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研究新辅助化疗周期数对ⅢA期乳腺癌无进展生存(PFS)及5 a总生存(OS)的影响,评价其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61例ⅢA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新辅助化疗4周期组37例和2周期组24 例,患者确诊后分别接受4个周期和2 周期的全身化疗,然后手术、术后辅助化疗.比较2组无进展生存,总生存,化疗的毒性反应.结果 新辅助化疗4周期和2周期组平均无进展生存分别为52.71个月、32.71个月,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 a总生存,4周期组94.6%,2周期组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4周期较2周期可明显提高ⅢA期乳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及5 a总生存,而不良反应相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ⅠB1~ⅡA2期子宫颈癌术后淋巴结转移数目(lymph node metastasis,LNM)对长期生存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贵州省肿瘤医院收治的83例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证实有淋巴结转移且术后完成同步放化疗的患者。根据LNM分为LNM≤2枚组(59例)和LNM>2枚组(24例),比较两组患者生存差异,并对可能影响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 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病理参数进行比较。结果全组的5年PFS及OS为84.6%、8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LNM为5年OS、PFS的独立预后因素。LNM≤2枚组5年PFS及OS较LNM>2枚组差,差异有显著性(P<0.05);LNM>2枚组及LNM≤2枚组复发转移分别为8例和4例。结论LNM是ⅠB1~ⅡA2期宫颈癌的独立预后因素;LNM>2枚对宫颈癌患者长期生存有不利影响;对LNM>2枚患者在同步放化疗基础上可能需加强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LND)对早期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MOGCTs)患者生存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安徽省立医院2009年1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52例早期MOGCT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分为两组,30例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患者为LND组,22例未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患者为Non-LND组,比较两组的生存率及复发率,探讨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对早期MOGCTs患者生存及预后的影响。结果 30例行LND患者未发现淋巴结转移。术后除8例Ia期无性细胞瘤患者不需化疗外,其余44例患者术后均接受化疗。LND和Non-LND组的复发率(10%与9.0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LND组和Non-LND组的5年总生存期(OS)(100%与100%)、5年PFS(90%与95.45%)、10年OS(96.66%与100%)、10年无进展生存期(PFS)(90%与90.9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直径、LND及病理类型对预后无明显影响。结论早期MOGCTs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对生存及预后无明显影响,早期MOGCTs患者术中可不行LND。术后规范化化疗,可获得良好的生存率。保留生育功能患者应于化疗期间应用GnRHa进行卵巢功能保护。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早期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NKTL)患者接受吉西他滨-左旋门冬酰胺酶-奥沙利铂方案化疗与放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ENKTL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分为3组:Ⅰ组(50例)采用GELOX化疗后联合根治性放疗方案,Ⅱ组(16例)采用其他化疗方案后改用GELOX化疗后联合根治性放疗方案,Ⅲ组(14例)为仅接受GELOX化疗方案。全组平均化疗周期为3个周期,全组放疗平均照射总剂量为50.20±3.50。结果:治疗后80例早期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NKTL)患者CR率为67.50%(54/80)。Ⅰ、Ⅱ、Ⅲ组接受化疗后CR率分别为45.00%、10.00%、18.00%(P=0.029)。80例患者2年PFS为79.00%,2年OS率为85.00%。Ⅰ组和Ⅲ组的2年PFS率和OS率分别为84.00%和92.00%。Ⅰ组2年OS率、PFS率(96.00%、84.00%)均高于Ⅲ组(47.00%、40.00%)(P=0.045、0.003)和Ⅱ组(50.00%、45.00%)(P=0.001、0.00));而Ⅱ、Ⅲ组之间OS率、PFS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0、0.97)。影响OS和PFS的因素为化疗后缓解情况。结论:临床上采用GELOX诱导化疗联合根治性放疗方案在治疗早期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NKTL)可以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初诊伴弥漫大B细胞成分的滤泡淋巴瘤(F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存.