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11篇
  1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老年男性股骨颈骨折合并抑郁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生化指标变化,探讨抑郁对骨质疏松骨代谢的影响。 方法选取于北京医院骨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住院的老年男性股骨颈骨折患者102例。排除病理性骨折、认知功能障碍等患者。依据老年抑郁量表(GDS)将老年男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抑郁组和对照组。通过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骨密度(BMD)、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钙、血磷、25-羟基-维生素D[25(OH)D]、骨钙素(OC)、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1NP)、血清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交联β特殊序列(β-CTX)水平,分析抑郁严重程度(GDS评分)与骨密度及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类变量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连续变量的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连续性变量的相关性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 结果抑郁组患者BMD明显低于对照组(腰椎t =5.964、髋部t =2.845,P <0.05)。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组血清25(OH)D水平下降(t =3.077,P <0.05),抑郁组血清OC水平低于对照组(t =2.013,P <0.05),而血清β-CTX水平高于对照组(t =2.938,P <0.05),P1NP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684,P >0.05)。抑郁严重程度(GDS评分)与BMD(r=-0.456,P <0.05)、25(OH)D(r=-0.546,P <0.05)、OC(r=-0.215,P <0.05)呈负相关,与P1NP(r=-0.115,P>0.05)相关性不显著,与β-CTX(r=0.372,P<0.05)呈正相关。 结论抑郁症患者的骨形成标志物水平降低和骨吸收标志物水平升高,抑郁症是低骨密度和骨折的危险因素。应重视老年抑郁症患者骨代谢指标和25(OH)D的检测,及时进行维生素D的补充和有效的抗骨吸收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术后疗效。方法分析自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行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患者136例接受手术治疗并纳入研究,118例获得随访(87%),分成唑来膦酸组(A组,59例)和对照组(B组,59例)。唑来膦酸组平均年龄(73.09±5.04)岁,男12例,女47例,术后2~7 d使用唑来膦酸抗骨质疏松治疗,并常规补充钙剂和骨化三醇;对照组平均年龄(73.25±6.96)岁,男14例,女45例,术后2~7 d使用针剂密盖息抗骨质疏松治疗,出院后继续使用密盖息鼻喷剂至术后3个月,常规补充钙剂和骨化三醇,术后4周、3个月随访骨折愈合的情况及术后1年复查骨密度的情况。结果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使用唑来膦酸抗骨质疏松药物后骨折愈合无明显影响且腕关节功能改善,术后1年骨密度较前增加。结论发生桡骨远端骨折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使用唑来膦酸药物后骨质疏松治疗效果好,同时对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愈合无明显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根治手术对患者的形体美造成很大的破坏,引起不同程度的患侧上肢的功能障碍,可导致患者的生存质量下降。对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患者进行促进功能恢复的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戴兵  刘驰  万春  宋展 《中国保健营养》2012,(14):2476-2477
目的探讨胆囊十二指肠瘘诊治特点。方法对自2000年1月至2011年8月入住我院的30例胆囊十二指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的主要症状为间断性右上腹疼痛,腹部超声检查发现胆囊结石25例,术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确诊5例,上消化道泛影葡胺造影确诊2例,均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十二指肠漏2例、胃肠吻合口漏2例,均治愈,1例术后发现瘘口处癌变。结论胆囊十二指肠瘘临床表现不典型,术前确诊困难,ERCP可明确诊断,术中处理易造成副损伤,应根据病情采取不同手术方式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沈阳地区30岁及以上眼健康筛查人群眼压的分布特征。方法:横断面调查研究。收集 2016年3─9月在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健康体检中心预约进行体检的30岁及以上的本地城市居民, 按登记的居住地所属辖区分布,进行分层随机抽样。所有被纳入者在全身健康体检时增加生活视 力、眼压和免散瞳眼底照相检查。眼压测量采用非接触眼压计,测量3次取平均值。眼压>21 mmHg (1 mmHg=0.133 kPa)且不伴有眼底异常者定义为可疑高眼压征。眼底照相存在2项及以上青光眼性 视神经改变者定义为可疑青光眼。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性别和年龄人群眼压分布的差异。 结果:共纳入15 303例,最终12 374例被检者的数据用于结果分析,包括11 296例(91.3%)眼部健康者、 801例(6.5%)可疑高眼压征和277例(2.2%)可疑青光眼。健康组被检者年龄为(50±13)岁,双眼平均眼压为(16.2±2.2)mmHg,左眼眼压(16.3±2.3)mmHg,高于右眼的(16.0±2.3)mmHg(t=-19.813, P<0.001);女性眼压为(16.1±2.3)mmHg,高于男性的(15.9±2.3)mmHg(t=-3.264,P=0.001);眼压随年龄增加呈下降趋势(F=29.729,P<0.001)。可疑高眼压征人群年龄为(49±13)岁,右眼眼压 为(21.7±2.3)mmHg,性别及年龄对眼压分布无显著影响。