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中毒患者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急性中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汕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内容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发生时间、发生地点、毒物种类、中毒原因、中毒途径和转归等资料。结果:603例急性中毒患者中,男性326例,女性277例。在中毒病例年龄段中,大于14岁排首位(27.7%),其次为21-30岁排第二位(17.1%)。一氧化碳中毒是最常见的中毒种类(30.0%),其次是农药中毒,第3位是药物中毒。意外原因中毒是急性中毒患者最常见的中毒原因,在意外性中毒中,一氧化碳中毒是最常见中毒类型。在自杀性中毒中,最常见是农药中毒。最常见的中毒途径为口服中毒(57.5%)。急性中毒患者病例中,治愈173例(28.7%)、好转409例(67.8%)、放弃18例(3.0%)、死亡3例(0.5%)。结论:一氧化碳中毒和农药中毒是急性中毒的主要种类,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毒物监督管理工作,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独立设计调查登记表,采用多中心、前瞻性病例调查方法,收集并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江苏省9所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崩床资料.结果 1 965例中毒患者中,男性893例,女性1 072例,院内病死率为1.73%;最常见的中毒原因为自杀(54.96%);最常见的毒物种类为农药(35.83%)和药物(23.16%),分别占中毒死亡病例的70.59%和8.82%;最常见的毒物为百草枯(12.37%);最常见的中毒途径为口服(93.18%),洗胃干预者占所有口服中毒患者的38.27%.22.34%的患者接受了拮抗剂治疗,12.62%的患者接受了糖皮质激素治疗,18.83%的患者接受了血液灌流治疗,1.37%的患者接受了血液透析.结论 研究显示综合型医院中,农药中毒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最高,口服中毒是最常见的中毒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县级医院中毒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救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9年4月江苏省人民医院溧阳分院中毒住院患者的资料。结果共有480例急性中毒病例,农药(51.67%)和药物(28.75%)是最常见的毒物种类,以有机磷农药和镇静安眠类药物居多。自杀是最常见的原因(80.00%),90.00%为经口摄入中毒,77.65%的经口摄入中毒予以洗胃、3.23%予以催吐。42例行机械通气治疗,5例行血液净化治疗,5例行心肺复苏治疗。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治愈组、死亡组和自动出院组,其构成比分别为69.17%、1.67%和29.17%。结论农药中毒的发生率最高,经口摄入是最常见的中毒途径,中毒的原因以自杀最为多见,洗胃、催吐、拮抗剂、机械通气等治疗已被常规开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调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急性中毒流行病学特征,为该地区急性中毒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连续收集2017-03-01—2018-03-01期间于我院就诊的急性中毒患者,由经过统一培训的人员采集急性中毒患者信息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患者来源、毒物种类、中毒原因、季节分布等特点。结果:1年间我院中医部和西医部急诊科共收治急性中毒患者332例,男女比例为1.441,男性高于女性。其中城区人口142例(42.8%)、农村人口190例(57.2%)。该地区排名前3的急性中毒种类为酒精中毒(75例,22.6%)、CO中毒(64例,19.3%)、毒蕈中毒(42例,12.7%)和毒蛇咬伤(42例,12.7%),其中CO中毒患者主要为城区人口(76.6%),83.3%的毒蕈中毒患者来自农村,毒蛇咬伤和蜂蜇伤患者也以农村人口为主(93.6%)。药物中毒主要为镇静安眠药,占61.5%;农药中毒主要为有机磷中毒(23例,6.9%)、百草枯中毒(11例,3.3%)、除草剂中毒(21例,6.3%)。中毒年龄以40~59岁年龄段为主,病死率最高的是百草枯中毒。结论:酒精、CO是该地区城区人口急性中毒的常见毒物,而有机磷农药及百草枯是该地区农村人口急性中毒的主要原因,也是预后最差、病死率最高的中毒类型。健康宣教、天然气及农药规范化使用的普及应当成为该地区社会干预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回顾急性中毒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救治和社会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01-01-2014-12-31经我院急诊科救治的全部中毒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由受过培训的专人填写中毒表格,内容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患者来源、发生时间及地点、毒物种类、摄入剂量、中毒途径、临床表现、急诊处理方式、诊断和转归等。结果:3年间我院急诊科共收治急性中毒患者2 746例,女性占61.3%,中毒患者年龄分组中以21~30岁组所占比例最高,已婚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单身患者。最常见的毒物是药物(64.0%),以镇静安眠药为主;第2、3位分别是农药(9.2%)和酒精中毒(8.2%)。百草枯和新型毒品中毒有显著增多趋势。最常见的中毒途径是口服中毒,自杀企图的患者中,女性占70.7%。8月和9月是中毒高发季节。中毒患者病死率为4.5%,农药中毒死亡占第1位,其中百草枯中毒死亡110例,占中毒死亡患者的89.4%。结论:药物、农药和酒精中毒是导致中毒的常见毒物。新型毒品中毒有显著增高趋势,百草枯中毒预后较差,因此需要加强这些毒物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救治的研究。女性自杀仍是导致急性中毒的主要原因,年轻女性应该成为防止中毒的社会干预关注重点。  相似文献   

6.
