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目的:研究目标管理在临床本科护理师资培训中的效果。方法: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将我院临床本科护理师资培训人员共152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76人。实验组采用目标管理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管理方法对临床本科护理师资培训进行管理后,带教老师综合素质较实施前有明显改善(P <0.05),综合能力较实施前有明显改善(P <0.05)。结论:目标管理在临床本科护理师资培训中的效果明显,将目标管理的模式引入临床本科护理师资培训中,能够提高带教老师的带教能力,改进带教方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提高带教水平的一种合理有效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护理带教管理体系在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名临床医学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实施护理带教管理体系,对照组实施传统带教模式,对比2组带教管理效果、带教教师的考核成绩以护生对带教老师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操作技能评分、理论知识评分、病历书写评分以及综合能力评分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带教老师考核成绩、护生对带教老师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带教管理体系在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张美萍  刘瑾  罗效萍  蒋微 《中国医疗前沿》2013,(1):110+87-110,87
目的探讨规范护生临床实习带教效果。方法以边疆地区地州一所综合医院2010年(对照组)和2011年(实验组)两届护生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以往传统临床护理带教模式;实验组采用规范临床护理带教模式。结果实验组护生对带教工作的满意度、就业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临床护理带教模式实施,提高了临床护理带教质量及护生临床实习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护生对带教工作的满意度及就业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提高手术室护生业务能力的带教模式。方法对2组护生入科后进行不同带教模式培训,对照组(80人)采用传统带教模式,带教老师一对一指导;试验组(80人)采用新带教模式,集中培训,带教老师一对一指导,期间带教老师轮流讲课和召开座谈会。出科时进行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考核,并对考核成绩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护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新带教模式可以减少护生学习的盲目性和紧张感,更利于提高护生的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带教在手术室实习护士带教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市天河区中医医院60名大专护理实习生,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带教,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带教模式带教,实习4周结束后观察2组实习护士的理论课、实践课成绩和提问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患者满意度评价,实习护士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评价。结果实验组实习护士的理论课、实践课平均成绩以及提问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实验组的护生的满意度为93%,而对照组为73%。实习结束后,实验组对带教老师的专业基础知识水平、护理操作带教技能、工作责任心、教学方法、沟通能力(语言规范恰当)、教学态度等方面总的满意度为90%,而对照组为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带教有效提高了手术室实习护士的学习成绩、学习主动积极性和带教老师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杨红军  赵舸争  梁陶媛  沈杰 《中国医刊》2023,(10):1156-1160
目的 了解临床带教护士对传统教学法、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临床护理路径教学法(分层次、分阶段带教)、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等11种常见临床护理带教教学方法的了解程度、使用情况,分析各带教教学方法使用率的影响因素。方法 2023年2月24日至3月10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北京市7家医院416名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口社会学资料(医院定级和教学属性、科室、文化程度、工作年限、职称等)及11种教学方法的认知和使用情况。结果 416名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对传统教学法的了解率为94.71%,位居11种教学方法的首位。