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目的 明确滇重楼种子适宜采收期,为滇重楼的科学采种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室内分析、发芽和播种试验,分别比较了两个滇重楼种植基地采收的橙色、红色和深红色外种皮种子的大小、千粒重、发芽率、成苗率及种苗农艺性状。结果 深红色外种皮种子大小和千粒重的数据高于其它两种颜色外种皮种子;深红色外种皮种子的发芽率和成苗率明显高于其它两种颜色外种皮的种子,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深红色外种皮种子繁殖种苗的主要农艺性状优于其它两种颜色外种皮种子的种苗。结论 滇重楼种子的最适宜采收期为果实裂开后外种皮为深红色时。  相似文献   
2.
董志渊  郭华春 《中草药》2008,39(9):1397-1399
目的对盾叶薯蓣三倍体自然变异类型主要经济性状进行评价,为盾叶薯蓣三倍体新品系选育奠定基础。方法对云南各地区收集盾叶薯蓣进行倍性鉴定。对鉴定获得的三倍体株系的单株产量、增殖率、薯蓣皂苷元的量等经济性状进行评价。结果在收集的盾叶薯蓣资源中发现5个三倍体;盾叶薯蓣三倍体株系间性状均表现较大差异,单株产量1090.00~628.57g,增殖率(倍)72.43~29.43,干物质质量分数36.95%~24.06%,薯蓣皂苷元质量分数4.40%~1.50%,株系1和株系3产量超过1000g,株系2薯蓣皂苷元质量分数达到4.40%,株系3在单株产量、增殖率、薯蓣皂苷元的量等性状均表现优异,综合指标数值最高。结论通过盾叶薯蓣三倍体自然变异类型发现和株系性状评价,获得表现优良的三倍体株系,通过后代进一步评价有望选育出盾叶薯蓣三倍体新品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盾叶薯蓣三倍体自然变异类型主要经济性状进行评价,为盾叶薯蓣三倍体新品系选育奠定基础。方法对云南各地区收集盾叶薯蓣进行倍性鉴定。对鉴定获得的三倍体株系的单株产量、增殖率、薯蓣皂苷元的量等经济性状进行评价。结果在收集的盾叶薯蓣资源中发现5个三倍体;盾叶薯蓣三倍体株系间性状均表现较大差异,单株产量1090.00~628.57g,增殖率(倍)72.43~29.43,干物质质量分数36.95%~24.06%,薯蓣皂苷元质量分数4.40%~1.50%,株系1和株系3产量超过1000g,株系2薯蓣皂苷元质量分数达到4.40%,株系3在单株产量、增殖率、薯蓣皂苷元的量等性状均表现优异,综合指标数值最高。结论通过盾叶薯蓣三倍体自然变异类型发现和株系性状评价,获得表现优良的三倍体株系,通过后代进一步评价有望选育出盾叶薯蓣三倍体新品系。  相似文献   
4.
滇重楼灰霉病及其病原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霉病是滇重楼的主要病害之一,常引起滇重楼花器腐烂而导致种子绝收,该研究通过田间病害调查,掌握了该病发生的基本情况,通过带病组织和菌核培养分离获得病原菌,并依据柯赫氏法则验证其致病性。结果表明,病原菌分生孢子梗葡萄状分枝,分生孢子椭圆形,长9.70~13.70μm,平均(11.32±0.82)μm,宽(7.05~9.12)μm,平均(8.24±0.48)μm,精孢子球形,直径(3.34±0.31)μm,病原菌在发病植株及PDA培养基上均易产生黑色菌核,基于形态特征鉴定病原菌为一种葡萄孢属Botrytis真菌。基于病原菌RPB2,HSP60,G3PDH基因及其联合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支持该病原菌为葡萄孢属真菌一个新种,该菌最适培养温度为20℃,最适pH为8,持续光照会抑制病原菌生长。  相似文献   
5.
王馨  鸭乔  杨熊明  晏朴华  李林玉  董志渊  李绍平 《中草药》2013,44(13):1831-1835
目的 获得产量高、有效成分量高、性状稳定的灯盏细辛品种.方法 采用集团选育和单株系统选育法,对选育品种田间测评和AFLP指纹分析.结果 新品种“艾瑞杰1号”平均产量为3 780 kg/hm2,灯盏乙素量为1.84%,总咖啡酸酯量为1.79%;“艾瑞杰17号”平均产量为3 075 kg/hm2,灯盏乙素量为1.71%,总咖啡酸酯量为1.50%.与经一年驯化的当地野生种(对照)相比,2个新品种经济性状更优、一致性和稳定性更高,且具有独特的AFLP指纹.结论 2个灯盏细辛新品种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移栽与摘除首花对灯盏细辛种子生产的影响.方法 采用移栽和摘除首花的正交试验设计,每3天采种1次,测定每批种子的产量、千粒质量和发芽率.采种后测定植株地上部分产量和药用成分量.结果 移栽处理的种子成熟期延长了12 d,种子产量、千粒质量、发芽率比直播分别提高了2.33倍、26.2%和2.03倍,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与不摘除首花植株相比,摘除首花处理的种子的产量、千粒质量、发芽率分别提高了19.4%、8.4%和58.8%,同样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移栽与摘除首花具有交互作用,但无统计学意义的显著性.采种后,"直播×摘除首花"处理的植株地上部分有较高产量和药用成分.结论 移栽和摘除首花能有效地提高灯盏细辛种子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云南种植的粗茎秦艽斑枯病的发生规律及病原菌的分类地位,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调查掌握该病发生的基本规律,经组织分离、柯赫氏法则验证获得病原菌,依据真菌的形态特征和ITS序列特征确定其分类地位。结果:基于真菌形态和ITS序列特征,粗茎秦艽斑枯病病原被鉴定为小孢壳针孢Septoria microspora,该病在云南粗茎秦艽主要种植区普遍发生。结论:小孢壳针孢Septoria microspora是粗茎秦艽斑枯病病原菌。  相似文献   
8.
滇重楼不同居群形态变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对滇重楼不同居群进行形态学差异研究,为滇重楼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和良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设计,对滇重楼不同种源进行根、茎、叶、花的性状进行观察、测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和结论:滇重楼遗传多样性丰富,群体内形态差异普遍存在。主成分分析显示,花部特征及花萼数、花瓣数、柱头心皮数、雄蕊数等是造成不同居群形态差异的主要因素;基于形态性状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欧式距离为45.08时,滇重楼居群分为2类,2个类群显著的形态差异是叶面积指数的大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移栽与摘除首花对灯盏细辛种子生产的影响。方法 采用移栽和摘除首花的正交试验设计,每3 天采种1次,测定每批种子的产量、千粒质量和发芽率。采种后测定植株地上部分产量和药用成分量。结果 移栽处理的种子成熟期延长了12 d,种子产量、千粒质量、发芽率比直播分别提高了2.33倍、26.2%和2.03倍,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与不摘除首花植株相比,摘除首花处理的种子的产量、千粒质量、发芽率分别提高了19.4%、8.4%和58.8%,同样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移栽与摘除首花具有交互作用,但无统计学意义的显著性。采种后,“直播×摘除首花”处理的植株地上部分有较高产量和药用成分。结论 移栽和摘除首花能有效地提高灯盏细辛种子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