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宁  朱峰  汤磊 《临床肺科杂志》2014,(10):1928-1929
<正>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8岁。咳嗽、咳痰1月余。胸部CT示左上肺占位性病变左上舌段支气管狭窄伴远端支气管嵌塞,伴有同侧纵膈淋巴结肿大(图1)。纤支镜示左上叶支气管口新生物完全堵塞(图2),刷检病理见鳞癌细胞。术前诊断:左上肺中央型鳞癌T2aN2M0,各项术前检查未见手术禁忌。2014年8月4日全麻下行完全胸腔镜袖式左上肺叶切除支气管成形术。麻醉成功后,右侧卧位,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39岁。因声嘶进行性加重1年入院。查体未发现明显异常。肝功、血及尿常规、心电图均正常。间接喉镜见右侧室带及喉室充满新生物,  相似文献   

3.
<正>患者62岁男性,于2016年1月出现咳嗽、气短,当时未给予诊治。1周后上述症状逐渐加重,就诊于当地某三甲医院,行胸部CT检查,报告提示:左肺下见斑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界不清,右肺见条索状密度增高影(未见CT片)。支气管镜检查(未见报告):双侧各叶段支气管管腔通畅,黏膜明显充血、肿胀,可见少量稀薄分泌物,未见阻塞、出血及新生物。完善相关检查后给予抗感染、止咳平喘治疗,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性,45岁,医院门诊收费员,因鼻咽不适感半年,外院局部活检不除外结核而转我院。既往1990年体检发现陈旧右肺结核灶,近半年对有鼻咽不适。服抗菌素及呋喃西林滴鼻无缓解,3月18日市纺织局第二医院纤维喉镜见鼻顶部不光滑小新生物,活检报告倾向结节病,不除外结核,胸部CT两肺及纵隔未见结节病样表现。转入我院后查体:无颈部淋巴结肿大,鼻通畅无分泌物及异物。痰浓缩找抗酸杆菌3次阴性,回缩涕抗酸杆菌检查3次阴性,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喉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性 ,2 4岁 ,因“反复咯血 2年 ,活动后气急 3个月”于 2 0 0 1年 4月 30日入院。患者 1999年 4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少量咯血、声音嘶哑 ,电子喉镜检查 :发现左侧声带新生物 ,经激光切除症状改善。 2 0 0 1年 3月咯血症状复发 ,在我院行气管切开 +喉裂开 +新生物摘除术 ,术后病理诊断 :左侧声带淀粉样变性伴潴留囊肿及慢性炎症。今年 1月起患者感觉活动后气急并逐渐加重。 4月 8日因高热、大咯血在外院行纤维支气管镜 (纤支镜 )检查 ,活检病理诊断 :右主支气管慢性炎症 ,其中见淀粉样变和钙盐沉着 ,并有纤维组织增生 ,为进一步治疗收入我…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76岁,2006年11月出现声音嘶哑,咳嗽,偶有白色泡沫痰.曾于外院行纤维喉镜检查,取新生物活检病理结果显示"慢性炎性增生".应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声音嘶哑逐渐加重.2007年4月5日于外院行纤维喉镜检查示左声带中后段隆起,遮蔽左声带.喉部增强CT示:双侧室带、会披皱襞软组织增厚,左声带稍厚,食道入口向后壁稍隆起,X线胸片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39岁。以咳嗽,咯少许白色泡沫痰,右下胸痛1月余,于1996年6月28日住院。体检和实验室检查无特殊。纤维支气管镜示:右下叶背段支气管开口狭窄,管口内被粘液物阻塞,未见明显新生物,活检易出血。病检为炎性渗出物。刷片未见肿瘤细胞。X线检查:平片及断层于右下叶背段见约6cm×5cm大小肿块,边缘清楚,欠光滑,其内密度均匀,肺门、纵隔未  相似文献   

8.
正患者,男性,50岁,因"憋气、活动耐量下降1年半"于2016年6月13日入院。患者于活动后出现胸闷、憋气,后逐渐加重,口服硝酸酯及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症状无改善,近2个月夜间不能平卧,外院冠状动脉造影未见明显异常。超声心动图示左房增大(前后径43 mm),左室壁增厚,左室后壁厚度12 mm,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减低,少量心包积液,E/A2,左室射血分数42%,考虑限制型心肌病。既往:半年前  相似文献   

