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翟波  汪瑜  王强  张忠良 《新中医》2024,56(7):98-101
目的:观察外洗Ⅰ号方辅助治疗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行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的肩袖损伤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术后配合温水熏洗治疗,试验组术后配合中药外洗Ⅰ号方熏洗治疗,随访3个月。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6周、术后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VAS)、肩关节活动度与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术后6周、术后3个月,2组VAS评分逐渐降低(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周、术后3个月,2组外展、内旋、外旋度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逐渐升高(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外展、内旋、外旋度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洗Ⅰ号方辅助治疗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患者可减轻疼痛症状,同时还能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及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
胡莉丽  安忠诚  陈晨  董黎强  张晓平 《新中医》2023,55(16):169-174
目的:观察扶阳罐疗法联合常规镇痛措施对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肩关节疼痛及肩关节功能的 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4 例行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的气滞血瘀型肩袖损伤患者,根据患者的治疗意 愿分为对照组44 例和观察组40 例。2 组均采用术后常规镇痛措施,观察组加用扶阳罐疗法治疗。2 组均 治疗2 周。治疗前后评定患者的肩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美国加州大学(UCLA) 肩关节评 分系统评分及美国肩与肘协会评分系统(ASES) 评分。结果:2 组治疗1 周及治疗2 周的肩关节疼痛VAS 评 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ASES 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2 组治疗2 周的肩关节疼痛VAS 评分 均较治疗1 周降低(P<0.05),ASES 评分均较治疗1 周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1 周及治疗2 周的肩关 节疼痛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ASES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1 周及治疗2 周 UCLA 肩关节评分系统的疼痛、功能、向前侧屈曲活动、前屈曲力量及患者满意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5),治疗2 周的各项评分均较治疗1 周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1 周及治疗2 周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 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2 组患者均未出现与手术及扶阳罐治疗相关的并发症。结论:扶阳罐疗法联合 常规镇痛措施可有效缓解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患者的早期肩关节疼痛,有助患者在术后尽早开展功能锻 炼,更好地恢复肩关节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肩袖撕裂损伤的效果。方法:依据是否联合PRP治疗将68例肩袖撕裂损伤患者(诊治时间为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接受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研究组(35例)接受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联合PRP治疗。测定肩关节活动范围,评定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功能评分,统计愈合率及再撕裂率。结果:末次随访时两组肩关节活动范围均明显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末次随访时研究组前屈、中立位外旋、外展90°内旋、外展90°外旋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VAS评分明显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末次随访时研究组VAS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Constant-Murley评分及改良UCLA评分明显大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末次随访时研究组Constant-Murley评分及改良UCLA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再撕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袖撕裂损伤患者接受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与PRP联合治疗,可改善肩关节活动范围,减少疼痛,恢复肩关节功能,降低再撕裂率,促进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缝合桥技术修复全层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全层肩袖损伤30例患者,在关节镜下运用缝合桥技术修复全层肩袖损伤。其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51.5±10.4)岁。记录手术前后肩关节VAS评分,手术前后肩关节量表评估和体格检查。功能评分采用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UCLA)和美国肩与肘协会评分(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 Form,ASES);客观评测由医师检测肩关节前屈、外展和体侧外旋角度来记录。结果:术后VAS,UCLA和ASES评分较术前改善,术后平均前屈、外展和体侧外旋角度均较术前改善。结论:关节镜下缝合桥技术修复全层肩袖损伤可取得较满意疗效,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肩关节镜手术治疗肩袖损伤对肩关节功能及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拟实施手术治疗的肩袖损伤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5例),A组采用全肩关节镜手术治疗,B组采用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3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肩肘外科评分(ASES)、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肩关节活动度。结果:术前对两组患者的VAS评分、ASES评分及UCLA评分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组患者的ASES评分和UCLA评分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对两组患者肩关节的前屈、外展、后伸、内旋、外旋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组患者的前屈、外展、后伸、内旋、外旋测定结果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肩关节镜手术较关节镜辅助手术治疗肩袖损伤更有利于肩关节功能及活动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王鹏  危立军 《中医正骨》2023,(10):26-30+36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全缝线锚钉固定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肩袖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均在关节镜下手术,其中采用全缝线锚钉固定治疗50例(全缝线锚钉组)、采用传统锚钉固定治疗46例(传统锚钉组)。比较2组患者的肩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美国加州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CLA)肩关节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 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外旋、外展、上举)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前2组患者的肩部疼痛VAS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2组患者的肩部疼痛VAS评分均降低(t=32.920,P=0.000;t=13.325,P=0.000),且全缝线锚钉组的肩部疼痛VAS评分低于传统锚钉组[(1.58±0.61)分,(3.35±0.48)分,t=15.683,P=0.000]。