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患儿男性,11岁,因臀部局限性疼痛、萎缩、渐进性跛行2年来院就诊。体检:呈八字步态跛行(似臀肌挛缩症),梨状肌孔压痛明显,腰椎略向左侧凸L_(4,5)间隙有明显压痛,叩击痛,并向右下肢放射,右臀感觉稍迟钝,膝跟反射正常,右直腿抬高60°及加强试验阳性,右臀及右下肢明显肌萎缩,X片示:腰椎生理前凸减小,略向左侧凸,考虑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经CT检查证实:L_(4、5)椎间盘突出且伴侧隐窝狭窄,给予手术治疗。术中见:黄韧带增厚,L_(4、5)椎间盘纤维环明显后突,侧隐窝骨性狭窄明显,左L_5神经根明显受压,遂摘除髓核,扩大侧隐窝,切除部分黄  相似文献   

2.
<正>患者,男,52岁,因腰痛伴双下肢活动障碍33 h入院。患者33 h前因搬重物导致腰部拉伤,疼痛剧烈,右下肢放射痛,跛行,无大小便失禁。于2021年3月31日8时骑车来医院就诊。体格检查:L1-L2轻叩击痛,双侧腰肌紧张,L1-L3棘突下以及右侧椎旁压痛,右侧臀部压痛,右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双侧膝、踝反射阳性,右下肢肌力Ⅳ级,左下肢肌力V级,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52岁。因右下肢跛行30年余,右髋外侧流清液10年伴疼痛2个月入院。自诉30年前因右髋外伤行关节手术,术后伤口愈合但跛行,10年前右髋关节外侧开始出现渗液,无尿急、尿痛,髋关节疼痛可忍,未处理,2个月前右髋疼痛伴跛行加重。右髋关节外侧见一纵形切口瘢痕,局部皮肤色素沉着,大转子下1 cm见一渗液瘘口,直径约1 cm,瘘口周围皮肤质硬,右腹股沟区深压痛但无波动感,右髋活动明显受限,Thom as征阳性,右下肢较健侧短缩约4 cm。右耻骨区及耻骨左上区压痛。外阴正常。骨盆X线片示(图1):右侧耻骨及坐骨支大部分破坏,股骨头缺损,股骨颈残缺不整,…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17岁.因"右髋部疼痛伴活动受限1月余"于2007年10月5日入院.自诉1个多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肢疼痛、乏力,逐渐至右髋部疼痛.无麻木,无潮热、盗汗,无胸闷、咳嗽.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神清,跛行,心、肺、腹部正常,右髋部皮色无异常,皮温不高,无明显肿胀,局部压痛,右Thomas征(+),右髋关节活动受限,腱反射减弱.CT示右髋关节囊至右股骨中上段软组织肿胀.  相似文献   

5.
SilverHawk斑块旋切术作为一种新的血管腔内技术,近2年来在我国应用于单纯股腘动脉狭窄及闭塞病变治疗.然而对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和闭塞病变,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采用这一技术结合置管溶栓治疗,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患者男,71岁,因"右小腿间歇性跛行1年"于2011年12月31日入院行右股浅动脉支架成形术.3个月前患者再次出现右小腿间歇性跛行,跛行的距离200 m.于2012年6月27日再次入院.查体:右足皮温低,双侧股动脉可触及搏动,双侧胫后动脉、右足背动脉未触及搏动;ABI:右:0.52;左:0.84.辅助检查:下肢动脉Doppler超声:右股浅动脉支架内再闭塞,右腘动脉狭窄,左股浅动脉闭塞.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FontaineⅡb级),右股浅动脉支架后闭塞.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31岁."腰椎间盘突出症"致右小腿萎缩、无力并跛行1年,保守治疗无效.2011年2月7日突发右大腿内侧肿块,鹅卵大小,自行暖敷按摩等处理,病情无缓解,肿块逐渐增大,2月14日患者住院治疗.查体:生命体征稳定,全身皮肤黏膜颜色正常,肝脾肋下未触及;右大腿内侧15cm×15cm肿块,边缘不清,压痛(-),可触及波动感;右膝关节无肿胀;右小腿周径较健侧减小,皮肤感觉减退,右足背伸及跖屈肌力I级.否认其他病史.血常规、内外源性凝血因子全套、生化全套检查未见特殊异常.CT、彩超显示:右大腿肿块;肿块穿刺为暗红色血液.考虑为右大腿血肿.行血肿清除术,见病灶内大量血凝块.  相似文献   

