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淫羊藿总黄酮胶囊中7种黄酮类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一测多评技术建立UPLC快速测定淫羊藿总黄酮胶囊中7种成分(朝藿定A1,朝霍定A,朝霍定B,朝霍定C,淫羊藿苷,鼠李糖基淫羊藿次苷Ⅱ以及宝霍苷I)的方法,并验证此方法在淫羊藿总黄酮胶囊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方法适用性。方法:以淫羊藿总黄酮胶囊中7个具异戊烯基取代的黄酮类成分为指标成分,在一定的线性范围内,建立淫羊藿苷与其他6个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计算朝藿定A1,朝霍定A,朝霍定B,朝霍定C,鼠李糖基淫羊藿次苷Ⅱ以及宝霍苷I的含量,实现一测多评。结果:各成分相对淫羊藿苷的校正因子分别为f_(淫羊藿苷)/f_(朝藿定A)1=1.413,f_(淫羊藿苷)/f_(朝藿定A)=1.231,f_(淫羊藿苷)/f_(朝藿定B)=1.375,f_(淫羊藿苷)/f_(朝藿定C)=1.166,f_(淫羊藿苷)/f鼠李糖基淫羊藿次苷Ⅱ=0.962,f_(淫羊藿苷)/f宝藿苷Ⅰ=0.689,且重复性良好,10批淫羊藿总黄酮胶囊中7个成分的计算值与外标法实测值无明显差异。结论:一测多评法可用于淫羊藿总黄酮胶囊中多成分的质量评价,结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2.
《中成药》2014,(7)
目的研究制粒因素对淫羊藿总黄酮酶解的影响。方法将蜗牛酶、淫羊藿总黄酮和糊精混合经湿法制粒制成含酶淫羊藿总黄酮颗粒,HPLC法测定其酶解过程中淫羊藿苷、朝藿定A、朝藿定B、和朝藿定C以及酶解产物(宝藿苷Ⅰ、箭藿苷A、箭藿苷B、鼠李糖基淫羊藿次苷Ⅱ和淫羊藿苷元)的含有量变化。结果与未经制粒的淫羊藿总黄酮粉末酶解相比,经糊精湿法制粒得到的含酶淫羊藿总黄酮颗粒在37℃缓冲溶液中酶解时淫羊藿苷、朝藿定A、朝藿定B和朝藿定C的酶解速率变慢,但在肠道排空时间(46 h)内可以完全酶解转化成次级苷宝藿苷Ⅰ、箭藿苷A、箭藿苷B和鼠李糖基淫羊藿次苷Ⅱ,次级苷继续被水解可生成淫羊藿苷元。结论糊精湿法制粒对淫羊藿总黄酮的酶解转化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不同厂家淫羊藿配方颗粒主成分含量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2厂家生产的淫羊藿配方颗粒中的主要黄酮类成分进行比较。方法: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淫羊藿配方颗粒中5种主要黄酮类成分:淫羊藿苷、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宝藿苷Ⅰ的含量。结果:2厂家生产的淫羊藿配方颗粒中朝藿定A的含量较一致,生产厂家A产品中朝藿定B的含量较高;生产厂家B产品中淫羊藿苷、朝藿定C、宝藿苷Ⅰ的含量较高。但按药典规定的药材中淫羊藿苷含量折算,2厂家产品淫羊藿苷的提取转移率均较低,只有25%~38%。结论:建议淫羊藿配方颗粒应进一步完善制备工艺,建立多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以全面控制淫羊藿配方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经一系列方法学考察,建立对淫羊藿中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和宝藿苷Ⅰ5种黄酮类成分进行同步含量测定的方法。采用"一测多评"中药质量评价模式,以淫羊藿苷为内参物,建立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和宝藿苷Ⅰ与淫羊藿苷间的相对校正因子与相对保留值,最终实现了在同一色谱条件下,仅采用淫羊藿苷1个中药对照品对中药材淫羊藿、淫羊藿饮片和含淫羊藿中成药抗骨增生胶囊中上述5种黄酮类成分的同步质量控制,建立了从药材-饮片-中成药一体的含淫羊藿中药"一测多评"质量评价模式,为单味药QAMS方法在复方中的推广应用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药材》2012,(9)
目的:研究药材品种与受热时间两因素对淫羊藿饮片中主要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影响规律。方法:设定温度为170℃,不同品种共39批淫羊藿饮片加热炮制0 min、5 min、10 min,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其主要黄酮类成分朝藿定A、B、C、淫羊藿苷及宝藿苷Ⅰ的含量,并采用方差分析研究药材品种与受热时间2因素对5种主要黄酮类成分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朝藿定A、B、C的含量受药材品种影响极显著(P0.01),宝藿苷Ⅰ影响显著(P0.05);朝藿定A、朝藿定B、淫羊藿苷和宝藿苷Ⅰ的含量受加热时间影响极显著(P0.01);但5种黄酮类成分不受品种和受热时间互作效应的影响(P0.05)。结论:药材品种与受热时间是影响淫羊藿黄酮类成分含量的2个重要因素,柔毛淫羊藿中朝藿定A、C含量丰富,淫羊藿中朝藿定B、宝藿苷Ⅰ的含量相对较高;受热后朝藿定A、B、C含量减少,淫羊藿苷和宝藿苷Ⅰ含量增加。本研究为淫羊藿的饮片品种鉴别、炮制工艺制定、炮制机理探索以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UPLC法用于同时测定不同产地淫羊藿中绿原酸、隐绿原酸、木兰花碱、金丝桃苷、朝霍定A、朝霍定B、朝霍定C、淫羊藿苷、箭霍苷A、箭霍苷B、宝霍苷I 11种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CORTECS○RUPLC○RC18色谱柱(2. 1 mm×100 mm,1. 6μm),流动相为0. 