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 观察健脾活血法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门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70例,中药组(30例)用健脾活血法结合辨证加味治疗;西药组(20例)用消炎痛结合甲氨喋呤治疗;中西医组(20例)综合两种方法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各采取空腹血清测定ACTH与VEGF水平。结果 总有效率中药组为80.0%,西药组为85.0%,中西医组为95.0%,以中西医组疗效为优(P〈0.05)。血清ACTH水平:3组治疗后均比治疗前升高(P〈0.05或P〈0.01),中西医组优于中药组与西药组(P〈0.01);VEGF含量:3组治疗后均比治疗前降低(P〈0.01),中西医组优于中药组与西药组(P〈0.01)。结论 健脾活血中药能显著升高RA患者血清ACTH水平,降低血清VEGF含量,具有类似西药的改善病情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拟方喻氏外敷颗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肿胀的疗效果。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敷药组和对照组,2组均运用祛风散寒,健脾除湿,活血通络方健脾活血汤;敷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中药外敷施治。结果:敷药组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肿痛,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有效率为66.7%。结论: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肿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2011年2月期间我院门诊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治疗,1个疗程后疗效总有效率为34.4%;2个疗程后疗效总有效率为53.1%;3个疗程后疗效总有效率为71.9%,取得了较好疗效,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用补肾活血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较好,可达到标本兼治之目的,安全可靠,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俊松  张艳秋  潘防 《山西中医》2011,27(9):20-21,29
目的:观察健脾祛湿活血法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符合标准的该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来氟米特合健脾祛湿活血法中药治疗;对照组仅予来氟米特。两组均治疗12周。结果:治疗组缓解6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95%C I=77.9%~99.8%);对照组缓解4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0%(95%C I=61.4%~92.3%);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1.251 8,P=0.210 7),差异未达显著性意义;可改善部分临床疗效指标。结论:健脾祛湿活血法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优于来氟米特的结论不确定,其收益为OR=0.29(95%C I=0.05~1.55);NNT=8(95%C I=3.3~33.3)。  相似文献   

5.
健脾祛湿法配合针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健脾祛湿法配合针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60例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健脾祛湿法中药内服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口服雷公藤片,两组均治疗1个月.以晨僵、关节肿胀及关节疼痛数和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为观察指标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  相似文献   

6.
华伟  谢淑荣  郭峰 《四川中医》2007,25(1):68-6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6例,均给予美洛昔康及甲氨喋呤西药治疗,治疗组26例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每日1剂,水煎早晚两次分服,8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观察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副作用发生。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益肾活血蠲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系炎3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益肾活血蠲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36例与西医对照组30例,中药治疗组采用益肾活血蠲痹汤治疗,西药对照组采用扶他林片口服。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疗效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均用甲氨喋呤为主配合中药治疗。结果:显效36例,有效1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6.67%。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满意,并可减少西药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健脾化痰疏肝活血法治疗脂肪肝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运用健脾化痰疏肝活血法治疗,对照组40例用西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3%,对照组为6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脾化痰疏肝活血法治疗脾虚痰阻、肝郁血瘀型脂肪肝肝纤维化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对照组54例,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甲氨蝶呤和强的松联合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对照组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分型施治。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健脾活血清热燥湿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治疗质量。方法将8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以科素亚西药为主,治疗组应用健脾活血清热燥湿中药联合西医基础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台治疗总有效率为90.69%,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78.5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健脾活血清热燥湿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糖尿病肾病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20例.结果:总有效率达95%并观察其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用活血通络汤治疗,对照组20例用雷公藤治疗。30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较治疗前均降低(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活血通络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桂乌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83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31例)、西药组(25例)和中西医结合组(27例),分别予中药桂乌汤、西药甲氨喋呤(MTX)和中西药结合治疗。治疗3、6月后疗效评价。结果:治疗3月后,中、西药组间临床控制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临床控制率、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低于中西医结合组(P<0.05)。治疗6月后,中药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P<0.05);中、西药组的临床控制率、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低于中西医结合组(P<0.05)。关节功能比较,治疗3月后,中、西药组与中西医结合组比较,双手平均握力、关节障碍和晨僵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6月后中、西药组间比较,前者双手平均握力明显升高、晨僵时间明显减少(P<0.05);两组和中西医结合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中药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结论:桂乌汤对RA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单用疗效与MTX等西药相当,若中西药结合使用,则既能显著提高疗效,又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健脾活血法治疗NSAIDs相关性溃疡42例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NSAIDs相关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予中药健脾活血汤剂,对照组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后复发率及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85﹪,对照组总有效率91.66﹪,无显著性差异;6个月内复发率治疗组为7.14%,对照组为36.11﹪,有显著差异;治疗组用药前后实验室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在白细胞、谷丙转氨酶两项指标上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对谷草转氨酶影响亦有显著差异(P《0.05),2组治疗后比较,对白细胞、谷丙转氨酶影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中药健脾活血法治疗NSAIDs相关性溃疡用药安全、疗效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6.
四藤饮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2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许峰  戴小明  章光华  刘冠英 《中医杂志》2003,44(10):760-761
目的:以清热利湿解毒、活血通络止痛为治疗原则,观察中药四藤饮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四藤饮治疗RA123例,并与西药甲氨喋呤加尼美舒利治疗67例对照,对主要症状、体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测指标治疗前后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2.36%,总有效率95.94%,对照组分别为65.67%和86.57%,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测指标治疗前后变化比较、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且不良反应少,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四藤饮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有较好的应用与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及护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6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西药配合中医辨证治疗及护理,对照组30例以西医常规治疗。疗程治疗结束后,对比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及护理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平利峰  于笑霞  章鹏 《河南中医》2014,(6):1087-1089
目的:观察健脾活血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每组各30例。中医组给予健脾活血法辨证治疗,西医组给予消炎痛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评价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中医组有效率为96.7%,西医组有效率为8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与西医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活血法能够显著提升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降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3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捷虹  唐尚有  郭华 《新中医》2005,37(3):66-6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PU)的疗效。方法:将72例PU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采用健脾和胃、理气活血类中药(由生黄芪、白术、佛手、木香、延胡索、白及、煅瓦楞子、海螵蛸、黄连、吴茱萸、炙甘草等组成)配合西药治疗;对照组36例,单用西药奥美拉唑、果胶铋治疗。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22%,对照组为88.89%,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胃镜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89%,对照组为77.7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PU疗效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0.
李义  杨晓霞  李杰  刘德厚 《陕西中医》2007,28(12):1613-1614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蠲痹止痛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活血蠲痹汤(乳香、没药、乌梢蛇、川乌、黄芪等)配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2例,并设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缓解关节疼痛、晨僵、肿胀等症状,改善体征和风湿系列指标的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