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昕昕 《解剖学研究》2021,43(4):410-412
目的 探讨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教学理念在《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中的可操作性.方法 将医科大学本科护理专业82名护生按班级分为对照组40人、试验组42人,对照组护生采用混合法教学模式,试验组护生采用于OBE理念的教学模式,解剖学结课后,比较两组护生的各项考核成绩以及自我导向学习评定,对两组学生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 试验组护生的各项考核成绩及学习能力评定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OBE教学理念应用于解剖学教学中可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广泛得到护生们认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微课教学模式在在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级的护理专业12个班1215名学生按照统计学原则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个班615人,对照组6个班600人,在人体解剖学实验课教学中实验组采用"传统+微课"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然后对两组学生的人体解剖学的标本考试成绩,实验报告成绩,理论考试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并在实验结束后,采用大学生自主学习量表对1 215名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测评。结果微课教学模式明显提高了学生的人体解剖学实验课学习成绩和自主学习能力。结论在人体解剖学实验课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模式适应新媒体形势下人体解剖学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翻转课堂"应用于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课程必要性,浅析"翻转课堂"背景下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课程的探索和实践。方法 2015级护理学本科专业5班50人为试验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6班为对照班50人(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及问卷调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班考试成绩为(57.78±14.41)分,与对照班(48.02±14.2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班问卷调查结果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结论人体解剖学"翻转课堂"课程教学模式可取得较传统教学法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时间、场地更灵活,可以应用于护理学本科及其它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解剖学教学采用基于智慧职教平台的BOPPPS教学模式结合情境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2020级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级1班学生为试验组,采用基于智慧职教平台的BOPPPS教学模式结合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2020级2班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通过对运动系统理论知识测试成绩、解剖标志考核成绩和专业应用测试成绩来评价教学效果,同时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两种教学模式效果分析.结果 试验组运动系统理论知识、解剖标志和专业应用测试成绩[分别为(69.12±1.92)分、(77.06±2.82)分和(83.43±0.41)分]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4.69±1.95)分、(62.83±2.96)分和(66.67±0.96)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有61.18%的学生认为基于智慧职教平台的BOPPPS教学模式结合情境教学法对掌握解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等方面很有帮助,而对照组仅有32.78%的学生认为传统教学方式在以上方面很有帮助,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解剖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基于智慧职教平台的BOPPPS教学模式结合情境教学法,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及学生专业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混合式教学在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级本科护理学专业1-4班作为研究对象,1班和2班103人作为混合式教学组,3班和4班104人作为传统教学组,通过对比两组期末考试成绩及问卷调查,评价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人体解剖学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经比较,混合式教学组期末成绩和教学评价均显著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混合式教学在人体解剖学中的应用,帮助学生提高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和团队协作能力,有利于教师更好的因材施教,以期为一线教师的教学研究与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吕霞  邹思政  严琴  唐瑶 《解剖学研究》2021,43(4):477-478
目的 探讨在传统教学方法上增加"美学绘图"的教学方法,能否帮助学生掌握解剖学繁杂枯燥的知识.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20级护理专业两个班的学生共115名,于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期间采用同一专业不同班级两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两个班学生入学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班(对照组)和教改班(试验组).结果 我们对两个班期末成绩中的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及总分成绩四项指标做了统计学分析,在所分析的四项指标中教改班的成绩均高于传统教学班,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解剖学教学中增加"美学绘图"的翻转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解剖学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解剖学的学习成绩,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人体解剖学理论教学中的实施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两个班为研究对象,其中一个班设为对照组(30人),另一个班设为实验组(3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实施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期末考核和问卷调查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期末考核平均成绩(79.80±8.0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3.23±9.44分),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期末考核名词解释平均成绩(11.33±2.55分)和问答题平均成绩(15.27±3.25分)均高于对照组[(9.27±3.29分)和(12.57±3.79分)],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认可度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显著提高人体解剖学理论教学的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BL联合LBL教学模式在盆部会阴局部解剖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在普通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大二学生中随机选择3个班,每班各40人,分别采用LBL教学模式、PBL教学模式、PBL联合LBL教学模式,通过问卷调查,临床技能评价与理论知识成绩,比较3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 