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检测早期正常妊娠及自然流产绒毛组织中细胞凋亡抑制蛋白cFLIPmRNA及其蛋白产物的表达,分析并探讨cFLIP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法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cFLIP mRNA及其蛋白产物在20例自然流产患者(研究组)绒毛组织的表达,以同期正常妊娠要求人工流产20例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绒毛组织中cFLIP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细胞凋亡抑制蛋白cFLIP参与维持正常妊娠,绒毛组织中其表达下降可能在自然流产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蛋白在早期自然流产发生中的病理生理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早期自然流产和早期正常妊娠者绒毛及蜕膜组织中HDAC1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示:HDAC1主要定位于绒毛细胞滋养细胞、合体滋养细胞和子宫蜕膜细胞、腺上皮细胞的胞核;早期自然流产绒毛组织中HDAC1的表达强度低于早期正常妊娠组,而蜕膜组织中,早期自然流产组织HDAC1的表达强度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Westernblot示:早期自然流产绒毛组织中HDAC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为1.38±0.63,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1.92±0.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早期自然流产蜕膜组织中HDAC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为1.02±0.53,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0.71±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DAC1在早期自然流产绒毛和蜕膜组织中的异常表达可能在早期自然流产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4G/5G多态性和纤溶酶原激活剂(uPA)与自然流产的关系及其在妊娠中的作用。方法:正常早孕(对照组)人工流产和自然流产(实验组)稽留流产的绒毛组织各3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法检测绒毛组织中PAI-1和uPA蛋白表达情况,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S-PCR)法检测PAI-1 4G/5G多态性的表达情况,RT-PCR法检测uPA mRNA表达情况。结果:①PAI-1蛋白主要在绒毛组织的滋养细胞质中表达,其表达对照组低于实验组(P<0.05)。uPA与PAI-1蛋白在细胞中分布一致,其表达水平对照组高于实验组(P<0.05)。②PAI-1 4G/4G基因型和4G等位基因表达水平对照组低于实验组(P<0.05),uPA mRNA表达水平对照组高于实验组(P<0.05)。③PAI-1和uPA蛋白在自然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639)。结论:PAI-1 4G/5G多态性和uPA异常表达可能与自然流产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iSS-1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MMP-2)mRNA及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免疫印迹法检测30例正常早期妊娠和30例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KiSS-1、MMP-9和MMP-2的mRNA及蛋白水平,用明胶酶谱分析法检测上述样本孵育液MMP-9、MMP-2的酶活性。结果(1)自然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MMP-9及MMP-2mRNA表达水平低于正常早期妊娠组(P<0.05),KiSS-1mRNA的表达高于正常早期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Westernblotting分析显示自然流产患者绒毛MMP-9、MMP-2蛋白表达低于正常早期妊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SS-1蛋白表达高于正常早期妊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明胶酶谱分析结果显示,自然流产患者绒毛MMP-9、MMP-2酶活性低于正常早期妊娠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然流产患者绒毛促浸润基因MMP-9、MMP-2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同时抑制浸润基因KiSS-1mRNA及其蛋白表达增加,造成滋养细胞浸润能力下降,可能与自然流产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5.
杨玲竹  刘会敏  纪妹 《生殖与避孕》2009,29(12):814-817
目的:探讨解聚素金属蛋白酶19(ADAM19)、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肿瘤转移抑制因子(即亲吻素-1,KISS-1)与自然流产的关系及其在妊娠中的作用。方法:正常妊娠(对照组)和自然流产(实验组)的绒毛组织各3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RT-PCR检测ADAM19、MMP-9及KISS-1的表达情况。结果:①ADAM19、MMP-9蛋白主要在滋养细胞的细胞膜上表达,在细胞质中仅有少量表达。其表达对照组高于实验组(P<0.05)。KISS-1蛋白主要在细胞质中表达,细胞膜上也有少量表达。其在对照组中的表达低于实验组(P<0.05)。②对照组ADAM19 mRNA和MMP-9 mRNA表达高于实验组(P<0.05),KISS-1 mRNA的表达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患者ADAM19、MMP-9和KISS-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影响滋养细胞的浸润能力,可能与自然流产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6.
