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肩袖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肩袖是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及肩胛下肌的肌腱构成的包裹肱骨头的袖套样结构,是维持肩关节稳定的主要解剖构造,在肩关节病变中肩袖损伤约占肩关节病变的17%~41%[1]。我们从1996年3月至今共收治肩袖损伤46例,获得满意的诊断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6  相似文献   

2.
肩袖是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四块肌肉及其肌腱组成的复合体.它们环绕肱骨头上端,共同协调肩关节运动.在年龄、创伤、劳损等外在因素以及肌腱退变、血运不足、肩峰下撞击等内在因素作用下,肩袖易发生损伤,尤其是肌腱撕裂,进而引发肩部疼痛、力量减弱、活动范围减少.肩袖撕裂通常需手术修复,术后大部分疼痛减轻,肩关节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3.
在肩袖肌肉中,冈上肌起着外展肩关节的作用。Inoue等[1]进行有限元分析,证实了冈上肌在肩关节运动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冈上肌也是肩袖中容易损伤撕裂的肌肉之一,双排带线锚钉固定修复法因其能增加冈上肌与肱骨头的接触面积,能降低肌肉再次损伤的风险而受到临床的亲睐,但有关该方法的生物力学分析还比较少。本研究分别建立可用于有限元分析的单/双排带线锚钉固定修复肩袖损伤的肩关节模型,比较两种方法修复后肩关节外展状态下冈上肌的应力变化,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探讨双排带线锚钉固定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肩胛下肌腱损伤的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发展,对肩袖损伤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大多数文献报道了冈上肌、冈下肌和小圆肌损伤的病理、修复技术以及治疗的结果,而有关肩胛下肌单独或复合损伤的文献却很少。实际上肩胛下肌在肩关节的功能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而且肩胛下肌的损伤和退变在临床上会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5.
肩袖主要包括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小圆肌。冈上肌是肩关节外展的启动肌,通过下压肱骨头和三角肌协同完成肩关节外展。因此冈上肌损伤时应尽可能进行修复。肩袖损伤的影像学检查主要有肩关节正位,冈上肌出口位。肩关节正位可检查大结节与肩峰有无硬化增生,通过测量肩峰下到肱骨头的距离粗略估计有无肩袖损伤,如二者之间的距离6 mm提示肩袖撕裂。冈上肌出口位可观察肩峰形态,并进行分类。Ⅰ型肩峰为平坦型,Ⅱ型为弧形,Ⅲ型为钩状肩峰。钩状肩峰发生肩袖撕裂的几率较高。肩峰指数大的患者容易发生肩袖撕裂,肩峰指数小的患者容易发生盂肱关节炎。肩关节核磁检查是诊断肩袖损伤的重要手段。通过肩关节核磁检查可观察肌肉萎缩、脂肪浸润情况。对于肩关节术后功能恢复效果的预测,脂肪浸润比肩袖回缩和撕裂的大小更有意义。肩袖损伤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有肩痛、力弱、肩关节活动受限。在区别肩袖损伤和冻结肩时,有一个重要的体征是前者主动活动范围小于被动活动范围,而冻结肩的患者主被动活动均受限。肩袖损伤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的方法主要有休息,避免诱发疼痛的动作,抗炎止痛以及康复对症药物。而对于保守治疗症状无缓解,或者创伤性撕裂的患者应尽早手术。手术治疗肩袖退变性损伤时,如果肩袖损伤厚度50%且力量无明显降低,可行滑膜清理、肩峰下减压;如果肩袖损伤厚度50%,可行肩袖修复±肩峰下减压。对于PASTA损伤,应尽早手术修复。文献报道,单排固定肩袖时,可覆盖46%的足印面积,经骨缝合可覆盖71%,而双排固定可覆盖100%足印区。因此双排缝合从理论上来讲更符合肩关节的生物力学特点。对于不可修复的前上肩袖损伤,可通过胸大肌移位术重建肩袖肌力平衡,而后上肩袖损伤可通过背阔肌或大圆肌移位重建肩袖肌力平衡。