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顾承真  曾碧雪  张钰佳  王东  张颖君 《中草药》2021,52(11):3391-3397
目的研究人参属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三七P. notoginseng和西洋参P. quinquefolium高温蒸制前后主要人参皂苷的含量变化,并测定高温蒸制前后样品对4株肿瘤癌细胞的细胞毒活性。方法采用HPLC建立了测定22种皂苷含量的分析方法,测定这些皂苷在人参属植物及其高温蒸制品中的含量。用MTT法测定人参属植物及其高温蒸制品对4株人类癌细胞(人类骨髓癌HL-60细胞、肝癌SMMC-7721细胞、肺癌A-549细胞、乳腺癌SK-BR-3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结果从人参、三七和西洋参及高温蒸制后的样品中鉴定出22个皂苷,包括人参皂苷Rg1、Re、Rb1、Rc、Rb2、Rd、Rk3、Rh4、Rk1、Rg5、Rb3、Rh3、Rk2,20(S)-人参皂苷Rh1、20(R)-人参皂苷Rh1、三七皂苷Fc、三七皂苷R1、绞股蓝皂苷IX、20(S/R)-三七皂苷Ft1、20(S/R)-人参皂苷Rg3、人参皂苷Rs3、人参皂苷Rh2。人参皂苷Rg1、Re、Rb1、Rc、Rb2和Rd为人参的主要成分;人参皂苷Rg1、Re、Rb1和Rd为西洋参的主要成分;人参皂苷Rg1、Re、Rb1、Rd和三七皂苷R1为三七的主要成分,高温蒸制后这3种植物的主要成分全部转化为人参皂苷Rk3、Rh4、Rk1、Rg5和20(S/R)-人参皂苷Rg3,在高温蒸制后的三七中还检测到20(S)-人参皂苷Rh1和20(R)-人参皂苷Rh1。三七皂苷Fc、人参皂苷Rb3和绞股蓝皂苷IX为三七茎叶的主要成分,高温蒸制后转化为另外8个主要成分20(S/R)-三七皂苷Ft1,20(S/R)-人参皂苷Rg3、Rs3、Rk1、Rg5,20(S/R)-人参皂苷Rh2、Rh3和Rk2。细胞毒活性结果显示,高温蒸制三七的细胞毒活性比高温蒸制人参和高温蒸制西洋参强,高温蒸制三七的细胞毒活性比三七的活性强,说明高温蒸制后三七的细胞毒活性增强。结论人参、西洋参和三七经过高温蒸制后原来的主要成分基本消失,随之转化为其他主要成分,高温蒸制三七的细胞毒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2.
人参皂苷Rh1为四环三萜达玛烷型皂苷,微量存在于人参、三七、西洋参等植物中,近年来的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在抗肿瘤、免疫调节等方面具有很好的生理活性。综述人参皂苷Rh1的药理作用,以期对人参皂苷Rh1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Fusarium sacchari转化三七茎叶皂苷的稀有抗肿瘤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韩颖  姜彬慧  胡筱敏  赵余庆 《中草药》2007,38(6):830-832
大量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五加科植物如人参、三七、西洋参等的摄入对抑制肿瘤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作用,且这些植物的抗癌活性是通过其体内含有的特殊活性成分——达玛烷型三萜皂苷中的稀有次生皂苷成分实现的[1,2],如人参皂苷Rg3、人参皂苷Rh2、人参皂苷C-K和原人参二醇等。利用生物  相似文献   

4.
