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高年  刘颖 《临床医学》2009,29(9):10-11
目的探讨积极控制血压能否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例共72例,随机分成试验组37例及对照组35例,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2h内将收缩压降至170mmHg(1mmHg=0.133kPa)左右,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试验组血肿扩大发生率为8.1%;对照组血肿扩大发生率为31.4%,两组血肿扩大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如果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血压有明显升高,对其进行积极的降压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出现早期血肿周围性水肿对预后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脑出血患者156例,以发病后12h内出现早期血肿周围性水肿的患者作为早期水肿组,未出现早期血肿周围性水肿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改良Rankin评分和预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早期水肿组Rankin评分和预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出血部位为基底神经节、NHISS评分≥14、GCS评分≤8、入院时收缩压≥160 mmHg、入院时舒张压≥100 mmHg、既往高血压会增加血肿周围水肿发生的风险。结论脑出血患者出现早期血肿周围性水肿会增加预后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临床上对于脑出血患者的诊治时,应谨慎处理血肿周围水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CT监视立体定向早期血肿定量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56例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自1978年Backlund首次采用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以来,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明显改善,生存率和存活质量明显高于开颅手术和保守治疗〔1~3〕。大量的临床研究认为,超早期(发病7小时内)和早期(发病7~72小时)血肿抽吸对提高存活质量有重要意义〔4...  相似文献   

4.
甘露醇应用时间对丘脑出血血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甘露醇对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及如何正确使用甘露醇。方法选择300例丘脑脑出血、入院在3h以内,经CT检查出血量在60ml以内的患者,无脑疝迹象,分为即刻应用甘露醇组(150例)和12h后用甘露醇组(150例)。72h复查脑CT,血肿增大超过33%为早期血肿扩大,分析发病12h内应用甘露醇对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结果发病12h内使用甘露醇组发生血肿扩大106例,12h后用甘露醇组26例,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12h内不适当应用甘露醇可增加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使病情加重。对于脑压增高没有危及生命的患者,尤其发病12h内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不宜盲目使用甘露醇,以免使血肿扩大,加重病情。  相似文献   

5.
卢革新 《临床医学》2011,31(1):32-33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后早期血肿继续增大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我院收治的2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其分为血肿增大组(91例)和血肿不变组(149例),通过对比两组发病前、发病时及发病后的各项因素,找出危险因素。结果情绪激动、血肿形态不规则、大量应用甘露醇、血压持续不降及血肿量20~30 ml为高血压脑出血后早期血肿继续增大的危险因素,而血肿量〉30 ml可能是血肿继续扩大的保护因素。结论有效干预诸危险因素,合理调控血压和使用甘露醇,对血肿不规则和出血量20~30 ml者密切观察病情,将为高血压脑出血治疗带来益处。  相似文献   