1%甲酸水(A)-乙腈(B);梯度洗脱,洗脱程序为:0~4 min,5%~20%B; 4~5 min,20%~25%B; 5~10 min,25%~25%B; 10~11 min,25%~40%B; 11~17 min,40%~48%B; 17~18 min,48%~5%B,流速0. 3 m L/min,检测波长270 nm,柱温40℃,对不同产地淫羊藿中11种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上述11种成分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的RSD均低于5. 50%,加样回收率为92. 71%~107. 77%。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淫羊藿中,各成分含量差别较大,但均以朝霍定A、朝霍定B、朝霍定C、淫羊藿苷含量较高(四川产地除外)。结论:本方法具有简单、快速、重复性好等特点,可用于淫羊藿的质量控制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不同品种淫羊藿生品与炮制品中5种主要黄酮类成分的含量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方法,选取5个不同品种淫羊藿药材,同时测定羊脂炙品与生品中淫羊藿苷、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宝藿苷I的含量。结果:不同品种淫羊藿炮制品与生品比较,淫羊藿苷、宝藿苷Ⅰ的含量炮制品比生品要高,其中朝鲜淫羊藿炮制品中淫羊藿苷、宝藿苷Ⅰ的含量增加的最多,淫羊藿苷的含量增加了32.93%,宝藿苷Ⅰ的含量增加了11.50%,而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的含量炮制品比生品要低。结论:淫羊藿经炮制后所含5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都发生了变化,提议应分别建立生品与炮制品的多黄酮成分测定质量控制标准,以完善淫羊藿生品与炮制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炙淫羊藿炮制过程中5种黄酮类成分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炙淫羊藿炮制过程中5种黄酮类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测定炙淫羊藿炮制前后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宝藿苷Ⅰ的含量.结果:炙淫羊藿炮制过程中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宝藿苷Ⅰ的含量发生了变化,不同品种、不同批次的炙淫羊藿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结论:炙淫羊藿的炮制工艺条件和黄酮类成分的比例关系决定了炙淫羊藿炮制过程中黄酮类成分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高霞  刘璇  陈彦  王莹  贾晓斌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3):4079-4083
该文旨在研究淫羊藿总黄酮在体外水解酶作用下的生物转化过程。主要采用蜗牛酶水解淫羊藿总黄酮,用HPLC测定总黄酮中主要黄酮的转化。数据结果显示已知主要黄酮成分淫羊藿苷,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都在1~2 h内分别完全转化为宝藿苷Ⅰ,箭藿苷A,箭藿苷B和鼠李糖基淫羊藿次苷Ⅱ,随着水解时间的延长,各转化产物被继续水解。因此可得出结论,蜗牛酶在37 ℃,pH 6.0的Hank’s平衡盐溶液中,2 h内能将淫羊藿主要总黄酮转化为次级苷或苷元,且其酶解产物与肠道代谢产物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
韩莹 《光明中医》2022,37(6):991-993
目的 对比分析朝鲜淫羊藿与其他4种品种淫羊藿药材中金丝桃苷、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宝藿苷Ⅰ的含量.方法 采用RP-HPLC法对5种淫羊藿品种里的6种黄酮类成分(金丝桃苷、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宝藿苷Ⅰ)进行测定,并考察实验方法的重复性和稳定性.结果 6种主要黄酮类成分的进样量分别在4...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淫羊藿总黄酮胶囊中朝霍定A、朝霍定B、朝霍定C、淫羊藿苷、宝霍苷I等5种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所采用的色谱条件为:色谱柱:Eclipse Plus C18(250 mm× 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1;检测波长:270 nm;柱温:25℃。结果:朝霍定A、朝霍定B、朝霍定C、淫羊藿苷、宝霍苷I分别在3.10-62.00、5.70-114.00、9.14-182.80、15.20-304.00、1.56-31.20 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 3;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06%(RSD=1.05%,n=6)、100.78%(RSD=1.08%,n=6)、99.17%(RSD=1.14%,n=6)、100.23%(RSD=0.68%,n=6)、99.09%(RSD=1.30%,n=6),该方法的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为淫羊藿总黄酮胶囊多成分含量测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中成药》2017,(9)
