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电针丰隆穴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肝脏p-PERK、p-IRE1α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食组、高脂对照组、手针"丰隆"组、电针"丰隆"组、电针"足三里"5组各12只,高脂饲料造模,取相应穴位给予毫针针刺、电针干预4周,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变化,检测大鼠血清FFA、TG含量与肝组织TNF-α、IL-6 mRNA及p-PERK、pIRE1α蛋白表达。结果:HE染色示高脂对照组大鼠肝细胞排列紊乱,胞浆疏松,细胞内见大量大泡型脂肪空泡,干预后各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减轻,两电针组效果更明显;各干预组血清FFA、TG含量及肝脏TNF-α、IL-6 mRNA与p-PERK、p-IRE1α蛋白表达明显低于高脂对照组,且电针"丰隆"组表达低于手针"丰隆"组;电针"丰隆"组与电针"足三里"组比较,FFA含量及TNF-α、IL-6mRNA与p-PERK蛋白表达降低。结论:电针能下调p-PERK、p-IRE1α蛋白和TNF-α、IL-6 mRNA的表达水平,调节脂质代谢,改善内质网应激与炎症反应状态,且电针"丰隆"穴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消痰化瘀中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大鼠肝脏SREBP-1c、FAS和ACC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PF级60只SD大鼠随机分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东宝肝泰)组以及消痰化瘀中药高、中、低剂量组,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复制NAFLD大鼠模型,造模同时给予相应药物治疗,8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血清TC、TG、FFA、ALT、AST和肝组织中TC、TG、FFA的活性或含量改变,观察肝脏SREBP-1c、FAS和ACCmRNA的表达变化以及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消瘀化痰中药高、中、低剂量组血中TG、TC、FFA、ALT、AST和肝组织中TG、TC、FFA的活性或含量明显降低(P 0.05),肝脏SREBP-1c、FAS和ACC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结论调控SREBP-1c、FAS和ACC基因的过度表达,抑制脂质合成,促进脂肪酸氧化,减少肝脏脂质沉积,可能是消痰化瘀中药防治NAFLD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贞清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及其对大鼠肝脏盐诱导激酶1(salt-inducible kinase 1, SIK1)、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1c, SREBP-1c)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高糖高脂饮食结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 STZ)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贞清方组、二甲双胍组,每组8只,并设立正常对照组8只,贞清方组给予贞清方每日12 g生药/kg灌胃,二甲双胍组给予二甲双胍混悬液每日150 mg/kg灌胃,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以等体积蒸馏水灌胃。持续治疗12周。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游离脂肪酸(FFA)、 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 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转移酶(AST),称体重和肝脏湿重并计算肝重指数,测肝脏TG含量, 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变化及SIK1在肝脏的表达,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组织SIK1、SREBP-1c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BG、FFA、 TG、TC、ALT、AST水平、肝重指数和肝脏TG含量显著升高(P〈0.01),肝脏重度脂肪变性,肝SIK1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SREBP-1c mRNA 和蛋白表达增多(P〈0.01);药物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贞清方组与二甲双胍组大鼠FBG、FFA、 TG、TC、ALT、AST及肝重指数均降低,肝脏TG含量下降,SIK1 mRNA 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多,而SREBP-1c mRNA 和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P〈0.01),同时大鼠的肝脏病变程度得到了改善。贞清方组FBG、TG、TC、ALT、AST、肝TC含量、SIK1 mRNA 和蛋白表达、SREBP-1c mRNA 和蛋白表达均优于二甲双胍组(均P〈0.05)。结论本实验发现2型糖尿病并发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SIK1表达降低,同时贞清方可减轻2型糖尿病大鼠非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肝脏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活化转录因子4(ATF4)-转录因子C/EBP同源蛋白(CHOP)信号通路,分析不同强度、不同时程电针“丰隆”“足三里”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饮食组、高脂模型组、假电针组、强刺激电针组、弱刺激电针组,每组15只,每组再分为2、3、4周3个亚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电针双侧“丰隆”“足三里”,疏密波(4 Hz/20 Hz),电流强度分别为4 mA、2 mA,持续20 min,1次/d,每周治疗5 d,休息2 d;假电针组只连接电针仪,不通电。不同时程亚组分别干预2、3、4周。干预结束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含量,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PERK、ATF4、CHOP mRNA与蛋白的表达。结果:高脂模型组大鼠肝细胞红色脂滴聚积明显,强刺激电针组4周时大鼠肝细胞红色脂滴明显减少。与同时程普通饮食组比较,高脂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含...  相似文献   

5.