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绒毛RXRα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绒毛RXRα表达水平及其对胚胎生长的调控作用。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23例自然复发性流产患者和33例正常早孕者离体绒毛RXRα mRNA表达水平。结果:1)复发性自然流产组及正常妊娠组离体绒毛中均表达RXRα mRNA,其水平分别为0.306±0.358和0.578士0.300,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2)自然流产组绒毛中RXRα mRNA表达水平与胚胎死亡时大小呈正相关(r=0.405,P<0.05)。3)自然流产患者血清中狼疮样抗凝因子(ACL)增高组与ACL正常组RXRα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37±0.35和0.39±0.37,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4)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血清中血小板聚集度(PagT)增高组与PagT正常组RXR α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38±0.36和0.40±0.35,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XRα基因表达水平降低可能是复发性自然流产的发病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7.
早期自然流产患者TNF-α及TGF-β1的异常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自然流产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胎盘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的异常表达。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30例早期自然流产患者(自1然流产组)、25例正常妊娠妇女(正常妊娠组)、25例正常未妊娠妇女(未孕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TNF-αmRNA和TGF-β1mRNA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绒毛和蜕膜组织内TNF-α及TGF-β1表达强度。结果:三组研究对象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达TNF-αmRNA相对含量分别为21.1±9.4%、68.6±14.1%、97.0±11.6%,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TGF-β1mRNA相对含量分别为21.5±9.4%、95.7±12.9%、87.0±13.8%,组间比较也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自然流产组细胞滋养层细胞及合体滋养层细胞表达TNF-a均显著强于人工流产组(P<0.01);自然流产组合体滋养层细胞表达TGF-β1显著低于人工流产组(P<0.01)。结论:①早期自然流产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NF-α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而细胞滋养层细胞及合体滋养层细胞表达TNF-α均显著强于人工流产组,提示TNF-α可能在母胎界面局部发挥作用并导致流产。②正常早期妊娠妇女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GF-β1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未妊娠妇女显著升高,提示TGF-β1对妊娠维护起重要作用。早期自然流产患者外周血单个?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探讨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Notch受体(Notch1、Notch2、Notch3、Notch4)mRNA及蛋白表达及对滋养细胞的调控作用。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和免疫印迹法检测6例自然难免流产患者和12例正常早期妊娠妇女绒毛Notch1、Notch2、Notch3、Notch4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自然流产组绒毛Notch1和Notch3 mRN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早期妊娠组(P<0.05);(2)Western-blot检测显示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中Notch1、Notch2、Notch3受体蛋白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早期妊娠组(P<0.05)。结论:Notch受体蛋白在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中表达上调,可能与自然流产的发病原因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AD2、BUB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在人类胚胎染色体分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检测102例自然流产胚胎绒毛染色体数目,将自然流产胚胎分为染色体数目正常组和异常组,分别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胚胎绒毛组织中MAD2、BUB1 mRNA和蛋白质相对表达水平。结果:①102例自然流产胚胎中检出染色体数目异常50例(49.02%),其中多倍体9例、非整倍体36例、嵌合型5例。②异常组胚胎绒毛中MAD2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89±0.19和0.45±0.06,均明显高于正常组(0.80±0.21和0.42±0.08,P<0.05)。③异常组胚胎绒毛中BUB1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4±0.23和0.35±0.05,与正常组(0.98±0.25和0.33±0.0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胚胎染色体数目异常是导致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MAD2在胚胎染色体数目异常组中高表达,延长了纺锤体组装检查点(SAC)的有丝分裂阻滞持续时间,在保证染色体正确分离、维持基因组稳定方面起重要作用。BUB1是SAC的上游基因,在延长有丝分裂阻滞中不起主要作用,但其正常表达对于SAC发挥功能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苯氧胺联合米非司酮对早孕绒毛细胞凋亡及凋亡调控基因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妊娠49d内的早孕妇女50例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三苯氧胺120mg或安慰剂联合米非司酮150mg配伍米索前列醇600μg的药物流产方案,收集两组服用米索前列醇后6h内自然排出的绒毛组织,应用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绒毛组织的细胞凋亡指数,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绒毛组织中bcl-2、bax的表达,并用Imageproplus4.10版本的专业图像分析软件测定bcl-2、bax蛋白表达积分光密度值。结果:①绒毛细胞凋亡主要发生于细胞滋养细胞和合体滋养细胞,且试验组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14.40%±7.05%vs9.06%±5.04%,P<0.01;9.89%±3.95%vs5.85%±2.15%,P<0.01)。②Bcl-2蛋白表达于合体滋养细胞浆中,试验组其表达积分光密度值低于对照组(328.24±194.20vs682.41±237.41,P<0.01);Bax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滋养细胞和合体滋养细胞胞浆中,且试验组的表达积分光密度值均高于对照组(1036.18±369.47vs658.78±200.76,P<0.01;1554.28±554.20vs988.18±301.14,P<0.01)。结论:三苯氧胺配伍米非司酮较单独使用米非司酮促进绒毛滋养细胞凋亡更强,这一作用与bcl-2蛋白表达下降、bax蛋白表达上升有关。  相似文献   

11.
