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鞘内注射吗啡联合氯胺酮对切口痛大鼠脊髓兴奋性氨基酸(EAAs)的含量及谷氨酸转运体-1(GLT-1)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125只,体重为250~300 g,随机分为5组,每组各设5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5只大鼠.按Brennan法制备大鼠急性切口痛模型.假手术组(Ⅰ组),0.9%氯化钠溶液组(Ⅱ组)于术后鞘内注射0.9%氯化钠溶液25μL,吗啡组(Ⅲ组)于术后鞘内注射吗啡10μg,氯胺酮组(Ⅳ组)于术后鞘内注射氯胺酮100 μg,吗啡联合氯胺酮组(Ⅴ组)于术后鞘内注射吗啡5μg+氯胺酮50 μg;Ⅲ~Ⅴ组鞘内给药时均以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20μL,注射药物后再以0.9%氯化钠溶液5霯冲洗导管.分别于术后1、2、6、12、24 h(T1~T5)5个时间点,应用von Frey丝线测定大鼠后爪机械缩足阈值(PWT)、随后取大鼠腰段脊髓,测定EAAs[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的含量;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T5时间点的大鼠腰段脊髓GLT-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Ⅰ组相比,除Ⅲ组在T1时间点外,Ⅱ~Ⅴ组在术后各时间点的PWT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Ⅲ和Ⅴ组T1、T2时间点以及Ⅱ和Ⅳ组术后各时间点的脊髓GLU、ASP含量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与Ⅱ组相比,Ⅲ~Ⅴ组在术后各时间点的PWT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Ⅳ组在T1、T2时间点以及Ⅲ和Ⅴ组在术后各时间点的脊髓GLU、ASP含量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与Ⅲ组相比,除T1时间点外,Ⅴ组在术后各时间点的PWT均升高;Ⅳ组在T3~T5时间点的脊髓GLU、ASP含量显著升高(P值均<0.05),Ⅴ组在T1、T2时间点的脊髓GLU、ASP含量显著降低(P值均<0.05).与Ⅳ组相比,Ⅴ组在术后各时间点的PWT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脊髓GLU、ASP含量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Ⅱ~Ⅴ组在T5时间点的GLT-1 mRNA表达水平均较Ⅰ组显著减少(P值均<0.05),Ⅲ~Ⅴ组的GLT-1 mRNA表达水平均较Ⅱ组显著增加(P值均<0.05),Ⅴ组的脊髓GLT-1 mRNA表达水平均较Ⅲ、Ⅳ组显著增加(P值均<0.05).结论 在大鼠切口痛模型中,鞘内注射吗啡联合氯胺酮可减轻大鼠急性切口痛,可能与其降低大鼠脊髓EAAs含量和改变GLT-1 mRNA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不同压力二氧化碳气腹对兔红细胞流变性和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18只雌性健康兔按气腹压力随机均分为3组:气腹压0mmHg(Ⅰ组)、气腹压10mmHg(Ⅱ组)和气腹压15mmHg(Ⅲ组).每组兔均在不同的压力下接受气腹1 h.在二氧化碳气腹前5 min(T0)、二氧化碳气腹后30 min(T1)和二氧化碳气腹后60 min(T2)测定动脉血气分析值和红细胞流变性,监测耳廓微循环的血流量和血流速率并记录在相应时点的上述参数值.结果 气腹后30和60 min,Ⅱ组与Ⅰ组比较,PaCO2、红细胞刚性指数和聚集指数显著增加(P<0.05),pH、红细胞变形指数、微循环的血流量和血流速率显著下降(P<0.05),Ⅲ组各参数变化更为显著(P<0.01).红细胞压积气腹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二氧化碳气腹可使红细胞流变性减弱,微循环的血流量和血流速率下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LCP模式丁丙诺啡的最低有效止痛浓度.方法选择硬膜外麻醉效果优的手术病人180例,随机分为六组,以0.2%布比卡因100ml+5mg氟哌利多为基础液,除第Ⅵ组单纯用0.2%布比卡因外,其余加麻醉性镇痛药,Ⅰ~Ⅳ组丁丙诺啡分别为0.1mg、0.15mg、0.225mg、0.3mg,Ⅴ组为吗啡5mg.对比其48小时用药量、手控次数、镇痛效果、副作用.结果用药量和手控次数Ⅱ~Ⅴ组无差异(P>0.05),与Ⅰ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与Ⅵ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镇痛优良率Ⅱ~Ⅴ组无差异,与Ⅰ、Ⅵ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分别为P<0.01、P<0.005).不良反应Ⅰ、Ⅱ、Ⅲ组明显低于Ⅳ、Ⅴ组(P<0.005),Ⅴ组与Ⅳ组相比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相同条件下吗啡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丁丙诺啡;在上述基础液的条件下,丁丙诺啡的有效止痛浓度以0.0002%为宜.  相似文献   

4.
