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腰后关节错位,是推拿临床的常见病之一,笔者在近二年的时间里,运用自身回复法治疗腰后关节错位60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小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60例患者男49例,女11例,年龄22岁到62岁,平均41.2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15天,其中1—7天47例,7—15天13例。 2 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2.
腰椎后关节错位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若失治或治疗失当,可造成病人终生痛苦。笔者自1991年以来,采用斜搬手法治疗腰椎后关节错位症1669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 1669例中,男963例,女706例;年龄最大57岁,最小18岁;病程最长12年,最短1小时。2临床表现及检查2.1急性腰椎后关节错位往 常有急性腰部扭伤史。多发生在意料不到的运动时,如:扭转、起身、手搬重物、不协调的动作等情况下发生,但有部分讲不清受伤当时动作的体位。伤后腰部剧痛或单(双)侧腰肌酸胀痛,活动受限,行…  相似文献   

3.
急、慢性腰腿虽然有多种原因 ,但临床上因骶髂关节损伤和错位所致者尤其多见。笔者在 1 982年~ 2 0 0 2年间 ,对 40 4例诊断为骶骼关节损伤和错位 ,并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患者 ,用手法纠正治疗 ,配合中药或针刺疗法 ,使绝大多数患者得以痊愈或症状明显改善。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40 4例均为门诊病人 ,其中 4~ 1 0岁 4例 ,1 1~ 2 0岁 2 1例 ,2 1~ 40岁 2 2 1例 ,41~ 60岁 1 2 0例 ,61岁以上 38例。男性 2 0 8例、女性 1 96例。2 .诊断标准2 .1临床表现 以关节炎症为主的患者 ,多见于急性损伤 ,关节部位疼痛较明显 ,…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在基层医院采用骨盆旋转复位手法治疗骶髂关节错位的临床疗效. 方法运用骨盆旋转复位法治疗58例骶髂关节错位.结果 58例骶髂关节错位患者,经手法复位痊愈51例,占87.9%;显效7例,占12.1%.总有效率为100%.未发现任何后遗症.结论 骨盆旋转复位手法治疗骶髂关节错位,是目前较有效的方法之一,具有操作简便、实用、速效、无后遗症、安全可靠等特点,值得在社区或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5.
腰椎滑膜嵌顿又称腰椎后关节错缝或后关节半错位,是骨伤科的常见病。我们运用三扳法治疗该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特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共75例,男51例,女24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39岁;病程最短仅40余分钟,最长15d。笔者采用随机分组法,治疗组用三扳法(45例),对照组用三七  相似文献   

6.
<正>笔者采用美式骶髂关节矫正技术治疗该类患者3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9月本院推拿科门诊骶髂关节紊乱症患者36例,男11例,女25例;年龄17~61岁,病程1周~6年;骶髂关节向前错位12例,骶髂关节向后错位24例。临床表现:慢性损伤患者自觉下腰部、臀部隐痛乏力而下肢远端症状不明显,表现为酸胀、疼痛、畏寒等感觉,部  相似文献   

7.
综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近年采用关节腔内注射施沛特,中药内服及功能锻练治疗重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2例,疗效尚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62例病人,其中男21例,女41例;年龄45~74岁。病程最长20年,最短1年。右膝26例,左膝28例,双膝8例。62例均为典型病例,符合以下诊断标准:(1)膝关节肿胀疼痛,关节活动受限;(2)关节积液,浮髌试验阳性;(3)X线片显示关节间隙不对称或变窄,关节边缘及髁间嵴有骨刺增……  相似文献   

8.
中医正骨治疗78例胸椎小关节紊乱致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律失常除心脏器质性疾病引起者外, 不少患者是由颈椎病或上胸椎退变所致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而胸椎退变引起的心律失常中,尤以胸椎小关节紊乱最为常见. 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07年5月至2009年11月胸椎小关节紊乱合并心律失常患者78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42例,年龄34岁~74岁,平均(49±9.8)岁;病程1周~8年不等.经本院或外院心内科确诊,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变, X 线摄片有颈椎或上胸椎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小关节错位及节段性脊椎失稳表现.7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胸背部疼痛、胸闷、胸痛、心悸、呼吸不畅表现,部分患者见头痛、疲乏、失眠等.  相似文献   

9.
关节置换术后下肢肿胀的早期预防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孙银娣  黄小强  王效东  靳卫章 《医学争鸣》2005,26(15):1393-1393
1 临床资料我院2001-06/2004-10接受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28例(144个关节),其中髋关节102例,膝关节42例,男70例82个关节,女58例62个关节;年龄38~80(平均58.7±20.6)岁;术前诊断为骨性关节炎40例48个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柱炎10例13个关节,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5例40个关节,股骨颈骨折43例43个关节.  相似文献   

10.
骶髂关节损伤(错位)多由外伤所致,与职业、性别有关,尤其多见于女性与妊娠妇女。根据受伤的姿势与外力的作用方向,可造成骶髂关节向前下或向后上错位,向前或向后的旋转错位。本方案针对骶髂关节的前下及向后上错位两种类型,按骶髂关节损伤临床分期的不同,联合运用针刺、针刀及整脊治疗等技术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论颈肩综合征的中西医及针灸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磊 《青海医药杂志》1997,27(10):45-46
颈肩综合征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发展缓慢,病程较长,多见于40岁左右中年人。临床表现主要是由于颈椎或胸推关节失稳及其周围韧带损伤所造成的颈后、肩背部疼痛不适,甚至颈部活动受限等一系列症状。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采取中西医综合治疗颈肩综合征12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2例中男4例,女8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39岁。临床表现:呈颈型颈椎病表现者4例,肩背部肌膜炎者6例,颈椎小关节错位三例,混合型者三例。治疗与结果颈椎小关节错位者先行手法复位,再行治疗。首先采用牵引疗法,小重量牵引每日1次,每次20~30m…  相似文献   

