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多发性骨髓瘤采用化疗联合扶正培元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3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15例。研究组予以化疗联合扶正培元方治疗,对照组予以地塞米松、硼替佐米治疗,分析临床疗效、血钙、血肌酐、证候积分、不良反应等。结果:研究组缓解率(100.00%,15/15)优于对照组(73.33%,22/1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0%,6/15)高于研究组(6.67%,1/15)。研究组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治疗前血钙、血肌酐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显著改善,但对照组指标评分高于研究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采用化疗联合扶正培元方,能够有效缓解病症,减少不良反应,改善机体内血钙、血肌酐水平,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扶正培元法对白血病患者诱导缓解期(第1次化疗后)、巩固治疗期(第2次化疗后)血象恢复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6例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行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43例加用扶正培元的中药治疗,统计2组第1次化疗后疾病缓解率,观察2组第1次化疗后和第2次化疗后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恢复正常时间,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及第2次化疗后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NK水平。结果第1次化疗后,观察组疾病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第2次化疗后,观察组中疾病缓解和未缓解者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2组CD3~+、CD4~+、CD8~+、NK含量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临床对不同时期白血病患者辅以扶正培元法治疗,能提高疾病控制效果,缩短血象恢复时间,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液对恶性肿瘤化疗减毒增效作用。方法:将10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化疗同时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250ml/次,1次/d,连续使用14d为1疗程;对照组单用化疗。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25例,有效率50.9%。对照组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5例,有效率3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明显较高。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可以提高近期疗效,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肺方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TP方案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肺方(鱼腥草、山海螺、猫爪草、党参、浙贝母、天冬、仙鹤草、苇茎、三七、枳壳、枇杷叶、守宫)治疗,1 d 1剂,水煎,分为早、晚2次温服。两组均以21 d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12例,稳定11例,进展5例,缓解率为83.87%;对照组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7例,稳定11例,进展13例,缓解率为58.06%。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肺方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化疗副反应,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贞芪扶正胶囊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生存质量、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8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GP化疗方案治疗,顺铂静脉滴注,第1—3天;吉西他滨静脉滴注,第1天和第8天;21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6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贞芪扶正胶囊,每日3次,每次12.5 g,21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6个疗程。运用RECIST实体瘤标准评估2组的临床疗效,比较2组肿瘤缓解率和控制率。检测2组患者CD3~+、CD4~+、CD4~+/CD8~+、NK细胞比例,运用卡氏评分(Karnofsky)评估2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2组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缓解率、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的CD3~+、CD4~+、CD4~+/CD8~+、NK细胞比例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对照组治疗后的CD3~+、CD4~+、CD4~+/CD8~+、NK细胞比例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均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且恶心呕吐、骨髓抑制、肾功能损伤、肝功能损伤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贞芪扶正胶囊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可改善生存质量,减少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扶正止呕方配合穴位敷贴减轻化疗急性毒性反应的疗效.方法:患者69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常规行化疗治疗,自化疗前2天始,观察21天.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自拟扶正止呕方-穴位敷贴-扶正止呕方”模式治疗,即于化疗前2天开始,口服汤药2天,自化疗第1天开始,穴位(内关、足三里、膈俞)敷贴9天,再口服汤药10天,共21天为1个疗程,观察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白细胞、血小板数量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治疗组恶心呕吐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扶正止呕方配合穴位敷贴对化疗的毒性反应有减轻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扶正培元法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NP或TP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扶正培元方进行治疗。于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的T淋巴细胞及NK细胞水平。记录治疗过程中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NK细胞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CD8~+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CD3~+、CD4~+、CD4~+/CD8~+、NK细胞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胃肠道反应、肝肾损伤、骨髓抑制、白细胞降低的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扶正培元法能显著改善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2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草酸铂125mg/m2 iv gtt d1,CF 100mg/m2 iv gtt d1、2,5-FU500 mg/m2 iv d1、2,5-FU 2g连续72h泵入;恩丹西酮8mg iv d1-3hual化疗。