姜景卫 《当代医学》2007,(2):114-115
目的 丙泊酚不同配伍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的效应.方法 60例门诊肠镜检查病人,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Ⅰ组为丙泊酚组,Ⅱ组芬太尼 丙泊酚组,Ⅲ组为氯胺酮 芬太尼 丙泊酚组,分别记录用药前、后2min及检查结束时的HR、MAP、SpO2,并观察丙泊酚的用量及其麻醉效果.结果 Ⅰ组、Ⅱ组病人用药后2minHR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病人用药后2min MAP下降明显,与用药前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Ⅱ组病人用药后2min MAP下降,与用药前比较有差异(P<0.05),Ⅰ组病人用药后2min SpO2下降明显与用药前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Ⅱ组、Ⅲ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P<0.01),Ⅱ组、Ⅲ组麻醉效果优于Ⅰ组(P<0.05).结论 Ⅲ组麻醉效果显著,对循环呼吸影响较小,可安全用于门诊无痛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5.
姜景卫 《当代医学》2007,(3):114-115
目的 丙泊酚不同配伍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的效应.方法 60例门诊肠镜检查病人,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Ⅰ组为丙泊酚组,Ⅱ组芬太尼+丙泊酚组,Ⅲ组为氯胺酮+芬太尼+丙泊酚组,分别记录用药前、后2min及检查结束时的HR、MAP、SpO2,并观察丙泊酚的用量及其麻醉效果.结果 Ⅰ组、Ⅱ组病人用药后2minHR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病人用药后2min MAP下降明显,与用药前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Ⅱ组病人用药后2min MAP下降,与用药前比较有差异(P<0.05),Ⅰ组病人用药后2min SpO2下降明显与用药前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Ⅱ组、Ⅲ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P<0.01),Ⅱ组、Ⅲ组麻醉效果优于Ⅰ组(P<0.05).结论 Ⅲ组麻醉效果显著,对循环呼吸影响较小,可安全用于门诊无痛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全麻和硬膜外麻醉对下腹部腹腔镜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100例行下腹部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两组,全麻组(Ⅰ组)和硬膜外麻醉组(Ⅱ组),于麻醉前10分钟、腹内压达12mmHg后5分钟、30分钟和放气后10分钟监测SBP、DBP、HR、PaCO2、pH,并于上述时点抽取外周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用快速血糖仪血糖(BG).结果:两组手术前后HR无明显变化,气腹5分钟Ⅱ组HR明显高于Ⅰ组(P<0.01).Ⅱ组SBP在气腹后5分钟、30分钟和放气后10分钟均明显低于麻醉前水平(P<0.05),Ⅰ组在气腹5分钟SBP、DBP明显升高(P<0.05,P<0.01),DBP放气后10分钟仍高于麻醉前水平(P<0.05);BP组间比较在气腹后至术毕均有明显差异(P<0.05,P<0.01).气腹后Ⅰ组E、BG与麻醉前比较均显著升高(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皮质醇均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气腹后PaCO2均升高,pH变化不显著,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下腹部腹腔镜手术硬膜外麻醉应激反应轻,对循环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7.