绞股蓝抗糖尿病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JJurn(Thunb) Makino]又名七叶胆,为葫芦科绞股蓝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绞股蓝的主要药效成分为绞股蓝皂苷(Gypenosides,GP),现已从绞股蓝中分离鉴定了80多种与人参皂苷有类似骨架的达玛烷型绞股蓝皂苷。研究表明,绞股蓝具有抑制肿瘤、防止衰老、降低血脂、增强免疫、防治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西洋参果皂苷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郝秀华  李平亚  李铣  刘永强 《中草药》2000,31(11):801-803
从加拿大产西洋参果中分得一种达玛烷型新三萜皂苷,利用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为β,12β,20(S),24ξ,25-五羟基达玛-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命名为西洋参皂苷-F1(V)。同时鉴定了4种右达玛烷型三萜皂苷,即人参皂苷-Rhy1(Ⅳ)、人参皂苷-Rh2(Ⅶ)、人参皂苷-Rg1(Ⅷ)及人参皂苷-Rg2(Ⅳ),均为首次从该植物颗粒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三七茎叶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dk.)F.H.Chen的干燥茎与叶.三七茎叶总皂苷是三七地上部分和三七茎叶的活性部位,主要有人参皂苷Rb1、Rb3、Rc、20(S)人参皂苷Rg3、绞股蓝皂苷Ⅸ、三七皂苷Fa、Fc、Fe等.主要药理活性表现为:缺血性脑中风的急性期及恢复期的治疗,有安定作用,双向性血压作用,舒张血管的作用[1].  相似文献   

7.
绞股蓝及其混淆品种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 ak ino.又名七叶胆、南方人参、甘茶蔓,属葫芦科植物,是常用的中草药之一,也是一种颇有开发前景的药用经济植物。近年来,人们对绞股蓝进行了大量的开发研究,发现绞股蓝中含有80多种近似人参皂苷的达玛烷型绞股蓝皂苷,其成分对人体既有营养滋补作用,又能防治多种疾病,将它制成药品、食品、饮料等,取得了一些新进展。然而在生产实践中,由于采收原料的地区不同,发现有些混淆品种,常见为葡萄科乌蔹莓Cayratia japonica(Thunb.)Gagnep.,少见有葫芦科雪胆Hem sleya amabilisD iels.。为保证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人参皂苷Rg1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和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均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亲缘关系较近。人参皂苷是人参和三七的主要活性成分,目前已从人参属植物中分离提取出50多种人参皂苷单体。人参皂苷Rgl  相似文献   

9.
长梗绞股蓝与绞股蓝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长梗绞股蓝是葫芦科绞股蓝属绞股蓝亚属的一种植物。所含主要化学成分为皂苷,而且其中有些皂苷结构和人参皂苷结构相同。目前已有绞股蓝总皂苷和绞股蓝总苷片两种制剂和多种保健品。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血栓和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人参属药用植物转录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丽秋  匡雪君  李滢  孙超 《中国中药杂志》2016,41(22):4138-4143
五加科人参属中含有多种药用植物,其中最著名的是人参,西洋参和三七。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使得转录组测序成为挖掘功能基因、筛选分子标记、阐明代谢途径的有力工具。人参等植物的转录组测序为其功能基因组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基因信息。该文综述了近年来人参、西洋参、三七转录组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人参皂苷合成途径的代谢调控及候选基因的挖掘,以期为这3种药用植物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三七化学成分的研究历程和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鹏国  张顺仓  梁宗锁  齐志鸿 《中草药》2014,45(17):2564-2570
