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压敏点恢刺法联合养血疏肝止痛汤加减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1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2例。两组针刺取穴均为颈枕部的压敏点,对照组在压敏点处施以单纯提插、捻转,研究组在压敏点处施以恢刺法并用养血疏肝止痛汤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疼痛评分及颈椎活动度评分、颈部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压敏点恢刺法联合养血疏肝止痛汤加减治疗颈源性头痛可有效减轻头痛程度,缓解病情,改善颈部血液流变学水平,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浮针配合悬吊运动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9月—2018年10月于中山市中医院就诊的颈源性头痛患者58例,随机分为针刺组和浮针组,每组各29例。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浮针组采用浮针配合悬吊运动。所有治疗均1次/天,5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记录患者治疗第3次、第5次、第10次疼痛视觉模拟法(VAS)评分、颈椎活动度(ROM)评分,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变化;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患者3个月内因颈源性头痛加重再次行医疗干预的例数。结果:治疗前两组VAS评分、颈椎活动度(RO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次、第5次、第10次两组VAS评分均较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间相比,治疗第3次、第5次浮针组优于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0次,两组V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次、第5次、第10次两组颈椎活动度(ROM)评分均较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间同一治疗阶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随访记录患者3个月内因颈源性头痛加重而再次行医疗干预的例数,其中浮针组2例,针刺组有11例,所占比例分别是13.80%和37.93%。结论:对颈源性头痛患者采用浮针配合悬吊运动的治疗方法,可迅速改善患者头痛症状,且疗效持久,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耳穴贴压疗法对股骨头坏死疼痛影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II期股骨头坏死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患者予口服西乐葆配合耳穴贴压进行干预,对照组仅予口服西乐葆,连续干预1周并记录干预前后VAS评分及Harris评分。结果:两组干预前组内VAS评分及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及Harris评分在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arris评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能减少股骨头坏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小针刀配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4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小针刀治疗,实验组加以龙氏正骨手法治疗。观察VAS、ROM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后VAS、ROM评分均较对照组优(P0.05);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颈源性头痛予以小针刀配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能减轻疾病带来的疼痛感,促使颈椎功能恢复,巩固治疗效果,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针药结合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62例颈源性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运用中医瘀血阻络辨证分型理念采取针药结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VAS评分、ROM评分。结果: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4.19%(23/31),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29/3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VAS评分、RO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VAS评分、ROM评分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显著,可减轻患者头痛症状,改善患者颈椎活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联合温经疏肝化瘀通络法对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及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唐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原发性痛经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益母草冲剂治疗,观察组温经疏肝化瘀通络法中药汤剂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均在月经来潮前3 d口服和贴压,每月1周,连续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炎性反应递质、雌激素、子宫动脉血流等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子宫顺应性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治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组胺、前列腺素2α(PGF2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雌二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中医症状积分、孕酮、SF-36量表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治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联合温经疏肝化瘀通络法可改善原发性痛经,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温针灸法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寒凝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加耳穴组(治疗组) 30例,布洛芬组(对照组) 27例(脱落3例)。治疗组于经后1周进行温针灸配合耳穴贴压治疗,每周2次,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布洛芬组于患者痛经难以忍受或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80分以上时给予布洛芬口服,观察时间为3个月经周期;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1、2、3个月VAS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6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1、2、3个月,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5);且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均较轻,未影响治疗。2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温针灸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寒凝型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排针平刺配合口服头痛新1号方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96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中药组和针药组,每组32例。针刺组采用排针平刺(双侧脑户透风府、脑空透风池,留针6 h,隔日1次,每周3次,共2周);中药组采用口服头痛新1号方(每日1剂,每周7剂,共2周);针药组采用针刺(同针刺组)配合中药(同中药组)。观察治疗前后3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颈椎关节活动度(ROM)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针药组、针刺组、中药组治疗后VAS、ROM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 05);针药组治疗后VAS、ROM评分均显著低于针刺组、中药组(P 0. 05);针刺组与中药组治疗后VAS、ROM评分相比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 0. 05)。针药组总有效率优于针刺组、中药组(P 0. 05),且3组治疗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运用排针平刺法针刺配合口服头痛新1号方治疗颈源性头痛可有效改善患者头痛及颈椎关节活动受限情况,安全性良好,且优于单纯运用排针平刺法针刺或口服头痛新1号方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疏肝调脂汤配合耳穴贴压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肝郁脾虚型)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选取64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按就诊顺序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疏肝调脂汤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采用安慰汤剂治疗。结果:治疗12周后,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TG、TC较前下降,HDL-C较前上升,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ALT、GGT治疗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AST治疗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彩超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疏肝调脂汤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可以显著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肝郁脾虚型)患者的脂质代谢,改善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5月收治的颈源性头痛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中医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松解手法推拿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80.43%,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及ROM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及ROM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针灸联合推拿在治疗颈源性头痛中的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电针配合药物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行电针配合血塞通药物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血塞通药物治疗.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进行疗效和VAS评分评定.结果 两组治疗后疗效和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电针配合血塞通药物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优于单纯血塞通治疗.  相似文献   

12.
