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某院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以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77例清洁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7例清洁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绝大部分(165例,93.22%)于术前0.5~2 h给药;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162例, 91.53%)。在56例手术时间>3 h的患者中,仅3例(5.36%)于术中追加了一次抗菌药物。仅手术前单用一次抗菌药物者25例(14.12%);手术后用药3~7 d者67例(37.85%),>7 d者42例(23.73%),>48 h~3 d者20例(11.30%)。预防用药共7类20种,头孢菌素类占52.71%(主要为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其次是青霉素类28.08%;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以单一用药为主。结论该院在清洁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中存在不合理现象,必须加强对外科医生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知识的教育和临床用药管理。  相似文献   

2.
158例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调查分析和评价某医院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 2009年2月1日-5月30日,从该院外科出院归档病历中每月抽取50份调查,从中筛选手术病例15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8例手术患者均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率达100%。其中,单一用药占31.65%,联合用药占68.35%;用药时间1~27 d,平均(5.86±3.43)d;术前2h内用药者占77.22%,22.78%的病例给药时机不合理。结论该院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存在用药指征把握不严、抗菌药物种类选择欠妥、盲目联合用药、给药时机不当和用药时间长等问题,亟需加强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某二级医院三种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为管理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提供依据,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调查某院2010年全年270例三种清洁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结果 270例患者中,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92.96%(251/270),涉及抗菌药物11类27个品种,其中第一代(占48.33%)、第二代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为使用频次最大的前三位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率达8.15%(22/270)。39.84%的病例给药方法剂量不合理,42.03%(108/251)的病例术前用药时机不合规定,术后用药时间48 h内占34.26%(84/251),手术平均用药时间为3.78 d。结论某院此三种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不合理情况非常普遍,应给予重视,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分析和评价某医院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2009年2月1日-5月30日,从该院外科出院归档病历中每月抽取50份调查,从中筛选手术病例15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8例手术患者均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率达100%。其中,单一用药占31.65%,联合用药占68.35%;用药时间1~27 d,平均(5.86±3.43) d;术前2 h内用药者占77.22%,22.78%的病例给药时机不合理。结论该院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存在用药指征把握不严、抗菌药物种类选择欠妥、盲目联合用药、给药时机不当和用药时间长等问题,亟需加强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5.
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调查分析和评价某医院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方法 ,抽取某医院2009年出院的外科手术患者的住院病历158份,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158例手术患者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100.00%,用药时间1~27 d,平均(5.86±3.43)d;用药时机:术前2 h用药占77.22%,22.78%的病例抗菌药物用药时机不合理。结论根据卫办医发[2008]48号《通知》,158例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用药指征把握不严、抗菌药物种类选择欠妥、盲目联合用药、用药时机不当和用药时间长等问题,亟需加强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医院制定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提高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2年5月-2013年5月600例Ⅰ类切口手术病例,分析其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0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中256例在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了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2.7%,使用最多的药物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分别占47.7%和44.1%;在使用抗菌药物的256例病例中术前30min~2h给药的235例,占91.8%,术前>2h给药的5例占1.9%,术中追加用药1例占0.4%,术后当天给药的1例占0.4%,术后>1d给药的3例占1.2%;总用药持续时间<24h59例占23.0%、24~48h54例占21.1%、48~168h107例占41.8%、>168h36例占14.1%。结论 抗菌药物的用药指征、给药时机、持续用药时间等存在不合理现象,表现为无指征用药、预防用药使用率偏高、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首次给药时机不合理、术后用药持续时间过长等,提示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仍有待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眼科清洁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现状.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眼科2008年归档病历进行围术期用药调查,采用表格形式进行统计.结果 1963例进行白内障晶体植入手术,其中1946例(99.1%)预防性使用了抗菌药物,无感染病例发生;首次给药时间为术前30 min~2 h221例,占11.4%,术前24 h 114例,占5.9%,术后当日1611例,占82.8%;预防性用药病例术后1~3 d停药428例,占22.5%,4~6 d停药1235例,占63.5%,≥7 d停药283例,占14.5%;使用青霉素类293例(15.1%),喹诺酮类325例(16.7%),头孢三代939例(48.3%);头孢四代112例(5.8%).结论 白内障晶体植入手术属清洁手术,围术期存在抗菌药物滥用和用药时间过长问题,提示眼科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亟待加强和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手术部位感染分布及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为预防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前瞻性监测2009年4月-2011年3月2 019例手术部位感染目标监测病例,应用医院感染监控管理系统分析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及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结果 2 019例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7例,医院感染率0.84%,其中发生手术部位感染10例,感染率0.50%;围手术期术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3.80%,术中仅2例患者追加给药,术后预防用药≤24h患者334例占16.54%;抗菌药物使用种类显示,排前3位的分别为三、四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青霉素/+酶抑制剂,使用率分别为34.13%、26.06%、17.16%。结论手术部位感染以器官腔隙感染为主,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应严格控制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以减少抗菌药物滥用。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疾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甲状腺疾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规范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8年1~12月243例甲状腺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按调查内容分别输入电脑,并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218例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9.71%,共涉及7大类19种抗菌药物,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喹诺酮类97例(42.17%),其次是青霉素类/酶抑制剂72例(31.30%);使用时间为1~10 d,平均4.54 d,≤3 d者102例(46.79%),首次用药在术前30min~2 h 45例(20.64%)、术后171例(78.44%);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182例(83.49%);发生医院感染共6例,其中手术部位感染2例(0.82%)、下呼吸道感染4例(1.65%).结论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用药时间长、选药档次高、用药时机不合理等现象,需进一步规范管理,加强培训,加大干预力度,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0.
手术科室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调查手术科室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以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方法采用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对手术科室350例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45例患者使用了抗菌药物,其中预防性用药占93.62%,有77.97%于术前30min~2h给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时间≤48h有113例,占预防用药的34.98%,>48h的有210例,占预防用药的65.02%;使用抗菌药物共8类,使用最多的为头孢菌素类,占46.85%,其次是硝基咪唑类,占21.84%;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以一联用药为主。结论该院手术科室在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中存在不合理现象,必须加强对手术科室医师围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教育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