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artix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PTEN在胶质瘤中的表达状况,并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67例胶质瘤、8例正常脑组织中MMP-9、PETN的表达。结果MMP-9蛋白在胶质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增加,MMP-9蛋白表达增加(P〈0.05)。PTEN蛋白在脑胶质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增加,PTEN蛋白表达降低(P〈0.05)。MMP-9与PTEN在各级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胶质瘤MMP-9与PTEN的表达没有相关性。MMP-9高表达与PTEN表达下降提示胶质瘤的侵袭性增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第10染色体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酶基因(PTEN)、微血管密度(MVD)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在大肠癌中的变化,以及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76例大肠癌组织中PTEN、VEGF表达,用CD34染色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对癌组织中MVD进行计数,分析各指标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大肠癌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4.74%(34/76),显著低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的阳性率(P〈0.01);VEGF阳性表达率为75.00%(57/76),MVD为34±7.8,显著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的阳性率(P〈0.01);在肿瘤坏死区周围或肿瘤浸润边缘VEGF表达较强,MVD较密集。PTEN蛋白低表达和VEGF蛋白高表达及MVD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浆膜浸润、远处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均P〈0.01),而与肿瘤大小、组织病理学类型无关(均P〉0.05)。VEGF阳性表达组MVD显著高于阴性表达组(P〈0.01)。相关分析表明,PTEN和VEGF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MVD与VEGF呈正相关(P〈0.05)。结论PTEN和VEGF蛋白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和生物学行为有密切关系,PTEN、VEGF表达和MVD与结直肠癌侵袭转移和预后有关,联合检测PTEN和VEGF蛋白的表达,可用于评估大肠癌侵袭转移能力,对大肠癌的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食管癌中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的表达情况及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以100例健康体检者及100例食管癌作为观察对象,以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以食管癌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食管组织内PD-L1阳性表达率。并比较观察组中不同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肿瘤部位、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及pTNM不同分期的PD-L1阳性表达率。【结果】观察组PD-L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观察组中,不同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及肿瘤部位间PD-L1阳性表达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而肿瘤直径〉5cm、浸润深度〉肌层及pTNM分期〉Ⅱ期PD-L1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同时PD-L1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及pTNM分期具有显著的直线相关性(P〈0.05)。【结论】PD-L1阳性表达率在食管癌组织中有着显著的升高,且其与病情有着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与食管癌发生、发展及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食管癌及其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上切缘正常食管粘膜中GLUT,和HIF—1α的表达。结果GLUT1在食管癌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67%、58.82%和20.00%,三组间两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的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18%、40.00%和8.33%,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在食管癌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0%、38.24%和6.67%,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25%、38.46%和0.00%,王组间两两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LUT。和HIF-1α蛋门的过度表达可能共同参与了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Kangai-1(KAI-1)mRN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86例胃癌组织中KAI-1mRNA、MMP-9mRNA的表达。结果:KAI-1mRNA在高分化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58.82%)明显高于低分化者(15.56%)(P〈0.05),MMP-9mRNA表达率在高分化和低分化腺癌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KAI-1mRNA表达率(61.90%)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23.08%)(P〈0.05),MMP-9mRNA则相反(p〈0.05);KAI-1mRNA表达率随浸润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MMP-9则逐渐升高(P〈0.05)。KAI-1mRNA在TNMI期胃癌的表达率明显高于TNMⅢ期和Ⅳ期者fP〈0.05),MMP-9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AI-1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MMP-9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骨肉瘤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与骨肉瘤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为阐明骨肉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18例骨软骨瘤和36骨肉瘤中的PTEN、CD34蛋白的表达,对其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PTEN在骨肉瘤中和骨软骨瘤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3%和88.9%,骨肉瘤组低于骨软骨瘤组,PTEN蛋白在骨肉瘤和骨软骨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在骨肉瘤组织中,Ⅲ期骨肉瘤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Ⅱ期(ⅡA期、ⅡB期)组相比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ⅡA期与ⅡB期骨肉瘤的PTEN蛋白的表达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在骨肉瘤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理组织学分型未见明显相关性。