丙泊酚诱导时血压下降的预防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丙泊酚全麻诱导时血压下降的预防方法.方法 50例患者随机分为5组Ⅰ组依次注入芬太尼4μg/kg, 维库溴铵0.08mg/kg,丙泊酚2mg/kg;Ⅱ组在诱导前先按10ml/kg预输生理盐水(NS),30min内输完;Ⅲ、Ⅳ、Ⅴ组在注射丙泊酚前1min,分别静脉注入0.1mg/kg,0.15mg/kg,0.2 mg/kg麻黄碱.记录从睫毛反射消失,之后3min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结果ⅠⅡ、Ⅲ组诱导后MAP均明显下降,以诱导后3min时最显著(P<0.01).Ⅳ组MAP较为稳定.Ⅴ组诱导后MAP有上升趋势,以诱导3min时显著(P<0.05).组间比较诱导后Ⅳ、Ⅴ组的MAP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心率变化除Ⅰ组显著减慢外,其余组别用药前后无显著差异.结论预输NS扩容不能有效对抗丙泊酚诱导时引起的血压下降.而预注麻黄碱(0.15mg/kg)则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地氟醚与咪唑安定或异丙酚联合应用对心肺转流(CPB)心内直视手术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50例先天性心脏病房、室间隔缺损择期行心内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5组:咪唑安定组(Ⅰ组)、异丙酚组(Ⅱ组)、地氟醚组(Ⅲ组)、地氟醚加咪唑安定组(Ⅳ组)和地氟醚加异丙酚组(Ⅴ组),每组10例.Ⅰ组用微泵静注咪唑安定0.2~0.4 mg·kg-1·h-1;Ⅱ组微泵静注异丙酚2.0~4.0 mg·kg-1·h-1,Ⅲ组CPB前、主动脉开放后吸入1.0 MAC地氟醚;Ⅳ组CPB前吸入地氟醚同Ⅲ组,主动脉阻断后微泵静注咪唑安定同Ⅰ组;Ⅴ组CPB前吸入地氟醚同Ⅲ组,主动脉阻断后微泵静注异丙酚同Ⅱ组.分别在术前、停CPB后30 min、2 h和24 h取中心静脉血,测定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TnⅠ)水平,并观察开放主动脉后心脏复跳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5组患者停CPB后各时点cTnⅠ明显升高(P<0.01).Ⅰ组与其它各组比较升高更明显(P<0.01);Ⅱ组在停CPB后30 min、2 h升高,与Ⅲ组同时点比较差异显著(P<0.05);Ⅳ组、Ⅴ组与Ⅲ组同时点值比较,血清cTnⅠ未见明显降低;Ⅳ组与Ⅴ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组心脏自动复跳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异丙酚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明显强于等效剂量的咪唑安定;地氟醚具有明显的心肌保护作用;地氟醚与异丙酚和地氟醚与咪唑安定合用cTnⅠ水平接近地氟醚组,未见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9.
陆利君  韦丽芳 《微创医学》2008,3(2):129-131
目的 比较气管内全麻与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以及对循环、呼吸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ASA Ⅰ~Ⅱ级掸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气管内全麻组(Ⅰ组)和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组(Ⅱ组),每组30例.Ⅰ组常规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机械通气;Ⅱ组采用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保留自主呼吸.两组患者气腹期间均采用T体位,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气腹后10 min、30 min、60 min、90 min及放气后5 min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分钟通气量(VE)、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清醒后的不适主诉和术者对麻醉的满意度等.结果 两组病人的麻醉效果及各时段的SpO2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然而气腹后与Ⅰ组相比,Ⅱ组病人HR及RR均增快(P<0.05);当气腹至60min及90 min时,Ⅱ组病人的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显著高于Ⅰ组及麻醉前(P<0.01),其分钟通气量比Ⅰ组明显减小(P<0.01),MAP显著下降(P<0.01).结论 短时间的妇科腹腔镜手术可选择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但需要硬膜外阻滞完善,辅助用药合理.对于时间较长的手术,仍以气管内全麻为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鞘内注射吗啡联合巴氯芬对切口痛大鼠脊髓兴奋性氨基酸(EAAs)含量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125只,体重250~300 g,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5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5只大鼠.按Brennan法制备大鼠急性切口痛模型.Ⅰ组为假手术组;Ⅱ组术后鞘内注射0.9%氯化钠溶液25 μL;Ⅲ组术后鞘内注射吗啡10 μg;Ⅳ组术后鞘内注射巴氯芬1μg;Ⅴ组术后鞘内注射吗啡2μg+巴氯芬0.5 μg.