例.发病季节:1~3月份11例,4~6月份24例,7~9月份35例,10~12月份28例.发病时间2~45天.大便性状:稀水便71例,黏液稀便18例,脓血便7例,豆渣样2例.急性腹泻83例,迁延性腹泻15例.应用过抗生素79例,占80.6%.  相似文献   

15.
迁延性腹泻是损害小儿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临床治疗困难。作者采用 3种途径联合用药综合治疗 4 0例婴幼儿迁延性腹泻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所选病例符合 1992年全国儿科专家座谈会讨论通过的“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腹泻患儿 4 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2 1例 ,男 12例 ,女 9例 ,年龄 2月~ 2岁 ,病程 2周~ 2个月。腹泻 4~ 10次 /d ,水样粘液便 2 0例 ,脓血便 1例。轻中度脱水 15例。并发贫血及营养不良共 6例。大便镜检白细胞 (+~ ++) 10例 ,脂肪球 5例 ,红细胞(++) 1例。大便培养白色念珠菌…  相似文献   

16.
1 临床资料 选取1996年1月至1997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门诊及住院的迁延性腹泻患儿100例,全部患儿均符合1992年4月在京召开的“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研讨会”中的迁延性腹泻诊断标准,其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在45天至2岁,其中45天至6个月50例,6个月至1岁30例,1~2岁20例。  相似文献   

17.
婴儿非感染性迁延性腹泻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病证。腹泻期间,其生长发育可能减慢或停止,甚至体重下降。本文报道近期应用七味白术散治疗非感染性迁延性腹泻病15例临床疗效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临床观察匕例,均收集自1998年7月至1999年5月本院门诊病人。年龄最小2个月,最大12个月,男性8例,女性7例,9例来自农村,6例来自城镇,病程最短2周,最长达2个月,经西药治疗无效者10例。2诊断标准参照1999年全国腹泻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2.1.临床表现为大便决数增多,每日4~5次,多则10余次;大便塘薄反复不愈,病程2周至2个月,性状呈绿…  相似文献   

18.
王桂兰  周群扬 《河北医学》2001,7(4):367-368
作者近年来使用活性制剂——米雅利桑爱儿 A(简称米雅 )治疗 86例婴幼儿急性、迁延性及慢性腹泻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本病例来自 1999年 1月至 2 0 0 0年 3月间 ,作者经治有完整随访记录的腹泻患儿 130例作为观察对象。 (有关腹泻病的诊断依据及病程分类参照1992年 10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 [1] 。随机分为米雅治疗组 86例 ,对照组 4 4例 ,进行系统随访。治疗组中急性腹泻 68例 ,迁延性腹泻 12例 ,慢性腹泻 6例 ;对照组中急性腹泻 36例 ,迁延性腹泻 5例 ,慢性腹泻 3例。因肠套叠、肠梗阻、肠息肉等并有…  相似文献   

19.
迁延性腹泻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发病年龄多在6个月~3岁,腹泻病程2周~2个月,常因病情迁延不愈影响小儿生长发育,最后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功能紊乱。笔者自2007年10月—2009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5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排便次数增加 ,粪质含水量及便容量增加 ,呈稀便或含有较多脂肪、粘液、脓血称为腹泻。通常把每日排便超过 3次 ,排便量超过 2 0 0g/d ,粪便内含水量超过 85 % ,称为腹泻。在正常成人中有 6 0 %每天排成形便 1次 ,但也有部分人每天排便 2~ 3次 ,还有部分人每 2~ 3天排便 1次。因此在诊断腹泻时 ,要考虑正常的排便习惯。根据腹泻的病程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 ,既往病程超过 2个月为慢性腹泻 ,第五版内科学教材规定病程超过 3周即为慢性腹泻。根据腹泻的病因把腹泻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感染性腹泻多为急性腹泻 ,但由于治疗不当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