④骨肉瘤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强度与骨肉瘤微血管密度(MVD)之间呈明显负相关(r=-0.915,P〈0.01)。【结论】①PTEN蛋白在骨肉瘤组织中低表达,在骨软骨瘤组织中高表达;在骨肉瘤的Ennecking外科分期中,ⅡA、ⅡB期的PTEN蛋白表达高于Ⅲ期,PTEN蛋白的表达与骨肉瘤的恶性程度、骨肉瘤的浸润、转移相关。②提示PTEN蛋白在骨肉瘤组织中表达强度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之间呈明显负相关,骨肉瘤PTEN蛋白表达的缺失和降低可能促进肿瘤血管的生成,在骨肉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蛋白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VEG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44例乳腺癌组织和10例乳腺纤维瘤石蜡切片中PTEN蛋白、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PTEN蛋白表达与VEGF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二者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PTEN蛋白表达定位于细胞质,乳腺癌组织PTEN蛋白表达阴性者占47.7%(21/44),表达阳性者占52.3%(23/44)。PTEN在乳腺癌腋淋巴结是否转移(P〈0.01)或ER状态(P〈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TEN与VEGF蛋白表达呈副相关,但差异不显著(rH=-0.236P=0.122)。结论PTEN对乳腺癌预后判定有一定价值,乳腺癌患者PTEN蛋白低表达与预后不良有关。VEGF可能是PTEN的主要下游基因,二者对乳腺癌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第10号染色体上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缺失的基因(PTEN)及cyclin E蛋白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0例胃癌及相应距癌组织5cm外的正常胃黏膜组织,采用免疫组织En Vision两步法检测癌及癌旁组织中PTEN、cyclinE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TEN及cyclin E在胃癌组织中阳性率,与癌旁组织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32.46、4.83,P均〈0.05);PTEN及cyclin E在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腺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20.59、5.47,P均〈0.05);PTEN、Cyclin E在胃癌TNM分期中Ⅰ-Ⅱ期的阳性率与Ⅲ-Ⅳ期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6.57、4.02,P均〈0.05):同样在淋巴结有转移的胃癌组织中阳性率与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阳性率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7.46、5.16,P均〈0.05)。结论PTEN及cyclin E蛋白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生物学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P53、cyclinD1和Rb蛋白在食管癌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对59例食管癌组织的cyclinD1、P53和Rb蛋白进行定量检测。结果:cyclinD1、P53在低分化组的表达显著高于分化组(P〈0.05);Rb在低分化组的表达低于分化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3种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P53和cydinD1的表达与食管癌的分化密切相关;cyclinD1上调,P53失活可能是食管癌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分子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研究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分别检测60例胸外科食管鳞状细胞癌手术患者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PTEN的表达水平。分析PTEN在食管鳞状细胞癌浸润、分化、转移中的作用。结果 PTEN在正常食管组织(2.01±0.07)、癌旁组织(1.50±0.10)、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0.89±0.08)中的表达逐渐降低(P0.01)。PTEN在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0.87±0.08)的表达比在无淋巴结转移(0.94±0.07)的表达低;PTEN在高分化(0.91±0.06)、中分化(0.90±0.07)、低分化(0.85±0.10)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逐渐降低,PTEN在浸润深(0.88±0.08)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比浸润浅(0.93±0.07)的表达低(P0.05或0.01)。在60岁组与≥60岁组中的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EN基因的丢失或突变均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生长、分化和浸润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皮肤鳞癌(CSCC)组织中Wnt1和SFRP1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以探讨它们在CSCC可能的发病机制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35例CSCC组织中Wnt1和SFRP1表达,30例正常皮肤组织作对照。结果 Wnt1在CSCC组织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SFRP1在CSCC皮损组织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正常皮肤组织(P<0.05)。Wnt1蛋白表达与CSCC组织学分期有关(P<0.05),Wnt1在CSCCⅢ级表达阳性率高于CSCCⅠ级,而SFRP1蛋白在不同的组织学分期的CSCC组织中表达无差异(P>0.05)。结论 Wnt1与SFRP1可能参与了CSCC的发生与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食管鳞癌组织中F-box蛋白4(FBX4)和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1相互作用核蛋白2(TIN2)mRNA表达,并分析其与食管鳞癌相关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 收集110例明确诊断的食管鳞癌中心组织及其30例癌旁组织,采用SBY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FBX4和TIN2基因在食管鳞癌中心组织和癌旁组织mRNA水平的表达,并分析FBX4和TIN2 mRNA表达临床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 FBX4 mRNA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24±0.43(n=110),而在肿瘤旁组织中为0.40±0.27(n=30),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8);食管鳞癌组织中TIN2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1.59±1.19(n=101);肿瘤旁为2.54±1.89(n=30),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TIN2 mRNA表达在临床各参数不同分组内均未发现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FBX4 mRNA表达虽在不同性别、年龄、钡餐分型、临床分期和肿瘤长度中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不同病理分型中存在统计学差异,即相对于高分化鳞癌,低分化和中分化的鳞癌组织中的FBX4 mRNA表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BX4和TIN2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671,P=0.000).