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1 毫秒
1.
目的探讨脉冲振荡法(IOS)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支气管炎的检测意义。方法选择100例COPD患者、100例急性支气管炎患者与正常对照者100例行常规肺通气功能及IOS检测。观察VC、FVC、FEV1%、FEV1/FVC、MMEF、VMAX、MVV;Fres、Zrs、R5、R20、R35、X5、Rc、Rp。结果 COPD组与正常组比较,VC、FVC、FEV1%、FEV1/FVC、MMEF、VMAX、MVV明显降低,P<0.05;Zrs、Fres、R5、R35、X5、R20、Rp明显升高,P<0.05。急性支气管炎组与正常组比较,VC、FVC、FEV1%、MVV明显降低,P<0.05;Zrs、Fres、R5、R20、R35、X5、Rp明显升高,P<0.01。COPD组与急性支气管炎组比较,VC、FVC、FEV1%、FEV1/FVC、MMEF、VMAX明显降低,P<0.01;Zrs、Fres、R5、R20、R35、X5、Rp明显升高,P<0.01。结论 COPD存在阻塞性和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急性支气管炎存在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COPD、急性支气管炎均存在总气道阻力、周边气道阻力、周边弹性阻力异常升高。COPD气道阻力升高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王胜  徐凤珍  陈余清 《临床荟萃》2007,22(12):837-839
目的探讨脉冲振荡肺功能(IOS)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测定37例COPD患者的IOS主要参数,与37例健康人作比较,并与常规肺功能指标作直线相关分析,同时评价各IOS主要参数在COPD诊断中的价值。结果与健康组比较,COPD组呼吸总阻抗(Zrs)、5 Hz与20 Hz时黏性阻力及其差值(R5、R20、R5-R20)、共振频率(Fres)及中心和周边阻力(Rc、Rp)均明显增高,5 Hz时电抗(X5)明显下降(均P<0.01);在COPD组,Fres、Rp、R5-R20、CL、Zrs与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占预计值%)呈显著负相关,Fres、CL与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也呈明显负相关,而X5与FEV1占预计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0.001)。Fres、R5-R20、X5诊断COPD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分别为94.6%、91.9%、54.1%)和特异度(75.7%、67.6%、100%)。结论IOS测定能较好地反映COPD气道阻力的变化,可用于COPD的病情评价。  相似文献   

3.
脉冲振荡法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脉冲振荡法 (IOS)测定指标在COPD的特征性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分析 16 5例健康人 ,95例COPD患者的IOS指标 (Rf、Zrs、R5、R2 0、R35、X5、Rc、Rp) ,同时测定传统通气功能 (VC、FEV1.0 、FEV1.0 %、MMEF、MVV)。IOS结果作t检验。结果 COPD组与健康组比较 ,IOS各项指标均明显增高 (P <0 .0 1)。其中以共振频率(Rf)、周边气道阻力 (Rp)、呼吸阻抗 (Zrs)、气道总阻力 (R5 )、弹性阻力 (X5 )明显高于中心气道阻力 (R2 0Rc)及上气道阻力 (R35 )。COPD组IOS测定结果输出图形具有特征性改变。结论 IOS方法能较好地全面反映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呼吸生理的改变 ,有较大的临床肺功能诊断价值 ,值得推广应用 ,但不能替代传统肺功能而应互补结合则为更优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不同时期瘦素水平的变化,以了解COPD患者炎症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瘦素的作用及其与缺氧、CO2潴留、能量消耗的关系。方法:COPD患者56例,按病程分为急性加重期、临床稳定期。所有入选病例均分别在不同时期测定血清瘦素(Leptin)、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一氧化氮(NO)、C-反应蛋白(CRP)、血清白蛋白(ALB)、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计算体重指数(BMI)、呼吸频率(R)。正常对照组20例。结果:急性加重期与临床稳定期比较,Leptin、NO、CRP、ALB、pH、PaCO2、PaO2、SaO2、R差异有显著性(P<0.01和P<0.05),EPO差异无显著性(P>0.05)。急性加重期Leptin与所测指标相关性分析,Leptin与EPO、ALB、pH呈显著负相关(P<0.05和P<0.01)。与CRP、PaCO2、R、BMI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PaO2,SaO2,NO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肺功能指标中的Zrs、R5、R20,Rc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FVE1,X20负相关(P<0.01,P<0.05)而与FEV/FVC、PEF...  相似文献   

5.