术前2组患者的UCLA肩关节评分、AS...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肩关节镜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冻结肩患者预行关节镜手术治疗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术后第2天给予独活寄生汤内服;采用ASES评分、VAS疼痛评分法、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法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手术后,患者VAS疼痛评、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治疗组术后3周、术后3个月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SES、Constant-Murley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肩关节镜术后配合独活寄生汤内服治疗冻结肩,能够明显改善肩关节活动度,缓解术后疼痛,具有疗效好,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单排缝合技术联合针刀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北京市隆福医院骨科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60例老年肩袖损伤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纳入研究组(肩关节镜下单排缝合技术联合针刀)与对照组(肩关节镜下单排缝合技术),每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经相应治疗后的洛杉矶加州大学关节功能评分(UCLA评分)、美国肩肘外科评分(ASE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包括、外展、内收、上举、后伸、前屈度、肩袖撕裂再发生率。[结果]研究组ASES评分、UCLA评分、Constant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肩关节活动度优于治疗前。[结论]肩关节镜下单排缝合术治疗肩袖损伤患者术后给予针刀治疗,可有有效缓解患者术后关节活动障碍及疼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脂肪浸润程度对肩袖损伤手术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临床上随访2010年1月-2013年1月手术治疗的无明显脂肪浸润和明显脂肪浸润的大型全层肩袖损伤患者41例,按脂肪浸润程度分为无明显脂肪浸润组25例、明显脂肪浸润组16例。关节镜下双排重建修复损伤肩袖。记录并比较各组肩关节活动范围(ROM)、疼痛评分(VAS)、Constant-Murley评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评分、肩关节简单(SST)评分。结果:41例患者术后获18~36个月(平均24个月)随访。术后ROM、VA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UCLA评分、SST评分与术前比较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在术后末次随访时ROM、功能评分以及疼痛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再撕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全层再撕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浸润程度对肩袖损伤手术修复效果有明显影响,在发生脂肪浸润不明显之前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研究关节镜下微创手术对运动性肩袖损伤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4 年 1 月至 2018 年 8 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 80 例运动性肩袖损伤患者,将其按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0 例。 对照组选择传统肩袖修补术,观察组采用微创关节镜下肩袖缝合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 1 周、2 个月、3 个月 VAS 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 %)比对照组(20.00 %)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微创关节镜下肩袖缝合术对运动性肩袖损伤的治疗效果较好,可降低术后肩关节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 生活质量,是治疗运动性肩袖损伤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康复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5年至2009年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结合康复组120例和中药离子导入组120例,观察肩关节综合功能,采用目测类比法(VAS)评价疼痛程度,两组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等级以及临床疗效等级进行比较。结果:对肩关节综合功能、肩关节功能等级及疼痛在治疗前后进行比较,针灸结合康复疗法显著优于中药离子导入疗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比较:针灸结合康复组总有效率为93.3%,中药离子导入组为70%,两组疗效比较(P〈0.05)。结论:说明针灸结合康复治疗肩周炎在改善功能,缓解疼痛方面疗效均显著优于中药离子导入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电针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行为学、神经生长因子受体TrkC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神经夹持损伤的方式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通过SFI指数、BBB评分观察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模型对照组与电针组大鼠的行为学变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脊髓内TrkC表达情况,进而统计分析各组间的差异。结果:(1)模型组、模型对照组、电针组大鼠SFI指数与正常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2)模型组、模型对照组、电针组大鼠BBB评分与正常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但与正常组相比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3)模型组和模型对照组TrkC平均光密度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结论:电针治疗可以通过提高神经生长因子高亲和力受体TrkC的释放,促进神经元生长、分化和成熟,最终改善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基于“中医综合肺康复治疗”和“社区干预”的中医综合肺康复社区干预法对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肺功能II、III级的稳定期COPD患者各72例,共14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综合肺康复治疗(包括健康宣教、呼吸锻炼、冬病夏治、膏方调理、穴法埋线和中药内服)。两组疗程均为1年,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6个月的中医证候积分、生存质量、6min步行距离、肺功能(FEV1/pre、FEV1/FVC)、急性发作情况的变化。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咳嗽、咯痰、中医证候总积分及生存质量量表中的日常生活、抑郁心理、焦虑心理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P〈0.05,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的比较,各项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6个月,治疗组咳嗽、咯痰、喘息、胸闷、中医证候总积分及生存质量量表中日常生活、社会活动、抑郁心理、焦虑心理、总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P〈0.05,P〈0.01),对照组胸闷、中医证候总积分、FEV1/pre、FEV1/FVC、6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组间同期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及生存质量量表各项积分、6min步行距离、FEV1/pre、FEV1/FV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治疗组急性发作次数、住院次数亦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肺康复社区干预具有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气道通气功能、减少急性发作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施初云  李强 《辽宁中医杂志》2013,(11):2305-2306