Ⅲ~Ⅴ组鞘内给药分别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20μL,注射药物后再用0.9%氯化钠溶液5μL冲洗导管.采用von Frey纤毛测定1(T1)、2(T2)、6(T3)、12(T4)和24 h(T5)各时间点大鼠后爪机械刺激缩足阈值(PWT值),随后取大鼠腰段脊髓,测定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含量.结果 除Ⅲ组T1时间点外,Ⅱ、Ⅲ和Ⅳ组在其余给药后各时间点的PwT值均显著低于Ⅰ组(P值均<0.05).Ⅲ和Ⅴ组在T1和T2时间点、Ⅱ和Ⅳ组在给药后各时间点的脊髓EAAs含量均显著高于Ⅰ组(P值均<0.05);Ⅲ、Ⅳ和Ⅴ组在给药后各时间点的PwT值均显著高于Ⅱ组(P值均<0.05).Ⅳ组在T1和T2时间点、Ⅲ和Ⅴ组在给药后各时间点的脊髓EAAs含量均显著低于Ⅱ组(P值均<0.05);除T1时间点外,Ⅴ组在给药后各时间点的PWT值均显著高于Ⅲ组(P值均<0.05).Ⅳ组在T3~T5时间点的脊髓GLU、ASP含量均显著高于Ⅲ组(P值均<0.05)、Ⅴ组的T1和T2时间点脊髓EAAs含量均显著低于Ⅲ组(P值均<0.05),Ⅴ组在给药后各时间点PWT值均显著低于Ⅳ组(P值均<0.05).Ⅴ组在T1、T2时间点的脊髓GLU、ASP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他4组(P值均<0.05).Ⅴ组在给药后各时间点脊髓EAAs含量均显著低于Ⅳ组(P值均<0.05).结论 在大鼠切口痛模型中,鞘内注射吗啡联合巴氯芬可减轻大鼠急性切口痛,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大鼠脊髓EAAs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多沙普仑治疗剖宫产患者椎管内麻醉寒战反应的效果.方法60例出现寒战的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5例)Ⅰ、Ⅱ、Ⅲ组分别静脉注射多沙普仑0.5 mg/kg,1.0 mg/kg,2.0 mg/kg;Ⅳ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多沙普仑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 mL,于3 min内注毕.记录用药后寒战反应的变化(以用药后4 min的效果判定疗效)以及用药后患者不良反应.结果各组患者年龄、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Ⅲ、Ⅳ组控制寒战的效率分别为0、86.7%、86.7%和93.3%,Ⅰ、Ⅱ、Ⅲ组控制寒战的效率明显高于Ⅳ组(P<0.01),Ⅲ组控制寒战的效率明显高Ⅰ、Ⅱ组(P<0.01);Ⅰ、Ⅱ、Ⅲ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Ⅳ组(P<0.01);与Ⅱ、Ⅲ组比较,Ⅰ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减少(P<0.01).结论0.5 mg/kg剂量多沙普仑静脉注射治疗剖宫产患者椎管内麻醉寒战反应较为适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盐酸丁丙诺啡应用于术后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硬膜外麻醉择期手术患者152例,术后给予盐酸丁丙诺啡PCEA,根据盐酸丁丙诺啡的剂量不同分为Ⅰ组(26例)、Ⅱ组(38例)、Ⅲ组(26例)、Ⅳ组(26例)和Ⅴ组(26例),术后监测患者的血压、呼吸频率、心率及血氧饱和度,评估镇痛效果,观察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结果 PCEA后5组患者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Ⅲ、Ⅳ、Ⅴ组患者镇痛优良率分别为50.0%、100.0%、100.0%、96.2%、100.0%,Ⅰ组患者镇痛优良率显著低于Ⅱ、Ⅲ、Ⅳ、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Ⅱ、Ⅲ、Ⅳ、Ⅴ组患者镇痛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Ⅲ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Ⅴ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Ⅴ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高于Ⅰ、Ⅱ、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Ⅴ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显著高于Ⅰ、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Ⅱ组1例患者出现皮肤瘙痒;5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呼吸抑制。结论应用容量100 mL、流速为2 mL·h-1的镇痛泵进行盐酸丁丙诺啡PCEA,以0.45 mg剂量镇痛效果最佳,且患者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压力CO2气腹对兔动脉血气分析值和红细胞流变性的影响。方法 18只雌性健康兔按气腹压力随机均分为3组:气腹压0mmHg组(Ⅰ组)、气腹压10mmHg组(Ⅱ组)和气腹压15mmHg组(Ⅲ组)。每组兔均在不同的压力下接受气腹1h。测定CO2气腹前5min(T0)、CO2气腹后30min(T1)、CO2气腹后60min(T2)的动脉血气分析值和红细胞流变性参数。结果气腹后30~60min,Ⅱ组与Ⅰ组比较,pH、红细胞变形指数显著下降(P〈0.05),PaCO2、红细胞刚性指数和聚集指数显著增加(P〈0.05)。Ⅲ组各参数变化更为显著(P〈0.01)。PaO2、红细胞压积气腹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CO2气腹后,动脉血pH下降、PaCO2升高,红细胞流变性减弱。  相似文献   

14.
