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西陵知母”有效成分动态积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揭示栽培“西陵知母”一年中不同时期有效成分变化趋势.方法 分别以菝葜皂苷元、知母皂苷AIII、芒果苷、新芒果苷为指标,分析该四年生知母在采挖当年3~11月份之间各类指标成分的动态变化情况,其中菝葜皂苷元、知母皂苷AIII采用HPLC-ELSD进行检测,芒果苷、新芒果苷采用HPLC-UV检测.结果 菝葜皂苷元的含量在4月份最高,达到13.05 mg·g-1,至11月份达到最低的6.10 mg·g-1;知母皂苷AIII含量在六月达到全年的最高峰的8.54 mg·g-1,然后快速下降,在8月降至接近全年的最低点的2.49 mg·g-1;而芒果苷和新芒果苷的含量在整个年度中的变化波动较大,且两者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反.结论 明确了西陵知母一年中各成分变化趋势和规律,验证了西陵当地知母于每年春、秋季采挖,春季优于秋季的采挖习惯.  相似文献   

2.
西陵知母中芒果苷的含量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母为百合科知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Bge.的干燥根茎[1]。河北易县是知母的道地产区,所产知母以质量优良,疗效好而被称作“西陵知母”。在野生药材资源日益减少,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河北易县已有大规模人工栽培,栽培品已经成为道地“西陵知母”的重要组成部分。曾有用薄层色谱-紫外分光法测定知母在不同采集期芒果苷含量的报道[2],但是所用材料是移栽至南方校园的知母,气候等环境条件与河北易县差....  相似文献   

3.
河北不同产地知母药材中芒果苷及菝葜皂苷元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河北不同产地知母药材中芒果苷及菝葜皂苷元的含量。方法:分别采用HPLC法和HPLC-ELSD法测定芒果苷和菝葜皂苷元的含量。测定芒果苷以水∶乙腈∶0.85%磷酸(100∶25∶5)为流动相;流速为0.6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58nm。测定菝葜皂苷元以甲醇∶水(95∶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柱温30℃;用蒸发光散色检测器检测,漂移管温度85℃。结果:河北不同产地知母药材中菝葜皂苷元含量为1.51%~1.73%,芒果苷含量为0.11%~0.73%。结论:本法测定知母药材中菝葜皂苷元及芒果苷含量,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方法学考察符合含量测定的要求,可以用来控制知母药材质量。  相似文献   

4.
HPLC法测定生知母和盐知母中芒果苷和菝葜皂苷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建立测定生知母和盐知母中芒果苷和菝葜皂苷元的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HPLC-UV法和HPLC-ELSD法测定芒果苷和菝葜皂苷元.测定芒果苷的色谱条件:Kromasil柱(250 mm×4.6 mm,5μm);水-乙腈-0.85%磷酸(100:25:5)为流动相;体积流量为0.6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58 nm.测定菝葜皂苷元的色谱条件:Kromasil柱(250 mm× 4.6 mm,5μm);甲醇-水(95:5)为流动相;体积流量为1.0 mL/min;柱温30℃;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漂移管温度85℃.结果 盐知母中芒果苷和菝葜皂苷元的量均有所升高.结论 本方法可用于生知母和盐知母中芒果苷和菝葜皂苷元的测定,并为其全面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不同产地知母药材中芒果苷和知母皂苷BⅡ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知母中芒果苷和知母皂苷BⅡ的含量。方法:分别采用HPLC和HPLC-ELSD法测定芒果苷和知母皂苷BⅡ的含量。测定芒果苷的流动相为乙腈:0.85%磷酸水溶液(12∶88),流速为1.0 mL.min-1,柱温35℃;测定知母皂苷BⅡ的流动相为乙腈:水(25∶75),流速为1.0 mL.min-1,柱温25℃,蒸发光检测器漂移管温度105℃,载气流速3.0 L.min-1。结果:不同产地知母药材中芒果苷含量为0.99%~1.68%,知母皂苷BⅡ含量为3.90%~10.25%。结论:本实验方法用以测定知母中的芒果苷和知母皂苷BⅡ含量准确、适合、重复性好,方法学考察均符合要求,可以用来控制知母药材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河北易县仿野生移栽和仿野生直播知母的外在性状,仿野生移栽、仿野生直播和野生知母的内在质量进行比较,确定较好的仿野生生产方式。方法分别于2014年4月,9月,11月取样三批,使用直尺、游标卡尺、分析天平等测定株高,根茎或球茎的直径、鲜重、干重等,使用HPLC-ELSD测定知母皂苷BⅡ的含量,使用UPLC测定芒果苷的含量,并对测定性状和成分含量进行数据比较和分析。结果不同的仿野生栽培知母和野生知母相比,知母皂苷BⅡ和芒果苷含量差异不显著。仿野生移栽知母的株高、根茎或球茎的直径、干重等指标均显著高于仿野生直播知母。结论仿野生移栽和仿野生直播知母药用成分含量与野生知母无差异。仿野生移栽知母的外在性状要高于仿野生直播知母。仿野生移栽是较好的仿野生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知母主根和须根中螺甾皂苷类(知母皂苷AⅠ,知母皂苷AⅡ,知母皂苷AⅢ,知母皂苷Ⅲ,菝葜皂苷元),呋甾皂苷(新知母皂苷BⅡ,知母皂苷BⅡ,知母皂苷BⅢ,知母皂苷Ⅰa,知母皂苷Ⅰ,知母皂苷C,知母皂苷E),黄酮(淫羊藿次苷Ⅰ,宝藿苷Ⅰ),双苯吡酮(新芒果苷、芒果苷、异芒果苷),氢醌糖苷(β-熊果苷)5类共18种成分的方法,从而分析不同来源知母主根和须根差异性,为知母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取样品0.25 g用稀乙醇25 mL回流提取30 min,色谱分离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BEH HILIC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0.1%甲酸水-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2 mL·min~(-1)。