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研究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社区确诊为老年高血压患者350例,按照血压控制现状,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血压控制未达标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共200例;血压控制迭标患者作为观察组,共150例.分析2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以及影响因素.结果 2组患者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吸烟史、高脂血症病史、糖尿病病史、心血管病家族史人数少于对照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患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其中吸烟史、高脂血症病史、糖尿病病史、心血管病家族史、治疗依从性的OR值分别是1.218,1.371,1.425,1.683,1.266(P<0.05).结论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不理想,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血管病家族史、治疗依从性不良为社区老年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1996年,经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系统(BRFSS)研究发现,69.6%的高血压患者合并有其他危险因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心血管或肾脏疾病时,无论血压水平如何,均为高危患者.高血压合并高危因素(心肌梗死、脑卒中、肾脏病或糖尿病等)时,即使血压为140/90毫米汞柱也要降压.如果血压高于140/85毫米汞柱,心血管病危险增加.对于高血压患者,单纯降压即能使心血管病发生率降低20%~30%.降压本身是保护靶器官的重要措施,有效降压能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据业界卫生组织预测,至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将占我国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血管病将占首位。治疗高血压的目的不仅要降低血压,还要全面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血压患者具有心血管病的危险是多因素的,因此高血压的治疗还应包括高血压患者的其他危险因素的治疗,但临床中有许多患者“治不达标”,其原因是复杂的,回顾近一年来山西省吉县人民医院门诊就诊并坚持随诊的高血压病患者共106例,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扩大高血压健康教育范围和纠正高血压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等形式,探索改善高血压病的"三高"、"三低"特点.方法:对157例门诊高血压患者采取建立健康档案并登记、发放健康教育处方、举办高血压健康知识讲座、一对一与患者进行个性化指导、督导服药等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教育前血压达标83例,控制率52.87%,教育后血压达标121例,控制率77.07%,而高血压治疗率由62.42%提高到78.34%.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易发人群及家属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提高对高血压病的知晓率和治疗率,有效控制了高血压患者血压及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示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对防预和控制高血压病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海港职工血压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人群分布 ,为心血管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国际标准化的心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调查 10 2 5 6名 18~ 5 4岁青岛港职工 ,男 7795例 ,女 2 46 1例。结果 :理想血压和正常血压男性为 5 8.6 % ,女性为 85 .2 %。 45~ 5 4岁职工中血压处在正常高值及高血压Ⅰ、Ⅱ、Ⅲ级水平的比例男性占 5 4.8% ,女性占 33 .2 %。经相关分析调整年龄后体重指数、腰臀围比值、腰围、心率与收缩压、舒张压均呈显著正相关 ,男性饮酒量与血压显著正相关。结论 :青岛港职工高血压患病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社区高血压人群进行专项建档管理的效果.方法:对18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分级并建立健康档案,进行专项管理、治疗及随访,从而分析专项建档管理的效果.结果:162例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正常高值,Ⅰ级高血压8例,Ⅱ级高血压6例,4例血压不稳定.患者知道高血压的标准(97.2%)、不良生活习惯对血压的影响(92.0%)、易引起高血压的危险因素(90.0%)、高血压对人体的危害(86.1%)、非药物措施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83.3%).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建立专病档案、进行规范化管理并且使血压控制达标,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及死亡总危险.  相似文献   

7.