结论 FBX4和TIN2 mRNA在食管鳞癌组织中均表现表达增高,且存在直线相关关系,提示FBX4和TIN2可能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肿瘤分化程度与FBX4表达相关,而与TIN2不相关,表明肿瘤分化还与FBX4介导的泛素化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TβRⅡ)和磷酸化Smad2(P-Smad2)蛋白在食管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Western blot技术对38例手术切除的食管癌标本和12例癌旁组织中的TβRⅡ、P-Smad2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食管癌中TβRⅡ、P-Smad2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TβRⅡ、P-Smad2的表达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年龄、性别构成比、组织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组织中存在TβRⅡ和Smad2 的蛋白表达异常,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食管鳞状细胞癌癌灶、癌旁组织、癌转移及非转移淋巴结中Fas、FasL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食管鳞癌患者的癌及癌旁组织,转移及非转移淋巴结,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技术测定以上组织Fas、FasL的表达情况.结果 Fas蛋白表达在癌组织中55.6%低于癌旁组织85.19%(P<0.05),高分化癌组织84.2%高于中分化44.4%和低分化25.0%(P<0.05),伴淋巴结转移癌组织38.1%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66.7%(P<0.05),转移组淋巴结33.3%低于非转移组66.7%(P<0.05);FasL蛋白表达在癌组织中81.5%高于癌旁组织48.2%(P<0.05),高分化57.9%低于中分化92.6%和低分化100%(P<0.05),T2期66.7%低于T3期96.0%和T4期100%(P<0.05),伴淋巴结转移癌组织100%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69.7%(P<0.05),转移组淋巴结71.4%高于非转移组的42.4%(P<0.05);比较临床TNM分期,Fas及FasL蛋白阳性表达率则未见差异(均P>0.05).结论 食管鳞癌组织中存在Fas表达下调,FasL表达上调,并在食管鳞癌的发生转移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在大肠癌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大肠癌中PTEN和VEGF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和病理特点的关系。结果大肠癌中PTEN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5.8%(22/48),显著低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的阳性率(P〈0.01);VEGF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2.9%(35/48),显著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的阳性率(P〈0.01);PTEN和VEGF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1);PTEN蛋白低表达和VEGF蛋白高表达与大肠癌Dukes分期、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1),而与年龄和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结论PTEN和VEGF蛋白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和生物学行为有密切关系,联合检测PTEN和VEGF蛋白的表达,对大肠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KAI1基因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3例NSCLC、51例相应的癌旁组织和13例非肿瘤性肺组织的KAI1和TIMP-1、MMP-9的表达,采用χ2检验和Pearson法分析三者与临床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结果在73例NSCLC和64例癌旁及非肿瘤组织中,KAI1和TIMP-1的阳性率分别为39.7%、74.0%和90.6%、37.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MP-9阳性率为79.4%和67.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NSCLC组织中,KAI1检出率在不同TNM分期、淋巴结有无转移、不同肿瘤类型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MP-1、MMP-9的检出率在不同TNM分期、淋巴结有无转移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检出率与年龄、性别无关;KAI1的表达与TIMP-1、MMP-9呈负相关(r=-0.463 7、-0.344 5,P0.05)。结论 KAI1和TIMP-1、MMP-9均与肺癌的发展、转移有关,联合检测三者可成为评价NSCLC发生、发展的预后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王欣  佘亮  杨艳红  朱振龙  王政民 《临床荟萃》2012,27(12):1032-1035,F0003
目的 探讨食管鳞癌及正常食管黏膜中脑膜瘤相关蛋白(meningioma associated protein,MAC30)、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蛋白的表达及相关性,并分析其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SP)法检测68例食管鳞癌及22例正常食管黏膜中MAC30、COX-2表达情况.结果 MAC30、COX-2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分别明显高于正常食管黏膜,50.0% vs 4.5%,48.5% vs9.1%(P<0.01),同时在临床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呈中等正相关(rs =0.324,P<0.05),这两种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大体形态、分化程度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MAC30、COX-2蛋白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与其侵袭转移密切相关.食管鳞癌中MAC30蛋白与COX-2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许鹏  沈令广  杨长征  王丹云  张志平  王宗明 《新医学》2009,40(10):638-640,F0003
目的:探讨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protein 78,GRP78)在人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并了解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食管鳞状细胞癌手术切除标本59份,距癌组织5em以上的手术远端切缘的食管正常鳞状上皮组织20份,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RP78的表达情况,并分析GRP78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GRP78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食管正常鳞状上皮组织(P〈0.01);GRP78的表达程度随着浸润深度的增加而增高;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增高;病理分期高者表达高于病理分期低者;有淋巴转移者明显高于无淋巴转移者(P〈0.05~0.01)。GRP78表达与患者性别及肿瘤长度无关(P〉0.05)。结论: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多呈GRP78的阳性表达,说明GRP78可能参与了人类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