PBL组的理论知识成绩要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LBL组的临床技能评价要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问卷调查发现PBL联合LBL组和PBL组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解决问题能力,自我语言表达能力方面优于LBL组(P<0.05),PBL联合LBL组教学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PBL联合LBL教学模式既能增强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能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教学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临床医学本科统解剖学试行双语教学,为后续医学课程的双语教学奠定基础.方法 以临床医学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实验组采用双语教学,对照组沿用传统教学.采用系统解剖学专业英语水平测评、系统解剖学专业知识水平测评和同卷调查评价双语教学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系统解剖学专业英语水平测评:实验组期中测试成绩为32.6士3.5分,对照组期中测试成绩为30.4士3.1分,两组专业英语期中成绩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期末实验组测试成绩为(73.5士3.2)分,期末对照组测试成绩为(33.6士5.3)分,两组专业英语期末测试成绩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专业英语期中和期末测试成绩经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别(P<0.05),对照组专业英语期中和期末测试成绩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别(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系统解剖学专业知识测试:期中和期末实验组和对照组系统解剖学专业知识成绩组间和组内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别(P>0.05);问卷调查:92.3%的实验组同学认为有必要开展双语教学,对双语教学效果感到满意.结论 系统解剖学双语教学不影响专业知识的学习,但能提高英语应用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专业英语水平,开阔专业视野.系统解剖学开展双语教学是可行的,符合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长沙医学院2016级护理专业1班与2班各120名学生列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学生应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对照组学生应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结果实验组学生的卷面讨论分析题成绩和总成绩分别为(24.56±2.18)分、(83.06±2.64)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分别为(18.81±2.04)分、(72.21±3.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中可显著提高教学效果,且该教学模式能够获得学生较为广泛的认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在职业教育中也掀起了在线教育改革的浪潮,为了促进人体解剖学慕课教学良性发展,弥补人体解剖学慕课建设和应用的不足,探讨了高职人体解剖学慕课教学的构建及实施策略。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21、2022级3年制开展人体解剖学教学的16个平行班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试验组和对照组),通过两个学期的教学实践,综合评价学习结果。结果 2021级教改试验的4个班级与对照组学生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78.42±10.32)分、(68.97±11.18)分,(χ2=5.733,P=0.017,U=-7.974<-U0.95=-1.645],试验班中及格的人数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2022级教改实验的4个班级和对照的4个班级学生成绩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81.03±13.12)分和(70.90±10.85)分,χ2=4.967,P=0.026,U=-7.096<-U0.95=-1.645],试验班中及格的人数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2021、2022级试验班的学生成绩和及格的人数比例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基础医学互动学习与实训中心的混合式教学在护理专业正常人体形态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级高职护理专业3、4班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3班,64人)采用混合式教学,对照组(4班,62人)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的总评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平时测验20%+期末理论成绩50%+实验课成绩30%),并收集调查问卷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研究组学生总评分数(83.8±4.6)高于对照组(75.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学生实验课成绩分数(88.7±3.0)显著高于对照组(77.0±2.8)(P0.01);问卷调查显示研究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认同程度(92.7%)高于对照组(82.5%)(P0.05)。结论将基于基础医学互动学习与实训中心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护理专业正常人体形态学教学中可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并能获得学生较为广泛的认可,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江霞  谭璇 《解剖学研究》2021,43(4):437-440
目的 研究基于思维导图的微课教学模式在眼科护理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级四年制护理学专业两个班共6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一个班为试验组,另一个为对照组,各32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网络授课,试验组采用基于思维导图的微课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教学前后的自主学习能力(SRSSDL)、专业自我概念(PSCNI)及课程考试成绩.结果 试验组教学后的SRSSDL评分、PSCN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眼科护理解剖学教学中应用基于思维导图的微课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理学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学生的护理学专业自我概念,可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行动导向教学法对护生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1级护理专业两个班随机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教学,对照班采用讲授法教学。