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缺血预适应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肝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缺血预适应(IPC)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R)后肝脏损伤和细胞凋亡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IPC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肝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实验用雄性Wistar大鼠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IR)组和缺血预适应加再灌注(IPC+IR)组,每组6只.测定各组动物血浆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透明质酸(HA)和乳酸脱氢酶(LDH);检测肝组织细胞的DNA双链百分率;利用原位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各组肝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动物肝组织Bcl-2和Bax比值及Caspase-3.结果:大鼠LIR后血浆中ALT、AST、HA、LDH含量均明显增加;LIR后肝组织细胞DNA双链百分率降低,凋亡细胞百分率增高.Bcl-2/Box蛋白比值减小,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增强.IPC+IR组上述各指标较IR组改善,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肢体缺血再灌注可以导致肝脏的损伤,缺血预适应可以减轻损伤的发生,其保护效应可能与其抑制肝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测定家种连翘中山柰酚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柱(250 mm×4.6 mm,4.6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水溶液(50∶50,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65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 山柰酚质量浓度在0.01~0.5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结果的RSD均小于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30%,RSD为2.13%(n=6);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8个村家种连翘中山柰酚含量为0.037 7~1.088 7 mg/g。结论 该方法灵敏、可重复,测定结果准确,可用于家种连翘中山柰酚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静脉输液在临床上应用十分普遍,但并发热原反应(pyrogen reaction,PR)或称发热反应者也屡见不鲜。近年来由此引发的医患纠纷有所增多。为此,必须加强对PR的防治。我院从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静脉用山莨菪碱和10%葡萄糖酸钙治疗PR66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外斜V征患者及正常人下斜肌和内直肌的病理学改变。方法:将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外斜V征患者6例术中切除的下斜肌及内直肌作为斜视组,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病理学改变,并测量肌细胞的横截面积;角膜移植供体的下斜肌及内直肌(6例6眼)作为对照组。结果:斜视组下斜肌部分肌纤维轻度肥大增粗,粗细不等,排列紊乱,走形不规则,横纹结构欠清晰;可见部分肌纤维出现核内移现象,玻璃样变性及少量胶原纤维增生。肌纤维平均横截面积为854.1±64.8μm2,与对照组(719.7±80.4μm2)无显著性差异(P>0.05)。斜视组内直肌同样发生了病理改变。除了肌纤维走形不规则,横纹结构欠清晰,部分肌纤维出现核内移现象,玻璃样变性外,主要还表现为肌纤维减少,排列疏松、紊乱,间隙变大,胶原增生较明显。其肌纤维平均横截面积为324.9±63.3μm2,较对照组(690.8±67.3μm2)明显减小(P<0.05)。结论:斜视组功能亢进的下斜肌和弱侧内直肌均发生了明显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5.
背景:免疫营养可通过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促进短半衰期蛋白质合成,调节局部及全身细胞因子的产生,维护肠道黏膜结构及功能的完整性,对术后的免疫抑制起正向调节作用。营养治疗能够明显加强肝移植围手术期机体免疫功能,但对肠内免疫营养在肝移植的应用效果至今少有报道。目的:观察肝移植围手术期进行免疫肠内营养治疗的安全性和应用效果。方法:将84例肝移植患者按营养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免疫肠内营养组和普通肠内营养组,监测移植前、移植后对肝功能、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排斥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结论:免疫肠内营养组移植前1d的血清前白蛋白和胆碱酯酶水平均显著高于营养治疗前。移植前1d免疫肠内营养组CD3+CD4+显著高于普通肠内营养组(P〈0.05),普通肠内营养组的细胞免疫功能恢复状态比免疫肠内营养组推迟1周,移植后1~28d免疫肠内营养组IgA均高于普通肠内营养组(P〈0.05),两组均未增加排斥反应发生率。结果证实,疫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肝细胞合成功能及免疫功能均显著优于普通肠内营养治疗,免疫肠内营养对肝移植围手术期患者的康复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透明角膜切口(CCI)稳定性的因素。

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8-07/2020-01在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型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患者126例138眼的病历资料。术后1d应用眼前节光相干断层扫描(AS-OCT)对角膜切口进行扫描,根据CCI内口是否存在哆开分为:无内口哆开组84眼,有内口哆开组54眼,分析影响CCI稳定的因素。

结果:术后1d CCI内口哆开发生率54眼(39.1%),术后1wk为12眼(8.7%),术后1mo内口全部闭合,切口稳定性均良好,AS-OCT扫描发现内口愈合不良3眼。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切口长度、切口角度、切口内口位置、切口的制作方式和后弹力层脱离有统计学意义(OR=1.102、0.994、27.895、0.127、30.269、6.750,均P<0.05)。

结论:年龄、切口长度、切口角度、切口内口位置、切口的制作方式和后弹力层脱离是影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CCI稳定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医学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医学生需要具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自主性学习能力和超越课本的拓展学习能力。缺氧和休克是病理生理学中两个重要的基本病理过程,但仅乏氧性缺氧和失血性休克被详细讨论,而其他类型的缺氧和休克也值得深入探讨。文章从缺氧和休克入手,探讨了自主性拓展学习在病理生理学教学工作中的实施方案,讨论了该教学法的优势,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人们对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认识的增加,以及国家对ADR监测网络的建设,ADR监测工作已经成为药学工作者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内容。自1997年本地成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并挂靠我院开始,每年我院都要接收大量本地区其它医疗机构填报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联合百令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自蛋白尿的影响.方法 8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分成厄贝沙坦组(38例)和联合用药组(42例).两组患者在控制血糖、血压及其他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厄贝沙坦或厄贝沙坦联合百令胶囊治疗,疗程为12周.分别检测入选前,治疗6周和12周后的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24 h尿蛋白总量和尿白蛋白清除率.结果 治疗12周后,两组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4 h尿蛋白总量和尿白蛋白清除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12周后,24 h尿蛋白总量和尿白蛋白清除率治疗前后差值相比较,联合用药组与厄贝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百令胶囊可进一步减轻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并延缓肾衰竭进展.  相似文献   
10.
①目的 观察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R)后心肌的损伤变化。②方法 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7组,即对照组(control)、缺血组(1)、缺血再灌注0.5小时组(R0.5)、2小时组(R2)、4小时组(R4)、6小时组(R6)、10小时组(R10)。分别测定血象及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浓度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并测定心肌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血浆乳酸脱氢酶(LDH)活性。③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MDA、LDH、MPO检测量在R0.5、R2、R4组依次增加,在R6、R10两组依次减少;SOD活性在R0.5、R2、R4组依次下降,在R6组有所恢复,至R10组又有所下降。④结论 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IR)后继发心肌损伤,可能与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