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横纹肌溶解症是指可逆或不可逆的横纹肌细胞受损后使细胞膜完整性改变,致使细胞内的物质释放入血,最后从尿中排出的一种疾病.诊断标准:血清肌酸肌酶(CK)>20 000 U/L.临床表现为肌强直或疼痛、重症肌无力、尿色异常.最常见的是腓肠肌和腰背部肌肉出现痉挛性疼痛、压痛、肌无力[1].药物引起横纹肌溶解在临床病例中只占0.1%~0.2%.其中力平之(非诺贝特类药)为临床常用降脂药物,它引起横纹肌溶解则罕见[2].2002年,我科发生1例患者服用力平之后快速发生横纹肌溶解,经过10 d的治疗与精心护理,患者痊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魏林琳  何瑛  张超琅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4):2304-2305
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肌肉疾病,临床表现有肌无力、肌痛、肢体近端的萎缩,可累及横纹肌[1].  相似文献   

3.
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 PM)是一种罕见的累及骨骼肌肌肉的进展性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主要以近端对称性的肌无力、肌酶升高、肌电图及肌肉活检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1].其发病率较低,多发性肌炎同时合并横纹肌溶解症、急性肾损伤的病例非常少见.我科最近收治了1例多发性肌炎并发横纹肌溶解症、急性肾损伤的患者,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多发性肌炎合并横纹肌溶解症和急性肾损伤的特点,帮助临床及时诊断,减少误诊、漏诊,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杨芳  黄子洲  叶德富  薛原  郑玲 《临床荟萃》1999,14(21):978-978
多发性肌炎(PM)是一原因不明,主要影响四肢近端横纹肌,以肌压痛、肌无力、肌萎缩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炎性疾病。多发性肌炎同时累及皮肤称为皮肌炎(DM)。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30例PM和DM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0例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14~60岁,平均46岁。起病至确诊时间1个月至3年,平均1年2个月。1.2 症状和体征 病前有前驱症状者8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5例,关节疼痛3例。①肌无力:本组30例均有肌无力症状,并且27例是以肌无力为首发症状,其部位多在肢体。17例下肢无力,8例上肢无力,2例颈肌无力;②肌萎缩:本组有1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肌萎缩,以肢体近端肌萎缩最常见16例,肢体远端肌萎缩2例;③肌痛与肌压痛21例;④腱反射减低10例,正常20  相似文献   

5.
王薇  张春燕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4):1299-1300
皮肌炎/多发性肌炎(DM/PM)是横纹肌非化脓性炎性肌病。其临床特点是以肌肉组织出现炎症、变性改变,导致对称性肌无力和一定程度的肌萎缩,并可累及多个系统和器官,肺部受累是皮肌炎/多发性肌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死亡率可达70%~80%。肺孢子菌肺炎(PCP)是由卡氏肺孢子菌引起的呼吸系统感染。DM/PM属于免疫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6.
6例重症肌无力危象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重症肌无力是因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而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部分横纹肌易疲劳无力,以眼肌、咀嚼肌、吞咽肌、呼吸肌和全身肌肉最为明显。当病情急骤时出现呼吸肌无力,气体交换障碍而发生肌无力危象。我科1996年至1998年上半年共收治肌无力危象患者...  相似文献   

7.
蒋丰亦  黄玉莲  崔妙玲 《全科护理》2012,10(17):1630-1631
多发性肌炎是一种以对称性肌无力、肌萎缩和肌痛为主要表现的炎症性肌病,系肌组织自体免疫反应性疾病,横纹肌呈现广泛性炎性和变性改变。多发性肌炎累及呼吸肌可导致呼吸肌无力。体检可发现胸廓呼吸动度减低,这种病人排痰困难,易患  相似文献   

8.
重症肌无力 (MG)是因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而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表现为部分横纹肌易疲劳无力 ,以眼肌、咀嚼肌、吞咽肌、呼吸肌和全身肌肉最为明显。当病情急骤时出现呼吸肌无力、气体交换障碍而发生肌无力危象(MGC) ,常累及生命。由于ICU的建立 ,对MGC病人采取综合治疗、加强护理使许多MGC病人的病情得到控制 ,恢复了工作、学习能力。现将对MGC病人的健康教育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998年 7月~ 2 0 0 1年 7月收治MGC病人 36例 ,男2 4例 ,女 12例 ,年龄 7~ 6 9岁 ,平均年龄 35 .7岁 ;死亡 2例 ,所有病人均气管切开 ,呼吸…  相似文献   

9.
正糖原累积病(GSD)是一组由于参与糖原合成与分解过程的酶生成障碍而引起一系列不同症状的先天性糖代谢异常疾病,主要涉及肝脏、肌肉和脑中的糖原代谢异常。GSD累及肝脏主要表现为低血糖和肝肿大;累及肌肉主要表现为运动不耐受、肌痛、横纹肌溶解、肌无力和心肌病。各型突变基因,遗传模式见表1。对各型的研究综述如下。1 GSD0型糖原合成酶(GS)是肝糖原合成的关键酶,分两个  相似文献   

10.
<正> 在神经肌肉疾病,研究尿液动力学时必须做尿道横纹肌肌电图(EMG)检查。用EMG 技术记录尿道横纹肌活动基于电位的采样,所用电极有针状电极、阴道或肛门塞状电极、会阴表面电极或尿道环状电极.在女性,针状电极在薄的壁内横纹肌里难以精确定位并易引起疼痛;针状与塞状电极可引起不适,且改变姿势时易松动或脱离;肛塞电极可刺激会阴肌,有可能抑制逼尿肌反射活动;尿道环状电  相似文献   

