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研究国产替考拉宁对224株肠球菌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国产替考拉宁对169株粪肠球菌和51株屎肠球菌等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并与进口替考拉宁及其它抗生素进行抑菌效果比较。结果:国产替考拉宁对169株粪肠球菌和51株屎肠球菌的MIC50 分别为0. 125、0 .25μg/ml,MIC90 分别为2、1μg/ml;进口替考拉宁对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MIC50分别为0 .25、0. 25μg/ml,MIC90 分别为1、0 .5μg/ml。结论:两种替考拉宁对224株肠球菌均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224株肠球菌对两种替考拉宁的敏感率均为100 %。  相似文献   

2.
莫西沙星对224株肠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对224株肠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二倍琼脂稀释法对224株肠球菌进行体外抗菌实验.并与意大利Aventis公司生产的替考拉宁和Lilly公司生产的万古霉素进行抗菌效果对比。结果莫西沙星的抗菌效果较好,对169株粪肠球菌和51株屎肠球菌的MIC90均为4mg/L,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对169株粪肠球菌的MIC90分别为1、2mg/L;对51株屎肠球菌的MIC90分别为0.5和2mg/L。结论莫西沙星对224株肠球菌的抗菌效果较好,肠球菌对莫西沙星的敏感率均为76.34%。莫西沙星的抗菌效果低于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替加环素(四环素类抗生素)对临床常见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应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替加环素等14种药物对近2年本院临床标本中所分离的400株菌进行MIC测定,用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结果 MIC测定结果显示:替加环素对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MRSA)和肠球菌显示了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试验中有3株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VRE),对替加环素和利奈唑胺显示敏感;对革兰阴性菌中产ESBL的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MIC90均为1μg.mL-1,仅次于或低于美罗培南;本研究中替加环素对鲍曼不动杆菌的MIC90(2μg.mL-1)在所有检测抗菌药物中最低;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90值为16μg.mL-1。结论替加环素对临床常见病原菌具有良好的广谱抗菌活性,对铜绿假单胞菌抗菌活性较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初步探讨米诺环素等16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对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抗感染药物研究室分离自临床感染患者的115株非重复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菌株,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进行16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体外抗菌活性测定.结果 米诺环素和多黏菌素B对鲍曼不动杆菌有很好的抗菌活性,MIC50分别为4μg/mL与0.25μg/mL,MIC90分别为16μg/mL与4μg/mL,亚胺培南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也有较强的抗菌活性,MIC50为2μg/mL,MIC90为32μg/mL.结论 米诺环素、多黏菌素B、亚胺培南对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可作为治疗选择药物.  相似文献   

5.
六种氟喹诺酮对肠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及利血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临床分离肠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以及多重耐药泵抑制剂利血平对抗菌活性的影响.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101株肠球菌(66株粪肠球菌和35株屎肠球菌),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应用利血平前后6种氟喹诺酮对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莫西沙星对66株粪肠球菌的MIC90依次为256、64、64、16、16、8 mg/L,对35株屎肠球菌的MIC90依次为>512、512、128、128、32、32 mg/L.应用利血平之后,上述6种药物对粪肠球菌抗菌活性提高(MIC下降2倍或2倍以上)的株数依次为66(100%)、54(81.8%)、4(6.1%)、4(6.1%)、32(48.5%)和3(4.5%)株,对屎肠球菌抗菌活性提高的株数依次为35(100%)、29(82.9%)、1(2.9%)、0(0%)、6(20.7%)和2(5.7%)株.结论:新氟喹诺酮加替沙星、莫西沙星增强了对肠球菌的抗菌活性,利血平能够提高全部或部分被检测肠球菌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加替沙星的敏感性,但仅使少数被检测肠球菌对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的敏感性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屎肠球菌、粪肠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特点.方法 采用Microscan Autoscan-4微生物分析仪对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2012年1-10月临床送检的尿液、胆汁及其他标本分离的屎肠球菌、粪肠球菌进行鉴定和药敏分析.结果 分离出屎肠球菌44株,粪肠球菌65株.尿液中检测出的菌株数最多.ICU病区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屎肠球菌最多,普外科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粪肠球菌最多.屎肠球菌耐药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红霉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等,粪肠球菌耐药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奎奴普汀-达福普汀、四环素、红霉素等.结论 在治疗肠球菌感染时,临床医师应根据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指征和菌株耐药特点,结合本地区流行病学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VanC型肠球菌及屎肠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针对56株VanC型肠球菌及299株屎肠球菌,用琼脂二倍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检测高水平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的万古霉素耐药基因型。结果VanC型肠球菌万古霉素最低抑菌浓度( MIC)众数为4 mg? L-1,未发现对氨苄西林、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耐药的VanC型肠球菌。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红霉素及利福平的耐药率均达85%以上;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耐药率分别为1.7%和0.7%;未发现对利奈唑胺和替加环素耐药的屎肠球菌。屎肠球菌万古霉素MIC众数为0.5 mg? L-1。5株万古霉素屎肠球菌万古霉素耐药基因均为vanA型。结论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尚保持较高敏感性,万古霉素对VanC型肠球菌最低抑菌浓度较屎肠球菌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2014年1月-2017年1月某医院尿液标本分离肠球菌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情况,为肠球菌经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月分离自尿液标本肠球菌,VITEK2-compact微生物鉴定系统对细菌进行鉴定,纸片扩散法联合MIC法行抗生素敏感试验,WHONET 5.6和SPSS 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014年1月-2017年1月尿液标本共检出病原菌908株,主要是大肠埃希菌,其中屎肠球菌84株,粪肠球菌68株,是位于第2位和第3位的病原菌。(2)屎肠球菌对于氨苄西林、高水平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呋喃妥因的耐药率分别89.6%,63.2%,91.5%,85.7%,69.4%、明显高于粪肠球菌的24.2%(2=65.001,P=0.000)、40.4%(2=8.246,P=0.004)、56.6%(2=26.129,P=0.000)、51.2%(2=21.144,P=0.000)、12.2%(2=50.193,P=0.000);粪肠球菌对于氯霉素的耐药率为33.3%,显著高于屎肠球菌2.6%(2=27.035,P=0.000)。二者对于喹诺酮类抗生素都有较高的耐药率(51.2%)。(3)检出一株对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耐药率为1.2%(1/84);未检出对万古霉素耐药的粪肠球菌;未发现对利奈唑胺、替加环素耐药的肠球菌。(4)屎肠球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结论:尿液标本屎肠球菌与粪肠球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差异大,屎肠球菌多重耐药现象形势严峻,已发现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必须严密监控,尽早诊治,切断传播链。  相似文献   

