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选育白术优良品种。方法:采用系统育种方法从野生浙白术种质资源中选育出优异新品种,测定其农艺性状和品质特征。结果:育成浙白术代表性新品种"浙术1号"[浙(非)审药2014003]。单株选育7年后获得优异株系,经小区评比、区域试验后最终审定成为新品种"浙术1号"。两年区域试验结果为"浙术1号"各项生产指标和品质指标均优于对照,其平均产量3840 kg·hm-2;生育期241~250 d,较对照提早;植株性状一致;抗性优良,成活率76.99%;单个根茎重达72 g,一级品率54.79%,挥发油含量为2.67 m L·(100 g)-1,浸出物为40%。结论:"浙术1号"是浙白术的代表性品种,综合性状表现突出,为浙白术相关产业的良种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选育温郁金优良品种。方法:采用系统选择方法从"温郁金1号"变异植株中选育出优异新品种,测定其农艺生产性状和品质特征。结果:育成温郁金新品种"温郁金2号"[浙(非)审字2015002]。经小区品比、区域试验后最终审定成为新品种。两年区域试验结果为温郁金2号各项生产指标和品质指标均优于对照,莪术、姜黄和郁金药材干品平均产量分别达4387、2481、945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12.03%、10.38%和21.29%;生育期220~233 d;株高192.5 cm;萌发数5.6个;莪术药材中挥发油含量5.5%(m L·g~(-1)),较对照高31.11%。结论:"温郁金2号"综合性状表现优异,特别是莪术挥发油含量高,适宜在主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北柴胡二代新品种“中柴2号”和“中柴3号”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选育整齐度高、商品性好、皂苷含量高的北柴胡二代新品种。方法:从北柴胡一代品种"中柴1号"群体中筛选优良种质,单株选择法,选育优良品种。以形态性状、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为指标,考察历代选育材料,开展品系比较试验和区域试验。结果:选育的北柴胡新品种"中柴2号"和"中柴3号"的整齐度显著提高,深色根比率分别达83.2%,89.9%,柴胡皂苷含量分别达到1.3%,1.0%。结论:选育的"中柴2号"和"中柴3号"具有整齐度高、根色深、有效成分含量高等优点,达到了选育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单株选育法,对目标太子参单株进行株系比较试验,为太子参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种质材料。方法:以施秉SB-4号种源的8个太子参单株为选育对象,观测植株的27个表型性状、8个产量性状,UV分光光度计检测各株系的多糖含量。对观测结果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比较和筛选,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其药材中多糖含量进行评价。结果:因子分析将27个表型性状归属于7个主因子,其中ZT-01,ZT-02,ZT-06,ZT-07株系的综合表型性状较好;8个产量性状可简化为新的3个主因子,以ZT-01,ZT-02,ZT-03,ZT-07株系的综合产量性状较好;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ZT-01,ZT-02,ZT-05,ZT-08株系的多糖含量显著高于ZT-03,ZT-04,ZT-06,ZT-07株系。结论:从表型性状,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综合考虑,ZT-01,ZT-02,ZT-03,ZT-06,ZT-07表现优良,其中ZT-01,ZT-02株系可作为重点扩繁株系进一步选育;ZT-06,ZT-07株系的株型,主茎节数等表型性状好,可以作为观赏品种选育;ZT-03株系的抗性好,产量高,可以作为抗性品种进行选育研究;ZT-05株系的多糖含量高,翌年继续进行单株筛选。  相似文献   

5.
