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血清抵抗素和脂联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我院2010-07—2012-06收治的ACI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8),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均治疗2周,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抵抗素、脂联素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TC、TG、LDL-C、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清抵抗素明显下降,脂联素水平明显升高,2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比对照组改善明显,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有效降低ACI患者的血脂及hs-CRP,明显改善血清抵抗素和脂联素水平,防止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IgG与血脂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2014年我院收治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80例,以同年健康体检的受检者80例为健康对照组,对比2组受检者血清IgG与血脂指标。结果相比健康受检者,观察组外周血IgG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脂TG、TC、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IgG、TC、TG、LDL-C均是发病的重要标志性指标,血脂水平升高与免疫系统损伤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的血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和血管性痴呆(VaD)患者的血脂特点。方法采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对2003年5月至2004年12月我院记忆障碍专科门诊50例AD患者、42例VaD患者和50例非痴呆老人(对照组)进行血脂检测,并 进行分析比较。结果AD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水平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VaD组的TC、TG、和LDL-C水平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但两组HDL-C水平没有明显差别;AD组和VaD组 TC水平没有明显差别,但是,AD组HDL-C和LDL-C水平均高于VaD组,而VaD组TG水平却明显高于AD组。结论血清高胆固 醇是AD和VaD共同的危险因素,AD患者的HDL-C和LDL-C增高更显著,而VaD患者的TG增高更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绝经期女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雌二醇(E2)、血脂含量变化,探讨雌激素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 取78名绝经期女性脑梗死患者和62名对照组患者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E2、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门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I(Apo-AI)及载脂蛋白B100(Apo-B100)。结果脑梗死组E2水平(12.86pg/ml)低于对照组(25.59pg/ml),有显著差异(P<0.01)。脑梗死组TG、TC、LDL-C、Apo-B100显著高于对照组(P分别<0.01、0.01、0.01、0.05),脑梗死组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ApoA-I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雌激素水平与TG、TC、LDL-C、Apo-B100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63、-0.44、-0.57、-0.30,P<0.01),与HDL-C呈显著正相关(r=0.53,P<0.01)。结论 雌激素水平降低可导致血脂谱异常改变,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低雌激素水平可能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酒精中毒患者血清脂联素( APN)、叶酸(FA)、维生素B12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甘油三酯、胆固醇、HDL-C、LDL-C、空腹血糖、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等指标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慢性酒精中毒与脑血管疾病及其高危因素的关系,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慢性酒精中毒患者、观察其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方法:慢性酒精中毒患者54例,年龄37 ~68岁,平均48.42±6.39岁。饮酒年限为5~42年,纳入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正常对照组43例,年龄24 ~ 59岁,平均32.60±7.00岁。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脂联素水平;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叶酸和B12水平,同时测定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HDL-C、LDL-C、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等相关指标的水平,研究它们与血清脂联素、叶酸、B12的关系。结果:(1)脂联素(mg/L):对照组平均水平为2.05±1.10(mg/L);酒精组脂联素平均水平为1.5±0.57(mg/L)。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脂联素与空腹血糖呈负相关;与叶酸、B12、甘油三酯、胆固醇、HDL-C、LDL-C无明显相关性。(2)叶酸(ng/ml):对照组为7.33±2.4;酒精组为3.63±1.97。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叶酸与B12、甘油三酯、HDL-C呈负相关;与脂联素、胆固醇、空腹血糖、LDL-C无明显相关性。(3) B12(pg/ml):对照组403.4±116. 17;酒精组497.57±289.57。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与叶酸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与脂联索、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无明显相关性。结论:(1)长期饮酒可降低血清APN水平,且血清APN水平与血糖呈负相关。随着饮酒年限的增加,未发现血清APN随之降低的规律性。(2)长期饮酒可引起血清FA水平降低,并且随着饮酒年限的逐年增加,叶酸FA降低越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脑血管病(CVD)与血脂的关系。