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咪替丁、雷尼替丁和法莫替丁的临床药物评价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回顾性调查,运用药物经济学中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分析评价对西咪替丁、雷尼替丁和法莫替丁3种临床常用的H_2受体拮抗剂,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雷尼替了是治疗消化性溃疡最理想的H_2受体拮抗剂。  相似文献   

2.
组胺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组胺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的研究已有半世纪,经历了几度兴衰,近十多年来才取得重大进展。目前已研究H1,H2和H3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其激动剂在目前虽然没有临床应用,但它促进了拮抗剂的研究进展。30年代研究的H1受体拮抗剂用于治疗某些变态反应疾病,为了克服其副作用,从而研究很少有或没有镇静作用的现代H1受体拮抗剂。H2受体拮抗剂为治疗胃溃疡提供了新型药物。H3受体拮抗剂在80年代初才开始,还在初期发展阶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药物经济学中如何计算成本-效果分析方法。方法:利用《Am J Health-syst pharm》上相关文章,对H2受体拮抗剂的选择进行了分析。结果:决策分析法显示将H2受体拮抗剂用于应激性溃疡的预防时,西咪替丁的平均费用低于法莫替丁;多属性效用理论则显示,当费用对决策制定的影响大于60%、而两药有效率相等时,则西咪替丁优于法莫替丁,如果法莫替丁的价格明显下降时,法莫替丁可能优于西咪替丁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乳腺癌静脉化疗中止吐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通过从医院信息系统及纸质病历调取乳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止吐药物的使用情况,以NCCN止吐临床实践指南为标准,对其进行分析与统计。结果:所使用止吐药物涉及5-HT3受体拮抗剂、类固醇、异丙嗪、抑酸药等,除了极低催吐风险的药物未使用5-HT3受体拮抗剂,其余均使用了5-HT3受体拮抗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解本院5- HT3受体拮抗剂使用情况,促进此类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5年1月份各临床科室使用昂丹司琼、阿扎司琼、雷莫司琼和托烷司琼4种5- HT3受体拮抗剂药物的住院患者用药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5- HT3受体拮抗剂使用不合理情况较严重,除了血液科合理比例达到100%以外,其余科室合理比例均小于20%。结论:住院患者5- HT3受体拮抗剂使用存在诸多问题,需进一步开展医嘱点评及合理性分析,规范5- HT3受体拮抗剂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第二代组胺H1受体拮抗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的作用特点、疗效及不良反应等进行综合评述。方法:以国外发表的文献为依据,对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的临床 应用和注意问题进行介绍。结果: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能减少或消除第一代H1受体拮抗剂所产生的镇静和抗胆碱能不良反应,对H1受体具有较强的选择性。结论:临床使用无明显的精神运动性损害,是治疗鼻炎、荨麻疹和皮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7.
H1受体拮抗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1受体拮抗剂是一组具有抗组胺作用的药物,第一代H1受体拮抗剂如氯苯那敏、苯海拉明易这血脑障,H1受体选择性差,镇静副反应发生率较高,限制了在临床上进一步使用,目前基本上已被第二代非镇静型H1受体拮抗剂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期和以代,此类药物对季节性鼻炎、常年性鼻炎、慢性荨麻疹及皮肤瘙痒有显著治疗及缓解作用,且心脏毒笥低,目前已成为抗组胺药市场的主流。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院2006~2008年的H2受体拮抗剂的使用状况及趋势。方法:采用药品金额排序法和限定日剂量法,对H2受体拮抗剂的品种、消耗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进行汇总、排序、分析。结果:H2受体拮抗剂整体使用量、DDC呈下降趋势。其中枸橼酸雷尼替丁DDDs有所上升,其他H2受体拮抗剂DDDs均逐年下降。结论:我院H2受体拮抗剂使用基本合理,H2受体拮抗剂所占份额逐年缩小,但仍有一定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9.
组胺H_3受体激动剂与拮抗剂罗晓星,谭月华(第四军医大学药理教研室,西安710032)组胺受体药理学研究方面曾经有过两次重大突破:1937年Bovet首先发现了经典的"抗组胺药"(亦即现在的H1受体拮抗剂)[1],1972年Black创制成功H2受体?..  相似文献   