瑞芬太尼联合氯诺昔康用于全麻患者苏醒期清醒无痛拔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氯诺昔康单独或联合应用于全麻患者能否在苏醒期清醒、无痛拔管。方法选取颌面部手术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4组(n=15)。Ⅰ组,术毕停用瑞芬太尼;Ⅱ组,术毕瑞芬太尼减量至0.05μg/(kg·min),拔管后即停药;Ⅲ组,诱导前20min、术毕前30min分别静注氯诺昔康8mg,瑞芬太尼术毕即停药;Ⅳ组,诱导前20min、术毕前30min分别静注氯诺昔康8mg,术毕瑞芬太尼减量至0.05μg/(kg·min),拔管后即停药。观察记录患者苏醒期有无呛咳、躁动,呼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术毕、拔管即刻、拔管后5、10min血压(BP)、心率(HR),拔管后5、10min疼痛评分采用语言评价量表(VRS)。结果Ⅱ、Ⅳ组患者呛咳发生率均明显低于Ⅰ组(P<0.05),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比Ⅰ组稍延长(P<0.05)。Ⅱ、Ⅲ和Ⅳ组拔管即刻、拔管后5min BP和HR均低于Ⅰ组(P<0.05或P<0.01),Ⅲ组和Ⅳ组在拔管后10min BP和HR仍低于Ⅰ组(P<0.05或P<0.01),Ⅳ组患者各时间点的BP、HR无明显差异(P>0.05)。Ⅱ、Ⅲ和Ⅳ组拔管后5min VRS评分均低于Ⅰ组(P<0.05)。Ⅲ组和Ⅳ组拔管后10?min VRS评分低于Ⅰ组或Ⅱ组(P<0.05或P<0.01)。结论瑞芬太尼或氯诺昔康单独应用均可降低全麻苏醒期不良反应;二者联合应用可在患者清醒、无痛条件下安全拔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剖宫产术麻醉前给予咪达唑仑对母体和胎儿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72例择期剖宫产术产妇随机分成4组,Ⅰ,Ⅱ,Ⅲ组麻醉前30 min分别肌肉注射咪达唑仑0.05,0.06,0.07mg/kg,Ⅳ组肌肉注射生理盐水1.5ml,同时肌肉注射阿托品0.01 mg/kg.于注药前和注药后30min进行焦虑视觉类比试验(AVAT)、状态焦虑问卷(SAI)测试及Ramsay镇静水平评估.连续监测产妇的MAP,RR,HR,SpO2及胎心率,记录注药前、注药后15 min和30 min测定值.行胎心率Kreb's评分.胎儿娩出时行脐动脉血气分析、新生儿1 min和5 min的Apgar评分.结果 注药后30 min时,Ⅰ~Ⅲ组AVAT分别下降36.4%、43.2%和43.1%,SAI分别下降20.9%、24.8%和26.9%,均获得RamsayⅡ~Ⅳ级镇静水平.Ⅰ~Ⅳ组咪达唑仑和阿托品注药后15 min HR稍下降(P>0.05),30 min时明显升高(P<0.05~0.01).Ⅰ~Ⅳ组咪达唑仑注药前后SpO2和RR均无明显变化(P>0.05).除咪达唑仑注药后30min时Ⅲ组的MAP比注药前降低9.1%(P<0.05)外,其余各组和各观测阶段MAP均无明显变化(P>0.05).Ⅰ~Ⅲ组注药后30 min时Kreb's评分有所下降(P<0.05~0.01),但5 min的Apgar评分和脐动脉血气分析四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剖宫产手术前给予咪达唑仑0.05mg/kg,对产妇有良好的镇静和抗焦虑作用,对生命体征无明显影响.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呼吸和循环功能影响轻微.  相似文献   

16.
