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8 毫秒
1.
目的 分析2005-2013年中国大陆登革热疫情时空分布特征。方法 基于2005-2013年中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网络报告的登革热疫情数据和人口数据,建立地理信息数据库,导入GeoDa 1.2.0和SaTScan 9.3软件,进行全局、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时空扫描聚类分析,确定登革热时空热点区域。结果 2005-2013年中国大陆地区报告的登革热总病例数为8107例,年均发病率为0.0682/10万。广东省和云南省的年均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余省。广东省具有最高年均发病率,为0.5690/10万。2005-2013年中国大陆地区登革热疫情呈明显聚集性分布。2005、2007和2010-2012年全局型空间自相关系数Moran's I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局部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2005、2007、2010和2011年广东省处于高-高区域;2005、2007和2010年,福建省处于高-高区域;2011年和2012年,海南省处于高-高区域;2006、2008、2009和2013年中国大陆所有地区均未处于高-高区域。时空扫描聚类分析表明,一级聚类区域位于除2005年和2011年外的广东省, 2008年和2013年的广西、海南、贵州和云南省(自治区), 2007年的福建省, 2009年的浙江省。结论 登革热疫情存在明显的时空聚集特征,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和海南等沿海城市,尤其是广东省的空间聚集特征明显。各时空聚集区域将为我国制定登革热防控策略和评价措施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制定中国成年人肺最大通气量(MMV)正常参考值的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了中国39个单位所测定的6844例健康成年人肺最大通气量正常参考值,应用SPSS统计软件,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其与8项地理环境要素的关系.结果 发现健康成年人肺最大通气量正常参考值与中国地理环境要素有很显著的相关关系(F=8.122,P=0.001).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推导出了一个回归方程:Y=236.792-1.068X3-1.530X4±2.061.说明气温年较差(X3)和年平均相对湿度(X4)是影响中国健康成年人肺最大通气量正常参考值最重要的两项地理因素.结论 如果知道了中国某地的地理环境要素数值,就可以用回归方程计算出该地的健康成年人肺最大通气量正常参考值.依据健康成年人肺最大通气量正常参考值与地理环境要素的关系,将中国划分为东北、华北、晋陕内蒙古、长江中下游、东南、西北、西南、青藏8个区.  相似文献   

3.
徐勇  陶海燕 《疾病监测》2007,22(10):705-708
目的 为研究病例个案管理在地理空间上的业务和数据模型,并用UML进行了描述.方法 建立疾病控制地理信息系统网络平台,实现个案地理空间管理应用模型的研究与表达.结果 总结了病例个案管理相关的几种常用空间分析方法,用来研究病例分布与地理环境关系、疾病传播趋势、疾病爆发预警区域等.结论 该模型研究提高了地理信息在疾病控制领域的应用深度,为下步开发更多应用模型奠定了基础,为疾病控制领域建立标准化地理信息操作应用作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4.
汕头市登革热的流行与控制情况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汕头市登革热流行特点和流行因素,探讨预防控制对策。方法 对1999~2 0 0 3年汕头市登革热监测和登革热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材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9~2 0 0 3年,汕头市共报告登革热178例,疫情涉及6区4 4个街道;病例基本集中在9~11月份,临床表现以典型登革热为主,各年龄人群均可发病。结论 汕头市登革热疫情同周边城市登革热流行程度密切关联,疫情地区分布呈高度集中的特点,人群对登革热普遍易感。自然条件、居民居住条件和生活习惯是疫情流行的相关因素。加强监测力度,密切注视周边城市登革热疫情动态,做好环境整治和防蚊灭蚊工作,是防治登革热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制定中国女性幼儿红细胞计数正常参考值的统一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了中国71个单位用显微镜计数法测定的13 114例女性幼儿红细胞计数正常参考值,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其与八个地理因素的关系。结果发现女性幼儿红细胞计数正常参考值与中国地理因素之间有很显著的相关关系(F=64.29,P=0.000)。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推导出了一个回归方程:Y=7.10-0.074 5X4-0.028 6X5-0.014 4X6 0.000 479X7-0.085 3X8±0.28。结论如果知道了中国某地的地理因素,就可以用回归方程计算这个地区的女性幼儿红细胞计数正常参考值。依据女性幼儿红细胞计数正常参考值与地理因素的依赖关系,把中国分为八个区。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掌握浙江省H7N9禽流感疫情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分布模式,构建疾病暴发与社会、环境因素之间关系的空间回归模型,为H7N9防控和预警提供方法学参考。 方法 以浙江省2013 — 2016年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以及病毒外环境监测数据为基础,结合相关的社会、环境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Global Moran’s I)和热点分析(Getis-Ord Gi*)等方法分析疫情的空间分布模式,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分析禽流感病例数与人口密度、家禽密度以及外环境病毒分布的关系,并与传统的最小二乘法(OLS)模型进行比较。 结果 2013 — 2016年浙江省共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252例,外环境监测发现阳性监测点846个,分布于11个地市的77个县(区)。 