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脑损伤所致意识障碍患者1年后结局预测列线图很少,本研究旨在利用多中心回顾性研究队列建立脑损伤所致意识障碍患者1年后结局预测列线图。方法:回顾性收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上饶市中医院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4月1日期间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缺失的数据进行了多重插补。数据降维、预测变量选择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the 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 LASSO)回归模型,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模型。纳入了选定的风险因素,并用列线图表示。从区分度与校准度对列线图的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共95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在LASSO回归模型中从17个潜在预测变量中选择了4个非零系数的预测变量,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高、白蛋白水平正常、时间短、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水平高,1年后良好结局可能性较高。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性,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1(95%CI:0.63—...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意识障碍患者的行为学量表和神经电生理学评估建立一种稳定可靠预测意识障碍患者6个月预后结局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2月1日至2021年7月1日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首诊并住院治疗的意识障碍患者临床资料(20个预测因子),结局指标采用格拉斯哥结局扩展量表评分。对缺失值进行多重插补后使用LASSO回归法筛选优化变量,将所得预测因子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并绘制出列线图,最后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校准曲线对模型的性能进行评估。结果: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本研究共纳入144例患者,其中79例预后良好,65例预后不良。通过LASSO回归分析法最终筛选出5个预测变量,当患者FOUR评分高、无瞳孔散大、昏迷时间<4周、体感诱发电位Ⅰ—Ⅱ级、肌张力≤1+级时6个月预后良好的可能性越高。该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8(95%CI:0.97—0.99)>0.75,校准曲线的预测概率与实际结果吻合度较好,说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结论:本文构建的基于意识障碍患者行为学量表和神经电生理学技术及临床特征的多领域预后模型可能为临床早期预测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某三甲医院综合门诊不明原因发热(FUO)的病因类型,探讨与感染性疾病病因相关的因素,建立预测感染性疾病的列线图模型并评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6月某三甲医院综合门诊收治的FUO患者445例作为开发队列,收集患者基本特征、实验室检查等,应用LASSO回归优化筛选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感染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使用R软件绘制出列线图。内部验证采用Bootstrap法,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验证模型的区分度与校准度,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模型的临床有效性。另选取2021年7-12月该院综合门诊收治的110例FUO患者作为验证队列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 本研究经LASSO回归分析,最终纳入病程<35 d、畏寒/寒战、血清铁蛋白<520μg/L、降钙素原≥0.32μg/L、中性粒细胞<76%及碱性磷酸酶<82 U/L作为FUO患者感染性疾病病因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依据上述独立预测变量绘制列线图,模型预测开发队列ROC曲线下面...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预测老年泌尿外科患者术后谵妄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为术后谵妄早期识别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手术治疗的1346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来分析术后谵妄的预测因素,并根据相关预测因素构建术后谵妄的列线图模型。运用ROC曲线并通过绘制校准图来评估模型的区分度和一致性,使用1000次bootstrapp重采样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表明,年龄、糖尿病史、Charlson并发症指数、手术时间和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是老年泌尿外科患者发生术后谵妄的预测因素,并依据上述5个预测因素构建了术后谵妄的风险列线图模型。预测模型的初始曲线下面积(AUC)为0.91,采用重复1000次Bootstrap自抽样方法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其AUC为0.90,提示模型区分度良好。校正曲线以及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提示模型预测值与实际观察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75,P>0.05),表明该列线图模型校准度良好。结论根据年龄、糖尿病病史、Charlson并发症指数、手术时间以及ASA分级等5个预测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在预测泌尿外科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谵妄方面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但该模型在常规使用前需要进行外部验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LASSO回归建立风险预测模型,观察其预测清宫术后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残留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超声引导下清宫术的401例CSP患者,按比例7∶3随机将其分为训练集(n=264)及验证集(n=137);根据清宫术后宫腔下段瘢痕处有无残留分为残留组和无残留组,以LASSO回归选择对预测术后CSP残留最有价值的变量,再以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CSP清宫术后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以之构建列线图模型。