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研究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100例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给予系统补偿综合心理干预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体能军训、户外拓展、成长教育等综合治疗方法,判定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网瘾学员的情绪、体能、行为、精神状态及网络认知有显著改善.讨论网络成瘾综合性治疗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12):1057-1061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取向的团体心理治疗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治疗效果,为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构建青少年网络成瘾心理治疗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网络成瘾量表(IAT)从2 784名学生中筛选出80名网络成瘾者,其中77名同意入组,将入组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38名和对照组39名。以认知行为取向的团体心理治疗对观察组学生治疗8周,对照组学生不做处理,最终完成研究的学生观察组36名,对照组38名。治疗前后分别以IAT、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对2组网络成瘾者进行评估并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网络成瘾者IAT得分、SCL-90各项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CSQ中积极应对得分、消极应对得分及ATMD中时间价值感得分、时间监控感得分、时间效能感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网络成瘾者显效及有效27名,无效9名,对照组38名均无改变,2组网络成瘾者网络成瘾治疗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L-90除偏执和精神病性外,其他因子观察组网络成瘾者均较对照组得分显著降低(P<0.05);SCSQ观察组网络成瘾者积极应对方式得分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消极应对方式得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ATMD观察组网络成瘾者在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感、时间效能感方面得分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认知行为取向的团体心理治疗能显著改善青少年网络成瘾及心理健康状况,优化其应对方式并提高其时间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及其父母的个性特征、父母教养方式.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64名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和56名健康青少年学生进行艾森克人格问卷、父母教养方式问卷的测试.所有统计处理均采用社会科学统计分析软件包SPSS11.5完成.结果 1.艾森克人格问卷评定显示,研究组的精神质[(55.67±8.63)分]、神经质[(55.62±12.55)分]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42.38±6.79)分,(46.58±14.12)分]得分(P<0.01),外向性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42.82±10.28)分,(48.52±10.44)分](P<0.05);研究组母亲的神经质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53.66±11.06)分,(47.98±8.36)分](P<0.01).研究组在孤独、羞涩、自尊、抑郁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2.父母教养方式评定显示,研究组父母的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发病有一定的人格基础.青少年网络成瘾者母亲的人格存在缺陷,对网络成瘾者的个性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马玉红  杨建华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1):1438-1439
目的:研究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父母养育方式及其心理防御机制.方法:采用网络成瘾测验问卷(IAT),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防御方式问卷(DSQ)对1 300名初中生筛查.结果:1、网络成瘾者的父母养育方式在父母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和拒绝否认四个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父亲的温暖理解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网络成瘾者更多采用不成熟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P〈0.01).不成熟防御机制中,投射、被动攻击、抱怨、幻想、退缩各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中间型防御机制中,理想化、隔离、交往倾向、消耗倾向各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1、网络成瘾者的父母养育方式不良.2、网络成瘾者更多采用不成熟和中间型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青少年网络成瘾者人格特点及家庭环境,进一步探寻网络成瘾形成的社会心理机制。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98名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和100名健康青少年进行D型人格量表、家庭环境量表的评定,对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及相关分析。结果网络成瘾组家庭环境各因子、D型人格各因子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存在人格缺陷,家庭环境不良对网络成瘾形成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医学生网络成瘾状况与应付方式的相互关系.方法 使用网络成瘾诊断问卷和应付方式问卷(肖计划修订的)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齐齐哈尔医学院大一、大四学生共计726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医学生网络成瘾者占12.57%,男生(23.25%)明显高于女生(5.14%),大一学生(22.3%)明显高于大四学生(6.1%).成瘾者与非成瘾者在应对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全面教育,尤其是入学新生,应通过心理健康辅导,培养积极的应对方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相似文献   

7.
