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东京枫杨的甾体等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阐明民间用于肿瘤治疗的东京枫杨[Pterocarya tonkinesis(Franch.)Dode.]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用小鼠乳腺癌tsFT210细胞的流式细胞术筛选模型,确定抗肿瘤活性部位;利用Sephadex LH-20和硅胶等柱色谱和重结晶等技术,分离精制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学结构,用流式细胞术评价抗肿瘤活性结果从东京枫杨茎皮的活性部位分离鉴定了(24S)-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1)、豆甾醇(2)、(24R)-5α-豆甾烷-3,6-二酮(3)、alnin- canone(4)和棕榈酸(5)等5个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和5对tsFT210细胞示有细胞周期抑制和细胞凋亡诱导活性。结论化合物1-5均为首次从枫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和5作为东京枫杨的抗肿瘤活性成分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2.
李媛  张东明  庾石山 《中草药》2004,35(3):241-242
目的 研究小叶石楠茎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色谱法分离纯化,薄层色谱及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其乙醇提取物的氯仿、醋酸乙酯部分分得7个化合物,其结构鉴定为羽扇豆醇(Ⅰ),β-谷甾醇(Ⅱ),白桦酸(Ⅲ),pyracrenic acid(Ⅳ),表儿茶素(V),胡萝卜苷(Ⅵ),野樱苷(Ⅶ)。结论 化合物Ⅰ,Ⅲ~Ⅵ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Ⅲ和Ⅶ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Ⅳ具有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3.
安痛藤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安痛藤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为阐明其活性成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IR、MS、1H-NMR、13C-NMR)和化学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熊果酸(Ⅰ)、羽扇豆醇(Ⅱ)、正二十六烷酸(Ⅲ)、异落叶松脂素-9-O-β-D-吡喃葡萄糖苷(Ⅳ)、胡萝卜苷(Ⅴ)、3,3′-二甲氧基鞣花酸(Ⅵ)、β-谷甾醇(Ⅶ)、岩白菜素(Ⅷ).结论:化合物Ⅰ~Ⅴ均为首次从葡萄科白粉藤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红芪化学成分和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云志  黄静  郭弘川  任波 《中草药》2009,40(8):1195-1198
目的 研究红芪Hedysarum polybotrys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分离化学成分,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化学结构;MTT法测定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的体外抑制作用,用半数抑制浓度(IC50)评价其抗肿瘤活性.结果 共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正二十四烷酸(Ⅰ)、正二十六烷酸(Ⅱ)、三油酸甘油酯(Ⅲ)、单棕榈酸甘油酯(Ⅳ)、3-甲氧基-4-羟基-反式苯丙烯酸正十六醇酯(阿魏酸正十六醇酯,Ⅴ)、丁香脂素(Ⅵ)、7-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Ⅶ)、异甘草素(Ⅷ)、3-羟基-9-甲氧基紫檀烷(Ⅸ)、β-谷甾醇(Ⅹ)、胡萝卜苷(Ⅺ).化合物Ⅸ对HepG2的IC50为10.69μmol/L.结论 化合物Ⅰ~Ⅳ、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首次研究化合物Ⅸ的抗肿瘤活性,结果显示其对HepG2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5.
花生茎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劲松  王刚  董超  麻兵继  刘吉开 《中成药》2008,30(3):419-421
目的:研究花生茎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根据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花生茎叶中分离了11个化合物,经光谱分析鉴定了其中9个化合物,依次为β-谷甾醇(Ⅰ)正三十一烷(Ⅱ)、大豆皂醇B(Ⅲ)、胡萝卜苷(Ⅳ)、二十六烷酸α-单甘油酯(Ⅴ)、棕榈酸(Ⅵ)、豆甾烷-3β,6α-二醇(Ⅶ)、十六烷酸α-单甘油酯(Ⅷ),十八烷酸α-单甘油酯(Ⅸ).结论:除化合物Ⅰ、Ⅳ、Ⅵ外,其它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海蒿子Sargassum pallidum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凝胶色谱法和制备液相色谱法分离化合物,运用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并利用流式细胞术评价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结果 从海蒿子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aurantiamide(Ⅰ)、benzoylphe-nylalaninol(Ⅱ)、胸腺嘧啶脱氧核苷(Ⅲ)、邻苯二甲酸异丁酯(Ⅳ)、2',5-二羟基-6,6',7,8-四甲氧基黄酮(Ⅴ)、5,6-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Ⅵ)、5,7-二羟基-8-甲氧基黄酮(Ⅶ)、4-ydroxyphthalide(Ⅷ)、2-amino-3一phenylpropyl acetate (Ⅸ)、4(1H)-quinolinone(Ⅹ)和2-benzothiazolol(Ⅺ).其中化合物Ⅲ对tsFT210细胞有较强的坏死性细胞毒活性,其IC_(50)为0.50 μmol/L;化合物Ⅴ、Ⅹ对K562细胞,以及化合物Ⅴ、Ⅷ对P388细胞,显示细胞周期(G_0/G_1期)抑制活性.结论 化合物Ⅰ~Ⅺ均为首次从海蒿子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中药材》2016,(2)
目的:研究龙脷叶乙酸乙酯、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层析、聚酰胺、Sephadex LH-20柱等色谱及重结晶等方法分离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龙脷叶乙酸乙酯、正丁醇部位共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0-二十碳烯酸(Ⅰ)、十六烷酸(Ⅱ)、β-谷甾醇-3-O-β-D-葡萄糖苷(Ⅲ)、2-乙酰基吡咯(Ⅳ)、β-谷甾醇(Ⅴ)、山柰酚(Ⅵ)、leucoceramides A(Ⅶ)。结论:其中,化合物Ⅰ~Ⅳ、Ⅵ、Ⅶ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白花败酱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彭金咏  范国荣  吴玉田 《中药材》2005,28(10):883-884
从白花败酱草石油醚和氯仿萃取部位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正三十二碳酸(Ⅰ),正三十二烷醇(Ⅱ),棕榈酸(Ⅲ),齐墩果酸(Ⅳ),aurentiamide acetate(Ⅴ),胡萝卜苷(Ⅵ),β-谷甾醇(Ⅶ),7β-羟基-β-谷甾醇(Ⅷ),豆甾醇(Ⅸ),其中Ⅰ、Ⅱ、Ⅴ、Ⅷ是首次从败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Ⅳ、Ⅶ、Ⅸ是首次从白花败酱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肖菝葜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肖菝葜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用IR,MS,1 H NMR ,13 C-NMR技术及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乙醇提取物中脂溶性部位分离到 9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棕榈酸 (Ⅰ)、α,α′ [bis-5-formyl-2-furanyl]dimethylether(Ⅱ )、对羟基苯甲酸 (Ⅲ )、大黄酸 (Ⅳ )、β-谷甾醇吡喃葡萄糖苷 (Ⅴ)、β-谷甾醇 (Ⅵ)、单棕榈酸甘油酯 (Ⅶ)、山酸(Ⅷ)、二十八烷 (Ⅸ)。结论 化合物Ⅱ ,Ⅲ ,Ⅳ ,Ⅴ ,Ⅶ ,Ⅷ ,Ⅸ系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0.
《中药材》2010,(2)
目的:研究雪松松针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及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雪松松针石油醚和正丁醇萃取部位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9-羟基-十二烷酸(Ⅰ)、十二烷酸乙酯(Ⅱ)、十八烷酸乙酯(Ⅲ)、3β-羟基-齐墩果酸甲酯(Ⅳ)、β-谷甾醇(Ⅴ)、莽草酸(Ⅵ)、甲基松柏苷(Ⅶ)、阿魏酸-β-D-吡喃葡萄糖苷(Ⅷ)。结论:化合物Ⅰ~Ⅳ、Ⅵ~Ⅷ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Ⅴ为首次从该植物针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赤芍中护肝活性物质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中药潜在护肝活性物质快速筛选新方法,辨识赤芍内具有护肝活性的化学成分。方法:在半乳糖胺HepG2细胞损伤模型上,采用二乙酸荧光素荧光标记法和MTT法筛选赤芍中具有护肝活性的组分,使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其化学组成,并对筛选出的赤芍护肝活性成分进行实验验证。结果:从赤芍中筛选发现具有明显护肝活性的化学组分3个,并分析鉴定出芍药苷、棕榈酸乙酯和亚油酸乙酯3个成分。验证实验表明,这3个化合物对HepG2细胞均具有较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赤芍所含的芍药苷、棕榈酸乙酯和亚油酸乙酯具有潜在的护肝活性。  相似文献   