考核机制、参加教学培训是11种教学方法使用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在临床工作中,应通过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及考核机制、组织教学培训等方法,促使优质教学方法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多层次岗前培训的培训现状并分析其培训需求,为进一步完善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岗前培训的方案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法,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于2020年4月至2020年6月对采用多层次岗前培训模式的哈尔滨市某三级综合医院的172名临床护理带教教师进行调查,分析其岗前培训的现状与教师的培训需求。通过SPSS 17.0统计软件对所有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72名调查对象中,138名(80.2%)教师年龄在35岁以下,133名(77.3%)教师第一学历在本科以下;89名(51.7%)教师明确医院或科室会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岗前培训,10名(5.8%)教师表示医院或科室从未组织过培训,41名(23.8%)教师从未参加过岗前培训,80名(46.5%)教师参加岗前培训的次数为1~3次。院内培训和科内培训的前8项培训内容有5项重复,分别是科室常见病疾病知识、护理程序、沟通技能、医院规章制度、带教方法。培训需求总得分为(154.51±40.35)分,总体需求率为81.3%,处于高等水平;得分率最高的维度是法制和人文素养,得分率为83.0 %;得分率最低的维度是教学管理,得分率为74.9%。培训需求得分率最高的9个条目分别为对学生基本素质(慎独、乐学、敬业品质等)的培养(84.7%)、法律知识(84.4%)、科室常用药物配伍禁忌(84.3%)、护士礼仪(83.3%)、护理风险防范(83.1%)、对学生的教育评价方法(83.1 %)、护患沟通技巧(83.0%)、科室常用药物的用药观察要点(83.0%)、科室常用药物作用(82.9%)。序位前3的培训形式分别为网络学习84名(48.8%)、医院内部有经验的教师讲授74名(43.0%)、经验交流与分享讨论会72名(41.9%)。结论 该院临床护理带教教师队伍人才结构相对年轻,第一学历偏低,应大力加强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岗前培训工作;岗前培训开展的知晓率与参与度均一般,应加强各渠道培训信息的发布,提高培训活动的知晓率,明确参与岗前培训活动的鼓励或奖励措施,提高培训活动的参与度;各层次岗前培训内容存在重复,且与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培训需求存在差距,建议各教学医院结合自身培训对象的培训需求,采用线上线下混合的培训模式,合理统筹各层次的培训内容,避免培训内容重复,避免师资浪费,并可适时组织带教教师开展经验交流分享会。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实证研究,探究分层次、分阶段护理带教模式对师生整体素质提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至2013年在我院临床实习的护生为研究对象,应用历史对照,两组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传统的一对一的带教模式和分层次、分阶段带教模式。结果相较于传统的护理带教模式,分层次、分阶段带教模式能够明显提高护生和带教老师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等专业素质,同时促进改善师生间的正向评价(P<0.05)。结论分层次、分阶段的护理带教模式有助于教学相长,在临床护理教学中需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在护理教育和管理领域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评判性思维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文版加利福尼亚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对222名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评判性思维总分为(299.55±27.62)分,得分最高的是求知欲维度,最低的是寻找真相维度;医院等级、学历、工作年限、培训次数对其评判性思维能力有预测作用.结论:护理管理者应有的放矢地加强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上海市三级甲等医院师资培训的现状,分析培训中存在的不足。方法采用了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为研究工具。应用方便抽样法抽取上海市三级甲等医院的带教老师62名作为研究对象,资料用Microsoft Excel数据库统计分析。结果研究表明:(1)培训理论形式以专题讲座(91.9%)、短期班(75.8%)为主,实践形式以操作示范(96.8%)、教学查房(90.3%)为主,内容以临床护理技能(93.5%)、临床教学能力(91.9%)为主。(2)有51.6%的带教老师认为培训效果一般。结论目前临床师资培训的内容和形式还存在许多不足,为了提高护理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每个医院应该在加强师资方面多下工夫,提高护理教育的层次,并且在今后的临床护理改革中,不断积极探索新的临床教学方法,进一步推动临床护理的教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上海市全科医师师资培训中心学员的反馈意见的调查,为完善全科师资培训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整群抽取2012年4月17-20日第23期全科师资培训班的171名学员进行调查,分析培训课程及内容设置的合理性.结果 共回收170份有效问卷,其中86人(51%)认为培训课程安排非常恰当,76人(9%)认为安排恰当;97人(57%)认为培训形式非常生动,65人(38%)认为较生动;学员对教师的总体评价分为4.64分;170人中93人(55%)表示很愿意参加培训,70人(41%)表示愿意;156人(92%)最希望学习医学新进展,111人(65%)最希望学习教学技能和全科理论知识;32人(19%)认为培训内容与学员的需要完全符合,129人(76%)认为大部分符合;82人(48%)认为收获很大,80人(47%)认为收获较大;147人(86%)认为培训开阔了思路,104人(61%)认为提高了临床诊治能力;53人(31%)认为提高了理论水平;87人(51%)对本次培训的总体评价很满意,75人(44%)较满意.结论 海市全科医师师资培训中心的培训计划及课程设置基本合理,经过培训学员收获较大.  相似文献   

12.