方法 检测53例脑出血(CH)及60例脑梗死(CI)患者的血脂,并与60名同龄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CH组TC、HKL一C、LDL-C高于对照组;TG低于对照组,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CI组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和CH组(P<0.005);TC、TG、LDL-C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TG明显高于CH组(P<0.05)。结论 HDL-C是CI的保护因素,CH和CI与血脂的关系不同,甚至完全相反,他们有着不同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脂与脑梗死(CI)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17例脑梗死患者、98例体检健康人群进行血脂测定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测,并行对照分析。结果脑梗死组中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且以不稳定斑块患者为主,颈动脉分叉处(BIF)常见。不稳定斑块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脑梗死组的TC、TG、LDL-C载脂蛋白B(Apo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不同年龄脑梗死患者的血脂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血清TC、TG、LDL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有关。血脂异常是独立于年龄之外的脑梗死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脑血管病患者血脂变化规律。方法 :脑梗死患者 10 6例、脑出血患者 6 5例和非脑血管病患者 83例 ;脑梗死组又分为初发和复发、<6 0和≥ 6 0岁、以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等亚组。用比色法测定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总胆固醇 (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水平。结果 :脑梗死组血清TC、TG和LDL -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而HDL -C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老年脑梗死组TC、T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复发脑梗死组TC、LDL -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脑出血患者血脂指标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组血清TC、TG和LDL -C均高于单纯脑梗死组和对照组。结论 :血清TC、LDL -C主要与复发性脑梗死有关 ,而TC、TG主要与老年脑梗死发生有关 ;血清TC、TG和LDL -C升高与脑梗死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慢性酒精中毒病人的脂联素(APN)水平变化与脑卒中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测定血清中脂联素水平;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HDL-C、LDL-C的水平.结果 慢性酒精中毒患者血清脂联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明显降低,并且与FBG呈负相关.结论 慢性酒精中毒引起的低脂联素血症与脑卒中、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糖尿病等临床疾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急性期血脂代谢异常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脂与血清脂蛋白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94例脑出血与147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Ⅰ(ApoAⅠ)、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ApoAⅠ/ ApoB之间的异同.结果 脑梗死组TG、TC、HDL-C、ApoAⅠ/ ApoB与脑出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与脑梗死血脂代谢异常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和评价补阳还五汤辅助治疗脑卒中对患者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102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进行辅助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颈动脉血管阻力指数(RI)进行检测和记录.结果 2组血清TC、TG、HDL-C、LDL-C治疗后均显著改善(P<0.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TC、TG、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颈动脉IMT厚度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颈动脉RI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对纠正脑卒中患者的脂代谢异常有积极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可作为脑卒中辅助治疗手段予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血清指标水平的关系及对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本院首次诊断为TIA的54例患者作为TIA组,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颈动脉IMT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随访TIA患者1年内的脑梗死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TIA组的IMT及血清hs-CRP、LDL-C、TC、Hcy水平明显增高(P<0.05),且IMT与血清hs-CRP、LDL-C、TC、Hcy水平呈正相关,血清HDL-C、TG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 TIA组中1年内发生脑梗死患者的IMT及血清hs-CRP、LDL-C、Hcy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脑梗死患者(P<0.05),且IMT增厚及hs-CRP、LDL-C、Hcy水平增高是TIA组患者1年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P<0.05); IMT预测TIA患者1年内发生脑梗死的最佳截点为1.090,敏感性为78.57%、特异性为58.33%。结论 TIA患者颈动脉IMT增厚与血清炎症、脂代谢、Hcy指标水平相关,且对1年内脑梗死的发生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和脂质及其综合指数与脑出血(CH)、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脑梗死(CI)的关系。方法对128例CH、108例TIA及104例CI急性期患者血清胆红素、胆固醇等指标进行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I组年龄显著高于CH组(P<0.05)。