陈华 《中外健康文摘》2012,(39):325-326
目的观察对门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研究组除按常规治疗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效果地进行个体化健康指导,观察两组治疗一年后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对高血压知识完全了解46例,占92%;服药依从性提高48例,占96%;定期自我监测血压患者33例,占66%;血压控制达标患者41例,占82%.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健康教育能使较多的患者掌握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血压技能和服药依从性,提高降压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社区人群高血压患病情况,并进行总体心血管事件危险分析,为高血压分级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居民健康档案健康体检项目要求进行社区检查,并以2009年基层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为标准定义各种危险因素、亚临床靶器官损害和临床疾患及相关技术指标,对高血压患者依据血压水平和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总体心血管危险分层。结果:35岁以上居民体检1 143人,发现高血压420人,轻中度高血压占大多数(34.56%),重度高血压占2.19%,高血压前期比例较高(22.48%)。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占体检人数的9.19%。高血压的知晓率46.67%,治疗率29.59%,控制率17.24%。高血压患者不同危险因素显示年龄、腹性肥胖、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的患病率高。根据420例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分层:低危285例(67.86%),中危110例(26.19%),高危25例(5.95%)。添加现存的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或临床疾患再进行危险分层:低危11例,2.62%;中危30例,7.14%;高危379例,90.24%,高血压高危患者比例明显增加(添加后90.24%与添加前5.95%比较,P<0.01)。结论:本组资料中35岁以上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高血压的社区管理仅仅根据患者血压水平进行分层,低估了高血压人群中的高危患者,添加现存的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或临床疾患再进行危险分层提高了高危患者检出率。心血管危险因素对高血压患者总心血管危险分层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治疗策略应根据初始危险分层进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心血管病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与对策进行探析.方法:收集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治疗的80例心血管病患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时我院治疗的80例心血管病患者,为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糖尿病、高血压、侵入性操作等方面无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在年龄、COPD、心力衰竭以及长期卧床的所占比例分别是60%、52.5%、52.5%与37.5%,对照组分别是40%、23.75%、35%、15%,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心血管病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心力衰竭、卧床时间以及COPD等,因此护理人员需重点护理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以防止肺部感染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长期血压增高会造成心、脑、肾(靶器官)的损害,因此合理的饮食、用药及健康的生活方式能有效地控制血压,明显降低靶器官受损的危险性.笔者对门诊高血压患者采取以下健康教育措施,起到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SS目的:探讨3-5期CKD患者高磷血症发病情况并对其危险因素分析,以期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3-5期CKD患者820例,分析患者高血磷的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分析血磷与年龄、性别、肾脏替代疗法(血液透析疗法、腹膜疗法)、肾功能、合并症(高血压病史、心血管病史、糖尿病病史)、蛋白尿、吸烟、饮酒、病因、透析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血磷水平的因素。结果:820例3-5期CKD患者合并高磷血症者269例,发生率为32.80%,其中3期患者中高磷血症者为34例,占9.94%;4期患者中高磷血症者为77例,占30.67%;5期患者中高磷血症者为158例,占69.6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性别、年龄、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蛋白尿、肾功能分期、透析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为男性、透析龄长、肾功能分期为5期及合并高血压是高磷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男性、透析龄长、肾功能分期为5期及合并高血压是高磷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合并危险因素的CKD患者更应该对其进行宣传教育,注意食用限磷食物及低蛋白食物,必要时可以给予磷结合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银屑病及其共患疾病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上海市皮肤病医院2009年至2015年的1604例银屑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银屑病与其共患疾病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结果银屑病共患疾病主要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肝脏疾病(脂肪肝、肝炎、肝功能异常)、心血管疾病等。银屑病女性患者更易患心血管疾病(P<0.05),男性更易患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P<0.05);从银屑病发病年龄看,有心血管病组较无心血管病组年龄大,糖尿病组较无糖尿病组大,高血压组较无高血压组大,高脂血症组较无高脂血症组大,高尿酸血症组较无高尿酸血症组大(P均<0.05);有心血管病、高血压的患者银屑病平均病程长(P<0.05);有吸烟史的银屑病患者更易罹患高脂血症(P<0.05)。结论银屑病患者最易伴发血脂异常及肝脏疾病,其次为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糖尿病,且性别、发病年龄、病程、家族史、吸烟史这5个因素可能是影响银屑病患者发生共患疾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增高的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IS)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共纳入85例IS患者,且均证实CRP水平>8 mg/L,同时从门诊随机抽取140例无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病史的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CRP水平.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男性、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卒中病史、入院首次收缩压、LDL与之呈正相关(P<0.05);生活规律及HDL与伴CRP增高的IS患者呈负 相关(P<0.05);两组间WBC差异存在显著性(均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男性、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是伴CRP增高的IS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HDL是伴CRP增高的IS患者的保护因素.结论 伴CRP增高的IS患者的保护因素是HDL;其独立危险因素是男性、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及吸烟史,其中男性、高血压病史及糖尿病史对伴CRP增高的IS患者的影响强度较大,对该类人群的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进行必要的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就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斑块积分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并对这几项指标是否是早期预测冠心病独立危险因子做出评价;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确定CIMT和hs-CRP对冠心病最佳预测值。方法对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87例(冠心病组)及健康体检者29例(对照组)行双侧颈动脉彩超检查,测量CIMT、计算颈动脉斑块积分。