目的:观察中药辅助外科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周围粉碎性骨折的优势。方法:将14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81例)。两组均采用内固定术治疗及术后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桃红四物汤合乳香没药散加减。结果:术后第1周起,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周起,治疗组X线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11.35±2.68)周,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13.26±3.51)周,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桃红四物汤合乳香没药散加减配合内固定术,可减轻患者疼痛,促进骨痂形成,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有助于股骨转子周围粉碎性骨折的康复,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医传统康复对脑中风患者的功能改善,以及患者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至2013年期间收治的脑中风患者134例,依据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临床常规治疗,其中,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增加针灸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肢体功能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FMA和MBI评分有所改善(P<0.05),观察组FMA评分和MBI评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6%(70/7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7%(52/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中风患者康复过程中加入传统康复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FMA评分和MBI评分,增加临床有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补肾调经汤治疗卵巢早衰(POF)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性激素的影响。方法:46例PO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予补肾调经汤治疗,对照组23例予激素替代治疗,疗程3个月。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停药3个月的临床症状积分,性激素水平[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3%、69.6%(P<0.05);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血清E2升高(P<0.01),FSH、LH下降(均P<0.01),症状总积分下降(P<0.05或<0.01);停药3个月,对照组血清E2、FSH、LH水平和症状总积分,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补肾调经汤治疗卵巢早衰的疗较显著,能明显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可值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聂燕  廖益飞 《辽宁中医杂志》2014,(12):2640-2642
目的:探讨丹参预防颈椎术后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RI)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386例行上颈椎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先后顺序不同分入两组,观察组198例于术前静脉滴注20m L丹参注射液(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 L稀释后使用),术后每日静脉滴注20m L丹参注射液(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 L稀释后使用),治疗10d,对照组188例于术后三天静脉滴注40mg甲强龙,所有患者均予以相应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术后SCIRI发生率,脊髓型颈椎病(JOA)评分及JOA评分改善率情况。结果:所有368例患者中,SCIRI发生率为2.2%(8/368),观察组SCIRI发生率0.5%(1/198)显著高于对照组3.7%(7/188),观察组术后JOA评分(13.7±2.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3.2±2.3)分,改善率(61.7±2.8)%显著高于对照组(61.2±2.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丹参有效预防上颈椎术后SCIRI,保护脊髓组织和功能,改善JOA评分,促进脊髓功能恢复,加之合理的护理措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针刺配合刺络放血治疗偏头痛近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头面部刺络放血治疗偏头痛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将74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观察组采取针刺配合痛侧头面部穴位刺络放血治疗;对照组常规针刺治疗。分别在治疗结束后第1个月(近期),第6个月(远期)进行2次随访,并分别比较随访时两组的各项镇痛效应指标评分(包括头痛程度、持续时间、发作次数、伴随症状评分及综合评分)以及近远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1个月两组的各项镇痛效应指标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而治疗结束后6个月观察组各项镇痛效应指标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头痛程度、持续时间评分及综合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中,治疗结束后1、6个月观察组各项镇痛效应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治疗结束后1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为83.78%,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疗效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为79.41%,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偏头痛均有明显效果,但相比较而言,针刺配合头面部刺络放血治疗在改善偏头痛患者的头痛程度、发作持续时间方面优于常规针刺治疗,且近远期疗效也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疏肝法结合微创闭式修补术对重度直肠前突的影响。方法将60例重度直肠前突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1组20例采用经阴道切开修补术,对照2组20例采用微创闭式修补术,治疗组20例在对照2组治疗基础上加益气养阴疏肝中药,连服30 d。观察3组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统计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 d、3个月症状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率高于对照1、2组(P<0.05),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及对照2组术中出血及术后疼痛、坠胀发生例数均少于对照1组(P<0.05),且治疗组术后坠胀例数少于对照2组(P<0.05)。3组治疗后7 d及3个月症状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症状积分低于对照1、2组(P<0.05)。结论益气养阴疏肝法结合微创闭式修补术治疗重度直肠前突操作简便,术中、术后并发症少,可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标本兼治,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胶圈套扎术联合外痔切剥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采用胶圈套扎术联合外痔切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术后疼痛、水肿等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均为100%;组问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术后第3天、第7天与第1天及第7天与第3天组内比较,疼痛和水肿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问同期比较,各观察时间点疼痛和水肿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住院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圈套扎术联合外痔切剥术治疗混合痔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