9.
<正>病例:患者女,71岁,主诉"反复上腹部隐痛1年余,再发伴头晕、乏力1个月"于2016年10月24日收治入院。1年前患者因上腹部隐痛不适于外院行胃镜检查提示胃溃疡(未见报告),给予口服奥美拉唑治疗后症状缓解,未复查胃镜,此后每感上腹部不适,自行服用奥美拉唑治疗。1个月前患者再次感上腹部隐痛不适,伴头晕、乏力,无反酸、烧心、  相似文献   

10.
1 资料与方法 患者男,54岁,发作性胸闷、憋气半年余入院.查体:血压110/60 mmHg(1 mmHg=0.133 kPa),心室率82次/分,心房颤动(房颤),未闻及杂音,无双下肢浮肿.计算机断层摄影(CT)提示右侧房室沟心包腔内巨大团块状阴影,边缘大致规则,边界大致清楚,与周围各心腔及室壁分界尚清楚,右心房明显受压变形,右心室流出道明显狭窄.纵膈清晰,未见肿大淋巴结(图1).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检查提示右冠明显向右心室侧推移,主干及主要分支无明确狭窄,右冠发出大量肿瘤供血动脉.超声心动检查:心脏右前方巨大占位,大小约12 cm×10 cm, 压迫右心房及右心室流入道,与心包及升主动脉粘连,心内结构未见明显异常.全身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余脏器未发现异常.曾于外院行心脏肿物穿刺活检,病理考虑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术前诊断"心脏良性肿瘤,房颤",在常温、全麻、心脏不停跳下分段行肿瘤切除术.  相似文献   

11.
1病例资料患者男,65岁。因反复上腹部饱胀不适1年余,加重3个月余,于2019-02-23入院。既往无吸烟史、无感染性疾病史。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化检查无异常;腹部B超检查见右肾囊肿,CT示胃壁肿瘤,周围组织未见肿大淋巴结,DR胸部检查示双侧肺纹理增多,未见实质性病变。胃镜检查示胃体小弯、胃窦前壁可见隆起型新生物,表面凹凸不平,被覆污秽苔,活检时周围组织质脆。活检组织病理诊断为:低分化癌(外检号:71799-19)。经术前充分准备后,行大部胃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12.
患者 男 ,74岁。于 2 0 0 2年 1月因突发胸痛住外院诊断“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经内科治疗 2 0余天 ,病情稳定出院。院外 1个月左右突发气促加重住我院。经心脏超声等检查 ,诊断为心肌梗死后心脏室壁瘤形成并室间隔穿孔(VSR) ,左心功能不全。经硝普钠等治疗后 ,病情好转。于4月 10日行冠状动脉造影 ,见前降支近端闭塞 (图 1) ;左室造影见室间隔中下部左向右分流 ,孔径 10 1mm ,未见明确室壁瘤征象 (图 2 )。病人住院 2月余 ,多次发生心力衰竭 (心衰 )加重 ,需经硝普钠等治疗缓解症状。待病人筹集医疗经费后于 6月 6日同时行经皮腔内…  相似文献   

13.
<正>1 病例病人男,71岁,2012年11月因“吞咽困难、呼吸欠畅3月余”首次就诊于我科。病人有明显咽部异物感,言语不清,发鸭鸣音,进食不畅,活动后气促。一般情况: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否认吸烟、饮酒史,余未见异常。专科检查:电子喉镜示左侧梨状窝见一巨大肿物、表面光滑,声门无法窥及(图1)。胃镜示:下咽部见球形肿物,食管上段条状糜烂、潮红,未见占位。喉部MR示:左梨状窝占位(7 cm×3.6 cm×2.4 cm),  相似文献   

