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胆囊结石伴胆管病变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 27例胆囊结石伴胆道病变患者,先用ERCP、乳头切开术(EST)取石;或ERCP和鼻胆管引流(ENBD)及柱状气囊扩张术(EPBD)治疗,术后3~11天,患者无发热、腹痛,血淀粉酶正常,再按常规四孔法施行LC。结果 26/27例(96.3%)成功完成ERCP术。18例行EST术,1例用EPBD,5例置ENBD,2例仅造影诊断。15例胆总管结石全部取尽。25例病人完成LC术,2例开腹手术。2/27例(7.4%)ERCP术后急性轻型胰腺炎,无LC和EST相关并发症。结论 ERCP联合腹腔镜对胆囊结石伴胆管病变的治疗,符合外科微创诊治理念,是外科微创术式的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十二指肠镜胆管逆行造影/Oddis括约肌切开取石(ERCP/EST)+腹腔镜胆囊切除(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LCBDE)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RCP/EST+LC+LCBDE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75例,ERCP/EST术后2~5天行LC或LC+LCBDE。结果成功实施ERCP/EST+ENBD+LC 57例,实施ERCP+ENBD+LCBDE+LC 14例,实施LC+LCBDE+T管引流术3例,LC中转开腹1例,ERCP+EST+ENBD术后高淀粉酶血症8例,经内科保守治疗,未发现胰腺炎及十二指肠乳头出血病例,随访6~24个月,均未见明显反流性胆管炎症状及结石复发,未发现胆管狭窄表现。结论 ERCP/EST+LC+LCBDE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能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效果,而且具有微创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微创手术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83例,其中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LC+LCBDE组)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46例,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及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ERCP/EST+LC(ERCP/EST+LC组)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3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包括手术成功率,中转开腹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近期结石复发率,住院费用及时间等。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93.5%vs 89.2%),中转开腹率(6.5%vs 5.4%),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8.7%vs 8.1%),近期结石复发率比较(5.2%vs 7.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联合LCBDE与LC联合ERCP/EST对于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同样有效,LC联合ERCP/EST可缩短手术时间,但在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方面不如LC联合LCBDE,两种微创方式都有其各自的适应证,应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适应证、手术时机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为63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ERCP、EST联合LC序贯治疗的临床资料。先行EST取出胆总管结石,再于2~5 d内行LC。结果:61例(97%)成功施行EST,2例失败,59例成功完成LC,无出血、胆漏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联合应用EST和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可行,具有患者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及无需T管引流等优点,充分体现了当今外科领域微创化的治疗原则,可作为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7月至2013年7月为14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EST+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临床资料,其中138例LC术前发现合并胆总管结石,先行ERCP+EST,根据EST术后并发症治愈情况再行LC;LC术后发现胆总管残余结石7例,于LC术后1周行ERCP+EST治疗。结果:术前发现合并胆总管结石的138例患者中,129例LC术前取石成功,胆总管结石完全排出,成功率93.5%,ERCP+EST术后出现胰腺炎或高淀粉酶血症11例,胆管炎1例,消化道出血1例,治疗痊愈后行LC。另有9例ERCP插管不成功后行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LC术后发现胆总管残余结石7例,ERCP+EST取石均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ERCP+EST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效果好、并发症少、康复快等优点,扩大了LC的指征,符合外科手术微创化的趋势,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ERCP/EST联合LC方法治疗的4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ERCP/EST手术成功率97.5%(39/40),1例插管失败,LC手术成功率97.4%(38/39),1例中转开腹手术,8例(20.5%)患者ERCP/EST术后出现高淀粉酶血症,无出血、胆瘘、十二指肠瘘、胆管损伤及胆道结石残留等并发症发生。61.5%(24/39)患者ERCP/EST术后2~5天行LC术,38.5%(15/39)患者ERCP/EST术后6~14天行LC术,前者在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上明显低于后者。结论 ERCP/EST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可行,具有患者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ERCP术后尽早施行LC可减少患者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MRCP在内窥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微创方式的选择。方法对B型超声检查未发现胆总管结石,但临床高度怀疑的65例胆囊结石病人行MRCP检查,确认胆总管有结石者行EST治疗,术后3~5d再行LC术;如未发现结石则可先行LC术,再根据术后的随访情况决定是否进一步行ERCP+EST。结果经MRCP检查发现胆总管结石13例,均成功行EST+LC术。未发现结石的52例仅行LC术。其中,除2例术后反复出现胆道感染、黄疸,经ERCP证实胆总管残留结石行EST取石外,其余病例术后随访1月~2年均未发现异常。结论根据MRCP检查结果选择不同的微创方式治疗可疑伴有胆总管结石的胆囊结石病人是安全可行的,可使胆总管无结石的可疑病人避免有创ERCP检查所带来的痛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十二指肠镜、腹腔镜序贯治疗胆石症2 248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腹腔镜序贯性诊治胆石症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4年12月采用十二指肠镜、腹腔镜序贯性诊治方案治疗胆石症2 248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确诊胆囊结石1 817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431例.B超诊断为胆囊结石2 021例中,行术前ERCP 690例,发现胆总管结石213例;术中胆道造影(IOC)85例,发现胆总管结石1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后胆总管残余结石6例,并经EST治愈.B超诊断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227例中,ERCP证实胆总管结石202例.行LC 1 817例,EST LC 395例,LBDE 36例(其中胆管一期缝合26例,T管引流10例).全组中转开腹28例(1.2%),并发症52例(2.3%). 结论十二指肠镜、腹腔镜序贯性诊治方案治疗胆石症,体现了内镜、腔镜联合应用的优势,术后残余结石率低,微创治疗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9.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微创治疗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应用十二指肠镜及腹腔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间对94例ABP患者进行微创治疗的临床资料。ABP合并胆囊结石的59例行行单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总管结石14例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同时置入鼻胆管引流(ENBD),其中3例联合LC;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21例行ERCP EST,联合LC治疗。结果全组术后再次发作胰腺炎1例,胆道出血1例,均为ERCP EST患者;另肺部感染2例,切口感染1例,5例均经非手术治疗痊愈。全组有效率100%。结论十二指肠镜及腹腔镜联合应用于治疗ABP效果好。