方法纳入国内11个医学中心2000-2020年间分级1-3a级、年龄≥18岁初诊FL患者1845例,筛选伴弥漫大B细胞成分的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生存数据,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146例(7.9%)初诊FL患者病理伴弥漫大B细胞成分,中位年龄56(25~83)岁,男79例(54.1%).127例患者病理提示弥漫大B细胞成分比例,依据弥漫大B细胞比例是否≥50%将患者分为2组.研究发现,弥漫大B细胞成分≥50%患者较弥漫大B细胞成分<50%患者有更高的3级比例(94.3%对91.9%,P=0.010)、Ki-67指数≥70%比例(58.5%对32.9%,P=0.013)及PET-CT的SUVmax≥13比例(72.4%对46.3%,P=0.030).所有患者均接受CHOP或CHOP样±利妥昔单抗方案化疗,总反应率(ORR)为88.2%,完全缓解(CR)率为76.4%.在不同比例弥漫大B细胞成分组中,诱导治疗后缓解率及治疗后2年内疾病进展(POD24)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总体预计5年无进展生存(PFS)率为58.9%,5年总生存(OS)率为90.4%,POD24患者的5年OS率较非POD24患者下降(70.3%对98.5%,P<0.001).与利妥昔单抗不维持治疗相比,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不能使患者的5年PFS率获益(57.7%对58.8%,P=0.543),5年OS率具有获益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对87.8%,P=0.082).多因素分析显示,诱导治疗后未达到CR是影响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6),而LDH高于正常值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31).结论伴弥漫大B细胞成分≥50%的FL患者,临床及病理特征更具侵袭性,CHOP/CHOP样±利妥昔单抗方案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不能使患者的PFS和OS获益,诱导治疗后未达到CR是影响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选取155例首程放疗Ⅲ~Ⅳa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单纯放疗组(RT组)76例和同期放化疗组(CCRT组)79例,均为二维常规根治性放疗。CCRT组分别在放疗第1周、第4周、放疗后1~2周内给予顺铂30mg/m2d1~3,5-氟尿嘧啶500mg/m2d1-5,静脉点滴。结果: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构成比等均具有可比性。治疗结束后3个月,CCRT组和RT组鼻咽部肿瘤消退率和颈部淋巴结肿瘤消退率均分别为97.5%vs92.1%与94.9%vs89.5%(均P>0.05)。CCRT组和RT组1、3年无进展生存率(PFS)分别为91.6%、76.1%与87.9%、52.5%(均P<0.05)。CCRT组和RT组1、3年的总生存率(OS)分别为100%、84.8%与91.9%、65.4%(均P<0.05)。CCRT组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能进食、呕吐等胃肠道反应的患者明显增加,需静脉补液、营养支持治疗的患者CCRT组有62例(78.5%)、RT组有39例(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92,P<0.001)。结论:同期放化疗可以提高中晚期(Ⅲ或Ⅳa期)鼻咽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其毒性反应不影响放疗的顺利完成,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总结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不同分期系统在原发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预后判断能力和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点、治疗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2009年1月至2017年7月原发肠道DLBCL患者共68例,所有患者均经过手术治疗。对患者分别使用Lugano分期、TNM分期、Blackledg分期及Musshoff分期系统进行分期;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行log-rank检验;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4个分期系统对生存率的预测价值;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不同分期、治疗方案与生存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52 (1-105)个月,中位PFS时间为41(1-86)个月,中位OS时间未能达到。常见发病部位为回盲部(30. 9%),其次为小肠(29. 4%)和结肠(29. 4%)、多部位受累(7. 4%)和直肠(2. 94%)。患者5年PFS率和OS率分别为44. 9%和51. 1%,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应用不同的分期系统描述PI-DLBCL患者PFS和OS的累积活存率时,4种分期系统均不能明显的区分开各期的生存曲线; ROC曲线结果显示,Lugano分期系统对PI-DLBCL患者1年PFS(AUC=0. 826; P=0. 015)和1年OS(AUC=0. 792; P=0. 001)预测能力较其他分期系统好。手术联合化疗(±放疗)组(62例)与单纯手术组(6例) 3年PFS率分别为53. 9%、16. 7%(P=0. 116),3年OS率分别为66. 7%、16. 7%(P=0. 015);联合利妥昔单克隆抗体化疗组(36例)较未联合化疗组(26例) 3年PFS率分别为66. 0%、44.0%(P=0. 139),3年OS分别为70. 2%和39. 2%(P=0. 148)。回盲部患者较其他部位发病患者有较高的PFS和OS(P均0. 05)。多因素分析显示,仅骨髓侵犯是影响患者PFS的独立预后因素(P 0. 05)。