可疑青光眼人群年龄为(56±13)岁,右眼眼压为(18.0±4.0)mmHg,显著高于健康组的眼压,且低于可疑高眼压征(F=2300,P<0.001)。 可疑青光眼人群中单眼或双眼眼压>21 mmHg者仅为16.6%,不同性别和年龄在个体间的眼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沈阳地区成年健康人群的眼压随年龄增加而降低,女性眼压高于男性。 单纯眼压测量在青光眼筛查中的诊断价值有限,建议联合眼底照相,以提高特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腹腔镜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脾脏切除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门静脉高压症病人48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开腹组(开腹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和腔镜组(腹腔镜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每组24例,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腹腔镜组术后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下降幅度分别为45.00、35.59和25.79,开腹组分别为49.34、43.17和27.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67%(4例),开腹组为58.33%(16例);腔镜组术后随访1年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17%(1例),开腹组为29.17%(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术后ALT、AST、TBIL恢复更快,术后并发症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4(PDCD4)对胰腺癌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收集胰腺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DCD4表达水平。以人胰腺癌细胞Sw1990为研究对象,细胞转染PDCD4过表达载体(pIRES2-PDCD4组)、空载体(pIRES2组),同时以只加入转染试剂的细胞为未转染组,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DCD4表达水平。细胞经放射处理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细胞克隆实验检测细胞放射敏感性,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β-连环蛋白、Wnt信号通路下游靶基因c-myc、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结果 胰腺癌组织中PDCD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t=4.869、9.208,P<0.05)。pIRES2-PDCD4组细胞中PDCD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未转染组(t=9.074、18.927,P<0.05)。照射处理后,pIRES2-PDCD4组细胞凋亡率及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水平均明显高于未转染组(t=3.670、4.086,P<0.05),而细胞中β-连环蛋白、c-myc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未转染组(t=9.242、17.644,P<0.05)。pIRES2-PDCD4组放射敏感性高于未转染组,增敏比为1.843。结论 PDCD4能够增加胰腺癌细胞放射敏感性,促进胰腺癌细胞凋亡,作用机制可能与Wn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
我院1989-03~2004-05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为胃嗜酸性肉芽肿(GEG)43例,术前确诊16例,误诊率为67%。就其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FcR标记检测方法,探讨FcR的表达在乙型肝炎慢性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制备FITC标记的聚合IgG,标记淋巴细胞表面的FcR,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急性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各病程时期FcR表达的阳性淋巴细胞百分率。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FcR的表达较对照组和急性乙型肝炎康复患者显著低下(P〈0.01);急性乙型肝炎患者急性发作期FcR阳性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急性乙型肝炎应用干扰素(IFN)治疗1个月后及完全康复后FcR阳性细胞百分率与正常对照组相一致。结论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FcR表达,有助于判断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估测预后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0.
花色苷抗氧化及改善胰岛素抗性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花色苷(Anth)体外抗氧化及改善胰岛素抗性(IR)的效应,并分析构效关系。方法以自然界最为常见的6种Anth作为受试物,测定其对二苯代苦味酰肼(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其对H2O2诱导的IR3T3-L1脂肪细胞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和葡萄糖摄取能力的影响。结果6种Anth均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效应和B环上酚羟基数目有关;6种Anth中,具有邻苯二酚结构的2种能更好的清除H2O2诱导IR脂肪细胞胞内的ROS,同时显著提高胰岛素刺激后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能力,呈剂量-效应依赖型。结论花色苷可预防和改善氧化应激引起的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抗性,此效应与B环上的邻苯二酚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