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保群  孙晋南  唐德仁 《广西医学》2004,26(9):1306-1307
目的 总结老年机械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 ,探讨老年机械性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2年 3月至 2 0 0 2年 3月间 6 8例 6 0岁以上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6 8例中引起机械性肠梗阻的主要原因为肠道肿瘤、肠黏连及嵌顿疝。全部病例经手术治疗 ,均获治愈或缓解 ,无手术死亡病例 ,术后因伴存其它系统疾病死亡 2例 (3% )。结论 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是提高老年机械性肠梗阻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总结老年机械性肠梗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机械性肠梗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机械性肠梗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9~32d,除表现一般肠梗阻的症状体征外,还有其自身特点,20例经非手术治疗痊愈,3例死亡。结论:对机械性肠梗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老年患者应尽量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需慎重,如果症状不缓解应考虑是否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高龄老年人急性肠梗阻临床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56例高龄老年急性肠梗阻临床资料。结果 56例急性肠梗阻中48例为机械性肠梗阻,占85.7%,其中腹腔内肿瘤引起的20例,其余为粪块阻塞、腹股沟疝嵌顿、乙状结肠扭转、柿石梗阻、胆石梗阻等。手术治疗治愈、好转45例;非手术治疗11例,治愈、好转9例,死亡2例,死亡原因为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1)高龄肠梗阻的病因中肿瘤占首位,其次为肠粘连。(2)肿瘤引起的高龄肠梗阻如无手术禁忌证,应及早争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肠癌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肠癌手术424例术后早期肠梗阻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经手术探查发现以机械性梗阻占多数(20/22),手术治愈20例,死亡2例,死亡原因均为延误手术时机造成;非手术治愈10例.结论大肠癌手术后早期肠梗阻虽有梗阻症状,但由于术后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多缺乏典型机械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处理应先进行适当时间的非手术治疗,无缓解者再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急性肠梗阻248例的临床资料和外科治疗。结果:248例中以结直肠癌、粘连性、嵌顿疝分列老年急性肠梗阻病因的前3位,施行手术的200例中,术后发生并发症33例(13.3%),死亡16例(6.4%)。结论:肿瘤和粘连是引起老年急性肠梗阻最主要的原因,术前正确评估、术中选择适当的术式、术后加强监护是降低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的三大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80例患者中保守治疗31例,手术治疗49例.老年急性肠梗阻的首要病因为恶性肿瘤(26.3%).临床治愈64例,好转12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2例.结论 老年急性肠梗阻临床表现不典型,合并症多,多由肿瘤引起,病情发展迅速,及时诊断、选择合理治疗方法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我院10年来治疗老年肠梗阻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年间收治160例老年肠梗阻资料。结果粘连肠梗阻和肿瘤引起的肠梗阻计100例(60.6%)。手术100例(62.5%),非手术60例(37.5%),术后死亡8例(5%)。结论老年肠梗阻以粘连性、肿瘤性多见,高龄和并存疾病不是手术禁忌证,做好围术期准备,把握手术指证,选择合理治疗方式,是治疗成功关键。  相似文献   

8.
陈龙林 《河北医学》2012,18(4):462-464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探讨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入院的120例60岁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临床特点、病因和治疗方法.所有患者经手术证实为急性肠梗阻.结果:老年肠梗阻的病因中,肠道肿瘤发病率最高,其次是肠粘连,再次是腹外疝.120例患者中绞窄性肠梗阻者27例,术后并发症者23例,死亡5例.结论:明确老年肠梗阻的主要病因,有助于正确的评估及准备手术方式,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及时诊治老年人合并疾病,有效减低老年患者术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老年急性肠梗阻85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收治的85例老年人急性肠梗阻患者的资料.结果:肿瘤、粘连、嵌顿疝分列肠梗阻病因的前三位.手术治疗69例,非手术治疗16例;手术死亡2例,非手术死亡1例.结论:肿瘤和粘连是引起老年人急性肠梗阻最主要的原因.老年患者合并症多,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及时有效手术,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临床特点与诊治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患者均发生在手术后4周内,经保守治疗痊愈26例;中转手术10例,8例痊愈,2例死亡.结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和麻痹性肠梗阻应作保守治疗,对机械性绞窄性肠梗阻应及时再次剖腹探查,以明确原因,解除梗阻,挽救生命.  相似文献   

