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合理营养保健在产褥期应用对产妇产后恢复的影响结果。方法选取7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为自然分娩,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产褥期间实施常规性护理干预)与研究组38例(产褥期间在常规性干预基础上合理应用营养保健干预),比较2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产后恢复情况、产褥期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干预前后患者产褥期相关知识以及行为评分等指标。结果研究组产妇产后子宫底高度低于对照组,恶露排出量少于对照组,泌乳量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产妇产褥期并发症发生率21.88%高于研究组5.26%(P0.05),2组产妇干预前产褥期相关知识评分及行为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干预后产褥期相关评分以及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产妇满意度81.25%低于研究组97.37%(P0.05)。结论产褥期合理营养保健的应用,可以促进产妇产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产妇的产褥期知识认知水平,改善产妇不良行为,满意度高,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饮食行为对产褥期疾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本院分娩的838例产妇为调查研究对象,于产后6周采用膳食调查法及知识态度行为量表(knowledge attitude practice,KAP)对其进行产后营养状况及饮食行为调查。结果 838例产妇有128例(15.3%)发生产褥期疾病,其中发生1种疾病58例(45.3%),发生2种疾病42例(32.8%),发生3种及以上28例(21.9%)。产褥期疾病组产妇蛋白质、钙、铁、锌、VitA、Vit B1、VitB2、Vit C摄取量明显低于产褥期非疾病组产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产褥期疾病组产妇营养知识评分、态度评分、行为评分及KAP总分明显低于无产褥期疾病组产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产后产妇饮食行为与产褥期疾病有密切关系,产后应加强对产妇营养指导,提高产妇健康行为,以减少产褥期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澳门住院产妇婴儿喂养态度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澳门一间公立医院住院部,采用方便抽样法对468名华裔产妇在产后3天应用中文版婴儿喂养态度量表(IIFAS)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产后3天IIFAS总分为(58.94±6.21)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有4个因素进入回归方程,其中产妇持有奶粉喂养意图、产后3天采取奶粉喂养方法、产妇的母乳喂养知识不充足与母乳喂养态度呈负相关(β=-0.267、-0.101、-0.087,P<0.05)。孕期接受过母乳喂养卫教与母乳喂养态度呈正相关(β=0.103,P<0.05)。产后3天IIFAS总分在产妇的教育程度、年龄、分娩方式、婚姻、家庭月收入、有无产假、是否饮酒、在澳门居住年限和有无喂奶经验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澳门产妇的婴儿喂养态度处于中高水平,婴儿喂养态度总分越高越趋向于采取母乳喂养行动。婴儿喂养意图、孕期母乳喂养卫教、母乳喂养知识和产后早期婴儿喂养方式是影响澳门产妇婴儿喂养态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米薇  唐灵芝  刘奕君  杨青 《妇幼护理》2023,3(10):2319-2321
目的 探讨二孩产妇的产后抑郁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抽取 2022 年 6 月至 2023 年 1 月怀化市 5 家医院产后 42 天来院随访的二孩产妇 203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调查问卷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产后抑郁量表测评产妇的抑郁状态; 分析影响二孩产妇产后抑郁的因素。结果 存在抑郁症状的二孩产妇 72 例(35.5%),有抑郁倾向 64 例(31.5%)。文化程度、 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否独生子女、分娩方式、新生儿性别、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居住环境满意度、不良孕产史、产褥期知识 掌握、担心产后体型变化方面不同的二孩产妇,产后抑郁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孩产妇的文化程度、分娩 方式、家庭人均月收入、婆媳关系、产褥期保健掌握程度、对分娩心理准备是二孩产妇产后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 结论 203 例二孩产妇中,存在抑郁症状的二孩产妇有 72 例(35.5%),有抑郁倾向的二孩产妇 64 例(31.5%)。二孩产妇的文化 程度、分娩方式、家庭人均月收入、婆媳关系、产褥期保健掌握程度、对分娩心理准备均是二孩产妇产后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程海丹  刘军  吕燕辉  朱栋书 《护理研究》2013,(28):3119-3121