目的评价不同产地15个品种淫羊藿Epimedii Folium的质量。方法采用UPLC-MS/MS法,测定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Ⅰ、淫羊藿次苷Ⅱ、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箭藿苷A、箭藿苷B、鼠李糖基淫羊藿次苷Ⅱ、宝藿苷Ⅱ的含有量。淫羊藿40%乙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Phenomenex C18色谱柱(50 mm×2.1 mm,3μm);以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2 m L/min;柱温40℃。再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 10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97.6%~104.5%,RSD 1.37%~2.93%。46批样品中朝藿定C含有量最高,朝藿定A次之,淫羊藿次苷Ⅰ最低。小花、大花品种中各成分含有量有明显差异。结论该方法灵敏快速,可为淫羊藿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淫羊藿总黄酮胶囊HPLC指纹图谱测定方法。方法:以淫羊藿苷为参照物,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Plus C_(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 L·min~(-1);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70 nm。结果:建立了淫羊藿总黄酮胶囊的指纹图谱,确定了淫羊藿总黄酮胶囊中14个共有峰,10批成品指纹图相似度在0.95以上,同时指认了淫羊藿苷、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和宝霍苷Ⅰ各色谱峰。结论: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有较好的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适用于淫羊藿总黄酮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生物黏附剂卡波姆对淫羊藿总黄酮酶解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淫羊藿总黄酮与卡波姆混合,加入蜗牛酶酶解,采用HPLC测定酶解液中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和淫羊藿苷等主要黄酮成分及箭藿苷A、箭藿苷B、鼠李糖基淫羊藿次苷Ⅱ、宝藿苷Ⅰ和淫羊藿苷元等主要酶解产物的含量变化,并与未加入卡波姆时淫羊藿总黄酮的酶解过程比较。结果:在37 ℃,含1%卡波姆的缓冲溶液中,淫羊藿总黄酮中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和淫羊藿苷的酶解速率变慢,约需4 h才能完全酶解转化成次级苷,所需时间为无卡波姆时的2倍;酶解液中宝藿苷Ⅰ质量浓度始终高于未加卡波姆时的,最高量48.43 mg·L-1,6 h时趋于稳定时12.99 mg·L-1,最高量和稳定量分别为未加卡波姆酶解时的2.2,7.2倍;2~6 h内箭藿苷A和鼠李糖基淫羊藿次苷Ⅱ质量浓度都略高于未加卡波姆时的;之后次级苷被继续水解生成苷元,且苷元生成速率基本相同,约7.60 mg·L-1·h-1结论:卡波姆会减缓淫羊藿总黄酮的酶解速率,促进次级苷的生成,对苷元的生成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淫羊藿总黄酮抗老年痴呆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箭叶淫羊糖Epimedium sagittatum(Sieb.et Zucc.)Maxim.抗老年痴呆药理活性部位总黄酮提取物进行成分分析。方法:分别用分析型和制备型高效液相对淫羊截总黄酮部位进行了分离制备,并通过光谱分析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成分确定。结果:从淫羊攘总黄酮部位分离鉴定了4个化合物:朝藿定A(epimedoside A),朝藿定B(epimedoside B),朝藿定C(epimedoside C),淫羊茬苷(icariin)。结论:箭叶淫羊藿总黄酮具有一定抗老年痴呆活性,总黄酮主要成分为淫羊藿苷、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淫羊藿药材与饮片质量状况与统计分析,修订现行质量标准淫羊藿含量测定方法与限度。方法:采用HPLC建立以淫羊藿苷为参照的一标多测法(QAMS)测定淫羊藿中4种黄酮醇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对104批样品含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的相对保留时间分别为0.73、0.81、0.90,校正因子分别为1.35、1.28、1.22。聚类分析显示,朝鲜淫羊藿单独聚为一类,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朝鲜淫羊藿与心叶淫羊藿、柔毛淫羊藿P值均小于0.01,表明朝鲜淫羊藿总黄酮醇苷含量与其他3种基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根据品种特点单独制定限度,使新修订的质量标准更加科学、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7.