三七Panax notoginseng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在我国已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其作为一种名贵中药,具有化瘀止血、消肿止痛等功效。三七复杂的化学成分是其良好功效的基础。目前已从三七中发现了百余种化合物,其中有效成分以皂苷类成分和三七素为主。对三七中皂苷类和非皂苷类成分的研究历程和概况进行了综述,并根据不同化合物的特点,探讨了各类化合物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三七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以三七、白及药对为研究对象,采用HPLC测定三七单煎液及不同配伍比例(1∶0.5,1∶1,1∶2)三七与白及合煎液中具有脂肪酶抑制作用的活性成分——(20S)-人参皂苷Rg3和人参皂苷Rh4的含量,并探讨两药配伍后对三七皂苷成分含量的影响。色谱方法为Lichrospher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3 nm;柱温为30℃;流速为1 m L·min-1。结果发现,与三七单煎液相比,三七、白及合煎液中人参皂苷Rg3、人参皂苷Rh4的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与配伍白及量呈正比;合煎液中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的色谱峰均较三七单煎液的明显降低。研究结果表明三七与白及配伍后,合煎液中(20S)-人参皂苷Rg3、人参皂苷Rh4的含量较单煎液显著增加,推测白及中的有关成分可促进其它人参皂苷进行转化,该结果为拓展制备(20S)-人参皂Rg3、人参皂苷Rh4的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三七中皂苷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莹  禇扬  李伟  马晓慧  魏振平 《中草药》2015,46(9):1381-1392
三七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具有抗炎、止血、抗衰老、抗肿瘤等药理活性。三七主要活性成分为皂苷,目前已获取70多种皂苷成分。将从三七的不同部位角度,对三七中皂苷成分进行综述。由于大部分皂苷成分均从三七根中获取,而固液分离法和液液分离法是获取皂苷的传统方法,故将进一步根据获取方法的不同,对三七根中的皂苷成分进行概述。同时将对三七中皂苷成分药理活性进行简单概述,为三七研究与开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七叶一枝花和滇重楼提取物体外溶血作用强弱,探讨不同结构类型重楼皂苷的溶血作用特点。方法:采用75%乙醇对七叶一枝花和滇重楼根茎进行提取,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对各类物质进行富集,采用快速制备色谱技术对目标组分群进行定向制备,基于对照品对照和在线紫外吸收光谱对总取物、部位和组分进行化学信息表征,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各样品的溶血率。结果:根据质量浓度-溶血率曲线计算七叶一枝花和滇重楼总提物的50%溶血浓度分别为34.97,46.52 mg·L~(-1)。在2.5~10 mg·L~(-1)时,七叶一枝花部位中仅有70%乙醇洗脱部位(PPC-D)显示了较强溶血作用,滇重楼部位中70%乙醇和95%乙醇洗脱部位(PPY-D和PPY-E)均显示溶血作用。5.0,10 mg·L~(-1)时PPC-D的溶血率分别为78.00%和95.68%,PPY-D(PPY-E)的溶血率分别为31.86%和63.29%(15.82%和55.25%)。在2.5~5.0 mg·L~(-1)时,七叶一枝花的组分呋甾皂苷和薯蓣皂苷未显示溶血作用,偏诺皂苷组分在质量浓度为2.5,5.0 mg·L~(-1)的溶血率分别为5.89%和90.33%;滇重楼的呋甾皂苷组分同样未显示溶血作用,偏诺皂苷(薯蓣皂苷)组分在质量浓度为2.5,5.0 mg·L~(-1)的溶血率分别为0.51%和57.75%(4.29%和49.39%)。结论:七叶一枝花和滇重楼均具有溶血作用,其中七叶一枝花强于滇重楼;七叶一枝花溶血成分群主要为偏诺皂苷类,滇重楼溶血成分群为偏诺皂苷和薯蓣皂苷;两者呋甾皂苷均无溶血作用;总提物溶血作用强弱主要由其中所含偏诺皂苷和薯蓣皂苷类成分的绝对含量和相对比例来决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外源性镉(Cd)对三七主要药效成分合成中关键酶2,3-氧化鲨烯被达玛烯二醇合成酶(DS)和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P450)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设置9个Cd的质量分数梯度(0.0、0.1、0.3、0.6、1.0、3.0、6.0、10.0、30.0 mg/kg)分别对三七进行胁迫实验,两年后采集成熟三七,通过q RT-PCR检测手段对其根部DS及P450基因进行表达量测定,并以GAPDH基因作为内参基因进行DS及P450基因相对表达量的计算,通过相关性分析计算DS和P450基因表达与三七主要药效成分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以及总皂苷的相关性。结果 Cd在低质量分数下能促进DS的表达,高质量分数下抑制DS的表达;随着Cd质量分数的增加,对P450表达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而DS和P450基因表达与三七主要药效成分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以及总皂苷无显著相关性(P0.5)。结论重金属Cd对三七药效成分中关键酶DS和P450基因表达影响不同,对同一种酶,Cd质量分数不同其影响也不同。但主要药效成分并未因此受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吴培  孙卓  杨利民  韩梅 《中草药》2021,52(13):4031-4038