《中药材》2019,(3)
目的:选育高产、优质的青蒿新品种。方法:以青蒿栽培群体特异性种质资源为材料,选择优株,以形态特征、农艺性状和青蒿素含量为指标,观察历代选育材料,进行品比试验和区域试验,选优去劣,育成新品种。结果:选育的青蒿新品种"渝青蒿2号",平均干叶产量为2 346.86 kg/hm~2,比对照(生产种渝青1号)增产7.01%;平均青蒿素含量为12.66‰,比对照提高15.51%,为高产优质新品种。结论:自交系单株选择法可明显提高青蒿叶产量和青蒿素含量,选育的"渝青蒿2号"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薏苡新品种“浙薏1号”的特征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育成综合性状优良的薏苡新品种"浙薏1号"。方法在收集和评价薏苡种质资源的基础上,筛选优质育种材料,经品比试验和区域试验,选育性状稳定的薏苡新品种。结果育成了产量高,甘油三油酸酯含量高,抗倒伏,适应性强的薏苡新品种"浙薏1号",平均亩产267.1 kg,比对照增产12.8%;甘油三油酸酯平均含量0.803%,比对照高21.30%。结论 "浙薏1号"综合性状表现优良,适宜在该省低海拔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全息生育适度系数法评价当归新品种(系)。方法:对甘肃省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选育的7个当归新品种(系)的产量、品质、抗病性、早薹率及主要农艺性状等13个性状因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DG2005-02和岷归3号属优良品种,岷归4号、岷归2号和岷归1号为一般品种,DGA2000-01和DG90-03为较差品种。结论:筛选出当归优良品种(系),为选育当归新品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董志渊  郭华春 《中草药》2008,39(9):1397-1399
目的对盾叶薯蓣三倍体自然变异类型主要经济性状进行评价,为盾叶薯蓣三倍体新品系选育奠定基础。方法对云南各地区收集盾叶薯蓣进行倍性鉴定。对鉴定获得的三倍体株系的单株产量、增殖率、薯蓣皂苷元的量等经济性状进行评价。结果在收集的盾叶薯蓣资源中发现5个三倍体;盾叶薯蓣三倍体株系间性状均表现较大差异,单株产量1090.00~628.57g,增殖率(倍)72.43~29.43,干物质质量分数36.95%~24.06%,薯蓣皂苷元质量分数4.40%~1.50%,株系1和株系3产量超过1000g,株系2薯蓣皂苷元质量分数达到4.40%,株系3在单株产量、增殖率、薯蓣皂苷元的量等性状均表现优异,综合指标数值最高。结论通过盾叶薯蓣三倍体自然变异类型发现和株系性状评价,获得表现优良的三倍体株系,通过后代进一步评价有望选育出盾叶薯蓣三倍体新品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选育高产优质柴胡新品系。方法:从野生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群体中筛选优良单株,采用株系选育法选育优良品种。以产量和品质性状为主要指标,考察历代选育材料,开展了品系比较试验和区域试验。结果:选育的柴胡新品系JX06-1-6种子长椭圆形,主茎呈特明显"之"字形曲折,平均单株根重2.13 g。干燥根总灰分4.6%,酸不溶性灰分1.4%,浸出物22.8%,柴胡皂苷0.92%,品质优于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标准。2009—2011年品系比较试验增产显著(P<0.05),单产达到1377.5 kg·hm-2,较红柴胡(对照)增产30.29%,较红柴胡(对照)显著增产30.29%;是适于西北地区种植的目前较好的柴胡高产优质新品系。结论:选育的柴胡新品系JX06-1-6具有良好的丰产性和药用价值等优点,达到了选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以往研究工作基础上,选育出铁皮石斛优良品种,促进铁皮石斛产业健康发展。方法:通过杂交、诱变、筛选等方法,选育出高产、优质的铁皮石斛新品种。结果:获得了适应性及抗逆性强、产量高的铁皮石斛新品种"仙斛3号"。与对照品种"新黑"、"仙斛1号"比较,"仙斛3号"新鲜茎叶、茎产量以及浸出物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SSR分子标记分析表明"仙斛3号"与石斛属其他品种(系)存在明显遗传差异。结论:"仙斛3号"是继"仙斛2号"之后又一个铁皮石斛新品种,为铁皮石斛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方向与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王馨  鸭乔  杨熊明  晏朴华  李林玉  董志渊  李绍平 《中草药》2013,44(13):1831-1835