治疗组21例益气活血方(紫河车7g,鸡血藤、黄精、生黄芪各25g,熟地15g,当归20g,党参20g,龙眼肉10g,焦白术12g,淮山药30g,水红花子20g,阿胶10g,三七粉3g,茯苓10g),1剂/d,水煎200m L;化疗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5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肿瘤病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4例,好转8例,进展5例,总有效率76.19%;对照组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4例,好转5例,进展10例,总有效率52.3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抗白胶囊、祛白清髓汤、清髓祛瘤散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服用抗白胶囊、祛白清髓汤、清髓祛瘤散,对照组静脉注射卡莫司汀、环磷酰胺,并口服美法仑,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32例中,治疗2个疗程后完全缓解13例,完全缓解率40.6%;部分缓解9例,部分缓解率28.1%;3个疗程后,完全缓解26例,完全缓解率81.3%。对照组36例中,治疗2个疗程后完全缓解7例,完全缓解率19.4%;部分缓解6例,部分缓解率16.7%;3个疗程后,完全缓解13例,完全缓解率36.1%。治疗组2个疗程和3个疗程的完全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白胶囊等三种复方制剂在多发性骨髓瘤不同阶段的疗程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疗效优于卡莫司汀、环磷酰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黄连解毒汤为主的方剂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合并感染性发热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11例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期间是否服用黄连解毒汤将患者分为2组,接受黄连解毒汤治疗(治疗组)54例和未接受黄连解毒汤治疗(对照组)57例,总结分析患者住院期间的各项检查及体征。结果治疗组发热8例(15%),治疗过程中CRP的最高值中位数为7.10 mg/L(1.90~38.10 mg/L),PCT最高值中位数为0.06ng/L(0.05~2.00 ng/m L);对照组发热20例(35%),治疗过程中CRP的最高值中位数为16.10 mg/L(3.50~84.80mg/m L),PCT最高值中位数为0.13 ng/m L(0.05~10.1 ng/m L)。治疗组发热率和PCT、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黄连解毒汤可以明显降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合并感染性发热的发生率,降低治疗过程中血清CRP和PCT的浓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固本解毒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4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常规化疗;地塞米松,3mg/次,5次/d,化疗前1天晚上7点及化疗当日6点口服;异丙嗪,25m L/次,化疗前30min肌注;西咪替丁,0.6m L/次,0.6m L/d,肌注;化疗期间予止吐补液。治疗组42例固本解毒汤(太子参30g,生白术10g,猪苓12g,茯苓10g,生地12g,熟地15g,当归10g,白芍5g,枸杞20g,砂仁、木香各5g,仙鹤草20g,莪术10g,甘草3g,半枝莲10g),1剂/d,水煎300m L,早晚口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21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肿瘤体积、生活质量评分、KPS评分、不良反应。连续治疗4疗程(84d),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14例,部分缓解25例,稳定1例,恶化2例,总有效率95.24%。对照组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17例,稳定8例,恶化9例,总有效率78.5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1)。KPS评分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固本解毒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扶正抗癌方联合西药治疗肝胃不和型胃癌疗效及机制。方法:将41例患者胃癌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多西他赛40 mg/m2,第1,8天,静脉滴注1 h,并常规给予抗过敏预处理;奥沙利铂75 mg/m2,第1天,静脉滴注2 h;21 d为1个周期,共化疗2个周期。对照组21例在此基础上加服安慰剂;治疗组20例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扶正抗癌方,治疗1个疗程(40 d)。判定疗效,观测临床症状、症状积分、不良反应,及免疫指标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功能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KPS评分(卡氏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抗癌方联合西药治疗肝胃不和型胃癌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可显著改善免疫功能及生存状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扶正方治疗肿瘤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213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81例常规化疗,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及肿瘤分期给予介入灌注化疗、全身化疗或胸腹腔局部灌注化疗。治疗组132例扶正方(党参、黄芪、山药、生地、白芍、菟丝子各30g,白术、茯苓、当归、枳壳、续断、大枣各15g,川芎、制首乌各20g,陈皮10g,炙甘草5g);1剂/2d,水煎服300mL,3次/d,随证加减。化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生存情况、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29例,部分缓解76例,稳定12例,进展15例,总有效率79.55%。对照组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39例,稳定17例,进展16例,总有效率59.2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生存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方治疗肿瘤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扶正固本方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局部放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扶正固本方(黄芩、淫羊藿、女贞子、何首乌、熟地黄、茜草、黄精、人参)治疗,1 d 1剂,煎3次,分3次温服。两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9例,稳定3例,进展1例,有效率为84.0%;对照组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4例,稳定7例,进展4例,有效率为56.0%。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固本方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缓解症状、减轻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隔姜灸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探讨隔姜灸疗法对化疗毒副反应的防治作用。