刘涛  徐秋玲  赵岩  李学军  刘长勤  杨叔禹 《中草药》2010,41(9):1516-1518
目的探讨大黄素(emodin)对高脂喂养导致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脂质水平和肝脏脂质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高脂饮食6周形成NAFLD模型,大黄素低、高剂量(30、60 mg/kg)干预4周,肝脏HE染色观察NAFLD模型大鼠肝脏病理改变,检测血清和肝脏的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和转氨酶(ALT、AST)水平;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肝脏X受体(LXR)、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脂肪酸合成酶(FAS)、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2(DGAT-2)、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脂酰辅酶A氧化酶(ACO)、肉毒碱棕榈酸转移酶-1(CPT-1)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等脂质代谢基因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大黄素低剂量组大鼠血清FFA、TG、ALT显著下降,肝脏HE染色显示脂质沉积减轻,SCD-1表达下降;高剂量组大鼠ALT、AST,血清和肝脏TG、FFA显著下降,肝脏脂质沉积显著下降,肝脏FAS、DGAT-2、SCD-1表达降低,CPT-1和PPAR-α的表达显著增高。结论大黄素剂量依赖性地改善NAFLD,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肝脏脂质合成基因和上调脂肪酸氧化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茵杞调脂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2.08 mg/kg),以及中药低(8.28 g/kg)、中(16.56 g/kg)、高(33.12 g/kg)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5组采用高脂饲料饲养12周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药物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正常组、模型组灌胃给予等量0.9%NaCl溶液。连续干预8周,称取大鼠体质量、肝湿重,计算肝指数,常规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ELISA法检测肝组织TC、TG、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游离脂肪酸(FFA)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情况,PCR检测肝组织肝X受体α(LXRα)、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相对表达量。结果①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肝湿重、肝指数增加(P0.05),血清ALT、AST、TC、TG水平升高(P0.05),肝组织TC、TG、MDA、FFA水平及LXRα、SREBP-1c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SOD水平降低(P0.05)。②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中药各剂量组大鼠体质量、肝湿重、肝指数减少(P0.05),血清ALT、AST、TC、TG水平降低(P0.05),肝组织TC、TG、FFA、MDA水平及LXRα、SREBP-1c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SOD水平升高(P0.05)。③与辛伐他汀组比较,中药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降低(P0.05),中药高剂量组大鼠体质量、肝湿重、肝指数,肝组织FFA、MDA水平及LXRαmRNA、SREBP-1c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SOD水平升高(P0.05)。④中药各剂量组组间比较,高剂量组大鼠体质量、肝湿重、肝指数水平较低剂量组明显下降(P0.05);中剂量组较低剂量组血清ALT、AST水平下降(P0.05),高剂量组较低剂量ALT、AST、TC、TG水平下降(P0.05);中药各剂量组组间比较,肝组织TC、TG(中剂量组较低剂量组)及FFA、MDA、SOD(高剂量组较低、中剂量组)水平随剂量的增加明显降低;中药高剂量组大鼠肝组织LXRαmRNA、SREBP-1c mRNA相对表达量较中药低剂量组减少(P0.05)。结论茵杞调脂饮可明显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血脂和肝脂水平,抑制脂质蓄积,减轻氧化应激,保护肝功能,改善肝脏病理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LXRα、SREBP-1c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Zhu LL  Gou ZJ  Zeng ZH  Zhuo LS 《针刺研究》2012,37(2):99-103
目的:观察针刺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肝功能指标及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 4),探讨针刺对NAFLD大鼠肝功能及脂肪细胞因子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和非穴组,每组各11只。喂养高糖高脂饲料制备NAFLD模型。电针组针刺"丰隆"足三里"太冲"三阴交"。用比色法测定血清谷草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RBP 4含量。结果: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TC、TG、AST、ALT和RBP 4都显著下降(P<0.05),肝组织内脂肪性变减轻;非穴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各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肝组织内脂肪性变无明显改善。