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ESI-),多反应离子监测(MRM)进行检测,利用外标法计算知母样品中所测成分的含量,通过SMICA14.1软件对知母主根和须根样品间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所测成分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良好,加样回收率在95.22%~101.42%,RSD均4%。实验结果表明,以18种成分为主成分进行多元统计分析时,知母主根与须根有较大差异。结论:该研究为知母须根资源再利用和知母质量控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知母为百合科植物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 loides Bge.的干燥根茎,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的功效,临床常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肠燥便秘。知母中含多种知母皂苷、黄酮等有效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知母皂苷及皂苷元为其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的主要活性成分,其中菝葜皂苷元作为指标成分被药典用于知母药材的质量监控。芒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体内和体外模型研究知母皂苷对芒果苷肠吸收的影响.方法 采用液-质联用法测定大鼠灌胃芒果苷、知母皂苷-芒果苷后的血药浓度,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应用大鼠肠外翻模型,UPLC法测定不同时间点时肠囊内芒果苷的浓度,计算肠吸收参数.结果 合用知母皂苷后,芒果苷的血药浓度比单体组明显升高,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和Cmax显著增加,Tmax延长至3h;在回肠段知母皂苷-芒果苷(1∶1)组中芒果苷的吸收参数Q90、Vt和Paap均高于单体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知母皂苷对芒果苷的体内吸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考察不同产地知母中芒果苷、多糖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知母中芒果苷的含量;采用硫酸蒽酮法测定不同产地知母中多糖的含量,色谱柱迪马C18柱 250 mm×4.6 mm.流动相为甲醇-3%醋酸溶液(45:55),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室温.结果河北、安徽、广东知母中芒果苷的含量为0.50%~1.18%,回收率为101.54%,RSD为2.33%(n= 6);芒果苷的线性范围为1.29~7.74 μg (r=0.999 5);河北、安徽、广东知母中的多糖含量为0.52%~1.91%,回收率为99.15%,RSD为1.94%(n = 6).结论各产地知母中芒果苷及多糖含量间变异较大;以河北知母中芒果苷最高,以广东知母多糖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1.
褐苞薯蓣的质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褐苞薯蓣 Dioscorea persimilis的质量。方法:分析测试产自广西邕宁、博白、北流、桂平、容县的褐苞薯蓣以及怀山药的6项质量指标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含水量(%)分别为15.39,18.52,15.41,13.96,15.48,15.74;蛋白质含量(%)分别为7.06,8.45,9.20,9.67,8.63,9.79;淀粉含量(%)分别为84.51,86.51,82.72,83.65,84.19,79.13;水浸出物含量(%)分别为6.19,6.98,8.95,7.41,6.70,9.40;90%乙醇浸出物含量(%)分别为2.00,2.04,2.68,2.20,2.11,3.53;18种氨基酸含量(%)分别为5.23,6.31,6.22,6.78,6.59,6.83。结论:桂平、北流产的褐苞薯蓣质量优于邕宁产褐苞薯蓣,博白、容县产的褐苞薯蓣介于它们之间;桂平、北流产的褐苞薯蓣质量与怀山药相似。结论:褐苞薯蓣作为山药长期药用及食用是有科学根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知母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对知母根茎经过水蒸气蒸馏所得的挥发油,运用GC-MS技术,计算机检索结合人工解析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和鉴定。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了各个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分离鉴定了其中24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70.83%。结论:知母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主要为:醛类(31.15%)、萜类及其氧化物(20.66%)、烷烃及其含氧取代物(8.35%)、呋喃杂环化合物(6.41%)、非萜醇类(4.26%)。含量在3%以上的化合物有12个,其中以龙脑含量最高(9.35%)。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常温下保存(茅)苍术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的稳定性,并初步比较不同时间常温下保存挥发油的抗炎作用。方法:用气-质联用仪分离、分析、鉴定苍术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比较室温下保存的挥发油颜色随时间变化,并以二甲苯致炎法初步探讨挥发油不稳定性对抗炎作用的影响。结果:以气-质联用仪分析鉴定出挥发油中的17种成分,其中相对百分含量≥4%的主要成分为β-芹子烯、茅术醇、β-桉叶醇、α-红没药醇和一个未知成分。室温下保存(茅)苍术挥发油由原来的淡黄色逐渐变为无色,彼此之间发生成分转化。常温下保存时间越长,其抗急性炎症作用增强。结论:(茅)苍术挥发油常温下保存具有不稳定性;随保存时间延长,其抗炎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4.