11.
王国美  倪庆 《当代医学》2016,(24):61-62
目的 探究老年急性肠梗阻特点并通过分析其临床诊治寻求提高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生存几率的治疗措施.方法 随机抽取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6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特点,探寻最优诊治办法.结果 术后肠粘连、结肠肿瘤和腹外疝是导致急性肠梗阻的主要病因.在对全部患者行针对性急性肠梗阻治疗后,56例患者生命得以挽救,4例患者死亡,救治成功率93.33%.死亡病例死因如下:(1)个人问题延误手术时机(2例);(2)术后并发重症肺炎,致败血症(1例);(3)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存活的56例患者中,21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加之并发症所致死亡2例,并发症发病率38.33%(23/60).其中,轻中度电解质紊乱患者9例(39.13%),肺部感染4例(17.39%),器官功能轻度衰竭4例(1 7.39%),腹部刀口开裂2例(8 70%),胃溃疡并出血2例(8.70%).结论 老年急性肠梗阻病症具有不典型性特征,临床表现无法真实反映患者病重程度,且患者合并基础疾病多,并发症发病率高,临床需对此加以重视.在给予患者手术治疗时,需科学选择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重视围手术期治疗,以降低患者死亡风险及并发症发病几率,提高治愈可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2 1例腹部术后早期肠梗阻的疗效分析。方法 对1996年4月~2 0 0 4年4月2 1例腹部术后早期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手术治疗,15例病人保守治疗,1例拨除腹腔引流管后治愈。治愈19例,占90 .5 % ,死亡2例。结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术后早期机械性肠梗阻尽早手术,血运性肠梗阻急诊手术,并注意各种术后早期肠梗阻的预防。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及其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2005年5月-2010年12月收治的75例经手术证实、60岁以上的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肠梗阻的病因中:肿瘤32例,肠粘连25例,肠扭转6例,肠套叠4 例,肠腔内粪石、异物3例,结肠传输障碍3例,腹外疝2例,术后并发症26例,死亡6例.结论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主要病因为 肿瘤,肠粘连分别为第一、二位的病因.重视老年患者合并的全身疾病及加强围手术期治疗,早期诊断、合理手术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邓友松  赵福英 《重庆医学》2013,(29):3556-3557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寻找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62例经手术证实的60岁以上急性肠梗阻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结果引起肠梗阻的病因中,肠粘连24例(38.7%),肿瘤18例(29.0%),腹外疝12例(19.3%),肠扭转4例(6.5%),其他原因4例(6.5%)。其中绞窄性肠梗阻10例(16.1%),术后有并发症28例(45.2%),死亡4例(6.5%)。结论围术期处理、合适的手术时机及方式能降低老年急性肠梗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肠癌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在肠癌手术412例术后早期肠梗阻2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经手术探查发现以机械性梗阻占多数(18/20),手术治愈18例;死亡2例,死亡原因均为延误手术时机造成;非手术治愈9例。结论:大肠癌术后早期肠梗阻虽有梗阻症状,但由于术后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多缺乏典型机械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处理中先进行适当时间的非手术治疗,无缓解者再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老年性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1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病因中,机械性肠梗阻14例,占66.67%,麻痹性和血运性肠梗阻4例,占19.04%。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91 P=0.038)。患者临床表现以腹胀、腹痛为主。非手术治疗8例患者中死亡1例,死亡率为12.5%;13例手术患者中死亡2例,死亡率为15.38%。死亡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21 P=0.032)。结论:老年患者急性肠梗阻主要发病原因是机械性所为,以肿瘤和粘连常见,临床表现不典型,腹胀、腹痛常见,治疗方式应视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7.
老年急性肠梗阻223例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0月至2007年10月手术治疗223例老年急性肠梗阻病例的诊治经过。结果:肿瘤、粘连、嵌顿疝分列肠梗阻病因的前三位,分别占60.5%、23.3%、11.7%。本组223例手术病人,术后并发症51例,发生率22.9%。死亡16例,病死率为7.2%。结论:肿瘤和粘连是引起老年人急性肠梗阻最主要的原因。早期诊断、积极有效手术干预,可使大多数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得到治愈或缓解。  相似文献   

18.
机械性肠梗阻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CT对机械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07年5月~2011年2月收治的20例经手术或临床确诊为机械性肠梗阻患者的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0例机械性肠梗阻患者中3例为肠套叠引起的肠梗阻;2例为绞窄性肠梗阻;6例为腹外疝引起的肠梗阻;7例为腹内疝引起的肠梗阻;肿瘤性及肠粘连肠梗阻各1例.结论 CT对机械性肠梗阻的部位及病因可作出准确诊断,从而对下一步制订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老年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5—2000年间经外科手术治疗的58例60岁以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治性手术52例,姑息性手术6例,并发症19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2.7%,死亡4例,病死率6.8%。结论老年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病人的特点是病期晚,并存病多,术后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及时手术治疗解除梗阻,切除肿瘤,可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掌握手术时机,合理的手术方式,防治术后并发症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老年急性肠梗阻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欣 《吉林医学》2012,(10):2028-2029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肠梗阻的病因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收治的76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保守治疗治愈21例,均为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55例,粘连性肠梗阻4例,肠道肿瘤32例,嵌顿疝15例,肠扭转2例,麻痹性肠梗阻2例。治愈、好转74例,术后切口感染6例,吻合口瘘1例,肺感染7例,死亡2例。结论:肠粘连、肠道恶性肿瘤、嵌顿疝为老年人肠梗阻主要病因,根据病因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把握手术时机,选择正确的手术术式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