14.
喉重复癌1例     
解伟  姜霞 《山东医药》2005,45(4):28-28
患者男,77岁。因声音嘶哑1年就诊。曾于20余年前行直肠癌手术治疗,术后定期复查无复发;4年前行胃窦部腺癌切除术,随访至今无复发。查体:全身一般情况良好,消化道钡餐透视未见明显异常,纤维喉镜下见右侧声带中段黄豆大菜花状新生物,声带活动良好。术前病理检查为右声带高分化鳞癌。诊断:①喉癌声门型(T1N0M0);②原发胃癌术后;③原发直肠癌术后。全麻下行喉裂开右侧声带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病理报告同术前。术后一期愈合,2周拔除气管套管,无呼吸困难,随访半年患者声音低哑,新声门光滑,肿瘤无复发。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性, 50岁。以紫癜样皮疹起病, 继而出现发热、乏力、血尿, 血小板减少(96×109/L), 血肌酐83.7 μmol/L, 补体C3 0.593 g/L, 补体C4 0.072 g/L, 抗核抗体胞浆型1∶80,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类风湿因子阳性, 血培养阴性, 超声心动图未见赘生物, 胸部CT未见感染提示。病初诊断结缔组织病, 予泼尼松60 mg每日1次、环磷酰胺100 mg每日1次治疗, 最高体温降至38.5 ℃, 复查血肌酐升高至113 μmol/L, 予甲泼尼龙40 mg每12小时1次静脉输液、环磷酰胺0.6 g每周1次静脉输液强化治疗, 体温正常(37.3 ℃以下), 血肌酐降至73.7 μmol/L, 序贯口服甲泼尼龙并减量, 减至每日早16 mg晚8 mg后病情多次反复, 遂入北京协和医院进一步治疗。入院后完善病因筛查, 血培养多次回报微小单胞菌,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见瓣膜赘生物及瓣周漏, 确诊感染性心内膜炎, 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2.4 g每8小时1次静脉输液, 患者体温恢复正常(37.3 ℃以下), 出院观察, 后外院行瓣膜置换术后病情好转。  相似文献   

16.
正1病例简介患者女性,38岁,2021年2月18日因情绪激动出现意识不清,四肢抽搐,大小便失禁,家属予以胸外按压,数分钟后恢复意识,外院急诊心电图示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服用倍他乐克和普罗帕酮治疗效果不佳。2021年3月1日来我院诊治,心电图示阵发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见图1),口服胺碘酮控制心律失常较为理想。患者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肌疾病史,否认猝死家族史。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25岁,因"发热、咳嗽半年,胸闷、喘气5d"入院。患者于2010年8月因发热(38℃)、咳嗽在外院检查发现"主动脉瓣赘生物形成,无冠瓣脱垂伴重度关闭不全",考虑为"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给予抗感染治疗2d,体温恢复正常。10月来我院进一步行主动脉瓣置换术(aortic valve replacement,AVR机械瓣),病检见图1。恢复良好,出院后患者继续抗感染治疗。2011年2月因反复胸闷、喘气再次入院。既往史:  相似文献   

18.
正临床与资料患者男性,63岁,轮胎厂退休工人,有长期大量吸烟史。2016年5月27日,患者因无明显诱因咳嗽、少量咯血1月余入院,无发热、胸痛、消瘦。在当地医院查胸部CT示右肺下叶胸膜下磨玻璃样改变,局部胸膜稍增厚,见图1。行纤支镜见右下叶后基底段活动性出血,肺泡灌洗液及刷检未见抗酸杆菌及脱落细胞。诊断"肺部感染",予左氧氟沙星及垂体后  相似文献   

19.
<正>患者女性,48岁。因反复憋气4个月,加重伴水肿2个月于2008年2月27日入院。患者于2007年11月10日无诱因出现憋气,持续肩背部疼痛9 h,外院行心电图(ECG):窦性心律(59次/min),Ⅱ、Ⅲ、aVF、V_1~V_4导联ST段弓背抬高(图1),血压85/53 mmHg,心肌酶升高,肌钙蛋白T阳性。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AMI),予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50 mg静脉溶栓及抗缺血治疗后,症状减轻,心电图ST段稍有回落。3 d后复查ECC可见ST段明显回落(见图2)。接受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外院心肌酶谱升高持续数周。否认高血压和糖尿病史,否认高脂血症。闭经1个月,无吸烟史。查体:血压90/60 mm Hg,双肺呼吸音清,心音低  相似文献   

20.
正病例1患者男,46岁,2014年6月23日因"反复胸闷心慌1月,晕厥1次"入院。患者6月初因胸闷心慌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期间发生晕厥1次,行心电图提示"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见图1。行电复律后意识恢复,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经药物治疗后患者仍间断胸闷,遂至我院。入院查体:HR 78次/min、BP 103/63 mmH g。心电图示交界性心律、偶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