6.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发生时间、相关因素及其预后。方法对发病后 2 4小时内脑出血患者进行动态CT观察 ,并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为 14 .9% ,在血肿扩大病例中 ,76 .8%发生在 6小时内 ,19.6 %发生在 6~ 2 4小时 ,3.6 %发生在 2 4小时以后。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 ,血肿形态、出血部位、长期饮酒者与血肿扩大密切相关 ,而与高血压、患者年龄、血肿量与血肿扩大无显著相关性。多数患者血肿扩大后病情加重 ,病死率明显高于非血肿扩大组 (P <0 .0 1)。结论脑出血患者早期还存在活动性出血 ,血肿扩大后病死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增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增大?任菽芸李承晏吴雪威方孝思秦昌海一般认为,高血压性脑出血(HCH)患者脑内活动性出血可以在1小时内自行终止〔1〕。但近年来有人提出,HCH患者脑内出血时间比一般想象的要长〔2〕。脑内出血时间延长会导致临床症状恶化,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8.
中小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应用甘露醇剂量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甘露醇对中小量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及如何正确使用甘露醇。方法 选取高血压幕上性非丘脑出血、脑压增高不突出、发病 6h内、血肿量 <5 0mL的患者 84例 ,将 2 4h内应用 2 0 %甘露醇 2 5 0mLQ8h或Q12h者称为常规组 (2 8例 ) ,12 5mL者称为半常规组 (2 8例 )及未使用甘露醇组 (2 8例 )。 4 8h复查脑CT ,血肿增大超过 33%为血肿早期扩大 ,分析早期应用甘露醇对血肿扩大的影响。结果 常规组发生早期血肿扩大 11例 ,半常规组 3例 ,未使用甘露醇组 2例。常规组与半常规组、未使用甘露醇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比较结果相同。结论 中小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 2 4h内不适当应用甘露醇可增加早期血肿发生率 ,使病情加重。半常规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宗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5):1236-123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保守治疗及5例手术治疗好转,3例死亡。结论:与高血压的增高程度,长期饮酒,肝病,血肿形态,血肿部位,血肿内密度,首次行CT检查距发病时间,早期大量应用甘露醇治疗及不合理的护理措施等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相关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和防治对策。方法 :对 13 8例高血压性幕上性脑出血患者发病早期行脑CT检查 ,4 8h复查。血肿体积增大 3 3 %为早期血肿扩大。对血肿扩大发生的时间规律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和对病情的影响进行单、多因素分析。结果 :早期血肿扩大 4 9例 (A)组 ,未扩大 89例 (B组 )。无论单、多因素分析 ,A组发病 <6h做首次CT与B组相应时间做首次CT的例数比较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A组血肿体积、形态不规则及合并肾功能不全者 ,皆明显大于或多于B组 ,差异非常显著 (P均 <0 .0 1) ;合并糖尿病、入院时收缩压水平、酗酒及颅压增高不突出发病 2 4h内应用甘露醇对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 ,仅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1或P <0 .0 5 )。A组复查CT时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明显增加 (P <0 .0 1) ,两组死亡率差异极显著 (P <0 .0 1)。结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于发病 6h内最多见 ,>2 4h者较少见。首次CT时间、血肿体积和形态、肾功能状况是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重要影响因素 ;合并糖尿病、收缩压过高、酗酒及早期不适当应用甘露醇与早期血肿扩大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张海欣  顾芳  王丽  黄英俊  宋钦  刘彦青  王立刚 《临床荟萃》2011,26(23):2074-2076
脑出血(ICH)患者病死率高、致残率高。ICH后血压升高特别常见,血压升高不仅促进血肿增大,而且还加剧脑水肿。国外学者研究发现ICH后脑水肿发生与发病24小时内血压升高和高血压病史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12.
韦琴 《全科护理》2013,(31):2935-2936
脑出血30min,临近脑组织出现“海绵样改变”,3h后范围扩大,6h后紧靠血肿的脑组织坏死并在血肿周围出现血清渗出和脑水肿,表明脑出血造成不可逆损害多在6h左右,超早期是指脑出血后7h内。高血压脑出血病情凶险,病死率、致残率高,早期的抢救护理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应用甘露醇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甘露醇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及如何正确使用甘露醇。方法 选取高血压幕上性非丘脑出血、脑压增高不突出、发病6h内、血肿量〈50ml的患者104例,将24h内应用20%甘露醇250ml者作为常规组(38例),125ml者作为观察组(38例)及未使用甘露醇者作为对照组(28例)。48h复查脑CT,当血肿增大超过33%为血肿早期扩大,分析出血早期应用甘露醇对血肿扩大的影响。结果 常规组发生早期血肿扩大16例(42.1%),观察组4例(10.5%),对照组2例(7.1%)。常规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比较结果相同。结论 中小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24h内不适当应用甘露醇可增加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使病情加重。125ml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脑出血急性期积极降压治疗与按指南要求控制血压对预后及早期血肿增长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收集2006年10月到2007年1月于南京市第一医院连续入院的脑出血患者共41例,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积极降压组(n=24)和指南降压组(n=17),分别予以早期积极降压治疗(入组后立即降压,目标收缩压≤140 mmHg)和按照美国心脏病学会2007年指南要求的降压治疗(收缩压≥180 mmHg才开始降压治疗),24 h后复查头颅CT测量血肿体积并随访患者至90 d,前瞻性比较两组90 d病亡/残疾率、近远期神经功能和24 h血肿增长情况.所得结果应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90 d病亡/残疾率、近远期神经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 h平均血肿增长率积极降压组为16.8%,指南降压组为36.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24 h平均血肿增加的绝对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 mL,5.1 mL,P=0.058);发生早期血肿扩大的比例两组分别为4.2%,47.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 脑出血早期将收缩压降到≤140 mmHg不改变脑出血预后及神经功能转归,但能显著减缓早期血肿增长.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血管破裂所致的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病,也是急性脑卒中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最高的疾病,及时有效的治疗及科学的细节护理对提高本病的治疗效果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仅对我院自2007年9月-2008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这些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为首次发病,平均动脉压大于130mmHg,出血量小于30ml,血肿位于天幕上,对这些脑出血患者我们采用二路输液通道,一路给予乌拉地尔降压,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微创血肿清除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超早期微创血肿清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YL-1型微创血肿粉碎针对起病6小时内的4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了血肿清除术。结果:死亡9例(20.9%),生存34例(79.1%);术后6周评分,基本治愈7例,显著进步16例,进步11例。结论:超早期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有效地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超早期手术的治疗原则及方法选择。方法根据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和CT影像采用三种术式: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血肿腔和脑室同时钻孔穿刺各置引流管持续引流术,开瓣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颞肌皮层贴敷术,后颅窝开颅术。手术时机均在发病后6小时内。结果全组226例,ADL评分1级38例,2级55例,3级60例,4级20例,5级5例,术后死亡48例。结论超早期微创血肿清除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好的方法,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的早期降血压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早期降血压治疗中的血压降低程度对病情转归的影响,进一步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的早期降血压治疗。方法:将83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依其降压用的差异分为Ⅰ、Ⅱ两组,观察治疗后72小时内的血压变化及1周内的病情转归。结果:降压幅度较大的Ⅱ组抢救成功率较Ⅰ组低,而失败率及死亡率较Ⅰ组高。结论:过多,过快地降低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的早期高血压,使病人的抢救成功率下降,死亡率增中。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早期积极降压治疗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近期预后。方法将2009年至2011年期间本院神经内科接诊的83例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早期积极降压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2组疗效及近期预后情况,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治疗组血肿扩大以及残疾比例低于对照组,神经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均好转出院,继续康复治疗,无住院期间死亡患者。结论早期积极降压治疗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确切,且可以改善患者的近期预后,可以常规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强化降压治疗对超急性期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扩大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6月~2019年7月收治的100例超急性期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取早期强化降压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脑血肿体积,治疗后脑血肿扩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水平、脑血肿体积均明显降低,且实验组血压水平、脑血肿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脑血肿扩大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超急性期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取早期强化降压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水平,缩小治疗后脑血肿体积,降低治疗后脑血肿扩大率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