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了解新入校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程度、态度、行为现状,探讨对中学生艾滋病知识宣传及行为干预的有效方式。方法在某中学随机抽取301名新入校学生参加讲座,讲座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对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等相关信息。结果干预前后有效应答率为90.03%、86.71%。干预后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有了明显提高(P〈0.01),除对拒绝吸毒和婚前性行为态度无明显改变外(P〉0.05),对待其他艾滋病相关态度和行为均有明显的转变(P〈0.01);干预前初一与高一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相关态度、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在中学生中开展艾滋病防治教育效果明显。在初中阶段开展艾滋病防治教育,更具有积极和广泛的意义。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作为预防艾滋病有效可靠的疫苗,应该作为初中生健康必修课,并考虑将初中生掌握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毕业考核。  相似文献   

2.
某高校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的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为了解高校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程度、态度、行为现状,探讨对高校学生艾滋病知识宣传及行为干预的有效方式.方法 随机抽取某高校学生295名,其中大一学生129名,其它年级学生166名,通过成立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师团,举办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宣传版面展示、提供咨询、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画等方式开展一系列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并在干预前后,以问卷调查方式,收集调查对象对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等相关信息.结果 在该校干预前后分别随机抽取的295名学生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等相关信息的调查应答率分别为:95.6%、97.6%.干预后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有了明显提高(P<0.01),态度和行为也有了明显的转变(P<0.01),同时干预前大一学生与其他年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比较也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在高校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有明显效果,并且艾滋病防治工作必须从新生人校时抓起,因此,应继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进一步提高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自我保护意识,促使他们树立健康、安全的性观念和行为,从而远离艾滋病的威胁.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山西省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更加有效地开展大学生艾滋病宣传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法,对山西省太原市6所高校2 838名在校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掌握较好,知识知晓率平均为87.7%,医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好于非医学生.74.9%的大学生对艾滋病及艾滋病人持有正确态度,并且正确态度持有率医学生高于非医学生,农村学生高于城镇学生(P<0.01);83.2%的大学生对校园艾滋病宣传活动表示肯定和接受,女生接受的比例高于男生(P<0.01),大学生艾滋病的自我预防行为和宣传抗击艾滋病的行为形成率均在60.0%以上;医学生行为正确率明显高于非医学生,女生在做“防艾”志愿者和不共用注射器的行为上要好于男生(P<0.01);男生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最主要的途径是网络,而女生为广播电视.结论 今后的艾滋病教育在知识方面应把握全面性、系统性,还需加强对艾滋病态度和行为方面的教育,实现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融合式教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佛山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有效的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和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在佛山市选择建筑工人、工厂工人、餐饮宾馆服务行业服务人员以及劳务市场寻工人员等4类流动人口,进行匿名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流动人口一般特征,流动史,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及态度,艾滋病防治需求及可能影响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因素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其知晓率的影响因素。血清学检测HIV、梅毒和HCV抗体。结果 98.69%的流动人口听说过艾滋病,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65.61%,艾滋病防治知识最主要通过电视节目获得。流动人口近一年临时性行为发生率为40.84%,在近1年与固定性伴和临时性伴发生性关系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1.20%和31.78%。10.30%调查对象近1年曾出现性病相关症状,患病后84.19%能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HIV抗体阳性率为0.12%。5.23%的非婚性行为者接受过自愿咨询检测服务。调查对象中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为小学以下的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结论佛山市流动人口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偏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有歧视态度比例较高,该人群中依然存在非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低等感染HIV的高危行为。对流动人口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综合干预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吸毒者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吸毒者艾滋病病毒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为制订本地区高危人群艾滋病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况调查了解辖区内吸毒者人群对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所持态度及其吸毒、求医和性行为情况,并对该人群接受的干预措施进行调查。[结果]吸毒者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与行为改变的差距较大,针具交换、安全套发放、美沙酮维持治疗这些干预工作开展力度和普及面尚不能满足目前艾滋病防治工作需要。本地区吸毒者艾滋病知识有所增加,但受调查人群采取安全性行为的比例相对滞后。[结论]该地区应该充分关注本地区吸毒者的艾滋病预防工作,并采取更为有效的艾滋病健康促进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农村中学生艾滋病预防状况和适宜的教育途径,为制定中学生艾滋病预防教育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学生艾滋病预防问卷>,对720名农村中学生艾滋病预防知识、态度、行为和自我效能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利用教学与团体活动进行干预.结果 农村中学生艾滋病预防知识、态度、行为,效能存在正相关,农村中学生艾滋病预防状况存在年级差异;教育途径上采用课堂讲授方式比团体活动的效果更好.结论 在农村中学开展艾滋病预防教育可以改善学生的艾滋病预防知识、态度、行为以及效能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大型铁路施工单位职工有关艾滋病的知识、态度及行为,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基线资料和指导依据.[方法]运用定性研究方法,对北京通州区和肥西县境内2个铁路建设工程项目部的技术人员、中层管理者、工程承包人、农民工4类工作人员进行关于艾滋病的知识、态度及行为的深入访谈.[结果]4类人群艾滋病知识相当缺乏,并导致对艾滋病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与其他人群有所差异.[结论]对大型施工单位人员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必须进一步加强,并注意教育方式和策略.同时需要增强企业防治艾滋病意识,让企业参与到艾滋病防治中来.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对孕妇预防艾滋病及母婴传播知识知晓程度、态度和行为的干预效果,为开展该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不同地理位置分层随机抽取瑞安市5所城郊医院,对800名孕妇开展孕妇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干预研究。干预措施包括与固定医务人员面对面自愿咨询及发放艾滋病基本防治知识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宣传资料。通过干预前及干预后的2次问卷调查,了解孕妇预防艾滋病及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的知晓程度、态度和行为状况的变化,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孕妇对艾滋病基本防治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等相关知识较匮乏,存在不正确的态度和行为,给予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后有明显效果。[结论]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高了孕妇艾滋病基本防治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等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改变了其不正确的态度和行为,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减少了其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因此,应继续加强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活动,有效控制艾滋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9.
温州市公众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目的了解温州市公众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其态度和行为。方法以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随机调查市区公众585人。其中,男性344人,女性241人,平均年龄38.46岁。结果被调查对象预防艾滋病知识主要来自报纸、书刊、电视;被调查人员对艾滋病的可能传播途径回答的正确率在80%以上,非传播途径的回答正确率在70%以下;只有47.18%的人知道艾滋病目前是无法治愈的;36.27%的人对艾滋病病人感到害怕或恐惧;8.83%的人承认有性乱及不安全性行为。结论艾滋病健康教育应更加全面、科学,要注重有针对性健康教育,提高人群对艾滋病的认识与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在校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水平、对婚姻态度、异性交往行为的表现,为在该人群中开展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提供可靠的信息和依据.方法 采用匿名问卷调查方式,对到武汉市某社区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在校大学生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受调查大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高危行为知晓率均>60%;对非艾滋病传播途径回答的正确率较低,波动在30.1%~64.9%之间;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40%;对"婚外性行为"持反对态度的人数明显多于赞同的人数.结论 大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了解缺乏深度,需进一步深入细致地开展大学课堂的有关艾滋病防治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医学院校教师和医学生HIV/AIDS知识、态度及行为状况,探讨健康教育的方向.方法 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调查某医学院校教师和医学生共110名,进行流行病学现况研究.结果 约90%的调查对象对HIV/AIDS相关知识掌握较好;75%左右的调查对象认为患艾滋病是不光彩的事情,害怕别人知道;37.3%的教师和13.7%的医学生对由不良行为感染HIV者心存厌恶态度;工作中接触到艾滋病患者时,仅有32.2%的教师和51.0%的医学生愿意做全部的工作;在自己感染HIV后,仅有55.9%的教师和54.9%的医学生能够正常工作生活.教师和医学生认知程度无明显差别(P>0.05),但态度和行为存在差别(P<0.05),且差别不一致.结论 应加强HIV/AIDS态度和行为相关的健康教育,端正医学院校教师和医学生对艾滋病人或HIV感染者的态度和行为.  相似文献   