省级层面疫情呈现以浙北地区为中心逐步向周边地区扩散的趋势,市级层面呈现以人口密集的城区为中心逐步向偏远县(区)扩散的趋势。 空间回归分析显示县(区)的病例数与人口密度、外环境监测病毒阳性点数呈显著正相关( t=4.127、2.697,P=0.000、0.009)。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R2=0.504)预测效果优于OLS回归模型(R2=0.257)。 结论 浙江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起源于湖州地区,并以杭嘉湖一带为中心向周边逐步扩散,目前已广泛分部于全省各地,活禽贸易可能是疫情传播与扩散的主要途径。 病例的分布存在显著的时空聚集性,人口、家禽密度大、病毒外环境监测阳性水平高的地区更容易出现疫情。 GWR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分布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具有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公共卫生中的应用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炳烈 《疾病监测》2005,20(8):442-445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是一种决策支持系统,于6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起来.GIS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它最初为解决地理问题而起,至今已成为一门集测绘学、环境科学、计算机信息技术、遥感学、地图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多领域为一体的新兴边缘科学.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制定中国女性婴儿血红蛋白参考值的统一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了中国40个单位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法测定的3 771例女性婴儿血红蛋白参考值,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其与地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发现女性婴儿血红蛋白参考值与中国地理因素之间有很显著的相关关系(F=8.54).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推导出了一个回归方程:(Y)=163.3+0.006 483 X1-0.935 0X3 +0.016 94X5±19.8.结论 如果知道了中国某地的地理因素,就可以用回归方程估算这个地区的血红蛋白参考值.依据血红蛋白参考值与地理因素的依赖关系把中国分为青藏区、西南区、西北区、东南区、华北区、东北区六个区.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登革热患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潮州登革热暴发期间潮州中心医院就诊的528例登革热患者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数据,并与普通人群进行对比,同时比较普通登革热、登革出血热和重症登革热各项指标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均为登革热病毒Ⅱ型感染,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皮疹、肌肉酸痛、淤斑、出血、呕吐、腹泻。登革热组患者白细胞(WBC)、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P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H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普通人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登革热患者中普通登革热患者491例(93.0%),登革出血热22例(4.2%),重症登革热15例(2.8%)。重症登革热组患者WBC、PLT、ALT、AST、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与普通登革热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ALT、AST、CK、CK-MB、LDH在登革出血热组和重症登革热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登革热患者多项实验室指标均可表现出不同程度异常,综合分析这些数据可以辅助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对登革热病毒感染的控制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尿液电导率、尿比密和尿液中的总细胞数之间的关系,以探讨其与泌尿系统相关疾病之间有无相关性。方法测定随机尿液标本中的电导率、比密、总细胞数,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尿比密和尿电导率之间相关系数r=0.0144,回归方程P=0.88560.05,即两者间不存在相关或直线回归关系。尿总细胞数和电导率之间相关系数r=0.1555,回归方程P=0.1169>0.05,两组数据间也不存在相关或直线回归关系。结论尿电导率与尿比密、尿液总细胞数之间无相关或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广东省广州市气压、气温、气湿、降水量、日照和风速等气象因素对虫媒传染病消长的影响。方法 根据广州市2011-2014年虫媒传染病发病数据和同期气温、气湿等气象数据,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法进行分析。结果 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气温与登革热(RR=1.013)、恙虫病(RR=1.013)发病呈正相关,与流行性出血热(RR=0.998)发病呈负相关;相对湿度与登革热(RR=0.916)发病呈负相关;降水量与登革热(RR=0.998)发病呈负相关;平均风速与登革热(RR=0.951)发病呈负相关;日照时数与登革热(RR=1.006)、恙虫病(RR=1.002)发病呈正相关;而各气象因素对钩端螺旋体病的发病影响均较小。日平均气温达到27.7℃时,登革热滞后0 d RR值最大为5.95;日平均气温为28.0℃时,恙虫病滞后5 d RR值最大为4.20;日平均气温为15.2℃时,流行性出血热滞后10 d RR值最大为1.00。结论 气象因素会影响虫媒传染病的发病,其中气温、气压是影响多数虫媒传染病传播与流行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福州地区2000-2003年登革热疫情监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艳  徐珊  杨建娜  陈敏红 《疾病监测》2004,19(12):445-448