7.
<正>临床资料患儿,女性,6岁,因"无痛性肉眼血尿1 d"就诊。体格检查:双肾区对称无隆起及包块,无压痛及叩击痛,双侧输尿管走行区无压痛,耻骨上膀胱区无隆起及压痛,正常女性外阴,尿道口无分泌物排出。泌尿系超声提示:膀胱右侧壁可见大小约1.2 cm×1.0 cm低回声团,可见血流信号,考虑膀胱占位性病变。入院后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后行膀胱镜检术+经尿道2μm激光膀胱肿瘤汽化切除术,术后结合病  相似文献   

8.
<正>病例资料患者,男,63岁。因"双下肢间歇性跛行3年(间歇性跛行距离100 m),以左侧明显"收入院。查体:双下肢及双足肤色略苍白,皮温略低,双侧股动脉搏动可,双侧足背、胫后动脉未触及搏动。既往糖尿病病史1年。双下肢CTA(图1)示双侧股浅动脉长段闭塞。入院诊断: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完善相关检查,患者无重大手术禁忌证,入院后1周行介入下手术治疗。术中于左侧股动  相似文献   

9.
1 病历简介 病人女,58岁.主因"发现右腋下肿物2周"于2007年5月21日入院.查体:右腋窝4cm×5cm肿物,无红肿,质硬,活动好,无压痛,与皮肤无粘连.双侧乳腺触诊弥漫性增厚,左侧腋窝及双侧锁骨上未触及肿大淋巴结.月经、婚育史无特殊,否认乳腺癌、卵巢癌家族病史.  相似文献   

10.
朱言 《中国骨伤》2016,29(3):281-282
正患者,男,8岁,以左下肢无痛性跛行2年、加重1个月来诊。家长于2年前发现患儿行走稍微跛行,跑步时明显,因无任何不适及疼痛,而未予重视,未曾就诊。近1个月跛行情况加重,无明显诱因,无外伤及疼痛,无家族遗传病史。查体发现左下肢较对侧短缩2 cm,双侧臀纹不对称,表面肤色正常,无压痛及纵向扣击痛,左髋外展内旋轻度受限,膝踝诸关节活动良好,下肢肌力、感觉及足趾循环良好,Trende-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Anaesthesia》1984,39(1):80-80
The Faculty of Anaesthetists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ngland, 35–43 Lincoln's Inn Fields, London WC2A 3PN. Telephone: 01-405 3474.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某两所小学发生的流行性腮腺炎突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差异性进行分析,为制定科学、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5~7月深圳市大鹏新区某两所小学爆发流行性腮腺炎,以学校为整体研究对象,分别标记为学校A(24个班,学生1210例)和学校B(27个班,学生1274例),对比两所小学的疫情流行病学差异性。结果分析发现,学校A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为4.30%,发病班级所占比54.17%,均较学校B1.73%和29.63%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显示学校A学生出现疫病平均年龄为(11.2±1.1)岁,较学校B(9.34±1.0)岁,对比差异明显(P<0.05);且两组疫病患儿在接种疫苗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疫情发生时,学校B疫苗紧急接种率明显高于学校A,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学作为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主要场所之一,疫病爆发高峰季节前,针对易感染人群给予相应的疫苗接种等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对于降低感染人群数量,减轻、遏制疫情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相关防控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