[目的]调查产妇对产褥期母婴保健知识和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围生期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113例产后42d复查的产妇进行保健知识和护理能力的问卷调查。[结果]产妇对环境知识、婴儿免疫和产褥期计划生育方面护理知识认知程度较低;护理技能掌握较差的为产后保健操、婴儿洗澡技巧和婴儿呛奶的处理;影响产褥期母婴保健知识认知的因素有文化程度、居住地、夫妻关系、孕妇学校和健康教育(P<0.05);不同知识来源途径的产妇其护理技能掌握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阶段产妇对产褥期保健知识及婴儿护理知识匮乏,应根据不同层次的保健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宣教和个体指导,提高产妇的自我保健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分析影响产褥期抑郁症发生的相关因素,探讨对应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56名住院产妇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文化程度、胎次、新生儿健康、新生儿性别、产妇职业、配偶职业、家庭是否和睦、家庭照顾状况、经济稳定性、丈夫或直系亲人有无患重大疾病、居住地,分娩方式。按有无产褥期抑郁症分为抑郁症组13例和无抑郁症组243例。结果2组产妇配偶职业、经济稳定性、新生儿健康、家庭照顾、家庭和睦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配偶职业不稳定和家庭经济不稳定是产褥期抑郁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配偶职业、新生儿健康、家庭和睦、家庭照顾和经济稳定性等因素对产褥期抑郁症的发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母婴同室住院产妇母乳喂养态度,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3—9月2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Iowa婴儿母乳喂养态度量表(IIFAS)调查母婴同室后母乳喂养态度,调查分娩方式、分娩史、年龄等临床资料,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调查影响母婴同室住院产妇母乳喂养态度的相关因素。结果200例产妇IIFAS72.87±6.32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母乳喂养知识、分娩方式、分娩史、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是影响母婴同室住院产妇母乳喂养态度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医院产妇产后母婴同室时母乳喂养态度多处于中、高水平,母乳喂养态度受到母乳喂养知识、分娩方式、分娩史、产后抑郁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应采取针对性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等提高母乳喂养态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产后模块式营养干预对剖宫产产妇产褥期泌乳量及产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该院行剖宫产分娩的320例产妇,根据分层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0例.对照组产褥期接受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接受产后模块式营养干预,包括产后营养咨询、调节饮食结构及行为、优化饮食方案及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干预时间为28 d.观察两组产妇出院时、出院后7 d、14 d、出院后28 d的乳房充盈程度、泌乳量及产后康复情况.结果 两组产妇出院时的泌乳量及乳房充盈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出院7 d、14 d、28 d的泌乳量评分及乳房充盈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恶露消退时间、子宫复旧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而营养性贫血、产褥期感染、乳腺疾病、产后骨质酥松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后对剖宫产产妇行模块式营养干预能有效地提高乳房充盈程度,促使产妇产后乳汁分泌,提高母乳喂养率,降低产褥期相关性疾病的发生,促进产妇产后康复.  相似文献   

9.