目的分析福州地区2000—2003年登革热疫情监测结果,为控制登革热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各区、县正常人群血清检测登革热抗体;捕捉白纹伊蚊分离登革病毒;调查媒介白纹伊蚊布雷图指数。结果正常人群血清登革热抗体阳性率逐年下降,分别为4.9%,0.4%,0,0。各监测点年平均布雷图指数均超过5,分别为17.7、9.6、8.3、8.1,且晋安、长乐两地7月份的布雷图指数超过了200结论4年来仅发现3例登革热病例,经流行病学调查系境外感染。人群免疫力下降,布雷图指数相对较高,一旦有传染源输入,极可能导致登革热流行,必须引起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广东省湛江雷州市2007年登革热流行特点和流行因素。方法 收集湛江雷州市2007年登革热的流行资料、实验室检测和蚊媒资料,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7年湛江雷州市报告登革热病例205例,年发病率为14.8/10万,无死亡病例。疫情涉及3个镇,乌石镇占91.2%(187/205),该镇在9月30日 至11月22日先后出现2个发病高峰。所有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1.11,年龄以30~60岁为主(63.9%),职业以家务待业人员和学生为主(84.9%),临床症状以发热(99.4%)和头痛(76.5%)为主。从18份患者血清中分离到登革热1型病毒,其中1例患者血清病毒基因序列与2007年珠海市某登革热病例的同源性为99.8%。埃及伊蚊是该地主要的传播媒介,居民家中的水缸则是主要的孳生地。结论 湛江雷州市2007年登革热暴发流行由登革热1型病毒引起,居民家中水缸的伊蚊繁殖是导致暴发流行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和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89例高热惊厥患儿,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6例,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2组患儿入院后均接受急救处理等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高热惊厥危险因素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体温、家族史与小儿高热惊厥紧密相关(P0.05),是引起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观察组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高热惊厥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癫痫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有年龄、体温和家族史,根据危险因素对患儿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降低高热惊厥发作次数和癫痫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背景: 气传致敏花粉是导致季节性变态反应疾病的最重要因素, 花粉的产生及飘散与气候因素密切相关。目的: 观察南昌市城区大气气传花粉与气象七要素( 气压、气温、湿度、降水、风速、蒸发量、日照) 的相关性, 为提高该地区过敏性疾病的防治水平提供理论依据。设计: 观察性实验。单位: 江西医学院变态反应疾病研究室。材料: 采用 Durham 重量法进行为期一年的大气气传花粉调查, 收集南昌市城区气传致敏花粉、气象资料。方法: 选择南昌市中心的江西医学院南院实验大楼四层楼顶为曝片点,采用 Durham 重量法于 2000- 04- 01/2001- 03- 31 进行为期 1 年的大气气传花粉调查。收集气象资料, 每日气象七要素的详细资料由江西省气象局提供。应用 SAS 6.12 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大气气传花粉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主要观察指标: 南昌市城区气传致敏花粉的种类、数量、季节性分布以及和气象七要素的相关性。结果: 调查发现南昌市长年有花粉飘散, 花粉种类达 47 个种属。柏科花粉主要在 3 月飘散; 松科花粉主要在 3 和 4 月份飘散; 杉木属花粉主要在 3 月飘散; 藜苋科花粉主要在 8~11 月飘散; 豚草属花粉主要在 8~11月, 蒿属花粉主要在 9~11 月飘散; 葎草属以 9 月飘散为主; 禾本科在 12个月中都有出现, 但以 6~10 月飘散为主。在大气气传花粉飘散与气象七要素相关性分析中, 应用几种主要花粉飘散稳定期的花粉计数与气象七要素作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松科花粉飘散与气压、气温、风速、日照呈正相关, 与蒸发量、降水呈负相关; 柏科花粉飘散与气压、气温、日照呈正相关, 与湿度、降水、蒸发量、风速呈负相关; 豚草属花粉飘散与气压、气温、风速呈正相关, 与湿度、降水、蒸发量、日照呈负相关; 蒿属花粉飘散与气压、气温、风速呈正相关, 与湿度、降水、蒸发量、日照呈负相关; 禾本科花粉飘散与气压、气温呈正相关, 与湿度、降水、蒸发量呈负相关。但以主要花粉及花粉总量的全年计数进行分析和以主要花粉及花粉总量的半年计数量进行分析时纳入回归方程的因素要少得多。结论: 花粉飘散与气象七要素具有相关性; 在分析气象因素与空中飘散花粉粒数的相关性时, 最好选择单种花粉粒, 并选择其飘散较为稳定的时段进行。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一起输入性登革热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析浙江省2004年一起输入性登革热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登革热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确定病例定义进行回顾性病例搜索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疑似病例血清进行登革热抗体检测,用C6/36细胞对急性期病人血清进行病毒分离,以荧光定量RT-PCR方法鉴定。用布雷图指数(BI)法进行蚊蚴密度调查。结果本次疫情流行历时85d,共发病83例,登革热抗体阳性68例,并分离到登革Ⅰ型病毒8株。