9.
赖善城  林素珍  毛平 《中国药房》2010,(30):2836-2837
目的:监测我院2006~2008年肠球菌中粪肠球菌株和屎肠球菌株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K-B纸片法对分离鉴定后的肠球菌进行药敏试验,应用WHONET5软件统计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耐药率。结果:万古霉素是敏感性最高的抗菌药物。粪肠球菌对青霉素、高浓度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利福平的耐药率较低,而屎肠球菌对高浓度链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和奎奴普丁/达福普汀的耐药率较低。结论: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均呈多重耐药,临床用药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耐药性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动态.方法对2004年国内公开发表的14种医学期刊所刊登的同时有关肠球菌和屎肠球菌耐药性分析文章16篇,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粪肠球菌5093株,占77.5%;屎肠球菌1456株,占22.5%.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15种抗菌药物具有不同的耐药性,并显现出多重耐药现象.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耐药率最小,均小于3%;对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左氧氟沙星、氟哌酸的耐药率两者有极显著差异;对克林霉素的耐药率最高,达97%以上.结论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运用,耐药现象日益严重,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耐药率显著提高,为避免耐药菌的产生最根本的途径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我国西南产麻黄——丽江麻黄Ephedra likiangensis Florin、匍枝丽江麻黄E.likiangensis f.mairei(Florin)C.Y.Cheng、藏麻黄E.saxatilis Royle ex Florin、山岭麻黄E.gerardiana Wall、垫状山岭麻黄E.gerardiana Var.congesta C.Y.Cheng、矮麻黄E.minuta Florin和异株矮麻黄E.minuta var.dioeca C.Y.Cheng,以及形态组织特征较特殊的宁夏产斑子麻黄E.lepidosperma C.Y.Cheng、新疆产窄膜麻黄E.lomatolepis Schrenk,西藏产西藏中麻黄E.intermedia var.tibetica Stapf的生药形态组织学研究结果。并根据对国产麻黄的生药形态组织学的系统研究结果,分别编写了各种国产麻黄(包括13种3变种1变型)的生药性状和生药显微特征检索表。  相似文献   

12.
据文献记载和作者的调查,我国产麻黄属(Ephedra)植物共有13种3变种1变型。本文报道我国北方生产的7种麻黄生药形态组织学比较研究结果。7种麻黄是: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木贼麻黄E.equisetina Bunge、中麻黄E.intermedia Schrenk ex Mey.、膜果麻黄E.przewalskii Stapf,单子麻黄E.monosperma Gmel.ex Mey.、雌雄麻黄E.fedtschenkoae Pauls和细子麻黄E.reaeliana Florin。文中附有生药性状与组织构造特征比较表及生药组织图  相似文献   