结论:电针穴位对NAFLD大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RBP 4,减轻肝脏负荷,从而改善肝脏功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电针"太冲"穴对轻症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作用,探讨电针改善轻症酒精性肝损伤的可行性。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太冲组和非穴组,每组10只。白酒灌胃制造轻症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电针治疗组分别电针双侧"太冲"及非穴。用赖氏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同时肝组织行HE染色观察其病理变化。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肝脏组织有损伤性改变,同时模型组ALT、AST活性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电针"太冲"及非穴后虽然大鼠肝脏病理情况无显著改善,但是电针"太冲"能够明显降低大鼠肝组织ALT、AST活性(P<0.05),而电针非穴组ALT、AST没有明显变化。结论:电针"太冲"对轻症酒精性肝损伤有一定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七味铁屑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的疗效及初步探讨对ERS相关调控因子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模型组(F组)、七味铁屑胶囊治疗组(Q组)、易善复胶囊阳性对照组(P组)。分别给予药物干预12周后,观察各组大鼠病理组织学特点,血清AST、ALT、TG、FFA和肝组织GRP78、SREBP-1c、Caspase-3、TNF-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2周时与F组比较,Q组和P组大鼠肝脏病理学改变明显减轻,其炎症程度、血清AST、ALT、TG、FFA水平及肝组织GRP78、SREBP-1c、Caspase-3、TNF-α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1);Q组和P组二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七味铁屑胶囊对单纯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确切,可能通过下调GRP78水平,恢复内质网稳态,减轻脂质在肝内堆积,抑制炎症反应,从而改善肝脏脂肪变性及炎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针对胰岛素抵抗(IR)大鼠肝组织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脂肪酸合成酶(FAS)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IR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选取8只作为空白组,其余通过高脂饮食诱导IR模型,选取24只造模成功的大鼠按随机区组原则分为模型组(8只)、西药组(8只)和电针组(8只)。西药组以吡格列酮(10mg/kg)灌胃,电针组取双侧"丰隆""三阴交"穴电针治疗,1次/日,连续2周。观察各组大鼠葡萄糖输注率(GIR)、空腹血糖(FBG)、血清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游离脂肪酸(FFA)、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肝组织SREBP-1c、FAS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GIR显著降低(P0.01),HOMA-IR显著升高(P0.01),FBG、FINS、FFA、TG、TC、LDL含量显著升高(P0.01),HDL含量显著降低(P0.01),SREBP-1c、FAS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西药组大鼠GIR显著升高(P0.01),HOMA-IR显著降低(P0.01),FBG、FINS、FFA、TG、TC、LDL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HDL含量显著升高(P0.01),SREBP-1c、FAS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电针可明显改善IR大鼠的脂质代谢紊乱,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电针降低肝组织SREBP-1c、FAS的表达,由此下调脂肪酸合成相关酶的活性,使肝组织内合成TG、TC减少,改善肝组织IR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清肝化痰活血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大鼠肝细胞脂肪沉积的影响及其对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SREBP-1c)的调控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60只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各20只,除正常组,其余各组均采用高脂饮食复制NAFLD大鼠模型;造模8周后,每组取10只,验证造模成功后,治疗组予清肝化痰活血中药干预,模型组及正常组予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大鼠肝脏脂肪变性程度,检测血清ALT、AST、γ-GT和肝组织中TC、TG、FFA水平。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肝细胞SREBP-1c mRNA表达水平。结果灌胃治疗4周后,正常组大鼠肝组织正常,模型组大鼠均发生不同程度脂肪变性,治疗组大鼠肝脏脂肪变性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ALT、AST及γ-GT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血清ALT、AST、γ-GT活性显著下降(P0.05),肝组织中TC、TG、FFA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细胞SREBP-1c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SREBP-1c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1)。结论清肝化痰活血方可能通过调控肝细胞SREBP-1c基因表达,减轻NAFLD大鼠肝细胞脂肪沉积。  相似文献   

12.