杲丽  方爱华 《生殖与避孕》2010,30(12):812-817
目的:了解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在早孕期绒毛与蜕膜中的表达,为进一步探讨稽留流产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获取手术流产组(n=20)、药物流产组(n=20)及稽留流产组(n=20)患者的流产绒毛及蜕膜,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实时荧光相对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绒毛及蜕膜组织中半乳糖凝集素-3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稽留流产组绒毛半乳糖凝集素-3强阳性表达率(30.00%)明显低于手术流产组(80.00%)(P<0.01)。RT-PCR结果进一步证实稽留流产组绒毛半乳糖凝集素-3 mRNA的相对表达量(2-△△Ct=0.31±0.70)明显低于手术流产组(2-△△Ct=1.00±0.00)(P<0.01),药物流产组蜕膜半乳糖凝集素-3 mRNA的相对表达量(2-△△Ct=0.74±2.20)明显低于手术流产组(2-△△Ct=1.00±0.00)(P<0.01)。结论:半乳糖凝集素-3与妊娠早期绒毛及蜕膜发育有关,其表达降低可能促进了稽留流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沈红玲  陈汉平 《现代妇产科进展》2006,15(2):106-109,i0001
目的:探讨胎盘生长因子(PLGF)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一氧化氮的关系。方法:选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45例,其中妊娠期高血压10例,轻度子痫前期12例,重度23例;选择同期正常妊娠妇女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两组患者胎盘PLGF蛋白及mRNA的表达。采用硝酸盐还原酶法测定两组胎盘组织NO浓度的变化。结果:(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轻度和重度子痫前期的胎盘绒毛合体滋养细胞、绒毛间质PLGF表达均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P<0.05),妊娠期高血压组与正常组无差别;PLGF在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组及正常妊娠组分布范围基本一致,主要分布在绒毛合体滋养细胞和间质细胞胞浆,部分血管合体膜上也有表达;(2)轻、重度子痫前期胎盘组织PLGF mRNA平均灰度分别为3.33±0.39、1.97±0.29,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的平均灰度4.87±0.60(P<0.01);(3)轻、重度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NO浓度分别为8.20±5.56μmol/g、6.46±2.25μmol/g,显著低于对照组18.10±7.12μmol/g(P<0.05);妊娠期高血压组胎盘组织NO浓度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4)胎盘组织中胎盘生长因子表达水平与胎盘组织NO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54,P<0.05)。结论: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胎盘生长因子水平降低,NO浓度下降,可能在子痫前期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孕妇后致宫内感染的机制。方法:检测15例血清HCMV IgM(+)早孕妇女绒毛中HCMVmRNA的表达;检测HCMVmRNA表达阳性的绒毛原位杂交蜕膜中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ed ni-tric oxide sythnase,iNOS)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细胞周期蛋白(Cyclins)D、E、B、A蛋白的表达,用生化方法测定绒毛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以同期血清HCMV IgM(-)、绒毛HCMVmRNA(-)的15例孕妇绒毛为对照组。结果:(1)15例血清HCMV IgM(+)孕妇中5例绒毛组织HCMVmRNA阳性,宫内传播率为33.33%;(2)5例HCMV-mRNA阳性绒毛Cy-clin D、Cyclin E表达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高(80%vs 7.1%;80%vs 15.5%);而两组均无Cyclin A及Cyclin B表达;(3)HCMV-mRNA阳性蜕膜中iNOS-mRNA呈强表达,其吸光度为0.5021±0.01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1860±0.0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HCMV mRNA阳性绒毛中SOD、MDA均高于对照组(178.35±13.25 vs 102.27±10.12;22.18±5.02 vs 10.15±4.56),(P均<0.05)。结论:孕早期绒毛活动性HCMV感染可导致Cyclin异常表达,NO、SOD、MDA对Cyclin的异常表达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Ye YH  Liu L  Zhan Y  Peng W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6,41(8):521-524
