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5):718-720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联合苯巴比妥对癫痫患者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癫痫患者共78例,依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苯巴比妥治疗,将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癫痫发作次数、不良反应状况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4.36%,观察组为92.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癫痫发作次数[(3.60±0.22)次/月]低于对照组[(4.11±0.24)次/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2%,略高于对照组的7.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观察组MoCA评分[(26.66±2.31)分]高于对照组[(21.80±2.2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马西平联合苯巴比妥治疗癫痫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癫痫发作次数,提高患者认知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生脉注射液对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转化生长因子-?茁1水平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12月收治的90例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辅助生脉注射液治疗。治疗1个月后评价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者6 min步行试验、血清白细胞介素-6、转化生长因子-?茁1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转化生长因子-?茁1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6 min步行试验较治疗前长,且观察组血清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6 min步行试验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辅助生脉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能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清白细胞介素-6、转化生长因子-?茁1水平,疗效明确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天麻素联合卡马西平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氧化应激、炎性因子和脑源性神经营养 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 给予口服卡马西平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天麻素胶囊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并随访6个月。于治疗 前及治疗后1个月时,检测2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 酶(MP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 和BDNF水平;随访6个月时,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00%, 明显高于对照组65.00%(P<0.05)。治疗后,2组血清SOD、CAT、MPO和GSH-Px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均P< 0.05),但观察组幅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血清MDA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但观察组幅度低 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CRP、TNF-α、IL-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 0.05);2组BDNF均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天 麻素能够明显提高卡马西平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状态,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苯巴比妥和卡西平对癫痫患儿认知的影响。方法 :选择新近诊断的原发性强直阵挛性癫痫、无明显智力低下 ,且单药治疗有效者。随机分为苯巴比妥组 2 9例和卡马西平组 2 5例 ,并设对照组 18例。采用自身对照方式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半年后测查韦氏智测、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癫痫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选择原发性全身型癫痫呈强直和(或)阵挛发作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服用苯巴比妥、卡马西平及未服药3组,测定其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在植物血凝素(PHA)的作用下释放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量及血清TNF-α、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含量,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3组癫痫患儿间各指标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董娜  张利君 《医学临床研究》2022,(12):1872-1875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联合α细辛醚对癫痫幼鼠惊厥行为及多耐药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3周龄幼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癫痫组、卡马西平组、α细辛醚组、联合治疗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隔日腹腔注射35 mg/kg戊四氮,共注射15次以构建幼鼠癫痫模型,建模同时各组开始灌胃给药,卡马西平组给予30 mg/kg卡马西平,α细辛醚组给予25 mg/kgα细辛醚,联合治疗组给予卡马西平30 mg/kg联合α细辛醚25 mg/kg,空白组灌注等量生理盐水,1次/d,连续30 d。治疗结束后,观察各组幼鼠惊厥发生时间、惊厥发生次数、惊厥发作等级;比较各组幼鼠海马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活性及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观察各组幼鼠海马区组织病理组织变化,并计算神经元细胞凋亡率;比较各组幼鼠海马区组织中多耐药基因MDR1a、MDR1b及P-糖蛋白(P-gp)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比较。【结果】与癫痫组比较,卡马西平组与α细辛醚组、联合治疗组惊厥发生时间缩短(P<0.05),惊厥发生次数减少(P<0.05),惊厥发作等级及海马区组织中MDA、NO、NOS水平降低(P<0.05),其中α细辛醚组>卡马西平组>联合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卡马西平组、α细辛醚组和联合治疗组海马区组织中SOD水平升高(P<0.05),其中联合治疗组>卡马西平组>α细辛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组海马区组织中神经元细胞大量减少,细胞核固缩,空泡化严重;卡马西平组、α细辛醚组和联合治疗组海马区组织中神经元细胞数量增加,形态恢复,其中联合用药组神经元细胞病变改善最佳。