结论:对于原发肠道DLBCL患者,骨髓侵犯是影响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从本组有限的数据初步得出,在4个分期系统中,Lugano分期对PI-DLBCL患者生存率的预测能力优于其它分期系统,可考虑将其作为PI-DLBCL生存率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患者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的163例初诊的APL患者资料,包括人口统计学、临床血液学特征、治疗、毒性、并发症和预后。结果患者中位年龄为35(2~84)岁,早期死亡(Early death,ED)13例(8.0%),148例(90.8%)达到了完全缓解,存在附加染色体核型(Additional chromosomal abnormalities,ACA)23例(14.1%),FLT3-ITD突变19例(11.7%),低、中和高危组分别有38例(23.3%)、74例(45.4%)和51例(31.3%),联合化疗患者78例(47.9%),其中高危患者29例,低中危患者49例。ED患者的年龄高于非ED组(P<0.01);高危组ED比例显著增加(P=0.001)。中位随访时间为42.5(0.1~156)月,5年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73.3%,5年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为79.5%,中位PFS及OS均未达到。在单因素分析中,年龄和治疗方案对PFS(分别为P<0.01,P=0.053)和OS(分别为P<0.01,P=0.021)产生影响。多因素分析仅年龄有较差的PFS(P<0.01)和OS(P<0.01)。而治疗方案对PFS(P=0.213)和OS(P=0.097)无影响。结论年龄和高危是导致APL患者ED的影响因素;年龄是APL患者PFS和OS的独立预后因素;高危患者减少化疗被证明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R-CDOP方案对初治DLBCL伴预后不良因素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0月-2018年2月收治的初治DLBCL共94例临床资料。均给予患者R-CDOP方案治疗,统计疗效、生存获益及安全性指标,并根据临床特征进行总生存(OS)和无进展生存(PFS)分析。结果:94例患者经治疗后,CR共73例,PR共14例,SD 2例,PD 4例,ORR为92. 55%; 1年OS率和PFS率分别为94. 68%(89/94),85.11%(80/94),中位OS和PFS均未达到。不同年龄、Ann-Arbor分期、IPI评分、结外肿物数量、肿物直径、Ki-67、LDH水平及组织受累情况、患者累积OS率和PFS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 0. 05);结外肿物0-1个和≥2个患者的1年OS率和PFS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 05);肿物直径7. 5和≥7. 5 cm患者1年OS率和PFS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 05)。结论:对初治DLBCL伴预后不良因素患者采用R-CDOP方案治疗可有效改善早期疗效,延长生存时间,且安全性良好,但远期预后仍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睾丸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0月至2020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68例睾丸DLBC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靶向测序(55个淋巴瘤相关基因)评估患者的基因突变情况,同时进行生存和预后因素分析。结果68例睾丸DLBCL中,原发睾丸DLBCL患者45例(66.2%),继发睾丸DLBCL患者23例(33.8%)。继发睾丸DLBCL患者Ann Arbor分期Ⅲ~Ⅳ期(P<0.001)、LDH升高(P<0.001)、ECOG评分≥2分(P=0.005)、IPI评分3~5分(P<0.001)的比例高于原发睾丸DLBCL患者。62例(91%)患者接受以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为基础的治疗,54例(79%)患者在化疗前接受睾丸切除术。继发睾丸DLBCL患者的预期5年无进展生存(PFS)率(16.5%对68.1%,P<0.001)及预期5年总生存(OS)率(63.4%对74.9%,P=0.008)低于原发睾丸DLBCL患者,继发睾丸DLBCL患者的完全缓解率(57%对91%,P=0.003)也低于原发患者。ECOG评分≥2分(PFS:P=0.018;OS:P<0.001)、Ann Arbor分期Ⅲ~Ⅳ期(PFS:P<0.001;OS:P=0.018)、LDH升高(PFS:P=0.015;OS:P=0.006)、多结外受累(PFS:P<0.001;OS:P=0.013)是睾丸DLBCL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20例睾丸DLBCL患者的靶向测序结果显示,突变频率≥20%的突变基因为PIM1(12例,60%)、MYD88(11例,55%)、CD79B(9例,45%)、CREBBP(5例,25%)、KMT2D(5例,25%)、ATM(4例,20%)、BTG2(4例,20%),继发睾丸DLBCL患者KMT2D突变发生率高于原发睾丸DLBCL患者(66.7%对7.1%,P=0.014),且与睾丸DLBCL患者较低的5年PFS率相关(P=0.019)。结论继发睾丸DLBCL患者的PFS和OS较原发睾丸DLBCL患者更差。ECOG评分≥2分、Ann Arbor分期Ⅲ~Ⅳ期、LDH升高和多结外受累为睾丸DLBCL的不良预后因素。PIM1、MYD88、CD79B、CREBBP、KMT2D、ATM、BTG2是睾丸DLBCL中常见的突变,KMT2D突变患者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韶关市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东省韶关市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韶关市某地区两所农村小学3~6年级学生中的489名留守儿童采用儿童孤独量表和自编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7.6%留守儿童存在孤独感,不同性别孤独感发生率无差异性,不同年龄及不同年级间孤独感发生率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随年级增加,孤独感发生率呈下降趋势(X^2趋势=5.970,P〈0.05)。