目的探讨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1)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及RT-PCR技术分别检测30例子痫前期患者(子痫前期组,其中轻度子痫前期11例,重度子痫前期19例)及45例健康孕妇(对照组,其中早期妊娠18例、中期妊娠12例、晚期妊娠15例)胎盘组织中sFlt-1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各组孕妇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sFlt-1水平。结果(1)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中sFlt-1 mRNA表达水平为0.90±0.11,对照组晚期妊娠妇女为0.80±0.0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痫前期组重度患者为0.93±0.12,子痫前期组轻度患者为0.85±0.05,两者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2)sFlt-1蛋白在子痫前期组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为0.156±0.008,对照组中晚期妊娠妇女为0.143±0.00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痫前期组重度患者sFlt-1蛋白表达水平为0.159±0.008,子痫前期组轻度患者为0.151±0.005,两者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3)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清VEGF、sFlt-1水平分别为(19.3±2.9)ng/L、(30.2±13.7)μg/L,对照组晚期妊娠妇女为(30.2±3.1)ng/L、(7.4±3.1)μg/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对照组孕妇血清sFlt-1水平与胎盘sFlt-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439,P<0.01;r=0.314,P< 0.05);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清sFlt-1水平与胎盘sFlt-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也呈正相关关系(r= 0.383,r=0.372;P均<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sFlt-1 mRNA表达水平上调及sFlt-1蛋白过度表达,可引起循环中sFlt-1水平升高,从而参与子痫前期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结肠腺瘤样息肉蛋白(APC)对染色体分离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比较APC基因和蛋白在自然流产绒毛核型分析异常胚胎细胞(实验组)中的表达,并以人工流产绒毛核型分析正常胚胎细胞为对照(对照组)。结果:APCmRNA拷贝数/GAPDHmRNA拷贝数均值研究组为0.098±0.035,对照组为0.009±0.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其在实验组中的表达也高于其在对照组中的表达,P<0.01。结论:APC基因的高表达可能导致染色体分离异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白血病抑制因子 (LIF)基因在子宫蜕膜及绒毛组织中的表达与反复自然流产 (RSA)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 ,对 2 0例RSA患者和 30例正常妊娠妇女子宫蜕膜和绒毛组织进行LIFmRNA检测。结果 :RSA组蜕膜组织中LIFmRNA的表达水平为 0 5 12± 0 32 6 ( x±s,下同 ) ,正常妊娠组为 1 345± 0 885 ,RSA患者蜕膜组织中LIFmRNA表达显著性降低 (P <0 0 5 ) ;RSA组绒毛组织中LIFmRNA的表达水平为 0 6 0 1± 0 10 5 ,正常妊娠组为 1 75 9± 0 318,前者较后者明显降低 (P <0 0 1)。结论 :LIF对妊娠的维持可能起一定的作用。LIF基因表达减弱可能是导致复发性自然流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及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HLA-G的表达及血清中sHLA-G的浓度,探讨HLA-G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技术(RT-PCR)检测37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正常妊娠组)及41例子痫前期患者(轻度20例,重度21例)胎盘组织中HLA-G mRNA的表达;并用ELISA检测血清sHLA-G浓度。结果:(1)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HLA-G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轻度0.402±0.104、重度0.329±0.09,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的0.628±0.117(P<0.01),轻、重度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2)子痫前期血清sHLA-G浓度:轻度45.5±11.9u/ml,重度31.2±10.3u/ml,均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的105.7±12.5u/ml(P<0.01),轻重度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3)子痫前期患者血清sHLA-G浓度与胎盘组织HLA-G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702,P<0.01)。结论:子痫前期血清sHLA-G浓度及胎盘组织中HLA-G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可能与子痫前期发病及病情轻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子痫前期患者胎盘滋养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2及其组织抑制物(TIMP)1、2,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iSS-1 mRNA、蛋白的表达变化及其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对30例正常足月妊娠妇女(正常妊娠组)和1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及27例子痫前期(子痫前期组)患者胎盘滋养细胞中MMP-9、MMP-2、KiSS-1、TIMP-1和TIMP-2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以相对吸光度(A)表示]进行检测;应用明胶酶谱分析法,检测3组妇女胎盘孵育液MMP-9、MMP-2活性。