符绩雄 《新中医》2015,47(2):189-190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配合玉屏风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将初诊的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耳穴贴压配合玉屏风颗粒口服,对照组使用氮卓斯汀喷鼻剂,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临床症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2周治疗,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鼻塞、喷嚏、鼻痒及流水样涕VAS评分均有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鼻塞、喷嚏、鼻痒及流水样涕VAS评分均有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在鼻塞、鼻痒及流水样涕VAS评分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在控制喷嚏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优于观察组。结论:耳穴贴压配合玉屏风颗粒口服治疗变应性鼻炎有效,可作为临床选用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齐春红  张培峰  骆韬  许力  张萍 《新中医》2020,52(10):118-120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联合电针改善胃镜检查患者耐受性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接受胃镜检查的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50例。A组给予耳穴贴压联合电针治疗,B组给予耳穴贴籽治疗。对比2组检查耐受性。结果:干预后,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A组VAS评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VAS评分≥6分例数明显少于B组(P0.05)。A组总有效率为94.0%,明显高于B组的80.0%(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检查患者行耳穴贴压联合电针治疗可提高其检查耐受性,确保检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改善戒烟后烟草依赖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具有烟草依赖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耳穴贴压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每日吸烟量、Fagerstrom尼古丁依赖检验量表(FTND)评分及烟草依赖自评表评分,并比较两组戒烟率。结果治疗组戒烟率为83.3%,对照组为54.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每日吸烟量和烟草依赖自评表评分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TND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FTND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耳穴贴压能改善患者烟草依赖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配合艾灸对混合痔术后疼痛的防治效果。方法将36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行常规护理,对照组180例加中药熏洗换药治疗,治疗组18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耳穴贴压配合艾灸治疗。比较2组术后6、12、24、48 h及第1次排便后肛门疼痛VAS评分情况,记录2组患者术后疼痛出现的时间,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治疗组术后6、12、24、48 h及第1次排便时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术后疼痛出现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晚于对照组。结论耳穴贴压配合艾灸可以有效预防和减轻混合痔术后肛周疼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配合揿针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颈源性头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予以针灸推拿配合揿针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洛索洛芬钠片联合替扎尼定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天、14天、3个月后VAS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天、14天、3个月后,治疗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90.00%(2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推拿配合揿针治疗颈源性头痛可有效改善患者头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的:观察针刀配合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惠州市中医医院 2017 年 4 月至 2020 年 4 月 期间收治的 180 例颈源性头痛患者,按照是否应用针刀配合手法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90 例:应用手法治疗)与观察组 (90 例:应用针刀配合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颈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经治疗 两组患者均无颈椎活动度(ROM)4 分个体,其中观察组患者 ROM 1 分个体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8.89 % 高于对照组的 85.5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颈源性头痛患者应用针刀配合手法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有利于颈椎功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何淑平  柳东扬  黄李双 《新中医》2017,49(8):136-138
目的 :观察耳穴贴压配合优质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患者疼痛、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90例胆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2组术后均予抗感染、补液等治疗,对照组手术前后实施优质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加用耳穴贴压。观察2组干预前后疼痛及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评估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2组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IQL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GIQLI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GIQLI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VA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8%,对照组护理满意度96.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配合优质护理干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患者,可有效减轻疼痛,提高生存质量,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9.
督脉灸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督脉灸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6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3例。治疗组采用督脉灸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耳穴贴压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PSQI量表各项评分及总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PSQI量表中睡眠质量、睡眠效率、日间功能评分及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8%,对照组为78.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督脉灸配合耳穴贴压是一种治疗失眠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针刀松解术、传统针刺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颈源性头痛患者按入院顺序编号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小针刀松解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视觉模拟评分(VAS)、头颈部僵硬感以及颈椎活动度(ROM)评分及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 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 13%(P 0. 05);治疗后10 d,2组VAS评分、ROM评分均降低,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采用小针刀松解术治疗颈源性头痛总有效率高,同时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其颈椎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