11.
多发性肌炎(PM),是一种病因不明,发生于横纹肌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其治疗多予以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环孢菌素或采用全身放疗、血浆置换等方法,但以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为首选。我们收治3例均以大剂量的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治疗,获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Bobam多发性肌炎的诊断标准[1]:1对称性四肢近端肌无力,呈进行性加重,明显肌力下降及肌肉萎缩;2血清酶谱(CPK、LDH、AST、ALP)明显增高;3肌电图呈肌源性改变;4肌肉病理活检:呈肌炎症性改变。本文3例均符合上述标准,并除外肿瘤、结缔组织及其它胶原性疾病。其…  相似文献   

12.
重症肌无力合并感染与抗生素的使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明山  卜碧涛 《临床荟萃》2004,19(21):1221-1222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影响神经肌肉信号传递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受累骨骼肌无力及病态疲劳,多侵犯眼外肌、咽喉肌、咀嚼肌、颈肌、四肢肌和呼吸肌。严重时发生肌无力危象(呼吸肌无力),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细胞免疫依赖、补体系统参与、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AChR)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MG)特指肌无力症状仅局限于眼外肌,而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MG)则是指除眼外肌外,无力症状还累及骨骼肌系统.现将与oMG相关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是一组病因不清,以对称性四肢近端、颈肌、咽部肌肉无力,肌肉压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可累及横纹肌的弥漫性肌肉炎症性疾病~([1])。横纹肌溶解症是指一系列影响横纹肌细胞膜、膜通道及其能量供应的多种遗传性或获得性疾病导致的横纹肌损伤,细胞膜完整性改变,细胞内容物漏出,多伴有急性肾功能衰竭及代谢紊乱。多发性肌炎合并横纹肌溶解症发病较少,国内罕见,容易延误诊治。2017年9月,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非外伤性横纹肌溶解症(RM)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方法对11例非外伤性RM的病因和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因包括药物性3例,一氧化碳中毒2例,高强度运动2例,高强度农业劳动1例,其他3例。临床表现为肌无力、肌痛、肌肿胀、茶色尿、肾功能衰竭,实验室检验包括肌酸激酶增高,各种电解质紊乱。结论药物是引起非外伤性RM的主要原因,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血清肌酸激酶显著升高。急性肾功能衰竭是其严重和导致死亡的主要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探索一种无创的肌电检测方法,进行有关诱发表面肌电信号的实验。方法设计了电刺激诱发表面肌电信号检测实验系统,采用恒流电刺激器刺激腓总神经,记录小腿外侧肌肉的诱发表面肌电信号。结果分别对6例正常受试者和5例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了测试,发现电刺激引起肌肉疲劳过程中,正常受试者和重症肌无力患者诱发肌电信号的变化显著不同,首次刺激记录到的诱发肌电P1波的中角度(A1)对照组(6.45±2.57),重症肌无力组(1.79±0.72),持续刺激30s记录到的诱发肌电P1波的中幅度(A2)对照组(3.41±1.77),重症肌无力组(0.29±0.1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078,4.446,P<0.05)。结论诱发肌电信号的检测分析对于研究肌肉的疲劳耐受性具有意义,该研究方法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是以四肢近端肌肉受累为突出表现的异质性疾病。我国PM/DM的发病率尚不十分清楚,国外报告的发病率约为0.6~1/万~([1]),属少见、罕见病。其特征性表现为对称性四肢近端肌无力,约50%的病人可同时伴有肌痛或肌压痛。部分病人因此就诊于疼痛科。因该病发病率低,疼痛科医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76例危重病性神经肌病致呼吸肌无力患者机械通气抢救的护理特点。方法:对76例危重病性神经肌病致呼吸肌无力患者机械通气抢救护理予以:(1)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呼吸肌无力患者的各种先兆症状。(2)做到正确吸引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湿化、气管导管护理等呼吸道管理。(3)合理应用与管理呼吸机。(4)心理护理与适当的营养支持。结果:76例危重病性神经肌病致呼吸肌无力患者机械通气抢救经过呼吸道、心理和营养等多方面的精心护理,大多数患者好转出院。结论:认为对危重病性神经肌病致呼吸肌无力患者在彻底查清病因、正确合理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机械通气救治,并从呼吸道、心理和营养等多方面进行精心的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横纹肌溶解症(RM)是指可逆或不可逆的横纹肌细胞受损,使细胞膜的完整性改变,细胞内物质如蛋白、离子、酶等物质释放入血最后从尿中排出,其主要临床特征是: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PK)升高,血和尿中的肌红蛋白阳性,伴肌痛、肌紧张和肌内注入感。RM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发生率为20%~33%,而且RM在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原因中大约占  相似文献   

20.
横纹肌溶解症(RM)是一组由各种原因所致的横纹肌细胞膜完整性改变,细胞内物质漏出,包括酶类、钾、磷、肌酐和肌蛋白等释放入血液中的临床综合征[1].临床表现为肌痛、肌无力,尿色异常,也可有发热和全身不适症状,血清肌酸激酶(CK)和血肌红蛋白显著增高,肝肾功能异常,严重者可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单用他汀类引起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生率为0.1%-0.5%,联合用药发生率上升至0.5%-2.5%.这些包括贝特类、烟酸、维拉帕米、胺碘酮、地高辛、华法林、环孢素A、咪唑类抗真菌药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2].2010年4月9日,我院肾移植病区收治1例肾移植术后并发严重横纹肌溶解症,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下肢肌力丧失的患者,经积极地治疗及护理,患者康复出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