方法将44例多发性骨髓瘤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治疗组采用隔姜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利可君片。两组均治疗14 d。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第7天、治疗第14天、治疗后1星期白细胞数目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8%,对照组为63.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第7天白细胞计数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第7天白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第14天白细胞计数与同组治疗第7天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第14天白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星期白细胞计数与同组治疗第14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1星期白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隔姜灸能有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化疗后的骨髓抑制,具有明显提升白细胞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消癌平注射液联合化学疗法(简称化疗)治疗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晚期ESCC患者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紫杉醇+奈达铂方案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消癌平注射液,60 mL/次,1次/d,加入50 g/L葡萄糖注射液250 mL稀释,于化疗周期第1天至第7天静脉滴注。两组均以21 d为1个化疗周期,治疗4个化疗周期判定疗效,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电话随访,观察近期客观疗效、无进展生存期、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4例,疾病稳定44例,疾病进展2例,疾病控制率为96.00%(48/50);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例,疾病稳定48例,疾病进展1例,疾病控制率为98.00%(49/50)。两组近期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100例患者中有49例发生进展或死亡,其中治疗组20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2.00个月[95%CI(7.64,16.36)],对照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7...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扶正固本Ⅰ号方对肺脾两虚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功能及化疗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60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化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化疗方案基础上加服扶正固本Ⅰ号方。对照组疗程12周,治疗组疗程13周。观察化疗所致毒副反应情况,比较血清中T细胞亚群(CD3~+、CD4~+、CD8~+等)及免疫细胞因子(IFN-γ、IL-10)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1)组间治疗后比较,CD3~+、CD4~+、CD4~+/CD8~+、CD4~+CD25~+Tre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T细胞亚群水平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较对照组IFN-γ水平明显升高,但IL-10水平明显下降(P0.05)。(3)疗程结束后组间比较,治疗组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肝损伤分级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而肾损伤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组间各毒副反应发生率(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肝损伤)比较,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固本Ⅰ号方能够显著提高肺脾两虚型晚期NSCLC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化疗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扶正抗癌方联合西药治疗肝胃不和型胃癌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将41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多西他赛40 mg/m~2,第1,8天,静脉滴注1 h,并常规给予抗过敏预处理;奥沙利铂75 mg/m~2,第1天,静脉滴注2 h;21 d为1个周期,共化疗2个周期。对照组21例在此基础上加服安慰剂;治疗组20例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扶正抗癌方,治疗1个疗程(40 d)。疗程结束后,判定疗效,观测临床症状、症状积分、不良反应及免疫指标等。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功能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KPS评分(卡氏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抗癌方联合西药治疗肝胃不和型胃癌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可显著改善免疫功能及生存状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天佛参口服液联合化学疗法治疗气阴两虚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0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GP方案:健择1000mg/m2+0.09%生理盐水100m L,第1、第8d静滴,顺铂75mg/m2(总量)+0.09%生理盐水250m L,第1、2d静滴。治疗组20例天佛参口服液,20m L/次,3次/d;化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瘤灶变化、中医证候、生活质量、细胞免疫功能、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中医证候改善、临床症状改善、CD4+T细胞、NK细胞增加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瘤灶变化、生活质量改善、CD3+T细胞、CD4/CD8改善两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心、肝、肾功能损害,外周血象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保护作用、恶心呕吐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佛参口服液联合化疗治疗气阴两虚非小细胞型肺癌,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段昕  贾春芳  段敏 《陕西中医》2014,(3):311+347-311,347
目的:观察扶正抗癌方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治疗组给予扶正抗癌方(黄芪、西洋参、陈皮、法半夏、黄芩、茯苓、炒白术、五味子、白花蛇舌草、沙参、丹参等)配合常规NP化疗,对照组给予常规NP化疗,3个化疗周期结束后观察两组的疗效以及毒副作用。结果:治疗组症状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17例,无变化13例,进展6例;对照组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9例,无变化18例,进展15例。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毒副作用发生人次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扶正抗癌方联合化疗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