李宁  王娜娜  杨延冬 《系统医学》2023,(22):161-164
目的 探讨滨州市经产妇产褥期抑郁筛查阳性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9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孕28周后活产分娩经产妇700例作为研究对象,产后6周进行问卷调查,根据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分分为产后抑郁筛查阳性组(n=161)和阴性组(n=539)。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产褥期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分、肥胖、母乳喂养、分娩方式、意外妊娠、产后睡眠情况、既往有产后并发症、产前身体状况、新生儿患病情况、其他家人照料孩子、担心体形变化、住院期间家人陪伴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社会支持度高是产褥期抑郁的保护因素(OR=0.665,P<0.001)。肥胖、分娩方式、既往产后并发症、新生儿患病情况、担心体型变化、住院期间家人陪伴少是产褥期抑郁的危险因素(OR=4.581、3.267、3.300、2.555、3.090、2.252,P<0.05)。结论滨州市经产妇产褥期抑郁阳性率处于高水平,尽早筛查及干预可降低产褥期抑郁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产妇产褥期产后疲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为管理产后疲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0年4—12月在上海市某三级乙等医院住院分娩后的产妇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疲乏量表在产褥期始末两个时间点对产妇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产妇157例,产妇产褥期末产后疲乏总分均值(7.85±1.58)高于产褥期始产后疲乏总分均值(7.13±1.72)分(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家庭经济负担、产后出血、分娩方式均为影响产妇产褥期始产后疲乏的主要因素(P<0.05);生育史、近一周夜间醒来平均次数、分娩方式、年龄均为影响产妇产褥期末产后疲乏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产妇在产褥期阶段产后疲乏程度随着时间推移在加重,医护人员应结合产褥期始末产后疲乏的相关因素,在产妇住院期间及随后的出院随访中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从而预防、改善产后疲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相关因素对产后抑郁发生的影响,找出与该病有关危险因素,为预防该病发生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以及自编调查表对在我院分娩的1000例产妇进行调查及效果评定。结果我院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13%,产妇的年龄、文化程度、性格、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地域、居住条件、家庭收入、是否定期产检、分娩方式、喂养方式、陪护人员、新生儿性别、新生儿是否畸形、新生儿出生时是否有窒息、新生儿出生时体重及新生儿个数状况均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显著相关(P〈0.05)。结论为早期识别该病,做好产褥期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肥胖儿童家长营养知识-态度-行为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有针对性的营养教育干预策略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10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790名儿童家长进行有关儿童肥胖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结果:儿童家长营养知识水平普遍偏低,影响营养知识知晓率的因素主要是家长的文化程度。结论:父母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及对肥胖症危害的认知态度是影响儿童肥胖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危重孕产妇的流行病学特点,探讨其入住ICU的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136例危重孕产妇的临床资料,以是否入住ICU分为未入住ICU组(60例)和入住ICU组(76例)。收集包括年龄、学历、居住地、外院转诊、是否经产妇、是否规律产检、孕前体质量指数(BMI)、瘢痕子宫、分娩方式、分娩孕龄、24 h产后出血量、首要致病因素及主要致病因素等临床特征,并对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危重孕产妇前3位首要致病因素为产后出血(39.0%),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9.1%)及妊娠合并心脏病(8.8%)。2组患者年龄、学历、居住地、是否经产妇、是否规律产检、瘢痕子宫、分娩孕龄、24 h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外院转诊、孕前BMI、分娩方式、主要致病因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802,P=0.028;P<0.001;χ2=5.913,P=0.015;χ2=15.074,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孕前BMI(≥25 kg/m2)、主要致病因素(妊娠合并症)是危重孕产妇入住ICU的独立危险因素(OR=31.816,95%CI:1.767~1339.337,P=0.036;OR=31.894,95%CI:5.029~720.700,P=0.003)。 结论危重孕产妇的首要致病因素仍为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前BMI≥25 kg/m2及具有妊娠合并症是危重孕产妇进入ICU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军队干部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的现状及其健康状况,为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及方向。方法利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40名在职干部作为调查对象。营养KAP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自填式调查问卷,健康状况调查根据统一体检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军队在职干部对营养知识掌握不够全面,营养知识得分为(11.43±2.81)分(满分16分);营养态度较好,营养态度得分(9.73±1.39)分(满分11分);饮食行为有待改善,饮食行为得分(30.01±5.02)分(满分42分)。