对于诊断明确的肩袖撕裂不会自行愈合,经过短时间的保守治疗无效者,建议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肩袖是由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及小圆肌包绕肱骨头组成的套袖样结构,其中冈上肌最为重要,也是最易受损的结构。高龄以及运动方式的问题往往会造成肩袖的退变及损伤,这也是成人肩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肩袖分层损伤是肩袖损伤的一种常见类型,该损伤有多种治疗方式,但最佳方式并未有统一定论。本文就肩关节分层损伤的发病特点、病因、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肩袖的解剖学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肩袖(shoulder cuff),又称肌腱袖(myotendiou cuff)或称旋转袖(rotator cuff),是由起于肩胛骨止于肱骨上端的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的肌腱构成,上述4块肌的肌腱经过肩关节的上、后和前方时与肩关节囊愈着,并互相连接形成一近似环形的腱板围绕肩关节,对肩关节的稳定起重要的作用。肩部的创伤常导致肌腱袖的撕裂,老年人肌腱袖可退行性变常发生撕裂。熟悉肌腱袖的形态结构特点,是肌腱袖损伤诊断与治疗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肩关节有限元模型,用于分析肩袖生物力学。 方法采集1名26岁健康男性志愿者右肩CT、MRI数据,构建肩关节有限元模型,包含肩胛骨、肱骨、锁骨,以及肩袖肌群(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模拟肱骨在肩胛骨平面外展,分析肩袖肌肉应力变化。 结果肱骨在肩胛骨平面外展0°~30°过程中,各组肌腱与肱骨头连接处的应力均增大。冈上肌腱应力变化速率较快;肩胛骨前方的肩胛下肌对比肩胛骨后方的冈下肌-小圆肌,两组肌腱的应力变化较为同步。当肱骨在肩胛骨平面外展30°时,冈上肌腱、肩胛下肌腱及冈下肌腱-小圆肌腱与肱骨头连接面的平均应力分别为7.894 8、4.721 7、3.768 8 Mpa,冈上肌腱关节面与滑囊面结点平均应力分别为7.931 4、4.099 0 Mpa。冈上肌腱的关节面与滑囊面应力有明显差异,应力差值随肱骨在肩胛骨平面外展而增大,造成的剪切力可造成冈上肌腱撕裂。 结论肩袖对肩关节的活动与稳定性有重要作用,其受力特点易引起肩袖损伤。  相似文献   

9.
卢伟  王明智  胡伟坚  郑维蓬  魏合伟 《骨科》2022,13(6):555-558
肩袖钙化性肌腱炎是一种由于钙化性物质沉积在肌腱内引起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的肩关节疾病[1]。相关研究[2-4]表明全世界大约有2.7%-36%的人口患有钙化性肌腱炎,其中30-60岁的女性患者为本病的高发人群。钙化灶损伤的部位最常为冈上肌腱(80%),较少发生在冈下肌腱(15%)和肩胛下肌腱(5%)[5]。本文拟报道1则关节镜下治疗巨大冈下肌钙化性肌腱炎病例(其钙化灶长度达6cm,实属罕见),以期为临床治疗钙化性肌腱炎提供思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肩袖损伤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肩袖是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组成的一组具有相似功能的肌群,其作用是支持和稳定肩肱关节,维持肩关节腔的密封功能,保持滑液营养关节软骨,预防继发性骨关节炎[1].肩袖损伤最早是由Sminth(1834年)发现并命名,但在当时并未引起重视,直到Codman和Akerson[2]指出本病是引起肩痛的一个原因之后,国外逐渐开展了大量研究,国内开展研究较晚.肩袖损伤是中老年常见的肩关节疾患,其发病率占肩关节疾患的17%~41%[3].为使临床对该病有较全面地了解,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肩袖及肩关节囊的神经组织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对正常肩袖及肩关节囊神经力学感受器分布特点的研究,阐明维持肩关节稳定的解剖结构的神经组织学基础。