背景 为充实全科医师队伍,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实,全科医师转岗培训作为全科医师过渡期培训形式于2010年相继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且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于2017年开始承担部分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工作。目的 从柯氏模型的反应层评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全科转岗培训效果,旨在全面了解学员的主观感受,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将来的转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8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进行转岗培训的9名医师为调查对象。于2018年6月,通过转岗培训学员微信群发送调查问卷链接,学员各自于网上填写。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员基本情况、对转岗培训基地的评价、对自我能力提升情况的评价、对目前转岗培训方式的评价。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9份。对理论培训阶段的评价:8/9的学员对学时数设置以及教学水平的评价方面表示“满意”或“很满意”,7/9的学员对课程内容设置表示“满意”或“很满意”;对临床培训基地的评价:超过一半的学员对培训时长(7/9)和培训内容(8/9)“满意”或“很满意”,对师资水平均表示“满意”或“很满意”。在全科医学理论方面:9名学员均表示通过理论课的学习,对全科医学的认识和医患沟通能力有“较大提高”或“很大提高”,8/9的学员在全科适宜技术方面有“较大提高”或“很大提高”。在临床综合能力的评价中,8/9的学员表示门诊应诊能力有“较大提高”或“很大提高”。在全科实践能力的评价中,所有学员表示自己在全科常见病诊治以及全科医疗教学能力方面有“较大提高”或“很大提高”。所有学员参加过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的教学活动,并认为这些教学活动提升了其综合能力〔如门诊应诊能力(9/9)、自学能力(9/9)、门诊带教能力(8/9)等〕。对于总体培训效果,5/9的学员表示“满意”,4/9的学员表示“很满意”。对于“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制度亟需改进方面”,7/9的学员认为应该合理提高培训人员工资待遇,5/9的学员提出培训方式应更加灵活多样,同时希望加强临床技能的培训。在工学矛盾方面,5/9的学员表示在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所有学员表示愿意在培训结束后注册为全科医生,其中8/9的学员愿意以后继续参加加强全科医生能力的培训。结论 学员对培训总体评价较好,也从培训中提升了自己的综合能力。但同时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需求不一、培训计划欠灵活、存在工学矛盾、组织管理待加强等。  相似文献   

13.
王艳 《中外医疗》2013,32(7):130-131
目的对手术学实验课教学改革进行探讨研究。方法选取40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学生进行随机分组教学,分别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0名学生,其中观察组学生通过对带教教师进行培训、改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临床教学方式等措施对学生进行教学;对照组带教教师则采用传统的面对面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课程结束后观察两组学生临床理论考核的情况及对外科技能掌握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及临床实操技能均优于对照组学生,两组学生临床考核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临床带教教师进行培训、改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临床教学方式等措施可有效提高外科医学生对外科理论及实操的掌握水平,从而有利于培养高质量、高素质临床外科医学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BL在耳显微外科手术解剖训练中的应用。方法选择40名学员,随机分成两组(n=20),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法,实验组实施PBL教学法,训练结束前后实施理论考试,训练结束后,对两组操作情况予以临床技能评分。结果实验组在训练后得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PBL适合耳显微外科手术解剖训练教学,可取得较理想成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上海市助理全科医生培训(3+2模式)试点学员的培训需求和对培训的评价,为完善和推广3+2模式培训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9至10月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上海市嘉定区3+2模式培训试点30名学员的培训需求和对培训的评价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结果30名学员完成调查问卷,其中男性5人、女性25人,平均年龄(22.6±0.7)岁。