目的 获得产量高、有效成分量高、性状稳定的灯盏细辛品种.方法 采用集团选育和单株系统选育法,对选育品种田间测评和AFLP指纹分析.结果 新品种“艾瑞杰1号”平均产量为3 780 kg/hm2,灯盏乙素量为1.84%,总咖啡酸酯量为1.79%;“艾瑞杰17号”平均产量为3 075 kg/hm2,灯盏乙素量为1.71%,总咖啡酸酯量为1.50%.与经一年驯化的当地野生种(对照)相比,2个新品种经济性状更优、一致性和稳定性更高,且具有独特的AFLP指纹.结论 2个灯盏细辛新品种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采用系统选育方法,选育高产优质的姜黄新品种"川姜黄1号"。2014—2015年在双流、崇州、温江开展连续2年多点试验,对其生物学性状、物候期、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等指标进行综合考评。结果表明,"川姜黄1号"与当地对照比较,姜黄(根茎)平均增产20.61%,挥发油平均高出24.17%,姜黄素含量平均提高26.62%;郁金(块根)平均增产54.59%,挥发油平均高出36.28%,总姜黄素含量平均提高25.31%。"川姜黄1号"与"黄丝郁金1号"相比,姜黄(根茎)平均增产123.68%,挥发油平均提高7.69%,姜黄素含量平均高出58.23%;郁金(块根)挥发油平均提高52.82%,总姜黄素含量平均高出38.34%。新品种"川姜黄1号"与当地对照相比具有较好的丰产性,且所产姜黄、郁金的内在品质均较优;与"黄丝郁金1号"相比其所产姜黄的产量明显增加,并且姜黄、郁金的内在品质优,尤其是姜黄的姜黄素及郁金的总姜黄素含量显著高于"黄丝郁金1号"。"川姜黄1号"产量高、内在品质优,稳定性好、适应性强,适宜在成都金马河流域的双流、崇州、温江等地栽培推广。  相似文献   

13.
陆中华  王强  宗亭轩  李振皓  徐靖  熊晖 《中药材》2023,(7):1595-1602
目的:选育综合性状优良的西红花新品种。方法:以建德西红花农家种辐射变异种质中优选出的2012B为试验材料,经品系比较、区域试验,对其主要农艺性状、生育期、抗逆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最终选育出综合性状优良的西红花新品种‘番红2号’。结果:‘番红2号’在2018-2020年浙江省西红花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球茎、鲜花丝产量分别为7 367.93 kg/hm2和28.3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14.3%和32.1%,均达显著水平;其药材主要有效成分西红花苷Ⅰ、Ⅱ总量为16.12%,苦番红花素含量为9.92%;吸光度0.586,吸光度比值0.898,均符合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标准要求。结论:西红花新品种‘番红2号’具有丰产性好、花丝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性强等特点,于2022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  相似文献   

14.
在收集和评价全国各地太子参种质资源基础上,以施秉SB-4号种源为材料,通过混合选育、小区试验、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选育了新品种"施太1号"。"施太1号"植株抗病性及抗倒伏性、药材产量和多糖含量、商品一等品率均优于"黔太子参1号"和施秉农家用种,且在不同区域"施太1号"的产量相对稳定。表明"施太1号"为适宜贵州太子参主产区的优良品种,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为选育高产、优质的温郁金新品种,在道地主产区调查种质资源后,采用系统选育的方法,筛选优良株系,通过小区品比、大区对比试验和生产性试验相结合,比较品种之间的产量、经济性状及品质差异,选优去劣育成新品种。选育的温郁金新品种植株高大,生长迅速,性状稳定;莪术、姜黄、郁金平均每667 m2(亩)干产量分别达313.7,177.9,91.2 kg,较农家种增产11.6%,10.2%,14.2%;莪术和姜黄的挥发油分别在4.0%,3.0%以上,且指标成分(吉马酮)含量稳定。经生产验证和示范证明,“温郁金1号”在道地主产区具有较大的推广和生产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阐明青蒿新品种"渝青1号"的选育方法、过程,确定新品种的推广价值。方法:在青蒿主产区收集青蒿优良种质资源,筛选优良种质,采用青蒿素质量分数测定和单株干叶产量测定,应用单株母系系统选育法和混合选择制种方法,品比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性试验相结合,选育和示范推广青蒿新品种。