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应用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文收集2014年2月-2016年5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162例进行对比研究,以应用治疗方案为依据,采用抛硬币的方式分组,对照组86例应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76例应用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收集和整理两组研究数据,探讨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乳房外观满意度评分、切口瘢痕度评分、手术时间,3项指标数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总疗效96.05%显著高于对照组73.26%(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63%显著低于对照组17.44%(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选取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方案,可取得更为显著的疗效,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探讨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58例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138例和对照组12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疗效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疗效81.67%,且手术时间(28.5±2.6)min明显低于对照组,乳房外观满意度比例86.23%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手术在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的治疗中使用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的临床效果,为乳腺下缘入路治疗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82例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传统其中治疗的2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的5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以及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满意度,对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的完成手术治疗,在手术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和其他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27.69±1.35)min明显短于对照组(37.93±1.52)min,观察组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满意度(92.59%)明显高于对照组(78.5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避免二次手术,缩短手术所需时间,手术切口不明显,美容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90例,确诊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2月,其中45例采用传统切口手术治疗设为对照组,另外45例给予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及患者对乳腺外形满意度评分情况,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实施现代微创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能明显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并且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实施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5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美观满意度以及治疗时间等指标上,都要比对照组好,而且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应用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治疗效果显著,还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进行乳腺下缘切口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来我院进行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治疗的患者95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7例)。其中观察组采用乳腺下缘切口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手术的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在不同的方法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79.17%),观察组的手术后瘢痕评分、乳房外观满意评分、手术时间明显都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进行乳腺下缘切口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有利于提高治疗的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的治疗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5月于我院妇科就诊的患有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的患者,共35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75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切口手术治疗,观察组在乳腺下缘切口进行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科学的比较.结果:在手术时间、VSS评分和乳房外形满意度的比较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的过程中,运用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进行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相对较短,由于切口非常隐蔽患者的接受度普遍较高,因此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该院接受救治的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共115例,以数据随机法为依据分成两组:治疗组(n=61例,施以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常规组(n=54例,施以普通手术方法治疗),对两组在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进行对照。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96.72%、手术时间(27.8±3.4)min、术后切口瘢痕评分(4.5±1.2)分、乳房外观满意评分(1.5±0.4)分等指标均优于常规组有效率79.63%、手术时间(38.4±2.4)min、术后切口瘢痕评分(6.9±0.8)分、乳房外观满意评分(4.2±1.3)分(P﹤0.05)。手术时间、术后切口瘢痕评分、乳房外观满意评分等指标均优于常规组79.63%(P﹤0.05)。结论在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治疗中,对其施以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有助于提升其临床疗效,缩减临床手术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66例乳腺纤维瘤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3例患者以传统手术方式治疗,研究组33例患者以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切口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乳晕感觉正常患者占比、双乳基本对称患者占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对切口恢复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乳腺纤维瘤患者,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治疗的效果良好,不仅可以提高切口愈合效果,还可以确保乳房外形美观性,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并与传统切口方式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2010年4月~2012年1月接收治疗乳腺纤维瘤患者128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环乳晕切口方式进行乳腺纤维瘤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放射性切口进行乳腺纤维瘤的治疗。治疗后对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甲级愈合情况基本相同,分别为64例和63例;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乳房对称比例(98.4%,63/64)高于对照组患者(82.8%,53/64),切口瘢痕可接受比例(98.4%,63/64)高于对照组患者(79.7%,51/64),乳晕感觉异常比例(1.6%,1/64)低于对照组(3.2%,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且治疗后乳房的美观程度要好于传统的放射状切口。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宁陵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纤维瘤患者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41例行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42例行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双侧乳房对称率、手术瘢痕接受率、并发症以及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乳晕边缘切口瘢痕大小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双侧乳房对称率与手术瘢痕接受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能提高双侧乳房对称率与手术瘢痕接受率,缩短手术治疗时间,减小乳晕边缘的切口瘢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环乳晕切口与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6例乳腺纤维瘤女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环乳晕切口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双乳对称情况及术后患者美容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双乳对称28例,占84.85%,对照组20例,占60.61%。观察组术后患者对美容效果满意率为93.94%,对照组满意率为48.48%。两组比较,观察组双乳对称情况、术后患者美容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采用环乳晕切口法治疗乳腺纤维瘤更能促进伤口完美愈合,双乳对称率高,更能满足女性对乳房的美观要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环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桐柏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乳腺纤维瘤患者,依据术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切口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环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术后生活质量评分(SF-36)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采用环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治疗乳腺纤维瘤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患者的护理干预体会,以提高乳腺纤维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58例乳腺纤维瘤患者均为本院近两年收治的病例,所有患者均在同意下进行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将所有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分组,观察组29例,对照组29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护理方法,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施以精心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外观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进行比较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可明显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减少住院时间,大大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纯微入路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具体方法的实施和临床效果评价。方法:抽取我院2008年3月~2009年3月乳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总结。结果:20例患者全部经单纯微入路手术治疗,均获得成功。出院后回访,回访时间1个月~2年,平均12个月,回访率100%。手术切口愈合正常18例,双侧乳腺对称17例,乳头、乳晕外观正常17例,切口有明显瘢痕1例,复发2例。结论:单纯微入路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是十分理想的方法,保持了乳房的外形美观,是广大乳腺纤维瘤女性患者愿意接受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研究乳腺下缘切口联合皮内多点缝合法在治疗乳腺下象限肿瘤的应用价值与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江门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乳腺肿瘤患者112例,根据其治疗措施的不同将其均分为2组:治疗组(乳腺下缘切口联合皮内多点缝合组)和对照组(放射状切口组)n=56)。观察2组患者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后的临床效果,做对比研究。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感觉正常、双乳对称、切口愈合甲级的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05);治疗组复发率为35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41.07%,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01〈0.05)。结论在临床治疗乳腺下象限肿瘤中,乳腺下缘切口联合皮内多点缝合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具有不容忽视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环乳晕切口与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78例乳腺纤维瘤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用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观察组用环乳晕切口治疗。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优良率及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环乳晕切口和常规放射状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林州市东姚卫生院收治的3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5例。治疗组采用环乳晕切口实施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放射状切口实施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手术时间及术后治疗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环乳晕切口对患有乳腺纤维瘤疾病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切口在乳腺纤维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江西省吉安县敦厚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11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按照其个人意愿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n=55)。对照组采用传统放射状切口;观察组采用环乳晕切口。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以及术后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16.43±7.45)min,术中出血量(20.32±6.21)ml;对照组手术时间(27.32±10.65)min,术中出血量(29.35±9.44)ml;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切口甲级愈合率92.72%,并发症发生率3.63%;对照组患者切口甲级愈合率76.36%,并发症发生率12.72%;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环乳晕切口的方式治疗乳腺纤维瘤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切口愈合高、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中可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乳腺纤维瘤应用不同手术切口治疗的疗效对比。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于该院的乳腺纤维瘤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分组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41例以及对照组41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环乳晕切口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放射状切口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效果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1%(39/41);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61%(31/41);(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于乳腺纤维瘤患者而言在治疗过程中选择采用环乳晕切口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传统的放射状切口,环乳晕切口疗效确切,对患者创伤小且恢复快,临床中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