消脂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大鼠治疗的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消脂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62只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造模组(51只)和正常组(11只)。采用高脂饮食法复制大鼠NAFLD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均匀分为模型组、非诺贝特组(0.05 g·kg-1·d-1)、消脂汤高、中、低剂量组(42.5,21.5,10.6 g·kg-1·d-1)。消脂汤组和非诺贝特组灌喂相应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灌喂等体积生理盐水。4周后处死动物,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TC)、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胺转肽酶(GGT)、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游离脂肪酸(FFA),放射免疫法检测胰岛素(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R-IR),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RT-PCR方法检测肝组织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c)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肝组织SREBP-1c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脂,肝脂,FFA,FINS,HOMAR-IR,MDA,SREBP-1c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或P<0.01);SOD含量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血脂,肝功,肝脂,FFA,FINS,HOMAR-IR,MDA,SREBP-1c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以消脂汤高剂量组尤为显著(P<0.01);SOD含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消脂汤能显著改善NAFLD的胰岛素抵抗和氧化应激,减轻肝脏脂肪蓄积和炎症反应,下调SREBP-1c mRNA和蛋白表达是其减轻肝脏脂肪蓄积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清肝化痰活血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模型大鼠SREBP-1c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复制NASH动物模型,干预组在造模的同时分别予清肝化痰活血方(治疗组)和胆宁片进行干预(对照组),造模12周后处死所有大鼠,留取肝组织标本,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三酰甘油(TG)、游离脂肪酸(FFA)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基因的表达;同时肝组织经HE染色,光镜下评估脂肪变性、炎症和坏死程度。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NASH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较模型组均明显改善;治疗组肝组织中TG、FFA和SREBP-1c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P<0.01),且与对照组比较亦显著降低(P<0.05)。结论清肝化痰活血方能抑制NASH模型大鼠SREBP-1c蛋白的表达,改善脂肪酸代谢,减少肝脏TG的合成,具有良好的抗脂肪变性和保护肝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葛花枳椇子配伍针刺足三里针药结合对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采用56度红星二锅头灌胃和高脂饲料建立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药组、中药组、电针组和自然恢复组6组,其中模型组造模成功后全部处死,针药组给予葛花枳椇子配伍药液10ml/kg/d和电针20min/d,中药组给予葛花枳椇子配伍药液10ml/kg/d,电针组给予电针20min/d,空白组给予生理盐水10ml/kg/d,共30d,自然恢复组不给予任何治疗。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组织切片、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Chol)、谷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PPARγ)的变化。结果酒精性脂肪肝造模成功后经过治疗各组大鼠血清中ALT、AST、TG、Chol、PPARγ含量均不同程度降低,且针药组较自然恢复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与中药组和电针组相比具有一定的治疗优势。结论葛花枳椇子配伍针刺足三里针药结合对酒精性脂肪肝具有一定的疗效,且优于单独运用针刺或者中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山楂叶总黄酮(TFHL)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组织法尼酯衍生物受体(FXR)与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c)通路的影响,探讨其抗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建立NAFLD大鼠模型,TFHL高、中、低剂量组、模型组及正常组共5组,每组8只,药物干预后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肝组织病理学、血脂、血清转氨酶等,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肝组织中FXR、小异二聚体伴侣分子(SHP)、SREBP-1c、脂肪合成酶(FAS)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应用TFHL干预后,大鼠肝组织病理学改善,肝组织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L)含量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P0.01);FXR mRNA和蛋白、SHP mRNA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增加(P0.05);SREBP-1c mRNA和蛋白、FAS mRNA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FXR表达下调及其靶基因SREBP-1c、FAS表达上调可能是NAFLD肝脏脂质沉积的分子基础;TFHL可能通过调控FXR/SREBP-1c通路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大鼠肝脏脂质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电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瘦素、脂联素(Adi)的影响。探讨针刺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机制。方法:将远交群大鼠(Sprague Dawley,SD)32只随机分为模型组22只及空白组10只。