2组患者均检测血清hs-CRP、血糖、血脂等指标,记录其是否有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并根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组CIMT、颈动脉斑块积分、血清hs-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多元回归分析证实CI-MT、hs-CRP是独立预测冠心病的危险因子。应用诊断试验建立ROC曲线,CIMT值为0.78mm、hs-CRP质量浓度为2.15mg.L-1时,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分别为96.6%、85.1%,特异度分别为41.0%、72.3%。CIMT与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TC呈显著性相关;hs-CRP与高血压、糖尿病呈显著性相关。结论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TC是CIMT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是hs-CRP的主要危险因素。CIMT、hs-CRP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能早期预测冠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伴脑型脂肪酸结合蛋白(brain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B-FABP)增高的缺血性卒中(ischemicstroke,IS)患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共纳入我院85例IS患者,且均证实B-FABP水平〉11μg/L,同时随机抽取90例B-FABP未增高的IS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患者血清B-FABP水平。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两组间男性、冠心病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饮酒史、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男性、高血压病史、冠心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饮酒史、TG、TC、LDL-C与IS患者B-FABP增高呈正相关(P〈0.05);HDL-C与IS患者B-FABP增高的发生呈负相关(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是IS患者B-FABP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HDL-C是IS患者B-FABP增高的保护因素。结论 IS患者B-FABP水平受高血压、糖尿病及HDL-C的影响,对该类人群的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进行必要的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可能降低IS的发生率、复发率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缺血性卒中患者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以反映卒中二级预防的负担。方法前瞻性调查478例连续的脑卒中门诊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人口学、个人疾病史和不良生活方式,计算单个危险因素的百分比、危险因素的累积数目和组合情况。结果在所调查的危险因素中,高血压(77.2%)、血脂异常(66.7%)和吸烟(42.9%)列前3位。有0~7个危险因素的患者百分比依次为1.5%、8.6%、30.1%、29.7%、19.9%、6.7%、3.3%和0.2%。在具有2种危险因素的患者中,主要的危险因素组合为高血压和血脂异常(28.5%)、吸烟和血脂异常(13.2%)、高血压和吸烟(10.4%)、高血压和糖尿病(10.4%)。结论高血压是卒中预防的重中之重。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是卒中预防的重要环节。90%的患者有2种或2种以上的危险因素,是缺血性卒中的高危人群,应对之综合干预,多数患者需要更严格的治疗靶目标。  相似文献   

17.
The foundation of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is ongoing use of lifestyle measures such as physical exercise, weight reduction, and salt restriction. There should be emphasis on reduction of total cardiovascular risk, including smoking cessation and achievement of goal blood pressures. There are now five classes of first-line blood-pressure-lowering drugs - diuretics, beta-blockers,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 and calcium antagonists. In most patients, the choice of drug will be guided by the clinical situation in the individual patient, including the presence of target organ damage, diabetes, established vascular or kidney disease, or other comorbidities. In the absence of such clinical indications, start drug therapy with a low-dose diuretic. Combination therapy will be needed in around two-thirds of patients, and a diuretic will normally form one element of most combinations, with the second or third drug coming from among the remaining four. Consider the use of fixed-dose combinations to improve adherence to therapy. Use long-acting, once-daily preparations.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既往疾病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 的首发年龄相关性研究.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急诊科首诊的ACS患者300例, 进行年龄、既往吸烟史、肥胖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调查登记,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暴露于吸烟、肥胖、高血压病、糖尿病等某一危险因素的患者, ACS平均首发病龄较未暴露该因素的其他ACS提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暴露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危险因素的ACS平均首发年龄较暴露于一种或无危险因素提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既往吸烟、肥胖、糖尿病、高血压是ACS的高危因素, 可能使ACS患者首发年龄明显提前, 且合并上述因素越多, ACS患者首发年龄越容易提前.早期控制吸烟、肥胖、糖尿病、高血压, 对预防ACS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为高危人群的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复发性脑梗死患者与初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卒中史、近期感染、吸烟史)、辅助检查、预后与转归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比较复发组在原发性高血压史、高脂血症、糖尿病史、吸烟、饮酒、近期感染等均较初发组高。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复发组也高于初发组。复发组治愈、好转率低,无效及死亡率均高于初发组。结论原发性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饮酒、近期感染是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复发性脑梗死治愈、好转率低,无效及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靖西县居民高血压、肥胖、糖尿病患病情况。方法分层随机抽取靖西县居民561例,进行问卷调查,检测其身高、体重、血压和血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61例居民高血压粗患病率为22.6%,其中男性为27.4%,女性为18.0%,男性粗患病率高于女性(P<0.05);肥胖粗患病率为28.2%,男性为35.4%,女性为21.1%,男性肥胖患病率高于女性(P<0.05);糖尿病粗患病率10.2%,男性为11.2%,女性为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患高血压的风险是非糖尿病者的5.99倍,肥胖患者患高血压的风险是非肥胖者的1.63倍;吸烟、嗜酒、喜爱吃肥肉或动物内脏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喜爱运动、经常喝茶和素食是高血压的保护因素;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较低分别为26.8%、19.7%及40.0%。结论靖西县居民高血压、肥胖和糖尿病患病率高;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低,吸烟、嗜酒、喜爱吃肥肉或动物内脏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应当加强卫生宣教,重视防治高血压,提倡健康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