12.
药用藤黄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药用藤黄(gamboge)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法,运用波谱方法确定结构。结果自药用藤黄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其中6个为Xanthones类化合物,分别为Prenyl moreollic acid(1),gambogic acid(2),neo-gambogic acid(3),morellin dimethyl acetal(4),gambogin(5),hanburi(6),3个其他类化合物为α-amyrin(7)、3-epibetulinic acid(8),豆甾醇(9)。结论化合物(1)为一个新的Xanthones类的化合物,化合物(7)~(9)为首次从藤黄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瑶药铜钻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硅胶色谱、聚酰胺色谱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核磁共振结构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铜钻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分中共分离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蒲公英赛酮(A)、β-谷甾醇(B)、蒲公英赛醇(C)、胡萝卜苷(D)、香草酸(E)、香草醛(F)。结论化合物C和F均为首次从铜钻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Croton urucurana, known in Brazil as Sangre de Grado or Sangra d'Água is a species employed in folk medicine because of its 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isolation through exhaustive extraction with methanol of the air-dried, pulverized bark and 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 of this plant's active compounds. This procedure revealed several compounds presenting analgesic activity, namely campesterol, β-sitosterol, stigmasterol, acetyl aleuritolic acid, catechin, gallocatechin and β-sitosterol glucoside.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analgesic potency of the identified extracts and that of the pure compounds suggests the existence of other, more potent analgesic compounds that are probably present in a very small proportions and that were not determined or it also suggests the existence of a synergistic effect. © 1998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5.
黄喉拟水龟板中三种甾体化合物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对黄喉拟水龟板中甾体类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真空液相色谱、薄层色谱进行分离 ,理化、光谱、色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得 3个甾体化合物 ,分别为胆甾醇、十二烯酸胆甾醇酯、甾醇 4 烯 3 酮。结论 :首次从黄喉拟水龟板中分离、鉴定出 3种甾体。  相似文献   