两种气道阻力检测方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比较体积描记法和脉冲振荡法(IOS)所测气道阻力(Raw)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应用及其相关性。方法:用体积描记仪和脉冲振荡仪分别测定32例健康人和56例COPD患者的气道阻力和通气功能。56例COPD患者根据FEV1%减低程度分成轻、中、重度3组。结果:轻度组Raw、呼吸总阻抗(Zrs)、总气道阻力(R5)、中心气道阻力(R20)、周边弹性阻力(X5)均与健康组无明显差异(P>0.05),共振频率(Fres)较健康组增高;中度组Raw、Zrs、R5、Fres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R20、X5与健康组无明显差异(P>0.05);重度组的各值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COPD各组的Raw与Zrs、R5、R20、X5均有相关性,尤其在中、重度组Raw与Zrs、R5、R20相关性更甚。结论:体积描记法是气道阻力测定的常用方法,但在没有条件购置体积描记仪的医院,可用IOS来测定COPD患者的气道阻力,且IOS法具有简单、安全、可靠等优点,特别适用于老年人、儿童、配合不佳者和肺功能差的重症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及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患者气道阻力和睡眠呼吸紊乱的特点. 方法 选取已确诊为COPD 11例(COPD组)、OSAHS 15例(OSAHS组)、重叠综合征4例(重叠组)和健康对照10例(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夜间睡眠多导图监测和气道阻力测定,分析各组气道阻塞的部位及程度. 结果 COPD组、OSAHS组及重叠组的呼吸总阻抗(Zrs)、呼吸总黏性阻力(R5)、中心阻力(Rc)、周边阻力(R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COPD组及重叠组的Zrs、R5、R5-20、Fres、X5、Rc、Rp阻力均显著高于OSAHS组(均P<0.05);OSAHS 组的R20、Rc均高于COPD组(均P<0.05).COPD患者FEV1/Pre%与睡眠效率成正相关(r=0.632,P<0.05).与觉醒次数、低氧时间和氧减指数成负相关(r值分别为-0.672、-0.868、-0.846,均P<0.05). 结论 COPD、OSAHS和重叠综合征患者的中心气道阻力和外周气道阻力均有升高;COPD患者以外周气道阻力增加为主.OSAHS患者以中心气道阻力增加为主;重叠综合征患者的呼吸总阻抗,呼吸道总黏性阻力比COPD和OSAHS患者更高.COPD患者夜间睡眠呼吸紊乱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密切,其中低氧时间和氧减指数为较好的反映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缓解期气道功能的改变。方法:采用MS-IOS肺功能仪对329例支气管哮喘发作期(A组)、183例缓解期(B组)患儿及282例对照组(C组)儿童(依次按年龄分为Ⅰ、Ⅱ、Ⅲ组)用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MEFV)法及脉冲振荡(IOS)法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高呼气容量(PEF)、用力呼气25%肺活量时瞬间流量(FEF25)、用力呼气50%肺活量时瞬间流量(FEF50)、用力呼气75%肺活量时瞬间流量(FEF75);呼吸总阻抗(Zrs)、5Hz时粘性阻力(R5)、5Hz时电抗值(X5)、周边阻力(Rp)、共振频率(Fres)。另对140例中重度哮喘发作患儿(分为3组:Ⅰ组58例,Ⅱ组46例,Ⅲ组28例)用空气压缩泵吸入喘乐宁治疗并进行前后测定指标比较。结果:A组IOS法指标与C组、B组比较,除Ⅲ组周边阻力(Rp)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余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的FEF50及FEF75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140例中重度哮喘发作患儿治疗后MEFV法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3组治疗后IOS法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除Ⅲ组Zrs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余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哮喘发作期、缓解期以小气道阻塞为主的气道功能异常,且可持续一定时间;FEF50、FEF75是较FEV1更敏感的指标;X5、Rp是反映小气道阻塞较敏感的指标。监测哮喘患儿气道功能对掌握哮喘呼吸功能状态,判断病情、指导临床、规范预防手段、评估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脉冲振荡肺功能检测在哮喘儿童支气管舒张试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ISO检测法和常规检测法分别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阳性37例(92.50%),对照组18例(55.00%),2组患者肺功能各项临床指标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在试验后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共振频率(Fres)、呼吸总阻抗(Zrs)、总气道黏性阻力(R5)、周边气道黏性阻力(R20)、周边弹性阻力(X5)各项临床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冲振荡肺功能检测可以准确判断支气管哮喘的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危重病患者应激状态下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危重病患者应激状态下血糖、胰岛素浓度以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探讨这些指标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本院综合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危重病患者54例,于入院24 h内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I(APACHE I)评分,于24 h内或次日清晨抽血检测空腹血糖(FBG)和胰岛素(FINS)浓度,并计算胰岛紊敏感性指数(ISI).