方法采用改良银染法和S-1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借助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6例意外死亡尸体标本的完整肩袖及关节囊中神经感觉小体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光镜下在肩袖三层中以及在肩关节囊上可清楚地辨别Pacini小体、Ruffini小体和Golgi腱器官三种力学感受器的形态。这些感受器主要集中分布在肩胛下肌、冈上肌和前方关节囊,以Pacini和Ruffini小体多见。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计算结果显示神经末梢分布在组织的表层,但更多的各类粗细神经纤维分布在组织的深层。肩胛下肌、冈上肌和前方关节囊中的神经末梢数量多且直径较粗,而后方关节囊和冈下肌,小圆肌中的神经末梢数量少且直径较细。结论在肩关节囊和肩袖组织中富含三种神经感觉小体,主要集中分布在肩关节前方关节囊、肩胛下肌和冈上肌,且神经纤维较粗。这种分布特征表明神经分布的解剖学特征是保证肩关节正常活动和受外力作用时能够瞬间产生保护性反射而不致损伤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保留部分肩袖功能的肩胛骨巨大肿瘤切除及重建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保留部分肩袖功能的方法切除肩胛骨巨大肿瘤,并通过植骨等方法重建之,观察和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本组3例肩胛骨巨大肿瘤,由于冈上肌等部分肩袖和肩胛骨未受侵犯,行肿瘤边缘切除术的同时保留了冈上肌等部分肩袖,根据肩胛骨病损形状采取取髂骨植骨或者瘤骨灭活回植钢板固定重建肩胛骨结构。通过随访观察肩关节功能恢复等疗效。结果:3例切口一期愈合,随访1~3年,肿瘤未见复发。肩关节功能除外展稍受限外基本正常,恢复良好生活和工作能力。结论:保留部分肩袖功能和重建肩胛骨结构对于肩胛骨巨大肿瘤切除术病人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24岁,因“左肩后上方酸痛伴外展乏力11个月”于2019年7月2日被收治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主诉:爱好健身和游泳。于11个月前游泳后出现左肩后上方酸痛、乏力。9个月前在外院就诊,予左肩物理治疗对症处理。5个月前自觉左肩后上方肌肉萎缩,进行左肩外展和前屈等活动时酸痛不适,于外院行物理治疗后无明显好转。3个月前于外院行左肩MR示:左肩肩袖完整,冈上肌和冈下肌轻微萎缩,冈上肌和冈下肌矢状位T2压脂相可见肌水肿,呈均匀高信号改变(图1)。  相似文献   

14.
肩袖损伤是肩关节常见、多发病,以中老年人多发。肩袖撕裂会影响肩部的牢固性与稳定性,因而导致肩部失去正常功能。肩袖肌群断裂的数量与程度,有关肌腱的情况,撕裂形态学上的特征,包括肩胛下与冈下肌肌腱或邻近结构(如:回旋肌间距离、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特殊的肩袖肌腱)和肌肉萎缩征象,可能可以暗示肩袖的治疗和预示。  相似文献   

15.
肩袖损伤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肩袖是附着于肱骨大结节的冈上肌、冈下肌、小园肌和附着在肱骨小结节上的肩胛下肌构成的袖口状组织,包裹于肱骨上。其上方为肩峰、肩锁关节、喙肩韧带构成的喙肩弓,两者之间为肩峰下滑囊。肩袖在肩关节运动中起支持、稳定肩肱关节的作用,维持肱骨头与关节盂的正常支点关系。肩袖损伤是一种多发病。据Depalm a等人[1]通过尸体解剖发现,50~60岁死亡人群中30%的人有肩袖损伤,70岁以上死亡者中有90%~100%有肩袖损伤。说明肩袖损伤广泛存在于社会人群中。外伤性肩袖破裂临床常见于青壮年,尤其岗上肌全层撕裂与肩峰过度外侧伸展时损伤有关[2]。…  相似文献   

16.
关节镜下治疗肩袖撕裂的现代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5年来,关节镜下修复肩袖撕裂已引起越来越多医生的兴趣。从解剖学角度讲,肩袖在肩关节的三维活动中起一定的作用。在冠状面,三角肌和肩袖下半部分(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是一对力偶;在水平面,肩袖前部(肩胛下肌)和后部(冈下肌、小圆肌)之间是另一对力偶。肩袖撕裂修复的目的是使这两对力偶重新获得平衡,恢复肩关节稳定性,而不仅仅是修补撕裂口。不同的撕裂部位有不同的关节镜修复技术,其中肩袖的后上部撕裂又分为四种类型:新月形、U形、L形和巨大的挛缩的撕裂。对前3种撕裂在镜下先沿肩袖长轴缝合撕裂口的两边,再把缝合后的肩袖  相似文献   

17.