微创技术是目前ABP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系统评价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9-2013年期间收治的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患者192例,分为微创组(ERCP+EST,联合LC)109例和对照组(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83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微创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 0.05),但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及住院费用较对照组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合理的术前评估下,ERCP+EST联合LC的微创手术方案可安全应用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具有创伤小、效果好、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CBDE)+一期缝合(PS)+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TD)+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三种微创手术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2年7月至2017年7月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因胆总管结石行手术治疗的2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三种微创治疗方式的术前、术中、术后及住院时间及费用情况的差异评价三种手术方式之间差异。结果 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术前ALT、术前TBil、胆总管直径、胆总管结石个数和胆总管结石最大直径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术后TBIL、术后镇痛、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P+LC组较LCBDE+PS组和LCBDE+TD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腹腔引流时间及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短,但中转率高、术后禁食时间长、ALT恢复慢;LCBDE+PS组较ERCP+LC组和LCBDE+TD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三组间的住院费用ERCP+LC组>LCBDE+TD组>LCBDE+PS组。结论 ERCP+LC组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腹腔引流时间和使用抗生素时间短的优点,也存在手术中转率较高、术后禁食时间长的缺点。LCBDE+PS组较LCBDE+TD组术后恢复快,生活质量影响小,且并发症发生率未见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与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梗阻性黄疸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分别采用LC+LCBDE(LC+LCBDE组,n-48)及ERCP/EST+LC(ERCP/EST+LC组,n=76)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①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如年龄、性别、术前总胆红素和丙氨酸转氨酶、结石数量、最大结石直径及胆总管内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②2组均无同手术期死亡病例。2组患者的取石成功率、中转开腹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LC+LCBDE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ERCP/EST+LC组P〈0.05),手术费用及住院费用也少于ERCP/EST+LC组P〈0.05)。结论ERCP/EST+LC与LC+LCBDE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梗阻性黄疸患者同样安全、有效。但LC+LCBDE成本效益更高,有利于患者恢复,尤其是当胆总管直径大于1.0cm或多发结石,LC+LCBDE是最佳选择。总之,应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及医院条件,个体化选择最适合患者的微创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应用十二指肠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sphincterectomy,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echolecystectomy,LC)选择性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经验。方法对23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EST联合LC序贯治疗。先行EST取出胆总管结石,再于2—5d内行LC。结果22例(96%)成功施行EST,1例失败,22例成功完成Lc,无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EST25~50rain,LC40~60min,住院7—18d,平均11.8d。22例随访3~36个月,平均17个月,无结石复发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EST联合LC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安全、合理、有效的首选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及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应用三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56例的临床资料.胆囊结石均多发,直径0.6~3.5 cm.胆总管结石1~3枚,直径0.5~2.6 cm.先行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取尽结石,2~3天行LC.如EST取石失败,立即改行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结果 56例手术均获得成功,其中行EST联合LC 37例,LC联合LCBDE 19例(经胆囊管探查取石8例,经胆总管探查取石并置T管引流11例).无中转开腹及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6~12个月,无结石复发.结论 三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可作为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RCP/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LCBDE)联合LC治疗高龄胆囊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7年10月80例高龄胆囊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式不同分为ERCP/EST+LC组和LCBDE+LC组各40例。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和分析,手术效果相关指标等采用( ±s)描述计量资料,运用独立t检验;结石残留率、并发症发生率等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LCBDE+LC组与ERCP/EST+LC组的手术成功率(95.0%比90.0%)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5%比10.0%)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ERCP/EST+LC组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明显高于LCBDE+LC组(P<0.05)。两组患者结石残留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比5.0%)(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3~24个月,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率、结石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两种术式均安全有效,建议临床实践中根据老年患者的实际病情加以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三镜”联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敏  谭晶  滕毅山  莫小华  龙奎  黄洁 《腹部外科》2008,21(6):341-343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7年6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或腹腔镜胆道探查术(LCDE)治疗胆道结石12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先行电子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和/或EST,3~7d后行LC35例;先行LC,7d后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或EST25例;同时行I.C和LCDE68例。结果ERCP成功率为100%,EST成功率为96.0%。3种方法结石取净率分别为96.6%、95.2%和93.4%。结论根据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不同特点,可联合应用十二指肠镜、腹腔镜和术中胆道镜治疗,使治疗所致的创伤最小,是目前治疗肝外胆管结石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联合十二指肠镜技术治疗选择性胆总管结石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3年12月32例选择性胆总管病变行LC联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治疗的临床资料. 结果 LC术前ERCP 24例,发现胆总管结石19例,括约肌狭窄3例,正常2例,病变均经ERCP EST(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后行LC术.LC术后ERCP 8例,发现胆总管结石4例,括约肌狭窄3例,正常1例,除1例取石失败开腹手术外,所有病变均经EST治愈. 结论 LC与ERCP相结合对选择性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扩大了胆道微创治疗的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