10.
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上具有剂量依赖性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抗分泌活性比组胺H2受体拮抗剂强,对胃,十二指肠溃疡和回流性食管炎的疗效优于组胺H2受体拮抗剂,短期治疗的疗效与兰索拉唑相似,该药对组胺H2受体疗效不佳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或回流性食管炎的患者也有效,它还是佐林格-埃利森综合征患者可以选用的药物,奥美拉唑单用可抑制与消化性疾病有关的幽门螺杆菌,但不能将其根除,奥美拉唑与阿莫西林伍用对该菌的根除率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简述组胺H1受体阻滞剂及组胺H2受体激动剂对速发性哮喘反应和迟发性哮喘反应治疗作用的机制及疗效,评价它们在哮喘防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作用于组胺受体药物在哮喘防治研究方面的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主要简述组胺H1受体阻滞剂及组胺H2受体激动剂对速发性哮喘反应和迟发性哮喘反应治疗作用的机制及疗效,评价它们在哮喘防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肝宁口服液的研制及临床试用6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介绍几种胃粘膜保护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方法:分析调研国内外已经应用和开发的新型胃粘膜保护剂。结果与结论:胃粘膜保护剂治疗胃溃疡和胃炎,近期愈合率与H2受体拮抗剂相似,但复发率明显降低,因而已受到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肿瘤科5-HT3受体拮抗剂用药医嘱存在的问题及临床药师在肿瘤科止吐药合理使用中的作用。方法分析我院住院患者5-HT3受体拮抗剂的使用情况、存在问题并对其合理性使用进行点评分析。结果经临床药师点评干预后,5-HT3受体拮抗剂合理率较干预前提高了64.44%。结论通过临床药师对抗肿瘤辅助药物合理使用进行"实时干预",可规范医生处方行为,提高用药合理率。  相似文献   

15.
第二代组胺H_1受体拮抗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的作用特点、疗效及不良反应等进行综合评述。方法:以国外发表的文献为依据,对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的临床应用和注意问题进行介绍。结果: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能减少或消除第一代H1受体拮抗剂所产生的镇静和抗胆碱能不良反应,对H1受体具有较强的选择性。结论:临床使用无明显的精神运动性损害,是治疗鼻炎、荨麻疹和皮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6.
Chri.  DV 《上海医药》2000,21(2):37-38
多年来,第一、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被用来缓解由组胺作用于H1受体而引起的症状,然而,变态反应性炎症远不止组胺的释放及作用的结果。迟发型变态反应中白细胞的浸润被认为是变应性炎症反应的标志。专家研究了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对肥大细胞脱颗粒作用的体外实验模型和白细胞浸润的体内实验模。  相似文献   

17.
新型H2受体拮抗剂乙溴替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乙溴替丁的药理及临床应用。乙溴替丁是新一代具有胃粘膜保护作用和抗幽门螺杆菌作用的H2受体拮抗剂,适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根除幽六螺杆菌及防止非甾体抗炎药引起民的胃十二指肠溃疡。  相似文献   

18.
阐明四氢原小檗碱同类物(THPB)对大鼠中脑腹侧被盖区(VTA)多巴胺(DA)受体的作用特性,并比较它们的作用强度.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胞外单位放电记录.结果:观察了11个THPB均可完全地翻转DA受体激动剂阿扑吗啡(20μg·kg-1)所产生的放电抑制作用,为D2受体拮抗剂的作用特性.THPB对D2受体的作用与C2位上的OH基团有密切的关系.它们的作用强度(ED50,μg·kg-1):THPB143(56)>SPD(85)>Iso(170)>THP(33)>THB(48)>THPB18(66)>THPB1(179)>THPB19(408)>THPB126(510)>THPB104(1019)>THPB10(4815).结论:11个THPB均为VTAD2受体拮抗剂,以C2位上有OH基团的THPB143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根据文献综述近年来国内外脂类炎症介质拮抗剂和抑制剂治疗哮喘的研究进展。方法:分别评价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白三烯抑制剂及拮抗剂、血栓素A2拮抗剂及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剂在改善哮喘炎症机制中的作用。结果:脂类炎症介质拮抗剂及抑制剂在预防和治疗哮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结论:脂类炎症介质拮抗剂及抑制剂的研究是改善哮喘治疗效果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DA受体与左旋四氢巴马汀(l-RHP)镇痛作用的关系,以阐明lTHP的镇痛机制。方法:腹腔(IP)与鞘内(ITH)给药,以大鼠甩尾反应观测热伤害性致痛阈。结果:ip l-THP或D2受体拮抗剂螺哌隆产生剂量依赖性镇痛效应,并能被D2受体激动剂喹吡罗翻转,蛤不被纳洛酮翻转。而ith lTHP或螺哌隆无镇痛效应,但它们能拮抗ith喹吡罗引起的镇痛效应。结论:激动脊髓D2受体或阻滞脊髓以上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