病例主要集中在某镇的城镇所在地。男性29例,女性54例,发病年龄最小7岁,最大76岁,以20~60岁占78.31%。疫情发生时疫区布雷图指数高达326。经采取以快速杀灭成蚊和清除伊蚊孳生地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后,疫情很快得到控制,发现疫情10d后未再出现新发病例。结论本次疫情是由登革Ⅰ型病毒引起。媒介伊蚊大量繁殖,传染源输入是引起此次登革热流行的主要因素。早期病例被误诊,传染源未被及时发现是导致疾病传播的重要原因。迅速灭蚊和消除伊蚊孳生地是控制疫情的有效措施。有必要加强输入病例监测和蚊媒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义乌市一起登革热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调查分析2009年浙江省义乌市登革热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影响因素及病原体的可能来源。方法利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报告数据以及病毒分离株的序列信息,分析、阐明本次登革热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影响因素;从感染者体内分离病毒并进行病毒序列测定。结果 2009年7月20日至10月4日义乌市共报告登革热确诊病例294例,主要集中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多数病例发生在4个村(社区),共涉及5个镇(街道)的16个村(社区),发病具有时间和空间的聚集性特征,病例均具有登革热临床特征,无死亡病例。从病毒分离株的序列分析表明,本次登革热暴发为登革3型病毒引起,该病毒可能来源为东南亚地区。结论本次登革热暴发流行为输入性病例引起的本地流行。外界病毒传入、高白纹伊蚊密度和医务人员对登革热的不熟悉可能是导致该起登革热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2018年10月在我国大陆地区发生或者可能由境外输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方法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结果预计10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数将比9月有所上升,可能以水痘、手足口病、登革热、流行性腮腺炎、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和流行性感冒等传染病以及食物中毒事件为主。 其中登革热仍将处于疫情高发期,虽然报告病例数比2017年低,但2018年发生本地传播的疫点较多,加上近期南方台风频繁登陆、蚊媒控制难度大,仍需关注疫情持高不下的风险。 随着气温下降,北方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疫情会出现下降。 食物中毒事件将会下降。 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博拉病毒病输入我国的风险仍然较低。 需提示国庆长假期间注意旅行相关传染病。结论需要重点关注登革热,对于乙脑、食物中毒、埃博拉病毒病输入风险和国庆旅行卫生予以一般关注。  相似文献   

19.
PURPOSE: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arly sonographic findings in dengue hemorrhagic fever. METHODS: From July 2002 to September 2002, 86 patients were referred to our center with suspected dengue fever during an outbreak of the disease in Taiwan. All the patients underwent immediate abdominal sonography when they arrived at our emergency room. The diagnosis of dengue fever was subsequently confirmed by serology in 65 patients. RESULTS: All our patients had type 2 dengue fever, as confirmed by serologic tests. The sonographic features included a thickened gallbladder wall in 38 patients (59%), ascites in 24 patients (37%), splenomegaly in 22 patients (34%), and pleural effusion in 21 patients (32%); pleural effusion was either right-sided or bilateral. CONCLUSIONS: Abdominal sonography can be used as a first-line imaging modality in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dengue fever to detect early signs suggestive of the disease prior to obtaining serologic confirmation test results, especially in a dengue fever epidemic area.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2017年8月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要关注传染病的风险。方法 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直辖市、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结果 东南亚国家登革热疫情高发,我国输入病例将持续增加,南方重点省份的本地传播风险将上升;而寨卡病毒病等其他蚊媒传染病也存在输入性病例和输入后发生本地传播的风险。食物中毒事件将会继续上升,农村聚餐、升学宴等食物污染或者食物变质导致中毒事件将增多,而7-8月也是毒蘑菇中毒事件高发期。洪涝灾区灾后发生水源性、食源性、动物源性和接触性传染病风险将有所上升。8月为高温中暑高发月份,当有持续高温潮湿天气出现时,易出现中暑病例高峰。结论 预计2017年8月全国总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和病例数将较7月有所下降。需重点关注寨卡病毒病、登革热、中东呼吸综合征等传染病,食物中毒,以及洪涝、台风和高温热浪等可能造成的公共卫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