与癫痫组相比,卡马西平组海马中多耐药基因与P-gp的mRNA与蛋白表达差异不明显(P>0.05);α细辛醚组和联合治疗组海马区组织中MDR1a、MDR1b及P-gp mRNA与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α细辛醚组相比,联合治疗组海马区组织中MDR1a、MDR1b及P-gp mRNA与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卡马西平联合α细辛醚用药可以明显改善癫痫幼鼠的惊厥行为,对神经元细胞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且可降低幼鼠海马区组织中MDR的表达,增强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受体2(sTRAIL-R2)表达与颈动脉斑块细胞凋亡及炎症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该院收治的心肌梗死行介入治疗后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获取颈动脉斑块片段,根据sTRAIL-R2表达水平分为sTRAIL-R2高表达组和sTRAIL-R2低表达组。检测患者斑块组织Bax、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8、Caspase-3活性,CD45、CD68表达水平及白细胞介素(IL)-6、IL-10、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IL-1β水平,检测患者斑块组织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并分析sTRAIL-R2表达水平与患者斑块组织细胞凋亡、炎症反应的相关性。结果 sTRAIL-R2高表达组患者斑块组织Caspase-8、Caspase-3活性,Bax、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CD45、CD68阳性细胞检出数,IL-6、IL-10、CRP、TNF-α、IL-1β水平均高于sTRAIL-R2低表达组,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蛋白表达水平低于s...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奥卡西平对成人癫痫患者血清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 法:选择成人癫痫患者80例为癫痫组,健康人30例为健康组,癫痫组予奥卡西平治疗6月。检测所有受试者 治疗前后ADMA水平和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6月后,癫痫组的血清ADMA水平明显升高,且高 于健康组(P<0.05)。癫痫组的信息处理速度、认知灵活性、即刻逻辑记忆和延迟逻辑记忆均明显改善,但 是较健康组差(P<0.05)。ADMA水平的变化与认知功能的改善无关(P>0.05)。结论:奥卡西平可改善患 者的认知功能,但长期服用会导致血清ADMA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抗癫痫药苯巴比妥、卡马西平对大鼠肝脏组织学及牛化指标的影响,建市抗癫痫药引起肝损伤的动物模型.方法 将7~8周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阳性对照组经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Cl4)原液1mL·kg-1.给药组,分别每日1次经口灌胃给予苯巴比妥(52.08mg·kg-1),卡马西平(125.00mg·kg-1),阴性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每周采血检测血清生化指标,连续用药5周后,采血检测血清生化指标,应用光镜进行肝脏病理学研究.结果 (1)病理组织学检查,光镜下阳性对照组大鼠可见广泛的水性样变、空泡样变;苯巴比妥组大鼠可见部分水性样变,肝窦轻度水肿;卡马西平组大鼠可见水性样变.(2)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苯巴比妥组、卡马西平组的肝脏指数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3)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苯巴比妥组、卡马西平组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有显著性变化.结论 在治疗剂量范围内,连续服用抗癫痫药苯巴比妥、卡马西平5周可引起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轻微病理改变,引起大鼠肝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癫痫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选择原发性全身型癫痫呈强直和(或)阵挛发作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服用苯巴比妥、卡马西平及未服药3组,测定其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在植物血凝素(PHA)的作用下释放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量及血清TNFα、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含量,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3组癫痫患儿间各指标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01)。结论:癫痫患儿PBMC释放IL1β、TNFα的量及血清SIL2R、TNFα含量的明显增高可能是由于细胞免疫异常等所致,其增高的幅度与是否进行抗癫痫治疗、药物种类及病程长短无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对成人颞叶癫痫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0月接诊的64例成人颞叶癫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左乙拉西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奥卡西平治疗,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84.38%)(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癫痫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31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成人颞叶癫痫,可有效减少患者癫痫发作次数,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炎性细胞因子及C反应蛋白(CRP)在癫痫患儿外周血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6例癫痫患儿及30例同期健康体检儿童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RP的表达水平。结果癫痫组患儿血清IL-2、IL-6、TNF-α及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采用抗癫痫药物治疗的患儿上述指标较未用药者显著降低(P〈0.01),且IL-2、IL-6与TNF-α呈显著正相关(r=0.440,0.681,P〈0.01)。结论癫痫患儿外周血中炎性细胞因子及CRP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神经免疫功能失衡及炎症反应可能是癫痫发病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矫治技术在牙周炎患者牙周正畸联合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牙周炎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金属直丝弓矫正器进行正畸治疗,观察组予以自锁托槽固定矫正器进行正畸治疗,持续观察6个月。对比两组牙周组织情况、龈沟液炎症介质及疼痛程度。结果:治疗前,两组牙菌斑指数、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牙菌斑指数、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龈沟液中肿瘤坏死因子-?琢、白细胞介素-1?茁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琢、白细胞介素-1?茁水平和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锁托槽固定矫正器可积极改善牙周炎患者牙周功能,降低龈沟液中炎症反应,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14.