空白组喂养普通饲料,模型组喂养高脂饲料制备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8周后将模型组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1只)、针刺组(11只)。治疗针刺组,分别取"丰隆、足三里、太冲"等穴针刺并加以频率10 Hz,强度1.5 V的连续波刺激;治疗4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rglyceride,TG)、血清胆固醇(Serum cholesterol,TC)、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 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ferase AST)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瘦素含量、TG、TC含量显著降低(P<0.05)、Adi(Adiponectin,Adi)含量显著升高(P>0.01)、AST、ALT显著下降(P<0.05);肝组织脂肪变性和炎性损伤明显改善。结论:电针对非酒精脂肪肝大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针刺调整了Adi及瘦素的水平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运用均匀设计方法筛选中药组分HJJB方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肝脏脂肪代谢的主效应组分及剂量配比,揭示HJJB方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部分物质基础。方法:采用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脂肪肝模型(12周),以HJJB方(红景天苷,绞股蓝总苷,姜黄素,白术多糖)为研究对象,运用均匀设计"4因素8水平设计表"分组设计;以大鼠肝组织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磷酸化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p ACCase)、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碳水化合物元件结合蛋白(CHREBP)含量为筛选指标,分析不靶点的主效应组分及剂量配比。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肝组织TG、FFA、p ACCase、SREBP-1c、CHREBP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均匀设计各组显示出不同强度的药效学效应。降低肝组织TG含量的有效组分是姜黄素、白术多糖,最佳配比是姜黄素4.35+白术多糖69.75。绞股蓝总苷和姜黄素对降低肝组织FFA含量有效,最佳配比为绞股蓝总苷3.54+姜黄素21.76。降低肝组织p ACCase、SREBP-1c含量的有效成分为绞股蓝总苷。而红景天苷则对肝组织CHREBP含量有降低作用。结论:HJJB方能通过多途径调节非酒精性脂肪肝肝脏脂肪代谢,不同途径有其相应的主效应组分和最佳剂量配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六味降脂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42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0.9 mg/kg)及六味降脂汤低、中、高剂量组(5.4、10.7、21.4 g/kg),给予高脂饲料合并高脂乳剂喂养6周建立NAFL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予相应药物干预2周后,检测血清ALT、AST、SOD活性及MDA、NEFA水平,检测肝组织TC、TG水平并计算肝脏指数,HE和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RT-qPCR和免疫组化(IHC)法检测肝组织LXRα、SREBP-1c、FAS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存在广泛较大的脂肪滴,脂肪变性明显,血清ALT、AST活性,MDA、NEFA水平及肝组织TC、TG水平,LXRα、SREBP-1c、FAS mRNA和蛋白表达均升高(P<0.01),肝组织SOD活性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六味降脂汤各剂量组大鼠肝脏脂质沉积得到改善,脂肪变性程度减轻,血清ALT、AST活性,MDA、NEFA水平及肝组织TC、TG水平,LXRα、SREBP-1c、FAS mR...  相似文献   

19.
电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脂及肝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血脂及肝功能变化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脂肪肝的机制。方法:33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1只)和(NAFLD)组﹙22只﹚。后者以高脂饲料饲养建立NAFLD大鼠模型,8周末,处死其中3只(正常对照组1只,NAFLD组2只),以验证造模成功,然后将NAFLD组进一步分为NAFLD对照组﹙10只﹚和电针治疗组﹙10只﹚,后者施以电针"治疗"。取"足三里"、"丰隆"、"三阴交"、"太冲"穴,电针参数为疏密波,频率1.6-2Hz,强度1-4mA,以下肢轻微抖动为宜。12周末处死所有动物,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肝指数、血清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肝组织病理学。结果:电针治疗组大鼠的血清TC、TG、LDL-C、肝指数、血清谷ALT及AST均显著低于NAFLD模型对照组(均P0.05),其肝脂肪变性程度亦显著减轻。结论:电针治疗能显著地降低其血脂,改善其肝功能,从而有效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柴芪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脏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m 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NAFLD的可能机制。方法:将32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柴芪汤组和罗格列酮组,每组8只,采用高脂高糖高盐饮食喂养8周复制NAFLD模型,造模第一天开始用药,给予柴芪汤[5.67g/(kg·d)]及罗格列酮混悬液[3 mg/(kg·d)]灌胃干预,8周后检测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肝组织中TG含量;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改变;Western Blot测定肝SREBP-1c蛋白表达;RT-PCR测定肝SREBP-1c m 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TC、TG、HDL-C、LDL-C水平及肝组织中TG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2用药组各项指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用药组SREBP-1c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用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芪汤能够改善NAFLD大鼠肝脏脂肪变,其干预效果与西药罗格列酮相似,抑制SREBP-1c m RNA和蛋白表达,从而降低NAFLD大鼠血清ALT、AST、TG、TC、HLD-C、LDL-C,这可能是柴芪汤治疗NAFLD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