CO2气腹对大鼠重症腹腔炎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CO2气腹对重症腹腔炎症的影响. 方法 雄性SD大鼠50只,普通级,10~12周,体重300~350 g,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Ⅰ组:开腹组;Ⅱ组:气腹组;Ⅲ组:重症腹腔炎症组;Ⅳ组:开腹对照组;Ⅴ组:CO2气腹对照组.按Wichterman的盲肠结扎穿刺法复制大鼠重症腹腔炎症模型,进行开腹及气腹处理后分别于术后8 h、16 h、24 h抽外周血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 结果 与Ⅰ组相比,Ⅱ组各项观察指标在术后三个时点均降低(P<0.05);与Ⅲ组相比,Ⅰ组三个检测指标在术后三个时点均升高(P<0.05);而Ⅱ组各项观察指标在三个时点均降低,但TNF-α在术后8 h、16 h、24 h统计无明显差异(P>0.05),IL-6、CRP在术后三个时点统计有差异(P<0.05).与Ⅳ组相比,Ⅰ组、Ⅱ组、Ⅲ组血清TNF-α、IL-6、CRP在术后8 h、16 h、24 h均明显升高(P<0.05).与Ⅴ组相比,Ⅰ组、Ⅱ组、Ⅲ组血清TNF-α、IL-6、CRP在三个时点均明显升高(P<0.05). 结论 开腹术对重症腹腔炎症有较明显的加重作用,CO2气腹对重症腹腔炎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开腹术与CO2气腹相比对重症腹腔炎症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性别对阿尔茨海默病(AD)、轻度认知损害(MCI)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事件相关电位(ERP)P300的影响.方法:对38例MCI、26例AD患者、20例健康老年人(HC)进行BAEP和P300检查,根据性别的不同,进行组间和组内的比较.结果:组内BAEP比较,MCI组在左侧Ⅲ、Ⅴ波潜伏期差异有显著性(P<0.01);HC组在左侧Ⅳ、Ⅴ波潜伏期差异有显著性(P<0.01);AD组组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300比较,MCI潜伏期女性比男性延长,差异有显著性(P<0.01);AD和HC组差异无显著性.组间BAEP比较,AD与MCI仅男性左侧Ⅰ、Ⅱ差异有显著性.AD与HC比较,男性在左侧Ⅰ、Ⅲ~Ⅴ和右侧Ⅳ波,女性在左右两侧Ⅰ~Ⅴ差异有显著性.MCI与HC比较,男性在左侧Ⅲ、Ⅴ和右侧Ⅰ、Ⅳ、Ⅴ波,女性在右侧Ⅰ、Ⅱ、Ⅴ波差异有显著性.P300检查发现,男性AD的潜伏期比MCI显著延长.AD和HC比较,无论男女在潜伏期的Fz、Cz、Pz点差异有显著性.MCI与HC比较,女性在潜伏期的Fz、Cz、Pz点,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性别对MCI的BAEP和P300检查均有影响,而对AD检查未显示明显的影响.相同性别的AD、MCI和HC的BAEP和P300的表现也有不同,可能对三者的鉴别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术前咪唑安定的最佳剂量.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Ⅰ,Ⅱ,Ⅲ3组,分别于术前肌肉注射0.05,0.075,0.1 mg/kg的咪唑安定,观察给药前,给药后10,20,30 min时患者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以及相应时间点的镇静评分和上呼吸道通畅度评分,术后随访了解患者的顺行性遗忘情况.结果 Ⅲ组患者注药后20 min时的血氧饱和度显著低于Ⅰ组和Ⅱ组(P<0.05),Ⅲ组有4例患者因为血氧饱和度低于93%而需面罩给氧;给药后的镇静评分Ⅱ组和Ⅲ组在10,20,30 min同Ⅰ组相比都有显著差异(分别是P<0.05和P<0.01);呼吸道通畅度评分Ⅲ组患者与Ⅰ组患者在10,20,30 min差异都有显著性(P<0.05),Ⅰ组和Ⅱ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Ⅲ组有4例患者出现呼吸道梗阻,需依赖辅助呼吸才能维持通气;对入手术室后外周静脉穿刺的遗忘率比较,Ⅱ组和Ⅲ组患者与Ⅰ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Ⅱ组和Ⅲ组之间无差异.