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7 毫秒
1.
李传琼  崔邦平  代文莉  胡伟 《海南医学》2012,23(23):143-144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进行131I治疗的辐射防护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避免出现放射性污染事件,患者服131I后,按要求在放射性核素病房隔离,达到安全剂量方可解除隔离.隔离期间医护人员通过可视对讲系统指导患者生活习惯,避免排泄物污染,减少不必要的辐射,密切观察放射治疗反应,关注隔离期间患者的心理健康.患者出院后指导患者采取辐射防护措施,随访患者出现的近远期并发症.结果 本研究对采用131I治疗的6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起到了较好的护理防护作用,未出现放射性污染事件,无一例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时制定完整的护理干预计划,可减少患者和公众的医疗辐射,早期发现并发症并积极预防,配合医师保证治疗计划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型甲状腺癌再分化后接受131I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5例分化型甲状腺癌出现去分化后接受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后再分化接受131I治疗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无死亡病例,无放射性肺炎、喉头水肿、放射性物质污染环境等病例,未发生其他并发症.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顺利出院.结论 从服药前的准备、开放型放射性131I防护、服药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出院指导等四个方面进行精心专科护理配合是本组患者顺利接受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护理与辐射防护措施。方法:行131I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80例。护理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治疗前准备和护理;(2)治疗隔离期的观察和护理,辐射防护;(3)治疗后护理。结果:81.2%(65/80)颈部残留甲状腺组织完全破坏,79.3%(46/58)转移灶消失。结论:根据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特点,采取有效的辐射防护措施可减少对公共环境的影响,合理的临床护理对策对保障治疗的顺利进行和疗效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测定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1I治疗后日尿排泄131I的活度值来估算患者体内残留的131I活度,并结合国家标准预测患者的出院时间。方法测量35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服131I后不同时间各次尿液的放射性活度,计算每位患者不同时间尿液排泄的总活度,进而估算患者体内残留的总活度。结果 "清甲"及"清灶"治疗患者于服131I后第1d尿液内排泄的放射性活度分别为2401.5 MBq、4144.5MBq(占服131I总活度的64.9%、71%),而且"清甲"及"清灶"治疗后患者第1d体内残留131I活度分别为926.9MBq、1081.1MBq(占总131I活度的25.1%、17.2%),其后患者尿液内排泄的131I活度及患者体内残留131I活度下降幅度缓慢。20例"清甲"及15例"清灶"治疗的患者,达到国家标准的出院时间分别为3.1±2.2d、1.9±1.1d。结论甲状腺癌患者服用大剂量131I后短期内对周围环境和人有影响,所以患者必须入院并在规范的辐射防护病房隔离平均2-3d(48-72h)以上方可出院。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大剂量131I治疗术后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16例DTC患者术后接受131I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每次服131I后第4天131I全身显像进行对比观察作为判断疗效的依据,根据患者病理类型、转移部位、服131I次数分别观察其总体疗效.结果 大剂量131I治疗术后DTC患者总有效率86.57%,对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疗效明显优于纵膈转移、肺转移及骨转移,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结论 术后联合大剂量131I治疗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是一种有效而又安全的方法,癌灶转移部位对131I治疗的疗效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监测大剂量131I治疗后病房及病区内环境γ射线的辐射剂量率水平,评价医疗活动过程的辐射安全性,明确大剂量131I治疗后对环境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γ辐射仪测量的17次患者治疗后24 h病房内距离患者1 m处及病区环境的γ辐射剂量率水平.结果 γ辐射仪测得的病房内距离患者1 m处γ辐射剂量率水平最大为21.71 μSv/h,根据我国<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计算,笔者所在科室工作人员每日可在此辐射环境下工作3.8小时;病区环境中走廊剂量率水平最大为0.58μSv/h,计算得一般公众每日可在此辐射环境下停留7.17小时.结论 实施大剂量131I治疗后,采取恰当防护措施,完全能保证核医学科工作者处于电离辐射容许剂量范围之内,病区环境电离辐射水平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7.