根据APACHE I分值、脏器受累情况以及预后进行分组,比较各组问FBG、FINS及ISI的差异,并对APACHE I评分与FBG、FINS及ISI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 按APACHE I评分值分为≤10分、10~20分及>21分3组,表现为随评分增加,各组APACHEI评分、FBG、FINS均显著增加,ISI显著减少(P<0.05或P<0.01).多个器官功能障碍组APACHE I评分、FBG、FINS较单个器官功能障碍组显著增加,而ISI显著下降(P<0.05或P<0.01).死亡组APACHE I评分、FBG较存活组显著增加,ISI显著下降(P均<0.01);而FIN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4例危重病患者的APACHE I评分与FBG呈显著正相关(r=0.816 5,P<0.01;回归方程:.),=0.573x+3.072),与ISI呈显著负相关(r=-0.703 9,P<0.01;回归方程:y=-0.107x-3.598),但与FINS无线性相关关系(r=0.283 0,P>0.05).结论 危重病应激状态下存在胰岛素抵抗,FBG及ISI可作为反映危重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良好指标,部分患者表现为高胰岛素血症,但FINS不能准确反映危重病的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探讨脉冲震荡法在测定咳嗽变异型哮喘 ( CVA)患者呼吸阻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脉冲震荡法 ( IOS)测定 2 7例健康人 ;2 2例 CVA患者的常规肺功能和呼吸阻抗。CVA患者先测定呼吸阻抗、常规肺功能基础值 ,然后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 ,激发试验阳性 ( PD2 0 - FEV1 )患者 ,在没有吸入喘乐宁之前立即测定呼吸阻抗和常规肺功能。结果 CVA患者激发试验前呼吸阻抗和健康人相比较 ,CVA组出现 Zrs、Fres、R5、R2 0 测定值增高 ,尤其是 Fres为 ( 17.4 1± 7.67) Hz,明显高于健康人 ( 10 .18± 2 .3 0 ) Hz,X5( - 1.2 9± 0 .99) mm Hg/( L·s)显著负于健康人 ( - 0 .78±0 .2 9) mm Hg/( L·s)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和 <0 .0 5。CVA组激发后 (即诱发哮喘发作时 ) Zrs、Fres、R5均比激发前增高 ,而 X5( - 2 .5 8± 1.5 4 ) mm Hg/( L· s)也明显负于激发前 ( - 1.2 9± 0 .99) mm Hg/( L· s) ,将近负于激发前的 2倍 ,CVA组激发前后比较除 R2 0 外其余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结论应用 IOS法测定 CVA患者呼吸阻抗 ,能较好地反映 CVA患者激发试验前后的呼吸道粘性阻力和弹性阻力变化。患者只需自主呼吸 ,无需特殊的用力呼气 ,重复性好 ,为临床诊断 CVA提供一种有效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妥亚军  多杰  杨小英  顾玉海 《临床荟萃》2010,25(15):1298-1300
目的探讨脉冲振荡技术(IOS)在中高度海拔地区对支气管哮喘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常规肺功能进行相关性研究,就其是否可作为支气管哮喘诊断的敏感指标进行探讨。方法采用IOS测定10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肺功能,在行支气管舒张试验后,应用常规肺功能测定方法和IOS肺功能测定方法先后测定肺通气功能和呼吸阻抗。结果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15分钟后与用药前比较,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出25%肺活量时最大呼气流量(FEV25)、呼出50%肺活量时最大呼气流量(FEF50)均明显增加,分别为FVC(2.74±0.79)Lvs(2.41±0.79)L,FEV1(1.65±0.53)Lvs(1.38±0.44)L,FEV1(1.65±0.53)Lvs(1.38±0.44)L,FEV25(2.18±1.72)L/svs(1.76±1.47)L/s,PEF50(1.21±1.04)L/svs(0.91±0.90)L/s(均P<0.01),治疗后IOS指标呼吸阻抗(Zrs)、5Hz振荡频率时黏性阻力(R5)、20Hz振荡频率时黏性阻力(R20)、共振频率(Fres)比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分别为Zrs(0.52±0.23)kPa.L-1.s-1vs(0.73±0.37)kPa.L-1.s-1,R5(0.45±0.16)kPa.L-1.s-1vs(0.65±0.19)kPa.L-1.s-1,R20(0.40±0.12)kPa.L-1.s-1vs(0.50±0.10)kPa.L-1.s-1,X5(0.27±0.08)kPa.L-1.s-1vs(0.40±0.11)kPa.L-1.s-1,Fres(17.20±3.03)Hzvs(25.18±5.51)Hz(均P<0.01)。结论 IOS肺功能测定可客观地反映气道阻塞性疾病的实际情况,应用于支气管舒张试验是判断及鉴别诊断哮喘的一项敏感而可靠方法 ,在中高度海拔地区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瘦素与高血压的关系研究国内外不多且结果不一致,探讨血清瘦素浓度与新疆哈萨克族(简称哈族)的血压水平及性别、肥胖、体脂、血脂、和空腹胰岛素的关系。方法用放免法检测68例哈族高血压患者和124例哈族健康志愿者的血清瘦素浓度,同时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空腹胰岛素(FINS)和体重指数(BMI)、体脂百分含量(Fat%)及腰围/臀围(WHR),并分析血清瘦素浓度与不同血压水平以及性别、BMI、Fat%、WHR和血脂、空腹胰岛素的关系。