营养知识和态度之间有明显正相关关系(r=0.341,P0.01),营养知识得分与学历、性别有关;饮食行为和态度之间有明显正相关关系(r=0.372,P0.01),饮食行为得分与年龄有关。在职干部体检结果中有异常者152人(67.3%),其中脂肪肝75人(33.2%)、高脂血症65人(28.8%)、高尿酸血症59人(26.1%),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状况得分(8.31±1.60)分(满分10分),健康状况得分与营养KAP得分有明显正相关关系(r=0.482,P0.01)。结论军队在职干部营养知识水平较低,营养态度良好,饮食行为和膳食结构不够合理,慢性病检出率较高,应加强军队在职干部营养知识的普及,采用多方式进行营养指导,以促进身体素质的提高,预防慢性病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减少产后并发症发生,促进产后康复。方法:选取2012年4月1日至12月31日在本院住院自然分娩的健康初产妇200例,按照随机原则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产褥早期(分娩当天至产后5d),接受产科常规护理和产褥期保健知识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产后l~5d进行早期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产后中药足疗、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的使用、产后体形恢复训练。在产后第4d调查乳汁分泌、子宫底高度、子宫复旧、恶露排出、食欲等情况。随访至产后42d,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产妇产褥期乳汁分泌多,食欲明显增加,子宫复旧、恶露排出快(P〈0.05)。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以促进产褥期妇女康复,能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肥胖儿童家长的营养知识知晓度和进行营养教育的现状,为开展营养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10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790名儿童家长进行有关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结果:肥胖儿童家长营养知识水平普遍偏低,影响营养知识知晓率的因素主要有家长的文化程度和家庭经济状况,愿意改变自身不良饮食习惯者占89.01%,愿意吃平时不喜欢的健康食品的家长占65.11%。家长营养信息实际来源和期望来源主要是电视广播(71.9%、49.3%)、报纸杂志(68.62%、34.3%)以及专业书籍(18.5%、14.0%)。结论:儿童家长具有一定营养知识,但有关食物金字塔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等方面的知识仍较贫乏。家长的饮食习惯对儿童的行为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养老机构老年人饮食自我效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2020年8月—12月,选取银川市3所养老机构老年人350名,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营养知识和态度调查表、微型营养评定简表和饮食自我效能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随机森林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饮食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350名养老机构老年人的饮食自我效能总得分为(54.98±8.04)分,条目均分为(3.43±0.50)分。随机森林排序结果显示,影响饮食自我效能的前5位因素依次为营养态度、锻炼时长、营养知识、营养状况及学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营养知识、营养态度、营养状况、锻炼时长、学历为饮食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与随机森林结果相似。结论 养老机构老年人的饮食自我效能处于中等水平,营养态度积极、营养知识水平高、营养状况佳、每天锻炼30 min以上、学历高的养老机构老年人,其饮食自我效能较高。护理人员应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制订老年人护理计划,提高其饮食自我管理信心和能力,从而改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肺移植等待期患者营养知信行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肺移植围手术期患者开展个体化营养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呼吸中心经肺移植评估后等待肺移植的2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肺移植等待期患者营养知信行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分析患者营养知信行的影响因素。结果肺移植等待期患者的营养知识处于一般水平,得分为(18.71±4.53)分;营养态度处于良好水平,得分为(38.00±6.49)分;营养行为处于一般水平,得分为(36.75±4.89)分。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营养知识的影响因素为经济状况和是否合并神经系统疾病(P<0.05);营养态度的影响因素为职业和血清蛋白(P<0.05);营养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年龄、文化程度和是否合并泌尿系统疾病(P<0.05)。结论肺移植等待期患者营养知信行水平受到年龄、经济状况、合并疾病情况、职业、文化程度和血清蛋白的影响,在对肺移植患者进行围手术期营养管理时,应充分考虑各类影响因素,针对性地给予精准化的营养干预,通过提高患者的营养知识水平,重点改变其营养态度,最终改善营养行为和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9.
产妇产后健康教育方法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提高产妇产后健康教育质量,保证产妇产后得到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通过2004年6月~8月在产科病房对100例产妇实施产后3d阶段式目标健康教育与2004年3月~5月对86例产妇采用传统的随机性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实验组母乳喂养成功率达98%,奶胀发生率降低到1%,产妇产褥期注意事项知晓率达96%,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达1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产后3d阶段式目标健康教育方式,能显著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和产科护理服务质量,有利于产妇的康复及新生儿的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