留守儿童孤独感与健康状况、学习成绩、学习困难程度、父母教育方式、父母间关系和老师教育方式等因素显著相关(P〈0.01~0.05)。结论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孤独感问题,老师和家长应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对待留守儿童,以减少其孤独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Physiatrists are a valuable resource in legal settings, where assessment of functional capacity to perform work and of future medical needs must be determined. Physiatrists help determine what future medical care is needed to restore and maintain an individual at the maximum level of life function.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use of a quality of life (QOL) rehabilitation model, rather than a medical model, for enhancing functional performance, modifying environments, and facilitating patient coping. We discuss use of the QOL model to describe and influence a patient's physical, psychological, cognitive, vocational/economic, and social/leisure domains.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观察产科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TCB)报警预值的可靠性。方法132例产科新生儿采取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正常产组和剖宫产组各66例,新生儿均于产后第4天同一时间点应用KJ8000经皮测黄仪分别测量额、胸、腹、额胸、额胸腹TCB值,TCB〉12.9mg/dl者,取得亲属同意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胆红素(SB),对比分析不同部位TCB及其与sB值的差异。结果两组分别有17例或21例达到TCB报警预值。两组TCB或sB相同方法及相同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CB不同部位对比,额部值最低、胸部值最高,且与其他部位同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sB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P〉0.05),与不同部位TCB对比均以胸部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其他部位TCB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常产与剖宫产新生儿术后sB对比差异无意义;TCB动态监测以胸部结果更接近SB。  相似文献   

19.
The adequacy of implementation of present proteinuria diagnostic thresholds under examination of pregnant women was examined. The analysis was applied to all urine samples of pregnant women from December 2009 to March 20010. The amount of protein in urine was concurrently evaluated by turbidimetric analysis with sulfosalicylic acid, colorimetric analysis with pyrogallol red, "dry chemistry" technology (the diagnostic strips). It is established that the mentioned techniques of analysis of protein in urine provide independent results. The results of colorimetric analysis are characterized by better precision and adequacy. However, in case of pregnant women the diagnostic threshold of protein concentration should be shifted from 0.120 to 0.150 g/l.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超声在评价放疗对颈动脉溃疡斑块形成的影响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经病理学证实为头颈部肿瘤、放疗前后的颈动脉超声资料以及其他基线资料完整的患者93例,比较放疗前后放疗侧颈动脉和非放疗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溃疡斑块的总数量、平均内膜-中膜厚度、最大斑块面积、最大溃疡斑块的面积、最大溃疡口的面积。结果 放疗前后颈动脉超声检查的平均间隔时间为(6.1±1.9)年;放疗前放疗侧斑块总数量、平均内膜-中膜厚度、最大斑块面积、溃疡斑块的总数量、最大溃疡斑块的面积、最大溃疡口的面积与非放疗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放疗后放疗侧斑块总数量、平均内膜-中膜厚度、最大斑块面积、溃疡斑块的总数量、最大溃疡斑块的面积、最大溃疡口的面积均较非放疗侧加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放疗可导致头颈部肿瘤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进展,且斑块具有易损性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