结果 LASSO回归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孕囊嵌入瘢痕深度>1.13 cm、孕囊外凸、富血供(AdlerⅡ~Ⅲ级)及清宫术前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33 063.50 U/L均为术后CSP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基于上述指标建立模型的列线图的预测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基本一致;模型临床获益较好。结论 所获模型对清宫术后CSP残留具有较好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并验证针对脑瘫儿童独立行走年龄预后的列线图预测模型。 方法 采集脑瘫登记平台2016-2020年数据并建库,随机将70%脑瘫患儿纳入建模组,余30%患儿纳入验证组,对患儿性别、胆红素脑病、新生儿窒息、极低出生体重、早期早产、脑瘫分型、磁共振分类、2岁前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MFCS)、独坐年龄、2岁能否独坐、粗大运动功能评定-88(GMFM-88)A-E区评分、合并癫痫、智力障碍、视觉障碍及手术等因素进行COX单因素回归分析,将单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的有效变量纳入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并建立针对脑瘫儿童独立行走的预测模型,通过绘制列线图展示结果。采用C统计量和校准曲线分别评估列线图的区分度及校准能力,采用净重新分类指数(NRI)评估列线图的净收益情况。 结果 共有807例脑瘫患儿纳入本研究,建模组共有565例,验证组共有242例。偏瘫型、双瘫型、不随意型及四肢瘫型患儿分别有93.96%、76.57%、25.49%和22.32%能实现独立行走。2岁前GMFCS评级、脑瘫分型、独坐年龄、智力障碍、早期早产等5个因素是影响脑瘫儿童独立行走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1~6岁患儿的C统计量均>0.8,提示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校准曲线显示预测1~4岁脑瘫患儿独立行走概率与观察概率相符程度较高,预测5~6岁患儿独立行走概率较观察概率偏高。NRI数据提示列线图预测模型净收益不低于全因素模型。 结论 本研究通过建立并验证脑瘫儿童独立行走年龄预后列线图预测模型,为预测脑瘫儿童独立行走概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结合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胱抑素C(Cys-C)建立用于预测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病情无进展生存率的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此模型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在该院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161例,按PCI术后1年内是否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分为MACE组和非MACE组,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及PCI术后NGAL、Cys-C水平,将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指标代入Cox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获得影响冠心病患者PCI术后1年发生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重点分析NGAL、Cys-C与冠心病患者PCI术后1年发生MACE的相关性,建立预测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病情无进展生存率的列线图模型,并应用R软件绘制列线图,以自助抽样法和校准曲线进行列线图模型的内部验证。结果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多支病变、NGAL、Cys-C为影响冠心病患者PCI术后1年发生MACE的独立预测指标(P<0.05),基于4个独立预测因素及其影响权重建立预测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病情无进展生存率的列线图模型并绘制列线图,列线图模型的区分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构建基于超声特征的列线图预测涎腺多形性腺瘤(SPA)的肿瘤间质比(TSR)。方法 回顾性分析169例SPA患者临床和超声资料,并根据病理结果分为低间质组(TSR<40%)与高间质组(TSR≥40%)。利用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回归进行特征选择,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预测SPA-TSR的独立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通过校准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列线图的预测效能,使用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病灶最大径、形态、囊性成分及血流信号是SPA-TSR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上述变量构建列线图及绘制ROC曲线。列线图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85(95%CI:0.716~0.855),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的一致性较好。DCA结果显示列线图具有临床价值。结论 基于超声特征构建的列线图可以较准确地预测SPA-TSR,为临床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列线图预测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住院的发生风险。方法 纳入2017—2023年南充市中心医院、遂宁市中心医院、广元市中心医院、蓬安县人民医院4个中心的MHD患者,收集基础信息、病例资料、实验室及影像学资料。以2个中心为训练集(n=386),另外2个中心为外部验证集(n=116);利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与COX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建立HF住院风险的列线图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评估模型预测效能,运用校准曲线、决策曲线分析评估模型的准确度及实用性。结果 训练集与外部验证集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15(9,24)个月和14(10,21)个月,分别有140例(36.27%)和28例(24.14%)患者发生HF住院。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HR=1.532,95%CI:1.244~1.886,P<0.001)、淋巴细胞百分比(HR=0.975...  相似文献   

10.