##正##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急性农药中毒仍是急诊科常见的急性中毒事件之一,由农药中毒导致的死亡占所有中毒死亡病因的26.74%,其中最常见仍是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亳州地区急性中毒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相关中医病因构成、情志因素特点,为本地区急性中毒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22年1月亳州市中医院急性中毒住院患者341例。根据一般情况、情志因素等临床资料,应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各住院患者急性中毒的相关情志因素。结果 341例急性中毒病例中,总体上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例约为0.89∶1。在中毒病例年龄段中,≥30~<60岁排首位(58.7%),其次是≥60岁排第2位(31.1%)。农药中毒是最常见的中毒类型(67.4%),其次是药物中毒(19.4%)和乙醇中毒(8.2%)。中医情志病因学构成前4位依次为愤怒143例(41.9%)、悲伤104例(30.5%)、忧虑46例(13.5%)、意外32例(9.4%);不同类型中毒中情志分布不完全相同,农药中毒中的情志因素主要为愤怒(53.0%),药物中毒中的情志因素主要是忧虑(39.4%),乙醇中毒中的情志因素主要是喜悦(42.9%),其他中毒的因素主要为意外(82.4%),与其他3组相比P均<0.05。不同性别急性中毒患者的相...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我国综合性医院急性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今后制定急性中毒控制规划提供依据。方法:Meta分析2008-01-2015-05发表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上的有关我国急性中毒流行病学文献。结果:有44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共有52 666例中毒患者;男女比例1.08∶1。中毒高发于20~39岁(59.07%)。前4位急性中毒患者的职业依次为农民(29.19%)、员工(18.04%)、无业者(16.22%)、学生(11.24%)。中毒途径以消化道为主(78.59%),地点主要在家中(53.01%)。中毒原因以无意接触毒物为主(53.90%),其中有意中毒以自杀为主。毒物种类依次为药物(26.90%)、酒精(25.05%)、农药(22.03%)、一氧化碳(9.46%)、食物(7.08%)、其他毒物(6.32%)、鼠药(3.16%)。急性中毒病死率2.36%,死亡患者中以农药(57.41%)、一氧化碳(12.78%)、药物(11.24%)为主。结论:药物及农药中毒是急性中毒的重点,应加强对高发人群健康宣教,加强毒物监管及自我防护意识,并重视广大群众身心健康(尤其青壮年)。同时应完善中毒数据库,成立中毒控制中心,提高医务人员抢救水平,制定、完善各种中毒抢救流程,完善救治设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急性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探讨急性中毒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12月1 079例急性中毒病例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在调查病人中中毒高发年龄段为21岁~30岁,男女比例为1.34∶1;职业分布中工人比例最高(35.7%);毒物类型中酒精中毒(48.9%)最常见,其次是治疗药物中毒(17.2%)、有毒气体中毒(9.5%)、农药中毒(6.6%);发病高峰月份是3月、6月、12月.[结论]针对中毒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减轻症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资料,为有机磷农药中毒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年龄、性别、职业、发生时间、中毒原因、中毒途径、诊治情况等。结果:有机磷农药中毒以中年人常见,女性偏多,农民为主,中毒者受教育水平低,每年6、7月份为发病高峰期,有机磷农药中毒有意中毒115例(79.9%);最常见中毒农药为甲胺磷,呼吸衰竭36例(25.0%),死亡4例(2.8%)。