肩袖是由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组成的一组具有相似功能的肌群,其上方为肩峰、肩锁关节、喙肩韧带构成的喙肩弓,两者之间为肩峰下滑囊。其作用是在肩关节运动中起支持、稳定肩肱关节的作用,维持肱骨头与关节盂的正常支点关系,维持肩关节腔的密封功能,保持滑液营养关节软骨,预防继发性骨关节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经肩胛冈入路切除冈盂切迹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20年6月28例冈盂切迹囊肿手术和随访资料,其中4例单纯冈盂切迹囊肿,21例合并肩关节上盂唇前后部(superior labrum anterior and posterior, SLAP)损伤,1例合并后盂唇损伤,2例合并前下盂唇损伤。关节镜下经肩胛冈入路(冈上肌和冈下肌间隙)完全切除囊肿,并处理合并肩关节病变如SLAP损伤、肩袖损伤等。随访期1年,通过Constant-Murley评分、改良美国加州大学(UCLA)肩关节评分和肌力评分评估肩关节功能,行MRI明确囊肿是否复发。结果 28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临床症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1年Constant-Murley评分、改良UCL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48.5±7.0)分vs.(95.6±3.4)分,t=-35.804,P=0.000;(17.0±8.3)分vs.(32.3±3.7)分,t=-9.371,P=0.000],7例冈下肌萎缩者肩外旋肌力较术前显著提高[(5.4±3.5)kg vs.(10.7±2.9)kg,t=-2.937,P=0.026]。术后1年复查MRI均未见囊肿复发。结论 关节镜下经肩胛冈入路完全切除冈盂切迹囊肿、处理合并肩关节损伤,可改善临床症状,避免囊肿复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Hug-up试验在老年冈上肌腱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11日至2020年6月10日以肩袖损伤为诊断入院行肩关节镜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90例,分别行物理检查:Hug-up试验、改良Hug-up试验、Jobe试验、坠肩试验、0°外展抗阻试验。由专人记录结果,以术中关节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通过对比分析Hug-up试验对老年冈上肌腱部分损伤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等进行综合性探讨。 结果经关节镜检查证实,90例患者中确诊为冈上肌腱全层断裂70例,部分断裂9例,其他肩袖组织损伤或合并伤11例,冻结肩或合并有冻结肩症状61例。灵敏度:Hug-up试验=0°位外展抗阻试验>改良Hug-up试验> Jobe试验>坠肩试验,特异度:改良Hug-up试验= Hug-up试验>坠肩试验>0°位外展抗阻试验> Jobe试验,准确度:0°位外展抗阻试验> Hug-up试验>改良Hug-up试验> Jobe试验>坠肩试验。 结论Hug-up试验对于老年冈上肌腱损伤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在合并喙肩韧带损伤或炎症及冈下肌小圆肌病变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假阳性,但相较于其他体格检查方法,其易于操作,且位置固定,患者容易配合,检查结果在患者间及检查者间的可重复性高、误差率低,对于门诊老年冈上肌腱损伤的快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钙化性冈上肌腱炎合并肩袖损伤的手术操作技巧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18-10诊治的26例钙化性冈上肌腱炎合并肩袖损伤,均在关节镜下清理肌腱钙化灶并缝合修补损伤的肩袖。比较术前及术后1年疼痛VAS评分、肩关节功能ASES评分。结果 2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12~30)个月。术后1年疼痛VAS评分为(2.0±1.1)分,较术前(7.6±1.4)分明显降低;术后1年肩关节功能ASES评分为(86.4±5.2)分,较术前(49.8±8.5)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高龄患者肩袖缝合术后再次撕裂,明显影响肩关节功能,予以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术治疗。8例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仍有部分钙化灶残留,但术后1年随访时患者的疼痛症状均消失,肩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钙化性冈上肌腱炎合并肩袖损伤秉承微创理念,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锻炼、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