吴杨炀  曹玲  顾艳  祁俊  彭英  张逸 《护士进修杂志》2023,(18):1633-1638
目的 探讨烧伤康复期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睡眠障碍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0月在我科治疗的烧伤康复期患者共150例。根据患者有无发生睡眠障碍,分为无睡眠障碍组(n=46)和有睡眠障碍组(n=100)。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筛选发生睡眠障碍的风险因素,并据此构建发生睡眠障碍风险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最佳阈值及曲线下面积(AUC),对列线图模型预测的区分度进行评价。同时通过Bootstrap方法进行抽样验证,使用一致性系数对模型的预测性能进行评价,评估模型的预测误差。结果 最终进入模型的预测因子为每日关注体像时间(OR=1.76)、疲劳症状影响生活活动能力严重度(OR=1.36)、社会支持总分(OR=0.79)、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PCL-C)总分ROC曲线结果显示:所有独立危险因素联合对于烧伤康复期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AUC值最大,为0.946(OR=1.90,95%CI:0.93~0.99),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5和0.87。发生睡眠障碍风险预测模型列线图校准曲线显示,校正前后的一致性相...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AP)患者合并感染性胰腺坏死(IPN)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方法制定纳入及排除标准,回顾性分析长江船运总医院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516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用于建模及内部验证;按照同样标准,从Dryad数据知识库中筛选独立的AP患者106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资料,用于外部验证。记录患者基线资料,记录内部验证组患者住院期间IPN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合并IPN组与未合并IPN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AP患者合并IPN的影响因素,应用R语言建立预测AP患者合并IPN的列线图模型,采用Bootstrap法进行模型验证,计算一致性指数(C-index),检验模型准确性;并探讨列线图模型对AP患者发生IPN的预测效能。结果内部验证组516例AP患者,103例发生IPN,413例未发生IPN。初步比较合并IPN组与未合并IPN组基线资料后,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高、降钙素原(PCT)及脂肪酶(LPS)水平高、合并胰腺外感染、合并低氧血症及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是AP患者发生IPN的危险因素(OR>1,P<0.05);应用抗生素是AP患者发生IPN的保护因素(OR<1,P<0.05)。建立预测AP患者发生IPN的列线图模型,使用Bootstrap内部验证法对预测AP患者发生IPN的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校准曲线和Y=X直线相近,模型校准度良好,C-index值为0.814,说明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对列线图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绘制ROC曲线发现,列线图模型预测AP患者IPN发生风险的AUC>0.80,有一定预测价值;对列线图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绘制ROC曲线发现,列线图模型预测AP患者IPN发生风险的AUC>0.90,有高预测价值。结论AP患者发生IPN受APACHEⅡ评分、PCT、LPS、合并胰腺外感染、合并低氧血症、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机械通气及应用抗生素影响,基于多种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可为临床合理预测AP患者IPN发生风险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基于治疗前磁共振成像列线图早期预测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疗效的初步研究.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191例NPC患者.在治疗前MRI的T2WI_FS和T1WI_CE勾画鼻咽癌原发灶的容积感兴趣区(volume of interest,VOI),然后提取纹理特征.收集年龄、性别、病理类型、TNM分期、病灶大小作为临床因素纳入数据分析.序贯采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maximum relevance minimum redundancy,mRMR)算法和LASSO算法对纹理特征进行降维分析来获得Radscore,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评价和比较3个不同模型的预测能力,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获得校准曲线,绘制决策曲线.结果 本组研究新辅助化疗有效率为52.9%(101/191),T分期在不同疗效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6).列线图模型和影像组学模型在区分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的整体诊断效能适中,在训练组二者的AUC均为0.72(95%CI:0.63~0.81);在验证组,二者的AUC分别为0.72(95%CI:0.59~0.85)和0.77(95%CI:0.74~0.89).在训练组中,列线图模型预测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准确度高于临床模型(0.687 vs.0.604),列线图模型较影像组学模型在预测NAC治疗反应的诊断准确度也略有提高(0.687 vs.0.679).结论 基于治疗前MRI的列线图模型具有预测鼻咽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应用能力,其准确度优于临床模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多模态超声联合病理参数列线图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负荷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9例乳腺癌患者超声及临床病理资料,分为腋窝轻度负荷组(淋巴结转移<3个)及重度负荷组(淋巴结转移≥3个),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筛选独立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采用赤池信息准则(AIC)、贝叶斯信息准则(BIC)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列线图的拟合优度及区分度。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列线图的校准度及临床适用性。结果 Logistic分析显示脉管侵犯、最大径、汇聚征、弹性评分是腋窝淋巴结转移负荷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上述独立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曲线下面积(AUC)为0.909。AIC值和BIC值分别为112.66、118.87。校准曲线示预测概率与实际值一致性好,DCA示列线图有较高的临床适用性。结论 多模态超声联合病理参数列线图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负荷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可作为临床诊疗决策参考工具。  相似文献   

14.