学期结束对两个班的平时成绩和测试成绩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班护生学习态度成绩、学习能力成绩、平时成绩和测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班(<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业务技能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病理学教学中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能够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护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效果优于单纯的讲授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PBL与LBL两种教学模式在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中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护理学本科生60人,将其分为实验组(30人)和对照组(30人),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模式教学,对照组则采用LBL教学模式教学,并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理论考核所得成绩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记忆型题目中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理解型题目得分、应用型题目得分和考试总分方面,两组学生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学生得分更高(P<0.05)。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两组学生之间在问卷的6个方面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BL教学法在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中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在今后的解剖学教学中以PBL教学法为主,兼顾LBL教学法,两种教学方法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在我校系统解剖学教学中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讨并比较该模式与传统线下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探索出适合我校实际的线上、线下混合模式。方法 选取本校2021级麻醉专业1班作为试验组(n=92),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2021级麻醉专业2班作为对照组(n=89)进行传统模式教学。学期结束后对两组课程考核成绩进行分析,评价教学效果;对试验组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线上测试成绩[(15.96±0.17)分]、标本结构指认成绩[(16.84±0.17)分]和期末总成绩[(80.02±1.30)分]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4.22±0.22)分、(15.86±0.21)分、(73.22±1.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匿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满意度高,认为能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并拓展了自己的临床思维能力等。结论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比传统线下教学模式,更加适应现在学生学习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是一种更加高效的教学方式,提升了解剖学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SPOC教学模式下护理学专业人体解剖学课程改革与实践。方法选取我校2017级本科护理学专业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1班和2班102人作为试验组,采用SPOC教学;3班和4班101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通过对比两组期末考试成绩及教学满意度,分析SPOC教学模式在人体解剖学中的实践效果。结果试验组期末成绩(80.6±12.8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1.3±10.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生对SPOC教学模式更为满意,学习热情也大幅度提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SPOC教学模式下人体解剖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激发了教师与学生的教学热情及课堂活力,并使教学质量有了较显著的提高,为教学改革与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提高护理专业学生学习解剖学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我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联合护理学院对护理解剖学教学方法实施改革.方法 随机选取2018级护理学专业本科4个班作为试验组,结合临床护理模块化训练进行护理解剖学教学;另外4个班作为对照组进行传统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对两组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课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期末考试成绩.结果 试验组学生的迟到率、早退率和缺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学生对授课的满意度和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结合临床护理模块化训练实施护理解剖学教学改革,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改进解剖学教学方法,探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在系统解剖学中的应用。 方法 利用腾讯问卷平台开展“关于如何学习系统解剖学的调查问卷”。以某校2017级临床、护理、全科、影像4个专业各2个班共400人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对照研究,试验组在实验教学中采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辅助教学,对照组未利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教学效果采用理论、实验考试和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问卷调查进行评估。 结果 试验组的理论成绩、实验成绩和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各组对应的班级看,相同专业试验组的理论成绩、实验成绩和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班理论成绩和实验成绩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线性关系(R2=0.97,P<0.05)。试验组对教学效果各项指标的满意度在81.00%~93.00%之间,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系统解剖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骨科解剖教学中的自主学习方式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校2017级临床一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干预作为对照组,临床二班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采用自主学习方式干预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差异。结果观察组学生出勤、课题表现、实验报告、理论作业及解剖结构知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时成绩、解剖实验成绩、卷面成绩及综合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翻译、判断、填空、选择、客观题总分、名解、简答题、论述题及主观题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解剖教学中采用自主学习方式干预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改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