学员对3+2模式培训的总体态度均为“支持”,其中50.0%(15/30)认为“非常有必要”。在自愿参加3+2模式培训的意愿上,40.0%(12/30)表示“非常愿意”,无人“不愿意”或“完全不愿意”。在推荐同事参加3+2模式培训的意愿上,46.7%(14/30)表示“非常愿意”,6.7%(2/30)表示“不愿意”。在培训内容上,对“全科医学基本理论”表示“非常需要”比例最高(63.3%),对“其他项目”表示“非常需要”比例最低(41.1%)。学员对3+2模式培训的整体评价中,26.7%(8/30)表示“非常满意”,50.0%(15/30)为“满意”,23.3%(7/30)为“一般”。其中对师资带教能力表示“非常满意”比例最高,为46.7%(14/30);对培训内容表示“非常满意”比例最低,为26.7%(8/30)。5人完成深入访谈,“培训内容应与村卫生室的13常工作相匹配”、“全科医学基本理论的学习缺少实践机会”、“带教师资对全科医学不够了解”、“培训期间收入较低”是主要观点,同时学员对3+2模式培训和专升本的选择存在分歧。结论上海市3+2模式培训试点学员对培训的态度积极,参加意愿较为强烈;但培训的内容、培训方式、师资和配套政策方面均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6.
社区全科师资培训模式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规范、系统的社区全科师资培训模式,提升师资教学能力与综合素质.方法 自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在上海市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采用自荐法、推荐法选拔出16名社区全科师资人员,进行理论课程、教学演练、教学实践三阶段式培训.在培训前后分别对受训师资人员及其所带教的50名学员进行临床能力的测试与评估,采用白评调查问卷对受训师资人员培训前后的全科医疗工作能力、全科医学教学能力、个人综合素质进行评价.结果 培训前后师资人员在全科医学知识、体格检查、临床操作技能方面的测试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794、0.674和0.326).自我评价问卷调查发现,培训后师资人员的全科医疗工作能力(t=-2.840,P=0.015)、个人综合素质方面(t=-3.017,P=0.011)较培训前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师资人员带教学员的评估方面,带教后50名学员的全科医学理论知识(t=-9.200,P=0.000)、体格检查(t=-9.947,P=0.000)、临床操作技能(t=-14.828,P=0.000)与带教前相比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三阶段式、系统化的师资培训模式不同于以往的师资培训班,将教学理论与临床带教密切结合,强调师资实际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为规范开展社区全科师资培训、提升师资教学能力与综合素质提供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7.
背景 进修学习是医务人员提高医疗质量的途径,在基层进修学习有助于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且进修机构通过统计分析进修人员的学习情况,有助于总结经验、设计更好的进修课程。目的 统计2016-2019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总体进修情况,为今后合理设计进修程序、提高进修医师专业水平、更好地因材施教提高进修效果提供借鉴。方法 收集2016年3月-2019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修的人员资料(n=67),主要包括进修情况(包括每批次进修人员数目及进修时间、来源地区、单位、费用情况)、进修人员信息(包括进修人员的性别、年龄、职称、所在科室、职务)、进修安排(包括进修人员拟进修科室、实际进修科室、实际进修科室数量)。采用小组访谈法,对2019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修学习的7名进修人员进行访谈,访谈内容主要包括此次进修课程安排必要性、课程内容等方面。结果 2016年3月-2019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接收进修时间≥5 d的进修人员33批次,批次进修人数为1人共21批次,占63.6%;进修时间以<30 d为主,共计15批次(45.4%);20批次(60.6%)为非北京地区进修人员;进修人员单位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主〔16批次(48.5%)〕;免费进修24批次(72.7%)。进修人员以女性为主〔39人(56.5%)〕、年龄集中在30~40岁〔37人(53.6%)〕;职称以中级职称〔31人(44.9%)〕为主,所在科室以全科和管理为主,分别为21人(30.4%)和16人(23.2%);职务以无职务〔43人(62.3%)〕为主。进修人员拟进修科室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全科〔30人(46.4%)〕、管理〔14人(20.3%)〕、护理和康复(分别为9人,分别占13.0%),实际进修科室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全科〔41人(59.4%)〕、保健〔27人(39.1%)〕和管理〔25人(36.2%)〕。