131I是一种放射性物质,能在甲状腺组织中蓄积,临床上应用其β射线对甲状腺组织的破坏作用来达到降低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复发和治疗转移病灶的目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隔离观察。患者较多出现恐惧心理,不同程度的放射性反应,极少数患者出现骨髓抑制,需引起注意。本文回顾总结了173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的护理体会,重点在于做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并发症并作出相应处理,有效的帮助患者渡过一周隔离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剂量131I清除分化型甲状腺癌残灶的早期副反应,以便更好的减少、预防~(131)Ⅰ治疗后早期副反应的发生。方法回顾了65例在我科行~(131)Ⅰ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密切观察及记录~(131)Ⅰ治疗后早期副反应。结果 65例131I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中,12例(17.6%)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乏力、嗜睡、头昏、心慌的全身反应;11例(12.3%)患者出现消化道反应;23例(35.4%)患者出现颈部水肿(NE);8例(12.3%)患者出现放射性甲状腺炎(RT);4例(6.2%)患者出现放射性涎腺炎。结论大剂量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是十分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但需要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尽量减少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分化型甲状腺癌并远处转移患者接受多次大剂量131I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45例分化型甲状腺癌并远处转移患者,根据甲状腺癌转移部位给予患者每次口服131I(370—740)×10^7Bq,分2~8次用药,每2次间隔4~12个月;治疗后4—6个月,采用131I全身显像和血清甲状腺球蛋白评价治疗效果。结果:45例中临床治愈15例,有效26例,无效4例。结论:多次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疗效佳,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0.
白国栋 《吉林医学》2014,(5):960-961
目的:分析甲状腺癌患者接受不同剂量的I131治疗后唾液腺功能的变化状况。方法:选取60例甲状腺癌患者,分为A组、B组、C组三组,A组20例患者未进行I131的治疗,B组20例患者利用小剂量的I131进行治疗,C组20例患者利用大剂量的I131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放射性核素唾液腺动态显像,分析患者的唾液腺功能参数。结果:A组、B组的患者的间腮腺及下颌的摄取分数(UR)、酸刺激后唾液腺分泌分数(E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患者的UR和ER与前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大剂量的I131治疗甲状腺癌患者,唾液腺功能受到损害,摄取和排泄的功能都降低。  相似文献   

11.
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唾液腺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的患者经大剂量131I治疗后,慢性唾液腺损伤的发病情况?方法:143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患者经手术切除后行大剂量的131I治疗,在131I治疗前和治疗后的6~39个月随访中分别行唾液腺功能显像?结果:143例DTC患者中有31例(21.7%)出现慢性唾液腺损伤,131I治疗2次以上(累积剂量7.4~37.0 GBq)发生慢性唾液腺损伤的发病率明显高于131I治疗1次者(累积剂量<3.7 GBq)(P < 0.005)?结论:反复的?大剂量131I治疗引起的慢性唾液腺损伤更多见?  相似文献   

12.
李芳巍  富丹  徐敏 《医学综述》2009,15(18):2862-2863
目的评价放射性核素131I治疗甲状腺癌转移灶疗效和临床实用价值。方法选择73例甲状腺癌患者,甲状腺手术后均出现远处转移灶,包括颈部淋巴结、肺脏、骨骼,不同部位使用不同剂量的131I和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分析不同部位的治疗效果。结果不同转移灶间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19.48,P<0.05)。结论使用"手术+131I治疗+甲状腺激素替代疗法"联合方案是治疗甲状腺癌的有效措施,131I疗效与转移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对比分化型甲状腺癌经手术及131碘(131I)治疗后诊断与治疗剂量131I全身显像的阳性检出率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53例,行甲状腺切除术并经131I治疗后复查,给予诊断剂量131I(185MBq)24h、48h后分别行前、后位全身显像,同时测定所有患者血清Tg及TgAb值。给予治疗剂量131I(3.7GBq~7.4GBq)5~10d后用相同采集条件进行全身显像。用χ2检验对结果进行处理。结果43例患者诊断剂量131I显像阳性,共计58个病灶。49例患者治疗剂量131I显像阳性,其中26例(49.1%)发现新增病灶,较诊断剂量131I显像多31个,共计89个。治疗剂量131I显像阳性率92.5%,诊断剂量131I显像阳性率81.1%,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经131I治疗后行全身显像阳性检出率大于诊断剂量131I显像,可早期发现甲状腺癌复发或转移,对DTC患者今后治疗方案的制定及随访工作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转移灶的疗效。方法本课题选择了131例甲状腺癌患者,甲状腺癌手术后均出现转移灶,包括颈部淋巴结、肺脏、骨骼等,不同部位分别使用不同剂量的^131I和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分析不同部位的治疗效果。结果乳头状癌、滤泡癌、混合型细胞癌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96.7%、80.7%、50.0%;总有效率为90.0%。颈部转移灶的疗效好于肺、骨转移灶,肺转移灶好于骨转移灶,不同转移灶组间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使用"131I+甲状腺激素替代疗法"是治疗甲状腺癌术后转移灶的有效措施,131I治疗疗效与转移灶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15.
