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年龄的增长,老年脑病患者越来越多,而老年脑病的发生多与肾精不足,痰浊瘀血相关。地黄饮子是古代著名方剂,能够滋肾阴、补肾阳、化痰浊、开脑窍,与老年脑病的发病机制相符合。老年脑病主要包括阿尔茨海默病、脑血管性痴呆、帕金森病、脑萎缩等疾病,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地黄饮子在治疗老年脑病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肾虚血瘀是老年病的基本病理机制,贯穿于老年脑病的全过程,应用补肾活血治疗老年脑病有较好疗效。本文综述了1992年以来国内应用补肾活血法治疗脑动脉硬化症、中风、血和性痴呆、老年性痴呆、脑萎缩、帕金森氏病的概况。  相似文献   

3.
老年脑病的中医药防治原则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体现了辨证论治的灵活性。肾精亏虚是老年脑病的主要病机之一,本文从脑与肾的相关性,基于“肾藏象”理论从肾防治老年脑病的策略予以较为系统的分析阐述,以期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老年脑病是老年人的多发病,本文作者通过多年临床观察,提出治疗老年脑病的四大法,即:补肾益髓养脑法、镇肝熄风健脑法、益气化瘀通络法和逐瘀涤痰开窍法。  相似文献   

5.
老年脑病为老年人的多发病,包括现代医学中老年性痴呆、老年性脑动脉硬化、脑血管意外、心源性脑缺血、肺性脑病、中风先兆等疾病,有关老年脑病的治疗方法较多。笔者根据前贤的经验,结合个人的临床体会,将老年脑病的治疗方法归纳如下。1补肾健脑法肾主骨,生髓,上通于脑。脑病的发生与肾有密切关系。进入老年期后,人体各脏腑功能逐渐衰退,尤以肾脏功能衰退为甚.表现为听力减退,鬓发变白,头晕失眠,健忘多梦,记忆力减退,性功能减弱或消失,腰酸腿软,夜多小便,思维迟钝,反应缓慢。治直补肾健脑,方选首乌延寿丹加减。常用药物…  相似文献   

6.
孙利民 《中医杂志》2012,53(19):1705-1706
中医认为,人体生理上心脑相通,而临床上心脑共病在老年患者中极为普遍,治疗中若单纯心病治心或脑病医脑往往容易造成顾此失彼.主张对单纯以心血管病或脑血管病就诊的老年患者心脑同治,此亦中医整体观的又一体现.  相似文献   

7.
脑络概念是当代中医脑病理论的核心。关于脑络的血络属性已有大量的研究,然而对于脑络的气络属性,当前还缺乏足够探讨。故通过总结中医文献、临床与实验研究,在前人基础上提出了"脑气络"的概念,认为其神经生物学本质即大脑神经网络,而"脑气络病络"是MCI、AD等老年认知障碍疾病的核心病机,补气化浊、解毒通络治法是治疗老年认知障碍疾病的关键治法。这一阐述对于丰富中医脑病、络病理论,进一步深入研究老年认知障碍疾病的演变规律,可能具有一定意义,同时也可以为老年认知障碍疾病的中医药早期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医学对老年脑病的病机及治疗有着独特而深刻的认识。以中医藏象学说理论为基础,明确肾脏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认为肾精亏虚、髓海不足为本,痰瘀互结、脑脉痹阻为标是老年脑病的病机,探讨从肾虚痰浊血瘀论治老年脑病的意义。在临床治疗中,以辨证论治为前提,重补肾,兼顾祛痰化瘀,提出补肾填精、益髓养神,豁痰活血、化瘀开窍的治法,结合证候变化,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9.
论从肾治疗老年脑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士珍 《湖北中医杂志》1999,21(11):500-501
老年脑病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包括现代医学的老年性痴呆、脑萎缩、脑动脉硬化、脑血管意外、高血压脑病等。下面仅就老年脑病从肾治疗四法浅析如下:1 补肾益髓、填精补脑法肾乃先天之本,肾主藏精,主骨生髓,通于脑,脑为髓海。《灵枢·经脉篇》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肾精充足,则脑髓充满,人体精力充沛,耳聪目明。人到老年,肾中阴阳渐虚,精髓不足,则髓海空虚,脑失所养,常出现精神、意识思维的病理变化。故《灵枢·海伦》说:“髓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如脑萎缩、老年痴呆症等病,常有记忆力减退、眩晕耳鸣、…  相似文献   