12.
胸椎后关节紊乱系指胸椎后关节、肋骨小头关节、肋突关节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关节错位或滑膜嵌顿而出现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的病症 ,多见于青壮年[1] 。常见症状为胸背部疼痛 ,活动受限 ,夜寐欠安 ,严重影响了病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用封闭、推拿、按摩、中药、理疗等非手术治疗可使症状缓解 ,但由于胸椎后关节紊乱而致的心前区疼痛 ,常为人们所忽视。笔者自 1996年 1月~ 2 0 0 1年 10月共收治此类病人 2 4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 2 4例 ,其中男性 8例 ,女性 16例 ;年龄 18岁~ 4 8岁 ,病程 1个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法整复治疗骶髂关节错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就诊的骶髂关节错位患者41例,根据受伤部位不同分为前错位和后错位,均进行整复手法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41例骶髂关节错位患者中,治愈31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6%。结论对骶髂关节错位采取整复手法治疗的效果较好,操作简便,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测量最小关节间隙判断骨性关节炎发展的临床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是从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50例髋关节OA患者.A组为男性患者25例,年龄从52岁至62岁,平均56.8岁.B组为女性患者25例,年龄从51岁至62岁,平均55.2岁.所选患者X光片均有轻度较对侧最小关节间隙变窄,依据Kellgren/Lawrence Scale分级均为2级.随访5年.对随访前后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 随访后,A组Kellgren/Lawrence Scale分级:2级16例;3级8例;4级1例.B组:2级7例;3级14例;4级4例.对A、B两组患者关节间隙变化用秩和检验分析,得P=0.0240(P<0.05),认为B组关节间隙变化明显.A、B两组患者关节炎的变化P=0.024(P<0.05),故B组关节炎的变化明显.结论 最小关节间隙随着年龄的增长再不断变小.女性在髋关节炎早期随着年龄增长关节间隙的变小及骨性关节炎的加重较男性明显.  相似文献   

15.
骨科牵引的目的是牵拉关节或骨骼,使脱位的关节或错位的骨折复位,并维持复位的位置;牵拉及固定关节,以减轻关节面所承受的压力,缓解疼痛。笔者临床护理骨科牵引患者8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1997~2002年,我院进行了62例患者共74个关节的置换,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发生下肢静脉血栓3例,经过治疗,均痊愈。一、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62例患者全部行全髋关节或全膝关节置换。男38例,女24例。最大年龄79岁,最小23岁,  相似文献   

17.
80例中,男53例,女27例;年龄16~62岁,其中20岁以下2例,21—30岁6例,31—40岁31例,41-50岁38例,51岁以上3例;病程最短10天,最长3年。临床特点:一处关节或多处关节疼痛,局部肿胀,痛不可触,得冷则舒,屈伸不利。或伴有发热口渴,渴不欲饮,便秘溲黄,舌苔黄腻,脉滑数。  相似文献   

18.
骶髂关节错缝,又称骰骼关节半脱位。临床主要表现为腰骶部疼痛及下肢痛。笔者采用粗银针温针灸加推拿整复治疗该病患者10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治疗方法及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8例中,男66例,女42例;年龄最大者62岁,最小者23岁;20~30岁33例,31~40岁45例,41—50岁24例,50岁以上6例;左侧错缝者45例,右侧者63例;向前错缝者65例,向后错缝者43例。2诊断标准①大多有明显的外伤史。伤后即党腰骰部疼痛,或伴有患侧臀部及下肢的放射痛。②活动受限,患侧下肢抬举困难,坐立位及上床姿势异常。③检查可见:患侧骶髂关节…  相似文献   

19.
2001年7月—2004年12月我们采用锁骨与喙突间钢丝固定治疗肩锁关节Ⅲ°脱位17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14例,女3例;年龄19~62岁,平均34.8岁;左侧肩锁关节脱位6例,右侧11例,均为新鲜损伤。损伤原因:车祸伤9例,坠落伤5例,运动伤1例,其他2例。按All man[1,2]分类均为Ⅲ°。1.2治疗方法手术过程:臂丛麻醉或全麻下,取锁骨外端1/4至喙突间倒“L”形切口,显露锁骨外端及肩锁关节。肩锁关节清理及锁骨远端切除:探查肩锁关节软骨盘是否破裂,如破裂无法修复就将其切除,将锁骨外侧端游离,切除锁骨外端0.5~1cm。外…  相似文献   

20.
正骨手法治疗两种不同原因的颈性眩晕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正骨手法治疗两种不同原因的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对54例以寰枢椎错位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患者和47例以中下颈段关节错位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患者均施以正骨手法,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双侧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的收缩峰期血流速度(VP)及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的变化.结果 经正骨手法治疗后两组疗效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寰枢椎错位组的BA和双侧VA的VP、VD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中下颈段关节错位组右侧椎动脉(RVA)的VP和VD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两组之间相比较,寰枢椎错位组BA、RVA和左侧椎动脉(LVA)的VP、DP均显著高于中下颈段关节错位组(P<0.01或P<0.05).结论 正骨手法治疗寰枢椎关节错位引起的眩晕较中下颈段引起的眩晕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