生活事件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关系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生活事件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的相关性,为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选取64名网络成瘾者,同时设置对照组,分别对两组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进行测量,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在人际关系因子、学习压力因子、受惩罚因子、其它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网络成瘾与生活事件呈显著正相关;其他和人际关系两项因子对网络成瘾者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结论生活事件的发生对青少年网络成瘾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100例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青少年网络成因者相关因素.方法 用自编问卷分别与学员及其家长访谈搜集资料,并对学员进行SCL-90、EPQ和父母养育方式等进行临床心理测查.结果 青少年网络成瘾者以16-17岁最多,在现实生活中普遍表现性格内向、孤僻、仇视父母,不能正常面对自己的生活学习压力.面对困难多表现为逃避,自信心不足;社会适应能力差,人格较为退缩,普遍存在有抑郁、冷漠、冲动等不良情绪现象.结论 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发生率逐渐增高,网络成瘾已经对青少年身心健康产生重大影响,加强预防和有效控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青少年网络成因者相关因素.方法 用自编问卷分别与学员及其家长访谈搜集资料,并对学员进行SCL-90、EPQ和父母养育方式等进行临床心理测查.结果 青少年网络成瘾者以16-17岁最多,在现实生活中普遍表现性格内向、孤僻、仇视父母,不能正常面对自己的生活学习压力.面对困难多表现为逃避,自信心不足;社会适应能力差,人格较为退缩,普遍存在有抑郁、冷漠、冲动等不良情绪现象.结论 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发生率逐渐增高,网络成瘾已经对青少年身心健康产生重大影响,加强预防和有效控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大学生上网行为特点,研究网络成瘾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其中男生54名,女生8名,平均年龄19.51岁.使用网络成瘾诊断问卷、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对所有被试进行测试.结果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在网络使用目的上与和非成瘾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总分上与非成瘾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网络成瘾者与非成瘾者网络使用目的不同,成瘾者的认知功能和非成瘾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深圳市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深圳市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发生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按比例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利用“广东省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对深圳市初中、高中、中等职校及大学学生共3979人进行调查。结果深圳市青少年的上网率为80.1%,网络成瘾的发生率为9.4%,男生12.7%高于女生6.7%(x^2=39.90,P〈0.01)。不同学校类别、不同家庭类型的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个性特质中,网络成瘾者其内外向维度得分明显低于未成瘾者(P〈0.05)。此外,网络成瘾的青少年学生其学习成绩和每周运动次数均低于未成瘾的学生。结论 深圳市大、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与性别、家庭、社会和心理因素关系密切,预防、干预和治疗要从多方面出发。  相似文献   

12.
张延赤  张黎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0):2527-2527,2513
目的: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对青少年行为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住院青少年行为障碍患者给予综合性心理治疗,判定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青少年行为障碍患者在与人沟通、认知和行为、人际交往、能力、体能、精神状态方面显著改善。结论:心理治疗在青少年行为障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青少年网络成瘾现状及其相关因素,为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预防和矫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宁夏一所大学、三所中学的学生,按年级分层整群抽样;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和自制一般情况及上网情况调查表进行测查,从中筛选出网络成瘾者185名;对185名成瘾者采用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银川市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发生率为5.0%。成瘾组和非成瘾组性别、上网地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次上网最长时间、每周上网时间、网吧上网、家里上网、网络游戏是危险因素,收发电子邮件是保护因素。结论网络成瘾的发生与上网时间、网吧上网、家里上网、网络游戏有关。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网络内容偏好、自我同一性缺失相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大学生网络内容偏好、自我同一性与网络成瘾的关系,采用自编大学生网络内容偏好问卷、自我同一性形成度的自我测定量表和自行编译的YoungK·S网络成瘾诊断问卷,对武汉市4所高校29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显示:成瘾者的网络内容偏好在游戏类和交友类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成瘾者;非成瘾者在视听类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成瘾者;成瘾者过去体验到的危机、现在的自我投入以及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都显著低于非成瘾者;游戏类、交友类、现在的自我投入和视听娱乐类对大学生网络陷入程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由此,认为网络服务中游戏和交友较其它内容可能更容易让人成瘾;现在的自我投入程度低可能是网络成瘾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网络成瘾医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心理状况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网络成瘾医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心理状况的影响,为预防和治疗网络成瘾提供依据。