结论:受教育水平低的中年农民是有机磷农药中毒主要人群;有意中毒占绝对多数,重度中毒常见,易导致呼吸衰竭,应积极救治,并加强有机磷农药的管理,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和掌握一汽厂区急性中毒病例的临床发病特点、发病规律,以有效地提高救治成功率,及时做好中毒防范的宣教。方法收集一汽厂区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急诊医学科收治的急性中毒患者2 064例,根据性别、年龄、中毒的病因、中毒的物质进行分类及临床分析。结果中毒原因前几位的依次为安眠药、酒精、解热镇痛药、农药、一氧化碳、抗精神病药、杀鼠药中毒;中毒途径多为口服,自杀为主要原因(91.62%),极少数为误服(5.86%),中毒年龄段以18~40岁为最多(79.80%);男性以酒精中毒最为多见,女性以安眠药和解热镇痛药中毒居多;病死率为0.73%(15/2 064)。结论急性中毒占该区5年急诊总病例数的4.05%,中毒物种类繁多,自杀是主要原因,急诊医学科应高度重视急性中毒的抢救。  相似文献   

12.
农药中毒目前仍然是农村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农药使用的广泛性,新农药品种日趋增多,加之缺少严格的管理制度,造成中毒的机会及人数均较多。近来投寄本刊涉及有机磷农药中毒者共42篇,总结2515名病例;涉及其他农药中毒包括溴氰菊酯、呋喃丹,杀虫脒、禾大壮等共21篇,总结936例,可见其发病之广泛。又据陈岳生(四川省安岳县卫生防疫站)报道,从1984~1987年安岳县农药中毒的人数为715例,年中毒率为13.75/10万,其中生产性中毒7例(0.98%),非生产性中毒708例(99.02%)。主要中毒农药有磷化锌(19.3%)、杀虫脒(16.9%)、乐果(13.29%)、敌敌畏(6.85%)等35种。708例非生产性中毒中死亡45例,病死率6.36%。以上反映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抢救室急性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治疗现状,以期对急性中毒的诊治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1-08-2015-07我院急诊抢救室登记的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毒物种类、中毒方式、中毒原因、就诊时间、洗胃时间、血液净化时间等。结果:共纳入479例急性中毒患者,197例(41.13%)为男性,平均年龄(41.59±19.10)岁,女性282例(58.87%),平均年龄(40.04±17.42)岁,男女之比1∶1.43。无论男女,各年龄段的人数分布趋势基本一致,中毒人数均在20~29岁达高峰,30~39岁次之。毒物种类共66种,4年间仅出现1次的毒物32种。各类中毒以农药中毒272例(56.79%)位居第1,其次是药物中毒118例(24.63%)。单一毒物中毒439例(91.65%),混合毒物中毒33例(6.89%)。排名前3位的依次为百草枯157例(32.78%)、有机磷78例(16.28%)、镇静催眠药59例(11.69%)。急性中毒的方式以消化道摄入为主,437例(91.23%)。自杀是中毒的主要原因,416例(86.85%)。急性中毒以秋季发病最多,冬季发病最少。入院后予以洗胃366例(83.75%),其中发病1h以内实施洗胃156例(42.62%),1~6h洗胃174例(47.54%),6h洗胃的36例(9.84%)。实施血液净化135例(27.61%),其中86.67%为农药中毒,75例(55.56%)于发病6h后实施血液净化。同时行洗胃及血液净化的128例(26.72%),该组患者发病至洗胃时间为(3.41±6.16)h,发病至血液净化的平均时间长达(8.28±7.23)h,血液净化比洗胃平均延迟(4.92±4.01)h。患者转归:144例(30.06%)患者在抢救室治疗无望后自动出院。294例(61.38%)患者在抢救室初步处理后转入急诊的各个区继续治疗,仅有3例患者收住其他专科继续治疗。结论: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但本研究的急性中毒流行病学资料及洗胃和血液净化的临床资料对本地区急性中毒防治及优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急性卤盐中毒是农村除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外最常见的理化因素所致的急性中毒。本院自1986~1991年共收治急性卤盐中毒128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56例,女72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85岁,其中20~50岁99例,占病例总数的77.4%。128例皆口服,其中除2例幼儿误服外,其  相似文献   

15.