在实际进修科室数量方面,每人进修科室为1~4个,进修1个科室者最多〔32人(46.4%)〕,进修2个科室者次之〔17人(24.6%)〕。在课程安排必要性上,6人持“很需要”态度、1人持“需要”态度,7人对讲课教师满意度评价为“很满意”。7人均对课程内容感兴趣。结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修批次多、进修需求大,进修人员以中级职称和无职务为主,在实际进修科室数量方面,每人进修科室为1~4个,进修1个科室者最多;进修人员对进修满意度高。但也存在进修流程更新滞后等问题,需进一步优化流程以保证科学的培训、规范化的管理、高质量的教学。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国城市社区全科医生培训现况及需求,为下一步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1年9—12月,对辽宁、福建、宁夏3个省的19名全科医学师资实施了专题小组访谈。访谈在各地培训基地会议室实施。访谈时间平均为2h左右。借助计算机对资料进行编码、归类、精简,总结出访谈主题。结果①集中授课及临床轮转是培训的主要方式;②培训内容多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大纲修订应侧重于这些方面;③作为师资对自身业务水平也有提高和帮助;④工学矛盾、师资水平不高是培训中的主要问题,受访者提出了解决建议。结论培训内容贴近实际需求、多手段解决工学矛盾、加强师资培训l是未来进一步提高全科医学培训质量所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9.
背景 我国的全科医师培训面临着基础薄弱、建设规模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难以满足等难题,上海市闵行区与高校合作,在政府部门的助力下,建立了医教研协同型服务体系,有利于全科医师培训质量的提升。目的 了解教学双方对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评价与需求情况,以分析能有效提升全科医师培养水平的策略。方法 以上海市闵行区2家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问卷有效回收的带教教师(n=36)和管理人员(n=10)为教学供方,以在培学员(n=36)和出站学员(n=30)为教学需方,于2016年4—6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受试者的基本信息及其对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认知、评价、需求情况。结果 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12份(93.3%)。84.8%(39/46)的教学供方和69.7%(46/66)的教学需方对培训制度非常/比较了解。80.5%(37/46)的教学供方单位对培训制度感到非常/比较满意,56.0%(37/66)的教学需方单位对培训制度感到一般/不满意;80.5%(37/46)的教学供方个人认为培训制度合理但执行不到位,40.9%(27/66)的教学需方个人对目前的培训制度不满意。对于学员最需要提高的能力,43.5%(20/46)的教学供方认为是诊疗流程规范完备,28.3%(13/46)的教学供方和40.9%(27/66)的教学需方认为是临床诊疗能力。4类研究对象所在单位对培训制度的评价、个人对培训制度的评价以及认为学员最需要培养的能力、学员最需要提高的能力、考核最需要重视的方面、带教教师最需具备的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存在制度执行不到位的情况,教学需方对培训制度的满意度较低。教学双方的培训需求均侧重于临床实践能力,但不同角色教学供、需方对培训的评价与需求情况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玉溪市某医院临床实习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干预,探讨改善临床实习生心理健康和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方法.方法使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在医院实习的临床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实习生的干预包括:举办心理讲座,针对心理问题严重的个体进行心理咨询.同时对带教老师也进行培训,做到师生双向干预,从而探讨提高临床实习生心理健康的方法.结果临床实习生干预前调查216人,阳性人数34人(15.74%),除恐惧因子外,其他各因子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干预后调查149人,阳性人数20人(13.42%),强迫症状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精神病性因子、总均分与干预前相比下降(<0.05),趋于常模水平.结论临床实习生心理问题突出,各带教医院应加强对临床实习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对实习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才能有效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