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减少多孕次足月初产妇的远近期并发症,更好地指导产科临床工作,提高产科质量。[方法]收集整理我院2012年9月—2014年8月的足月初产妇有关资料,通过系统对照、分析与总结,对多孕次足月初产妇第一产程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多孕次足月初产妇第一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单孕次初产妇,不同的流产方式导致的潜伏期和第一产程缩短程度存在差异。[结论]对于曾有流产史的足月初产妇,应详细询问其孕产史,如流产孕周、流产胎儿大小、流产或引产方式等,为有妊娠流产史的初产妇制定更科学、更合理和更个性化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初产妇孕次多少对产妇第一产程所需时间的影响。方法观察、统计和分析205例初产妇第一产程和潜伏期的时间,其中初孕次初产妇105例,多孕次初产妇100例。结果多孕次初产妇的潜伏期及第一产程平均时间比初孕次初产妇的相应时间均有明显缩短(P<0.05)。结论多孕次初产妇分娩过程中潜伏期所需平均时间缩短,可适当提前其进入待产室的时间。  相似文献   

3.
孕次对初产妇第一产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初产妇孕次多少对产妇第一产程所需时间的影响。方法观察、统计和分析205例初产妇第一产程和潜伏期的时间,其中初孕次初产妇105例,多孕次初产妇100例。结果多孕次初产妇的潜伏期及第一产程平均时间比初孕次初产妇的相应时间均有明显缩短(P〈0.05)。结论多孕次初产妇分娩过程中潜伏期所需平均时间缩短,可适当提前其进入待产室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路潞  樊雅静  施蓓娜  黄凌 《护理研究》2008,22(28):2587-2588
通过临床观察和研究发现,初产妇中多孕次产妇的潜伏期及第一产程的时间均较初孕次产妇明显缩短[1].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穴位按摩对初产妇产程及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例正常妊娠并经阴道试产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两组产妇均行全程导乐分娩,在分娩过程中,观察组,及对照组实际入组人数分别为观察组94例,对照组89例,观察组在产程中给予穴位按摩,对照组未行上述处理.分别观察两组初产妇产痛程度,产程时间.结果 观察组初产妇第一产程产痛程度明显减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程时间缩短,观察组潜伏期(325.2±10.8)min,活跃期(186.23±0.12)min,第二产程(34.23±0.12)min,总产程(469.2±7.2)min,对照组潜伏期(413.2±21.6)min,活跃期(227.54±0.58)min,第二产程(62.54±0.58)min,总产程(638.0±26.4)min,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穴位按摩有利于产妇减轻产痛,缩短产程,操作简单安全,顺应当代护理模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工流产手术的开展,初产妇孕前人流及流产相应增加。本文对初产妇孕前有无流产各96例来用前瞻性观察,以探讨流产对初产妇正常产程的影响。1临床资料1.1病例来源:自1996年6月~1996年11月来我院分娩的初产妇,经询问病史筛选出本次妊娠前有流产史96例,其中人流1次63例,人流2~4次15例次,药物流产2例,自然流产16例次,流产后清宫术3例次。选择96例本次妊娠前无流产史的初产妇为对照组。1.2两组均摒弃了各种病理妊娠的因素,产程中未使用任何能干扰正常产程的药物。1.3潜伏期指有规律宫缩至官口开大3cm,活跃期指窗口开大3cm至…  相似文献   

7.
刘蕊 《全科护理》2015,(9):836-838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高龄初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高龄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为569.4 min±119.8 min、87.4 min±38.7 min,较对照组(418.5min±120.1min,40.2min±26.9min)均缩短(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改善高龄初产妇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孕妇学校干预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分娩且孕期定期产检的初产妇224例按照是否孕28周以后全程参加孕妇学校课程将其分为观察组(孕晚期全程参加孕妇学校课程)103例和对照组(孕期仅定期产检未全程参加孕妇学校课程)121例。比较两组产妇在孕期、分娩期及产褥期保健知识掌握情况、分娩方式、产后2h出血量、自然分娩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对孕期干预支持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母婴保健知识评分(26.01分±3.37分)高于对照组(18.93分±3.66分,t=2.41,P=0.019);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产后2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第一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对孕期干预支持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妇学校干预可有效促进孕妇对孕期、分娩期及产褥期保健知识的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对分娩结局产生积极影响,提高了产妇的满意度,从而进一步保护、支持并促进自然分娩,提升孕产妇对分娩的正性体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初产妇对照组127例,在孕5个月~9个月不接受拉玛泽减痛分娩法训练,分娩时通过产程常规护理来借助呼吸力量,并施用导乐陪伴;观察组169例,在孕5个月~9个月接受拉玛泽减痛分娩法训练,分娩时除导乐陪伴外,严格执行拉玛泽减痛分娩法技术规范。对两组阴道分娩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分娩疼痛分级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第一产程、总产程时间、顺产发生率、剖宫产发生率及疼痛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应用在初产妇上,可以缩短产程时间、减轻分娩疼痛、促进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助产士主导的骨盆摇摆辅助干预对自然分娩初产妇子宫肌电图和产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足月单胎头位妊娠初产妇240例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从产妇临产(第一产程潜伏期)指导采用骨盆摇摆并配以动力性音乐,对照组给予常规产程护理;比较两组子宫收缩、产后康复及舒适度情况。[结果]有效规律宫缩时(T1)两组肌电图各项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入T2阶段(宫口开大3cm),观察组爆发波频数/30min、功率谱峰频率及爆发波平均幅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进入T3~T4(宫口开大5cm~宫口开大10cm)后,观察组爆发波频数/30min、功率谱峰频率及爆发波平均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宫缩痛评分、产后2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且泌乳开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00例(83.33%)的产妇表示舒适明显高于对照组48例(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895,P0.05)。[结论]骨盆摇摆干预方法可缓解第一产程宫缩应激,加强第二产程宫缩,促进产程进展,对产后康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临床护士心理压力源与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玉芬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0):921-922,924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面临的主要心理压力源,为护理管理者有效地帮助护士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评式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内江市2所三级乙等医院287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的心理压力源依次来源于工作强度、职业需求、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家庭经济收入等方面。其中来源于工作强度、人际关系及家庭方面的压力源,不同年龄组护理人员在其压力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存在着多种心理压力源,这些压力源是导致护士工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也是护理的安全隐患之一,护理管理者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定期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及时帮助他们调整心理状态,减轻和消除压力,从而提高护士对本职工作的满意度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15.
精神疾病患者家属教育的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精神疾病患者家属教育的调查,探讨家属教育的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采用自拟问卷对参加系列教育的家属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患者和家属接受教育次数越多,对疾病知识了解越多;在患者的亲属中患者的父母参加教育比率较大。结论:家属教育对治疗疾病起着积极的作用,应更具有针对性,同时还应该注意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