结果(1)胎盘滋养细胞浸润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子痫前期组MMP-9、MMP-2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39±0.05和0.71±0.16,均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的0.78±0.11和1.63±0.31,两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血压组MMP-9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组胎盘滋养细胞KiSS-1 mRNA和TIMP-1 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97±0.21和1.11±0.18,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的0.69±0.27和0.65±0.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胎盘滋养细胞KiSS-1 mRNA表达水平低于子痫前期组,但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滋养细胞TIMP-2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胎盘滋养细胞浸润相关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子痫前期组MMP-9、MMP-2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07±0.35和0.74±0.23,均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的2.43±0.92和1.48±0.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组胎盘KISS-1和TIMP-1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2.46±0.39和1.51±0.40,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的0.91±0.35和0.93±0.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组胎盘滋养细胞TIMP-2蛋白表达水平与正常妊娠组及高血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胎盘MMP-9和MMP-2酶比活性:子痫前期组分别为(2.67±0.53)和(1.13±0.28)灰度·g-1·L-1,均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的(8.44±3.70)和(3.87±1.43)灰度·g-1·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胎盘滋养细胞促进浸润基因。MMP-9、MMP-2表达降低和抑制浸润基因KiSS-1和TIMP-1表达升高,可能在子痫前期胎盘缺血缺氧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促胃泌素释放肽(gastrin-releasing peptide,GRP)与自然流产的关系,进一步探讨GRP在妊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建立小鼠正常妊娠模型(对照组)和自然流产模型(实验组),于妊娠13.5 d计算胚胎吸收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各组GRP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孕鼠的胚胎吸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GRP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RP参与正常妊娠过程,自然流产的发生可能与GRP的低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自然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致死基因mRNA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ang Y  Lin Q  Wang X  Lu P  Sheng Z  Ding C  Hong Y  Li W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9):542-545
目的 探讨自然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致死基因维甲酸受体 (RXR)α、N myc和转录增强因子 1(TEF 1)mRNA的表达水平。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对 3 8例自然流产患者的绒毛组织中RXRα、N myc和TEF 1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 ,并和 3 3例正常早孕妇女对比。结果  ( 1)RXRα和TEF 1基因mRNA表达水平 ,自然流产患者分别为 0 4± 0 3和 1 6± 1 1,正常早孕妇女分别为 0 6± 0 3和 2 3± 1 2 ,两者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N myc基因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 2 1± 1 2和 2 2± 0 9,两者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 2 )复发性流产者 ( 2 3例 )与非复发性流产者 ( 15例 )的RXRα基因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 0 3± 0 2和 0 6± 0 4(P <0 0 5 ) ,TEF 1基因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 1 0± 1 1和 1 9± 1 2 (P <0 0 5 )。结论 RXRα、TEF 1基因可能参与调控人类胚胎的生长 ,其表达水平降低可能与自然流产尤其是复发性流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