目的研究不同海拔高度与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var. mongholicus主要药效成分含量及其关键酶基因表达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HPLC法检测黄芪根中黄芪甲苷与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黄芪甲苷生物合成过程中关键酶基因乙酰辅酶A乙酰基转移酶[AACT,acetoacetyl-co zymeA (CoA)thiolase]、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合酶(HMG-CoAsynthase, HMGS)、 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enzymeA(HMG-Co A)reductase,HMGR]、异戊二烯焦磷酸异构酶(iso-pentenyldiphosphateisomerase,IDI)、法尼基焦磷酸合酶(farnesyldiphosphatesynthase,FPS)、鲨烯合酶(squalenesynthase,SS)、鲨烯环氧酶(squaleneepoxidase,SE)、环阿尔庭烷合酶(cycloartenolsynthase,CAS)基因的表达量。结果 4个样地中样地HQ-2(内蒙呼和浩特可可以力更镇)中黄芪甲苷含量、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及总皂苷含量普遍高于其他样地;相关性分析表明,海拔高度对黄芪总皂苷合成的影响较大,IDI、SE和SS基因在黄芪总皂苷的合成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海拔高度有利于IDI、SE和SS基因的表达,海拔高度对黄芪皂苷合成途径中关键酶基因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结论在处于海拔1730m左右的地区种植蒙古黄芪有利于其药效成分的积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考察人参提取液和人参乳膏中有效成分的体外透皮吸收能力。 方法: 采用智能透皮吸收仪,以人参总皂苷和总多糖为考察指标,采用UV测定指标成分含量,通过体外释药试验考察人参提取液制备成乳膏前后指标成分的透皮吸收能力变化。 结果: 人参乳膏中总皂苷透皮吸收过程符合一级方程,而人参乳膏中总多糖、人参提取液中总皂苷和总多糖的透皮吸收过程均符合Higuchi方程,2种成分的累积释药率分别为82.30%,67.53%。 结论: 人参乳膏具有良好的透皮能力,可增加有效成分的透皮吸收,为其他透皮给药剂型的研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刘德柱  陈艺杨  张蒙  田雨  李早慧  于丹  都晓伟 《中草药》2022,53(14):4486-4492
目的 研究内生真菌Fusarium-C39生物转化提高滇重楼药材皂苷类化学成分的含量,并增强重楼对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初步探讨主要甾体皂苷的生物转化机制。方法 将内生真菌Fusarium-C39分别与滇重楼药材固体发酵和与重楼总皂苷提取物液体发酵,比较发酵前后重楼总皂苷和重楼皂苷I、II、VII的含量变化及对肝癌HepG2细胞、肺癌A549细胞和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差异;采用UPLC/Q-TOF-MS技术研究发酵前后重楼皂苷类化学成分的变化,并结合甾体皂苷生物合成途径推测内生真菌Fusarium-C39生物转化提高重楼皂苷含量的机制。结果 与滇重楼药材相比较,发酵物中的重楼总皂苷、重楼皂苷I、II和VII的含量显著提高,对3种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强;人参皂苷Th、pseudoproto-Pb和parisyunnanoside B为Fusarium-C39菌株生物转化提高重楼皂苷I、II和VII含量的主要前体物质,它们在Fusarium-C39菌株的作用下发生了C26糖基水解和环化反应,分别生成了重楼皂苷I、II和VII。结论 内生真菌Fusarium-C39可生物...  相似文献   

19.
人参可利用内生菌株的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吉林产人参Panax ginseng内生菌资源状况,筛选出对人参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的内生菌。方法采用混菌法初筛和发酵液拮抗法复筛来筛选具有拮抗活性的菌株,并用16 S r DNA和ITS方法鉴定筛选得到的内生菌株。结果在人参中共分离获得133株内生菌,通过初筛和复筛后,从中选出了4株对人参病原菌具有较好拮抗作用的菌株,分别为B16、B25、B69和F32,其中B16、B25和B69对6种以上病原菌均表现出了抑菌作用,F32对菌核病菌、疫病菌和根腐病菌的抑菌效果最好,其抑菌圈直径均大于35 mm,经鉴定它们分别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解淀粉芽胞杆菌、死谷芽孢杆菌和齿孢青霉。结论人参内生菌具有多样性,并有拮抗病原菌活性高的菌株存在,可以成为人参病害生防菌的新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