5种淫羊藿黄酮类成分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观察5种淫羊藿黄酮——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Ⅰ、淫羊藿次苷Ⅱ、淫羊藿定B、淫羊藿定C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细胞基质钙及矿化结节钙的影响。方法:取新生1~3dSD大鼠头盖骨用酶消化法分离成骨细胞,第3代细胞经MTT法、甲基百里香酚蓝(MTB)比色法观察5种黄酮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细胞基质钙及矿化结节钙的影响。结果: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Ⅰ、淫羊藿次苷Ⅱ和淫羊藿定C0.1—10μmol/L浓度均能显著地促进成骨细胞增殖,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Ⅰ、淫羊藿次苷Ⅱ和淫羊藿定B0.1—10tanol/L浓度均能显著增加细胞基质钙,淫羊藿次苷Ⅰ、淫羊藿次苷Ⅱ、淫羊藿定B0.1~10pmol/L浓度、淫羊藿苷lpmol/L浓度及淫羊藿定C0.1~1pmol/L浓度均能显著增加矿化结节钙。结论: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Ⅰ、淫羊藿次苷Ⅱ、淫羊藿定B、淫羊藿定C具有增加细胞基质钙及促进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和矿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研究淫羊藿不同黄酮苷的吸收代谢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研究淫羊藿5个黄酮苷淫羊藿苷、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宝藿苷Ⅰ在大鼠肠道的在体吸收情况.方法:应用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用高效液相法测定肠灌流液中淫羊藿各黄酮苷的含量,计算各黄酮苷的肠渗透系数.结果:5个黄酮苷在大鼠各肠段的表观渗透系数按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顺序依次分别为淫羊藿苷:6.365,5.349,1.004,0.601;朝藿定A分别为4.120,3.397,0.401,0.257;朝藿定B分别为:3.645,3.135,0.990,0.434;朝藿定C分别为:3.114,2.882,0.688,0.470;宝藿苷Ⅰ分别为2.324,2.398,1.529,1.045.淫羊藿苷在大鼠肠道会被水解产生2个代谢产物,朝藿定A,B,C各自会被水解产生1个代谢产物,宝藿苷Ⅰ无代谢产物.结论:5个黄酮成分在大鼠肠段不同部位吸收存在差异,各化合物的回肠和结肠肠段表观渗透系数均显著低于十二指肠和空肠肠段,淫羊藿苷,朝藿定A,B,C的肠道代谢产物与其结构与肠黏膜上的酶相关,并且在十二指肠、空肠代谢较多;在回肠、结肠代谢较少.  相似文献   

19.
蒋俊  崔莉  孙娥  李杰  成旭东  丁淑敏  封亮  贾晓斌 《中草药》2014,45(5):721-729
全面系统阐述了淫羊藿饮片中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宝藿苷I、淫羊藿苷5种主要黄酮类化合物的体内代谢过程,整理了5种黄酮类化合物的体内代谢产物与代谢途径;基于5种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体内代谢产物,总结其共性代谢规律和共有代谢产物,并结合淫羊藿总黄酮、淫羊藿苷、宝藿苷I、淫羊藿素的抗骨质疏松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初步推断淫羊藿黄酮类化合物中的次糖苷和苷元是淫羊藿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体内代谢产物,次糖苷和苷元也可能是淫羊藿总黄酮抗骨质疏松重要药效物质基础。为淫羊藿饮片及淫羊藿黄酮类化合物抗骨质疏松药效物质基础及机制研究和抗骨质疏松有效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20.
淫羊藿质量控制的取样数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取样数量对药材含量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以柔毛淫羊藿和心叶淫羊藿为样本,确定单株,以及5,10,20,30,50株个体混合6个取样数量级别,采用HPLC的方法,测定朝藿定C和淫羊藿苷的含量以及朝藿定A、朝藿定B、鼠李糖基淫羊藿次苷Ⅱ和宝藿苷Ⅰ等4个成分的峰面积.结果:同一取样数量级别各成分的3个重复测定值的RSD值以及其中一次的测量值偏离假定真实值(50株个体混合的平均值)的最大偏差(最大变异率)随着取样个体数的增加而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但是不同药材、不同成分因取样数量不同产生的变化是有差异的.结论:进行淫羊藿药材含量测定时,研究样本的取样个体数不应少于10株,而取样个体数在50株以上时则更能代表研究样本的真实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