TIA、CI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低于CH组(P<0.05或P<0.01),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HDL-C)水平及LDL-C/HDL-C、TC/HDL-CTG/HDL-C比值显著高于CH组(P<0.05或P<0.01);CI组患者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IBIL比值显著高于CH组(P<0.01),血清IBIL、HDL-C水平显著低于TIA组(P<0.05),血清LDL-C、n-HDL-C水平及LDL-C/HDL-C、TC/HDL-C比值显著高于TIA组(P<0.05或P<0.01),各组间其它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胆红素和脂质及其综合指数不同程度的变化与脑卒中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长期应用托吡酯、丙戊酸钠单药治疗对癫痫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 方法 连续入组长期单药应用丙戊酸钠控制良好的癫痫患者28例、单药应用托吡酯控制良好的癫痫患者30例,并选取健康对照60例,观察各组间血脂代谢指标的差异。 结果 丙戊酸钠组血清脂蛋白(a)水平显著高于托吡酯组(P<0.001)及健康对照组(P=0.003),而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较其他两组无明显差异。托吡酯组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甘油三酯水平较对照组均未有显著差异。 结论 长期单药应用丙戊酸钠有可能增加癫痫患者脂蛋白(a)的水平,而长期单药应用托吡酯对于血脂水平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visfatin水平来探讨该因子与脑梗死的相关性及发病的关系.方法 分为健康对照组(A组)和实验组(B组),根据测定的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B组又分为无动脉粥样硬化组(B1组)和动脉粥样硬化组(B2组),常规化验空腹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来测定各组血清visfatin水平,分析visfatin与脑梗死的相关性及发病的关系.结果 visfatin水平B组高于A组,B2组高于B1组,logistic回归分析示visfatin含量越高越容易患动脉粥样硬化.结论 visfatin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高水平血清visfatin与脑梗死的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绝经后妇女脑梗死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50例绝经后妇女脑梗死患者及24例正常人血清E2、TC、TC、HDLC、LDL-C水平。结果 绝经后老年与非老年组脑梗死患者血清E2和H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TC、TC、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上述各指标,以老年组改变为最明显,与非老年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老年组有多灶梗死者也明显多于非老年组(P<0.05)。相关分析,E2与IC、IC、LDLC呈负相关,与HDL-C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绝经后妇女脑梗死患者血清雌激素水平降低是导致脂代谢紊乱及脑梗死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狭窄的狭窄程度、相关危险因素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为缺血性卒中的防治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9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全DSA检查结果分为非狭窄组(狭窄<30%)与颅内动脉狭窄组(狭窄≥30%或闭塞),分析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与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家族史、总胆固醇(CHO)、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 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血清脂蛋白(Lpa)等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 (1)本组患者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率为67.78%,发生率最高为大脑巾动脉,其次颈内动脉颅内段和椎基底动脉颅内段,发生率最低为大脑后动脉.(2)有高血压、糖尿病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容易发生颅内动脉狭窄,其同归系数、OR值、P值分别为1.659、5.256、0.002,1.657、5.241、0.046.(3)颅内动脉狭窄组HDL-C含量[(0.99±0.30)mmol/L]比非狭窄组[(1.30±0.50)mmol/L]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03,P=0.001).(4)年龄、性别、吸烟、既往卒中史、脑血管病家族史、TC、TG、LDL-C、ApoA1、ApoB、Lpa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性卒中患者颅内血管狭窄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保护因素有HDL-C.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eima-media thickness,IMT)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入住本院神经内科的脑梗死患者260例纳入观察组,选择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志愿者260例纳入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入院后24 h内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tein cholesterol,HDL-C)、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及外周血CRP,HCY,FIB水平; 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 对照组同期进行上述指标水平检测; 按照是否发生IR将观察组分为IR组、非IR组,比较各组上述指标水平; 以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HOMA-IR与其他各项指标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血清FBG,TC,TG,LDL-C,FINS及外周血CRP,HCY,FIB水平及IMT,HOMA-IR均高于对照组,血清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IR组血清FBG,TC,TG,LDL-C,FINS及外周血CRP,HCY,FIB水平及IMT,HOMA-IR均高于非IR组,血清HDL-C水平低于非IR组(P<0.05); 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OMA-IR与TC,TG,LDL-C,HDL-C水平无相关性(P>0.05),与FBG,FINS,CRP,HCY,FIB水平、IMT增加呈正相关(0.3<r<0.6,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胰岛素抵抗与CRP,HCY,FIB水平、颈动脉IMT增加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