我院血液净化室自1998年7月至2002年2月应用血液灌流(HP)抢救药物和毒物引起急性中毒57例 ,取得了较好临床疗效 ,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现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48例病人均系经口中毒住院或留观的病人 ,其中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依据《职业性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诊断及处理原则》[1]诊断标准 ,均属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 (AOPP)。对照组48例病人选自1998年6月前急性中毒病例。治疗组57例 ,男21例 ,女36例 ,年龄18~72岁 ,平均(38.51±13.26)岁。其中甲胺磷中毒19例 ,三唑磷6例 ,乐果3例 ,氧化乐果7例 ,敌敌畏3例 ,…  相似文献   

16.
正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人类百草枯中毒病例首次被报道以来,该类农药中毒呈明显递增趋势。目前百草枯农药在中国农业生产中应用较广,误服或口服导致百草枯中毒可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经口摄入中毒为其最常见的中毒方式及途径,也可通过包括气道和皮肤黏膜在内的多种途径。国内外文献中关于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病死率的报道跨度较大,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群体口服农药急性中毒的抢救与治疗,以期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2008—2010年3起共17例群体口服农药急性中毒的临床资料。结果:2批次(各6例)中11例为有机磷农药中毒,1例菊酯类农药中毒,其中重症8例;1批次3例菊酯类杀虫药中毒和2例其他中毒。全部患者均得以及时在抢救室内进行监护和至少1医1护的抢救与管理;在维护有效呼吸与循环等生命体征的前提下,迅速、充分地洗胃以清除体内毒物,针对性应用特异性解毒药物或是加强对症与支持治疗。成功治愈16例,1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结论:快速和有效启动群体性突发紧急事件预案,准确的病情判定,合理的人员与空间安排,以及科学的规范化治疗是群体口服农药急性中毒治疗成功的重要方面,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8.
急性有机磷中毒(acut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poisoning、AOPP)是我国中毒患者数量最多的急性中毒,病死率高达10%以上[1]。有报道4小时达到阿托品化可明显降低病死率[2]。尤其在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时。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来势凶猛,发展迅速,并发症多,病死率高。长期以来,阿托品在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阿托品为非选择性抗胆碱药物,疗效差,不良反应多,人们一直探索可替代阿托品的新型抗胆碱药物。近年来,新型抗胆碱药物盐酸戊乙奎醚(商品名:长托宁)用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救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3]。…  相似文献   

19.
咽喉镜明视气管导管引导插胃管在临床急性洗胃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洗胃常用于抢救急性经口服的各类中毒。尤其是有机磷农药中毒在农村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及时插胃管洗胃是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成功的关键之一。我院于 1996— 2 0 0 0年对 2 0例重度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实施在咽喉镜明视气管导管引导下插胃管洗胃 ,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 :男 7例 ,女 13例 ;年龄 2 0~5 5岁 ,平均 37岁 ;毒物种类 :乐果 6例 ,亚铵磷农药 14例 ;口服农药至洗胃时间2 0~ 40 min;口服农药量 10 0~ 2 0 0 m l。查体 :体温 36~ 37℃ ,脉细 ,脉率 80~10 0次 / min,血压 75 / 45~ 90 / 45 mm Hg( 1m m H…  相似文献   

20.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常见的急性中毒之一,其病情凶险,死亡率高[1]。而呼吸衰竭是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最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有机磷农药中毒死亡的首要原因[2]。因此,采取针对措施,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时进行机械通气,可能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因素。本次研究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患者95例,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海宁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