方法:依照随机整体抽样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的1-4年级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将诊断为网络成瘾的作为网络成瘾组(IAD组),其他的作为非网络成瘾组(非IAD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网络成瘾检出率为6.49%;成瘾者的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得分低于非成瘾者,而惩罚严厉、拒绝否定得分高于非成瘾者;成瘾者的SCL-90各因子分显著高于非成瘾者;成瘾者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心理状况有一定影响。结论:网络成瘾医学生的父母对他们缺乏温暖理解,管教严厉,拒绝否定;他们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不良教养方式对其正常心理发展有不利影响,父母要重视自己的教养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医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生活事件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网络成瘾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对150名在校护理专业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网络成瘾量表总分大于58分为成瘾组(12名),低于58分为非成瘾组(129名),量表均以分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重度网络成瘾者占2.1%,轻度网络成瘾者占6.4%,网络成瘾组的生活事件量表得分显著高于未成瘾组(P<0.05),进一步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受惩罚因子"、"人际关系因子"均进入回归方程,生活事件能预测网络成瘾68.1%。结论:生活事件作为一种心理社会应激源,对护理专业医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产生一定的影响,并对网络成瘾倾向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王和燕  梅俊安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0):2592-2593,2614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网络成瘾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将住院治疗期间的网络成瘾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除与对照组一样,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行为矫正、心理健康教育之外,还同时进行家庭干预,然后对两组成瘾者的治疗转归以及焦虑抑郁情绪进行结果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住院日减少,情绪稳定性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较好。结论:家庭干预对戒除网络成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父母养育方式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关系,为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并通过临床随访,选取64名网络成瘾者,另选择64名非网络成瘾青少年作对照,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量表(EMBU)进行测量,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父母养育方式中,除父亲因子Ⅵ(过度保护因子),其余10因子网络成瘾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在多元回归分析中发现"父亲因子Ⅰ"、"母亲因子Ⅱ"和"父亲因子Ⅴ"进入回归方程。结论父母养育方式对青少年网络成瘾有一定影响,父亲的拒绝、否认、母亲的过干涉、过保护对孩子网络成瘾的发生有促进作用,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对孩子的网络成瘾发生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网络成瘾大学生的感觉寻求差异、神经诱发电位特征,为探讨网络成瘾机制提供基础。方法:采用Young氏网络成瘾诊断问卷、感觉寻求问卷作为研究工具,对1 78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选择网络成瘾与非成瘾志愿者各10名进行以90 dB的短纯音作为刺激检测其长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结果:网络成瘾大学生占总人群的7%,男性网络成瘾者显著多于女性(P<0.05),年级间网络成瘾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网络成瘾大学生在感觉寻求的去抑制因子和总分上高于非成瘾者(P<0.05);网络成瘾者的N1波幅在Fz部位高于非成瘾者(P<0.05),网络成瘾与感觉寻求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340,P<0.01)。结论:网络成瘾者与非成瘾者的感觉寻求水平与神经诱发电位有关联,高校应该关注高感觉寻求者的精神生活,避免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延安市中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心理。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延安市宝塔区某重点中学750名高中生为调查对象,进行Young网络成瘾量表、安全与不安全量表、自信心测量量表调查评估。结果延安市中学生上网率91.5%,网络成瘾率32.49%;中学生中有一定比例的缺乏安全感学生,其中,网络成瘾者为21.3%,未成瘾者为14.02%;网络成瘾者中自信心不足占7.83%,未成瘾者占3.77%。结论延安市中学生网络成瘾率较高,成瘾者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未成瘾者,应正确引导学生使用网络,避免网络成瘾带给学生生理、心理的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