白术是浙江著名道地药材"浙八味"之一,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目前国内外对白术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白术产地众多,不同产地的白术质量参差不齐。本文从化学角度对近年来白术药材的产地比较研究进行综述,为白术的质量评价和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怀山药道地产区与非道地产区药材质量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比较研究不同产地怀山药的质量。方法 选同一品种怀山药在不同地区同期种植 ,分析其药材的主要化学成分。结果 不同产地怀山药中的淀粉、蛋白质、浸出物、多糖含量不同 ,但道地产区怀山药中淀粉、多糖含量较高。结论 河南怀山药中多糖含量高于非道地产区 ,是怀山药道地药材的主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6.
扩大重楼药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成莉  甄艳  陈敏  黄璐琦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6):3121-3124
重楼作为一种重要的中成药原料,目前市场需求量巨大,价格飞涨。为了保护重楼野生资源,满足重楼市场需求,目前对重楼及同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资源调查、人工栽培等多方面的研究已广泛开展。该研究对重楼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重楼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胶质重楼与粉质重楼化学成分研究和重楼内生菌研究等方面的资料进行分析综述,以便对扩大重楼药用资源范围,寻找重楼替代品提供研究线索。研究发现重楼属植物、重楼地上部分、胶质重楼、重楼内生菌均能找到或产生重楼的重要化学成分甾体皂苷,但最终能否真正成为重楼替代品,还需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并在临床上得到有效的验证。  相似文献   

17.
中药知母过氧化物同工酶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知母种内变异的遗传特征,对种植在同一环境条件下的知母的过氧化物同工酶谱进行了分析,知母的过氧化物同工酶谱在种内存在明显变异,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以天津蓟县,内蒙古赤峰,山东平度产知母为代表,为知母形态的种内变异提供了生物化学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进行数据挖掘,探讨甘草-枳壳的抗乳腺癌的潜在活性成分和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筛选的甘草-枳壳活性成分与药物数据库Therapeutic Target Databas(TTD)数据库检索的乳腺癌靶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归纳总结出甘草-枳壳中活性成分抗乳腺癌作用的主要潜在靶点,利用Cytoscape 3. 7. 1软件构建甘草-枳壳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并进行分析。结果:根据类药性(DL)及口服生物利用度(OB)相关条件筛选获得甘草-枳壳活性成分-乳腺癌靶标网络图,该网络总共包括133个节点,化学成分116个,乳腺癌药物靶点有17个;与乳腺癌药物靶点相互作用的甘草活性成分有109个;与乳腺癌药物靶点相互作用的枳壳活性成分有6个;与乳腺癌药物靶点相互作用的枳壳、甘草共有的活性成分有1个;网络图中有400个乳腺癌靶点-相互作用靶标对。结论:甘草-枳壳抗乳腺癌作用的发挥是基于多成分、多通路和多靶点的整体药效效应,挖掘了抗乳腺癌的潜在作用机制,为进一步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知母的种内变异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陈万生  乔传卓 《中药材》2000,23(6):311-314
文献记载知母“全株无毛”,不尽确切。从全国各产地采集的知母植株形态存在差异,叶表面显微及超微特征也存在梯度变异,但花粉形态一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分析真武汤与方中生姜和白术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真武汤、生姜、白术和生姜白术阴性样品的挥发油,并通过GC-MS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分析鉴定和比较研究。结果真武汤全方共鉴定出82个成分,生姜挥发油鉴定出51个成分,白术挥发油鉴定出21个成分,生姜白术阴性样品鉴定出10个成分,其中真武汤全方挥发油鉴定出的成分占其挥发油样品总含量的80.6%,生姜为91.5%,白术为57.5%,生姜白术阴性样品为91.4%。结论真武汤挥发油主要来自生姜和白术,其他三味药材挥发油成分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