13.
国产麻黄的形态组织学研究——Ⅰ.北方主产的七种麻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建生  李胜华  楼之岑 《药学学报》1989,24(12):937-948
据文献记载和作者的调查,我国产麻黄属(Ephedra)植物共有13种3变种1变型。本文报道我国北方生产的7种麻黄生药形态组织学比较研究结果。7种麻黄是: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木贼麻黄E.equisetina Bunge、中麻黄E.intermedia Schrenk ex Mey.、膜果麻黄E.przewalskii Stapf,单子麻黄E.monosperma Gmel.ex Mey.、雌雄麻黄E.fedtschenkoae Pauls和细子麻黄E.reaeliana Florin。文中附有生药性状与组织构造特征比较表及生药组织图。  相似文献   

14.
药典内5种淫羊藿中黄酮类成分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报道了药典规定的5种淫羊藿──淫羊藿、箭叶淫羊藿、巫山淫羊藿、柔毛淫羊藿和朝鲜淫羊藿中9种黄酮──淫羊藿甙(icariin)、宝藿甙-Ⅰ(baohuosideI)、宝藿甙-Ⅱ(baohuosideⅡ)、淫羊藿甙A(epimedosideA)、箭藿甙B(sagittatosideB)、朝藿定B(epimedinB)、朝藿定C(epimedinC)、大花淫羊藿甙C(ikarisosideC)和大花淫羊藿甙F(ikarisosideF)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色谱柱为DISK-Cphenlyl,流动相为乙腈-乙酸液(水:36%乙酸=100:4),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2nm。  相似文献   

15.
张文婧  王佳贺 《安徽医药》2018,22(12):2347-2349
目的 了解老年患者肠球菌感染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246例老年患者感染标本中分离出的肠球菌,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统计临床数据并进行分析。 结果 共检出278株肠球菌,其中粪肠球菌84例,占30.22%,屎肠球菌182 例,占65.47%。两类肠球菌均主要分离于尿液、全血、引流液和胆汁中。屎肠球菌主要分离于重症监护室、普通外科、泌尿外科和呼吸内科,而粪肠球菌主要分离于普通外科和泌尿外科。屎肠球菌对于红霉素,莫西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青霉素G,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达90%以上。而粪肠球菌对于上述抗生素(除红霉素外)的耐药率均低于50%。粪肠球菌对四环素,喹努普汀/达福普汀和利福平的耐药率高于屎肠球菌。两者对于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均高达100%。共检测出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两株以及耐利奈唑胺的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各一株。 结论 老年患者中屎肠球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粪肠球菌,并且已经出现了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菌株,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肠杆菌测试片在吡拉西坦片大肠埃希菌检查中替代药典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替代方法验证指导原则的有关规定,对定性检验的各项验证参数进行实验研究,并与药典方法进行比较。结果经统计,测试片法的各项验证参数均与药典方法相当,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肠杆菌测试片具有结果准确、操作简便的特点,可作为吡拉西坦片大肠埃希菌检查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木贼及其混淆品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正品木贼进行了显微组织及粉末研究,并与混淆品笔管草、节节草进行对照,首次从茎的表面片、叶鞘的横切片及粉末中,找出三者的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8.
GC—MS对蓝桉果实及大叶桉果实挥发油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蓝桉果实和大叶桉果实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2种中药中提取挥发油,然后经毛细管色谱柱进行分离,用归一化法计算含量。色谱条件:DB-WAX石英毛细管柱(30 m×0.32mm,0.25μm),柱温条件:起始温度40℃(3 min)5℃·min-1 250℃(10 min),MS检测器,进样量1μL,载气He(1.0 mL·min-1)。质谱分析条件:电离方式为EI,离子源温度200℃,电子能量70 eV。结果:蓝桉果实挥发油中鉴定出31个成分,大叶桉果实中鉴定出34个成分,两者指纹谱存在较大差异。结论:本法可靠,可用于2种果实化学成分的鉴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钠对大肠杆菌(E.coliK1)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对照实验,培养E.coliK1至最佳状态,实验组细菌加入头孢曲松钠100μg,对照组加入生理盐水,孵育1h。通过western-blot方法检测E.coliK1外膜蛋白A的表达变化,软件分析蛋白表达灰度值。结果实验组OmpA与对照组比较,表达量明显下降。结论头孢曲松钠可以诱导E.coliK1的外膜蛋白A表达下降,从而影响E.coliK1外膜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20.
张捍东  李旭 《安徽医药》2008,12(2):160-161
目的 对本院近3年大肠埃希菌进行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监测及产ESBLs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药敏实验和双纸片协同试验对我院 2004年~2006年临床分离的357株大肠埃希菌进行监测分析.结果 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都在50%以上,对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氨曲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的耐药率都在40%左右,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头孢吡肟耐药率为20%左右,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全部敏感.大肠埃希菌ESBLs检出率 2004~2006年分别为 36.5%、38.7%、41.6%.结论 大肠埃希菌对绝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逐年增加,大肠埃希菌产ESBLs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积极加强耐药监测,合理、规范选用抗菌药物,才能控制耐药菌株的出现和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