结论 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行肾移植的患者,术前0.075 mg/kg的咪唑安定是比较合适的剂量,既可以达到镇静、遗忘作用,又不至于引起明显的呼吸抑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一种安全、有效、费用低、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的终止早孕的镇痛方法,也是医患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方法 自愿参加该项工作,无相关禁忌证且孕周<8周的要求行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128例,随机分为三组.Ⅰ组:施行手术前30min肌肉注射盐酸山莨菪碱5mg,施行手术时1.73%碳酸利多卡因宫颈注射,Ⅱ组:宫颈注射1.73%碳酸利多卡因,Ⅲ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结果 Ⅰ组:镇痛效果Ⅰ组效果最佳,与Ⅱ、Ⅲ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Ⅱ组效果次之,与Ⅲ组比较差异仍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宫颈松弛情况Ⅰ组效果最佳,Ⅱ组次之,Ⅰ组与Ⅱ、Ⅲ组比较P值均<0.001.Ⅱ、Ⅲ组比较,P<0.001,三者之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RAAs发生率Ⅰ组发生率最低,Ⅱ组其次.Ⅰ、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Ⅲ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Ⅱ、Ⅲ组比较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它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的特点,在基层医院是一种较好的能够广泛应用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常人颈动脉超声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钱嵘  赵宝珍  柳标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4,17(8):704-706,710
目的 :研究不同年龄组正常人颈动脉超声的特点。 方法 :将 2 5 0名正常人按年龄分为Ⅰ (31~ 4 0岁 )、Ⅱ(4 1~ 5 0岁 )、Ⅲ (5 1~ 6 0岁 )、Ⅳ (6 1~ 70岁 )、Ⅴ (>70岁 )五组。运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 (2D CDUS)检测每组受检者左右颈总动脉共 5 0 0支 ,测量颈总动脉管腔内径、内中膜厚度 (IMT)、最大剪切率 (SR)等部分血流动力学参数。 结果 :①正常人颈动脉内径随年龄增长而增宽 ,其中Ⅰ、Ⅱ、Ⅲ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 ,Ⅳ组与Ⅰ、Ⅱ组比较及Ⅴ组与Ⅰ、Ⅱ、Ⅲ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或P <0 .0 1) ,Ⅳ、Ⅴ组间无明显差异。②当年龄 >5 0岁时 ,IMT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厚 (P <0 .0 5 ) ,斑块检出率与年龄呈正比。③血流速度Ⅲ组较Ⅰ组 ,Ⅳ组较Ⅰ、Ⅱ组 ,Ⅴ组较第Ⅰ、Ⅱ、Ⅲ组明显下降 (P <0 .0 5或P <0 .0 1)。④颈总动脉最大SR各组右侧略大于左侧 ,但无统计学意义 ,双侧最大SR随年龄增长而减低 ,Ⅳ组较Ⅰ、Ⅱ组 ,Ⅴ组较前三组差异显著 (P <0 .0 5 )。⑤各组间阻力指数 (RI)、搏动指数(PI)无显著差异。结论 :正常人随年龄增长颈动脉内径增宽 ,血流速度下降 ,IMT增加 ,SR降低 ,年龄增长可能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