结果:选育的青蒿新品种干叶产量达3000kg.hm-2,较野生青蒿增产10%以上;青蒿素质量分数在1.0%以上,比野生青蒿中青蒿素质量分数提高0.2%以上。结论:采用单株母系系统选育和混合选择制种相结合的选育方法,可明显提高青蒿的产量和青蒿素质量分数,是青蒿新品种培育中的一种切实可行、简便快速的育种方法。经生产验证和示范推广证明,选育的青蒿新品种"渝青1号"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该文分析太子参新品种"施太1号"的田间稳定性与适应性,为太子参新品种的审定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选择4个不同种植区域,以"黔太子参1号"(品种)和"SB-C"(品系)为对照,测量农艺性状、药材性状、药材品质等指标,比较3个品种(系)在不同种植区域间的表型差异。结果表明相比2个对照品种(系),18个农艺性状中"施太1号"有10个性状区域间变异系数最小,其他8个性状处于中间;8个药材性状和品质指标中浸出物含量、太子参环肽B含量、50 g块根数、单个块根重、单株药材重5个指标区域间变异系数在3个品种(系)中最小;基于3个品种(系)在4个种植区域间的表型差异,可划分为3类,新品种"施太1号"单独聚为一类,而"黔太子参1号"和"SB-C"存在明显交集。与"黔太子参1号"和"SB-C"相比,新品种"施太1号"在农艺性状、药材性状、药材品质等评价指标方面稳定性、一致性和适应性较好,可作为新品种进行保护、审定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中药材》2016,(7)
目的:选育综合性状优良的怀地黄新品种。方法:通过85-5×北京1号杂交种子的太空诱变,并经系统选育筛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地黄新品种怀地81,对新品种与主栽品种在单株鲜质量、指标成分含量、抗病性、叶绿素和花青素含量及光合特性等方面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1)单株鲜质量怀地81高于5个主栽品种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产量怀地81(82 353 kg/hm2)高于5个主栽品种29.7%以上;(2)不同品种地黄中梓醇的含量依次是:北京3号(1.601%)沁怀(1.588%)怀地81(1.314%)金九(1.277%)85-5(1.073%)怀丰(0.924%),怀地81梓醇含量居中,与金九差异不显著,与其他品种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品种地黄中毛蕊花糖苷的含量依次是:怀地81(0.096%)沁怀(0.069%)85-5(0.047%)北京3号(0.035%)怀丰(0.023%)金九(0.022%),怀地81高于5个主栽品种,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3)怀地81高抗斑枯病,中抗轮纹病,对叶类病害抗性较高;(4)怀地81叶绿素含量较主栽品种高,花青素含量适中,光合速率较主栽品种高。结论:新品种怀地81具有优良的综合性状,适宜作为怀地黄新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19.
“浙石蒜1号”新品种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选育优质、高产、成分含量高、抗逆性强的石蒜新品种.方法:在收集野生石蒜种质资源基础上,开展种质质量评价,对优选的种质进行系统混合选育,并对选育出的优选品系"浙石蒜1号"进行小区品比和大区品比试验.结果:"浙石蒜1号"在品质、产量、有效成分含量等方面表现突出,其每667 m~2平均产量921 kg,比对照增产10.54%,加兰他敏达0.023 64%.结论:"浙石蒜1号"在生产性示范中表现出产量高、抗逆性强、稳定性好、适应性强和有效成分加兰他敏含量高等特征,具有良好的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系统选育的方法,优选蓬莪术新品种。方法:2014年和2015年,分别在四川双流、崇州、温江3个地区开展了蓬莪术新品系的多点试验,对其生物学性状、物候期、农艺性状、产量和药材品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选择优良品系进行申报。结果:与对照比较,蓬莪术新品种"川蓬2号"根茎增产21.86%,其浸出物、挥发油含量分别提高16.67%、7.95%,吉马酮含量提高17.72%;块根增产18.52%,其吉马酮含量提高16.82%。2016年8月9日通过审定为抗癌成分吉马酮含量高含型新品种。结论:"川蓬2号"蓬莪术新品种具有良好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以及内在品质优等特点,适合在四川金马河流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