庞伟  周琛  陈艳  李志明  张淑燕 《新医学》2021,52(10):752-758
目的 探讨A型肉毒毒素(BTA)对面部三叉神经痛(TN)大鼠疼痛的改善作用及对炎性介质IL-6、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从50只大鼠中随机取10只为对照组,剩余大鼠用结扎眶下神经的方法建立TN模型,分为模型组、BTA低剂量组(BTA-L组)、BTA高剂量组(BTA-H组)和卡马西平组,每组各10只。BTA-L组、BTA-H组分别以9、18 μL/kg BTA溶液于手术同侧面部须垫处注射,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卡马西平组以5 mg/kg卡马西平灌胃。检测大鼠疼痛阈值,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6、TNF-α水平,HE染色观察眶下神经组织病理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三叉神经节中核因子κB(NF-κB)p65、磷酸化型NF-κB p65(p-NF-κB p65)、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磷酸化型p38MAPK(p-p38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注射1、2、3周时疼痛阈值降低(P均 < 0.05);与模型组比较,BTA-L组、BTA-H组、卡马西平组注射1、2、3周时疼痛阈值升高,且BTA-L组 < BTA-H组 < 卡马西平组(P均 < 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IL-6、TNF-α水平及p-NF-κB p65、p-p38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均< 0.05);与模型组比较,BTA-L组、BTA-H组、卡马西平组血清中IL-6、TNF-α水平及三叉神经节中p-NF-κB p65、p-p38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且卡马西平组 < BTA-H组 < BTA-L组(P均< 0.05);HE染色显示,与模型组比较,BTA-L组、BTA-H组、卡马西平组神经纤维肿胀、排列、炎性细胞浸润等异常改变减轻,其中卡马西平组减轻更显著。结论 BTA可降低炎性介质IL-6、TNF-α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面部疼痛,可能通过抑制NF-κB、p38MAPK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卡马西平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19年11月收治的难治性癫痫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口服卡马西平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3个月后癫痫发作次数及认知功能,对比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癫痫发作次数均少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认知功能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多(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卡马西平治疗难治性癫痫可有效减少癫痫发作频率,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骨康胶囊联合玻璃酸钠对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9年7月收治的100例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依托考昔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给予骨康胶囊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对比两组炎症介质血清白细胞介素-1?茁、肿瘤坏死因子-?琢、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炎症介质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康胶囊联合玻璃酸钠治疗骨性关节炎患者,可有效调节炎症介质水平,提高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7.
以入院治疗的124例部分性癫痫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托吡酯组和卡马西平组,各62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方法后的发作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治疗3、6个月后的发作率组间比较,托吡酯组显著低于卡马西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实施治疗3、6个月后的发作次数组间比较,托吡酯组月发作次数显著低于卡马西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治疗部分性癫痫发作的实践过程中,采用托吡酯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是临床治疗部分性癫痫发作的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观察聚焦超声治疗对SD大鼠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模型外阴皮肤转化生长因子β及B淋巴细胞瘤-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40只雌性SD大鼠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n = 20)和对照组(n = 20)。实验组大鼠采用聚焦超声治疗,对照组采用聚焦超声假辐照治疗。另取10只正常SD大鼠为空白对照组。聚焦超声治疗后,masson染色鉴定真皮浅层胶原纤维的密度,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和B淋巴细胞瘤-2在外阴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比较三个组的组间差异。结果 实验组大鼠中,70%(14/20)的大鼠外阴皮肤恢复正常。对照组大鼠仅10%(2/20)恢复正常,两组间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真皮浅层胶原纤维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转化生长因子β蛋白检测在外阴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而B淋巴细胞瘤-2的蛋白检测则高于对照组。空白对照组蛋白表达趋势均与实验组相同(P>0.05)。结论 聚焦超声治疗通过影响外阴皮肤组中化生长因子β和B淋巴细胞瘤-2的表达,抑制真皮浅层胶原纤维化,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卡马西平联合塞来昔布治疗癫痫模型大鼠的不良反应.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及实验组以海仁酸点燃建立癫痫模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及卡马西平与塞来昔布联合治疗.结果 治疗后3组大鼠胃窦黏膜及肾脏组织病理变化无显著差异(P>0 05);凝血功能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及实验组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卡马西平联合塞来昔布对癫痫模型大鼠的胃窦黏膜、肾脏组织、凝血功能及心肌功能均无显著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左乙拉西坦治疗对癫痫患者脑电图、血清S-100?茁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20年4月收治的108例癫痫患者,依照随机配比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接受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接受左乙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脑电图(α波、θ波、δ波)功率比值、血清S-100?茁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治疗后,两组α波、θ波、δ波功率比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S-100?茁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癫痫患者接受左乙拉西坦片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脑损伤,且对脑电图影响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