16.
雷公藤中木脂素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ardine Hook.f.)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以乙醇渗渡提取,硅胶柱层析分离,理化常数和光谱数据确定3个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得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①木脂素类化合物:Ⅰ:5ˊ-甲氧基- (一)-松脂素(medioresinol);Ⅱ:丁香脂素(syringaresinol);②降倍半萜内酯:Ⅲ:雷藤素(wilforonide)。结论:化合物Ⅰ和Ⅱ为首次从雷公藤中获得。  相似文献   

17.
草豆蔻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草豆蔻(Alpinia katsumadai Hayata)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不同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通过光谱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其中5个为黄酮类化合物,5个为含氮化合物,分别为quercetin 3-O-(2,6-di-O-rhamnopyranosylgalactopyranoside)(1),isorhamnetin 3-O-(2,6-di—O—rhamnopyranosylgalactopyranoside)(2),pinocembrin-3,7-di—β-D—glucoside(3),quercetin 3-O-robinobioside(4),儿茶素(5),腺苷(6),尿嘧啶(7)烟酸(8),次黄嘌呤(9),腺嘌呤(10)。结论:10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4,6-10为首次从山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贵州产杏叶茴芹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对杏叶茴芹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GC-MS进行鉴定。结果:从杏叶茴芹挥发性成分中得到28个组分,鉴定了其中的19个化合物,占挥发性成分的86.23%。主要挥发性成分为(S)-1-甲基-4-(5-甲基-1-甲基-4-己烯基)环己烯(48.83%)和1-(1,5-二甲基-4-己烯基)-4-甲基苯(6.15%)。结论:杏叶茴芹挥发性成分主要是萜烯类。  相似文献   

19.
罗永明  李诒光  谢一辉 《中药材》2004,27(6):410-411
从茶色素中分离得到2个苯骈卓酚酮类化合物,经化学方法与光谱分析鉴定为7,8,9-三羟基苯骈卓酚酮和7,8,9-三羟基-4-羟基苯骈卓酚酮.该类化合物是首次从茶色素中分离得到的主要色素类成分.  相似文献   

20.
回心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王波  刘屏  沈月毛  戴畅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2):895-897
目的:研究回心草的化学成分。方法:回心草95%乙醇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醋酸乙酯、正丁醇进行充分萃取,用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反复对醋酸乙酯部位进行成分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回心草中共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胡椒碱(1),咖啡酸甲酯(2),尿嘧啶苷(3),熊果酸(4),3β-羟基-5α,8α-氧桥-6,22-二烯(5),3β-羟基-5α,8α-氧桥-6,9(11),22-三烯(6),β-谷甾醇(7),胡萝卜苷(8)。结论:化合物1-6和8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