碘131(I131)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已被临床广泛接受。目前,从总体情况来看,I131治疗是安全的。但随着治疗剂量的不断增加,I131治疗仍存在潜在风险,例如骨髓抑制、唾液腺损伤、肝肾功能改变等。本文观察中、高剂量I131治疗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69例,男30,女39。年龄21~75岁,平均(45.4±15.1)岁。  相似文献   

16.
^131I治疗是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必须的治疗方法。对17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的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并对^131I治疗前、后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认为治疗前应加强心理护理,做好各种准备工作.治疗后密切监测患者机体的各种变化,做好并发症的护理和随访工作。同时在护理过程中也必须加强个人放射防护。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小剂量131I全身显像在131I治疗甲状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5例需要在手术后进行131I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例,在做131I治疗前进行小剂量的131I全身显像检查,并在131I治疗后再次进行全身显像检查,分析两组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小剂量131I全身显像时,15例病例中共发现28个病灶,131I治疗后进行的全身显像共发现43个病灶,新增病灶20个,减少病灶5个,7例病例病灶无变化。结论:虽然小剂量131I全身显像发现甲状腺癌转移灶的敏感性不及治疗剂量131I全身显像,但在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前做小剂量的131I全身显像仍然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癌术后~(131)Ⅰ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癌国内目前多采用甲状腺切除术+131I治疗+口服左旋咪唑甲状腺素片治疗方案。我们对18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采用131I治疗,追踪观察一年,并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病理分型、服用131I剂量、Tg测定值对术后甲状腺癌治疗效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放射性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时辐射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9例多次行131I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累积剂量18.5~74.0 GBq)纳入研究对象,收集其治疗前及治疗后4个月时血细胞情况、肝肾功能指标及唾液腺ECT显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31I治疗后白细胞及血小板数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仍在正常范围内;红细胞数量略增高(P〉0.05),淋巴细胞数量略有减低(P〉0.05);(2)^131I治疗前后患者肝肾功能指标ALT、AST、BUN、SCREA、ALP无明显变化;(3)^131I治疗后患者双侧腮腺分泌及排泄功能减低(P〈0.05),双侧颌下腺分泌及排泄功能略下降(P〉0.05)。结论:高分化甲状腺癌的131I治疗对各系统不同程度的损伤是存在的,但绝大多数损伤是轻微的,不会带来临床恶性事件。  相似文献   

20.
为分析和评价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副作用,对34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接受了131I治疗的患者进行了随访研究。眼药后急性反应被记录;出院后定期随访血常规,肝肾功能,延腺功能及有无与131I治疗相关的远期副反应。随访时间1~10年,平均5.4年。结果:放射性甲状腺炎主要发生在吸131I率>30%的患者;放射性涎腺炎主要发生在吸131I率<30%的患者;常见的消化道反应:恶心12.2%;呕吐5.2%;腹泻3.5%;胃痛2.7%。Plt、WBC和Hb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一过性血小板减低和一过性WBC减低总发生率分别为10.4%和4.0%;但131I碘累积剂量>18.5GBq的患者其发生率明显高于累积剂量<18.5GBq的患者(P<0.01);无远期副反应。以上结果表明本组患者近期副作用发生率低,无远期副作用,提示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