10.
老年脑病辨治八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赖祥林 《新中医》1993,25(3):53-55,27
老年脑病为老年人的多发病,包括现代医学中老年性痴呆、老年性脑动脉硬化、脑血管意外、心源性脑缺血、肺性脑病、中风先兆等疾病,正日益受到重  相似文献   

11.
黄燕  卢明 《新中医》2000,32(7):14-15
刘茂才 ,男 ,1 937年 1 0月出生 ,教授 ,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中医院老年脑病研究所所长 ,广东省省级重点中医急症实验室负责人 ,是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二批继承工作的老中医专家 ,中国中医药学会理事会理事、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省中医药学会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在临床实践中 ,运用中西医诊疗手段 ,对中医脑病潜心研究 ,重视“脑为元神之府”学说 ,主张创立新的中医脑病学 ,以代替传统的“以心代脑”论 ;对于中风病 ,主张坚持辨证施治原则 ,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发表论文 30多篇 ,主编专著《现代疑难病中医治疗…  相似文献   

12.
脑动脉硬化是老年病之一,因为慢性脑供血不足,影响脑细胞的营养代谢,发生变性坏死。临床表现记忆减退、智力低下、头晕、甚至发生痴呆。是难治性脑病之一。老中医王鸣山生前以善治疑难病著称。尤其对老年动脉硬化所致的难治性脑病见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近年来关于中药"归经入脑"在中医药脑病治疗方面的研究做一整理,以期为丰富药物归经理论及中医脑病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药物归经、脑病、中医药为关键词,通过中国知网系列文献数据库,搜索近五年来关于归经入脑与中医脑病治疗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整理与归纳。结果:发现部分中药可以通过多途径、多机制发挥治疗脑病的作用。结论: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脑病具有独特优势,探索药物归经入脑是正确的也是可行的,这对药物归经理论及中医脑病治疗学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胃肠道与脑关系密切,脑肠轴理论的提出把对脑与胃肠道相互作用的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对胃肠道影响脑功能的免疫、神经、内分泌、肠道菌群通路进行梳理,结合胃肠道疾病与脑病发生密切相关的机理、针灸调节胃肠道的效应及针刺调理胃肠道治疗脑病的理论基础,全面剖析和探讨针灸通过胃肠调理治疗脑病的可行性。提出针灸治疗脑病过程中应当重视对胃肠道的调节,加强胃经、大肠经及腹部腧穴的使用。  相似文献   

15.
脑为神脏。藏神明而主知觉。人的思维意识活动均出于脑。脑病就是各种内外病邪上冲犯脑,使大脑迷惑蒙闭,元神受扰,神明失用。现代医学各种实质性、功能性大脑疾患均属中医脑病范畴。基于脑病之病机旨要,脑病的治疗总则应是醒脑,使脑腑清净、大脑清醒、神明复用。脑为一身之元首,脑病自成一体。将其治法归于心、肝、肾等脏辨治,有失客观全面,未能体现脑脏本身的存在及脑病与神明的特殊性。根据脑病的生理病理、治则探析、醒脑的研究评价,提倡制订醒脑法为脑病治则大法,意在揭示脑病之证治规律,体现脑病之治疗特色。从而完善脑病的治则规范。  相似文献   

16.
学习中国古代医学文献,总结其对脑生理功能、脑内经脉的认识。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传统中医对脑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中医治疗脑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梳理、归纳《黄帝内经》对脑所论,分析《黄帝内经》对脑病的认识。从脑的归属、形态、生成以及功能入手以还原中医脑之本始面目,并认为脑病多因髓海空虚及邪气亢盛而引起,治疗多以补肾祛邪为主。现代脑病即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与《黄帝内经》所指脑病并非同一类疾病,其治疗则多以心、肝、肾为主。  相似文献   

18.
《内经》所认识的脑和脑病范畴较广,对脑的生理、脑病的病因病理、症状及治疗原则,均有其独特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余熹 《江苏中医》1994,15(1):31-33
《内经》所认识的脑和脑病范畴较广,对脑的生理,脑病的病因病理,症状及治疗原则,均有其独特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脑当为脏论[1]"及"脑之经脉为督[1]"的观点提出后,传统中药文献中还找不到可划归脑经的中药,本文系统深入阐明导师李军教授提出的脑脏五大生理病理特性,总结出常见脑病的治疗原则,探讨可划归脑经的药物种类,试图体现脑病诊治上理法方药一线贯穿思想,为指导脑病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