结果高血压组血清瘦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级高血压血清瘦素显著高于2组高血压(P<0.05),2级高血压组血清瘦素显著高于1级高血压(P<0.05)。血清瘦素与SBP、DBP均呈直线正相关(P<0.01,P<0.05);女性瘦素显著高于男性(P<0.001),肥胖者瘦素显著高于非肥胖者(P<0.05);血清瘦素与TG呈直线正相关(P<0.05),而与TC、HDL-C、LDL-C及LP(a)无关;高血压组空腹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瘦素与FINS水平呈正相关(P<0.01),与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瘦素与新疆哈族血压水平相关,与性别和TG有关,且与BMI、Fat%、TG及FINS呈正相关,与ISI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彭理明  周蓉 《临床荟萃》2020,35(9):833-836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远期病死率的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COPD患者82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BMI水平高低将患者分为营养正常组(49例)和营养不良组(33例)。对两组患者的营养状态、肺功能、住院时间以及远期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 营养不良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album, ALB)、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 PAB)以及血淋巴细胞计数(lymphocyte count, TLC)水平明显低于营养正常组患者(P<0.05)。营养不良组患者的肺功能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 P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st second,FEV1)、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水平均显著低于营养正常组患者(P<0.05)。营养不良组住院时间以及远期病死率均显著大于营养正常组(P<0.05)。患者BMI与肺功能的PEF、FEV1、FEV1/FVC呈正相关(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BMI水平与远期病死率有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 COPD患者的营养状况与肺功能的改善及预后的良好恢复密切相关,营养不良者远期病死率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脉冲振荡(IOS)呼吸阻抗值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中的变化,并探讨其在OSAH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OSAHS患者(OSAHS组)、22例单纯打鼾而无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单纯鼾症组)和20名健康人(对照组)进行IOS肺功能检测,比较3组的呼吸阻抗指标,并将OSAHS患者睡眠监测有关指标与呼吸阻抗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OSAHS患者上气道阻力(R35)、中心气道阻力(R20)、呼吸总阻抗(Zrs)、总气道阻力(R5)明显高于单纯鼾症组和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单纯鼾症组又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OSAHS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与R35和R20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623和0.617(P<0.01);最低SO2与R35、R20、Zrs呈负相关,r分别为-0.607、-0.591和-0.462(P<0.01)。结论:IOS肺功能可作为检测OSAHS患者上气道阻力的一种方法,为非睡眠状态下OSAHS诊断及病情程度判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佐剂性关节炎(ad juvant arthritis,AA)大鼠的肺功能、肺部HRCT改变及细胞因子(TNF-α、IL-10)的变化。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每组12只,向模型组动物右后足跖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0.1 m l致炎。致炎48 d后行肺功能测定、肺部HRCT扫描并留取血液标本以备测定细胞因子,同时观察两组大鼠足跖肿胀度及关节炎指数。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25%肺活量的最大呼气流量(FEF25)、50%肺活量的最大呼气流量(FEF50)、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最大呼气流量(PEF)显著降低(P<0.05或P<0.01)。模型组大鼠HRCT表现为肺轮廓欠清晰,肺部血管影扩张,边缘模糊且不规则,两肺有索条状密度增高影,邻近胸膜轻度肥厚。模型组TNF-α显著升高(P<0.05),IL-10显著降低(P<0.01)。相关分析发现,大鼠肺功能参数FVC、FEV1、FEF25、FEF50、MMEF、PEF与足跖肿胀度呈负相关;FEV1、FEF25、FEF50、MMEF、PEF与TNF-α呈负相关;PEF与IL-10呈正相关、与TNF-α呈正相关,足跖肿胀度与IL-10呈负相关。结论AA大鼠存在肺功能减退,肺部影像学改变,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因子网络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