吴维  黄杨  王晓铃  李佳 《中国康复》2023,38(4):226-231
目的: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影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微创骨水泥手术术后功能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6月在我院施行微创骨水泥手术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共472例,根据术后6个月的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ODI)分为恢复良好组和恢复不良组。患者按7:3的比例被随机分为训练集(n=330)与测试集(n=142)。首先在训练集中,基于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OVCF患者术后功能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随后,分别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对列线图的预测结果进行交叉验证,采用ROC曲线、校准曲线验证该模型的区分度及一致性,采用决策曲线验证对临床决策的净收益。最后,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衡量列线图评分与临床实际参数的相关性。结果:年龄(> 67岁)、骨密度(≤-2.5)、骨水泥注入量(> 5.0 mL)、椎体高度恢复率(≤38.45%)、Cobb角(> 15.08°)、碱性磷酸酶(≤82.69 IU/L)、血清骨代谢标志物-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1NP(≤3...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预测食管癌调强适形放疗致急性放射性皮炎(ARD)的列线图模型,并验证其预测能力。方法 选取行调强适形放疗的179例胸段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发生3级及以上ARD情况分为≥3级ARD组和对照组。应用单因素分析、LASSO回归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食管癌调强适形放疗致≥3级ARD的预测因素,并据此建立列线图模型。结果 糖尿病、白蛋白水平<30 g/L、卡氏评分<80分、放疗剂量≥65 Gy和同期化疗是食管癌调强适形放疗致≥3级AR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模型验证结果显示,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771,校准曲线趋近于理想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78(95%CI:0.738~0.818), 12%~64%预测范围内模型净获益,表明该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结论 食管癌调强适形放疗致≥3级ARD的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白蛋白水平<30 g/L、卡氏评分<80分、放疗剂量≥65 Gy和同期化疗,基于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发生透析中低血压(intradialytic hypotension,IDH)的影响因素,构建MHD患者发生IDH的风险预测模型。 方法 选取福建省5所三级甲等医院行MHD的患者475例。通过Lasso回归筛选预测因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MHD患者发生IDH的风险预测模型,并使用列线图展示模型。采用ROC曲线、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区分度及校准度,使用Bootstrap法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 身高、原发病类型、超滤量、透析前收缩压及近期(≤1个月)频发IDH是MHD患者发生IDH的影响因素。列线图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0,灵敏度为71.8%,特异度为79.9%,约登指数为0.517,内部验证C-统计量为0.814。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模型预测效果较好,可为临床护理人员识别MHD患者发生IDH及实施预防性护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LNM)的危险因素及风险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PTC患者43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LNM分为转移组(203例)和未转移组(233例)。收集行手术治疗PTC患者90例作为外部验证组。行多普勒超声甲状腺超声检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甲状腺相关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TC患者发生LNM危险因素;依据危险因素做列线图并分析对验证组的诊断价值。结果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形态、纵横比A/T、钙化、相对被膜位置、游离三碘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是PTC患者发生LNM的危险因素(P<0.05);基于危险因素建立PTC患者发生LNM风险预测列线图得分为300分,预测概率为0.916;Bootstrap重复抽样方法行内部验证,列线图模型校正后的C指数为0.827,在Bootstrap样本中仍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预测能力。结论 基于临床特征、超声和实验室指标建立PTC患者发生LNM风险预测列线图,列线图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预测能力,可以为PTC患者发生LNM提供预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影响术后结直肠癌患者住院期间造口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警模型,并评价模型的准确性,为分级护理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372例结直肠癌造口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n=67)与非并发症(n=305),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影响造口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通过R软件建立列线图预警模型,并利用ROC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进行评估。结果 372例结直肠癌造口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8.01%(67/37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重、腹壁切口长度≤3.0cm、造口位于左乙状结肠、手术时间长是影响造口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接受造口师指导为保护性因素(P<0.05);造口并发症列线图预警模型预测造口并发症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3(95%CI:0.781~0.861),敏感性89.55%,特异性72.08%;列线图校准曲线斜率接近1,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6.464,P=0.595。结论基于影响术后结直肠癌患者住院期间造口并发症的5个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警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与准确度,可为结直肠癌患者造口术后并发症预防性分级护理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基于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算法(LASSO)回归的活动性肺结核(ATB)早期诊断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 以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403例ATB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健康体检者175例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基于R软件使用LASSO回归筛选变量,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ATB列线图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校准曲线进行内部验证,并使用临床决策曲线进行临床效用分析。结果 LASSO回归共筛选出19个潜在的危险因子,分别为C反应蛋白(CRP)、触珠蛋白(HAP)、免疫球蛋白G(IgG)、CD4+淋巴细胞绝对数(CD4+)、CD4+淋巴细胞与CD8+淋巴细胞的比值(CD4+/CD8+)、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IL-10、IL-17、淋巴细胞百分数(LYM%)、单核细胞百分数(MON%)、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数(EOS%)、红细胞平均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基于患者临床及影像特征构建颅外段椎动脉夹层不良结局的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颅外段椎动脉夹层患者60例。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可能对椎动脉夹层患者结局有影响的指标,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建立颅外段椎动脉夹层不良结局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模型从区分度、校准度和两个角度全面评价,并采用Bootstrap法自采样1 000次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以性别、夹层类型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为预测因子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802(95%CI:0.683~0.921),提示该模型有良好的区分度,列线图在后续分析中同样表现良好,证明预测模型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结论 以性别、夹层类型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颅外段椎动脉夹层不良结局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