12.
Higher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and their teachers were studied to assess the knowledge about AIDS and attitude towards AIDS patients. Only 13.5% senior school students and 16.2% teachers had clear knowledge regarding AIDS--its general aspects, transmission and prevention. Girls had higher and clear knowledge than boys. 45.8% of girls, 38.8% of boys students and 20.3% of teachers had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s nursing an AIDS case. It is suggested that schools have to device ways to open up mor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with students in relation to education on sex and AIDS. Training on AIDS should be emphasized on school teachers who on their turn can teach the students in a correct way about AIDS.  相似文献   

13.
洛阳市中学生艾滋病性行为知识态度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河南省洛阳市中学生艾滋病性行为知识、态度现状,以便更好地开展中学生艾滋病及性行为健康教育活动。方法2004年9至12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洛阳市6个区6所普通中学初中和高中的1980名学生进行了艾滋病性行为知、信、行结构式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没有接受过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的比例为54.5%;艾滋病知识的掌握、传播途径不完全知道的比例为38.3%;不知道日常生活接触不传播艾滋病的比例为28.8%;没有与亲友谈论过艾滋病的比例为76.3%,而且91.2%的学生表示不愿意和AIDS/HIV感染者同班学习。中学生看过描写性行为的书刊、音像制品等的比例为21.7%;赞成婚前性行为的比例为13.4%;中学阶段学生曾发生性行为的比例为1.1%;80.5%的中学生认为艾滋病及性知识健康教育很有必要;18.9%的中学生希望从父母、教师或专家获得有关艾滋病及性的知识。结论中学生艾滋病及性知识缺乏,尽快在中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及性行为健康教育。使之安然度过性困惑期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4.
Health education is currently considered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prevention of HIV infection. Many AIDS education programs have started within the past several years, but few have undergone rigorous evaluation. This article presents findings from an outcome evaluation of the state of California AIDS Education and Prevention Program, the largest AIDS public education program in the country. The data suggest that the specific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programs suffered from many design defects which made it impossible to determine accuratel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grams. The programs did not use standard pre/post design, for example, or use standardized testing procedures. Moreover, only cognitive knowledge about AIDS transmission and prevention was stressed in the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s and measures of effectiveness. The Education and Prevention Program must now move to promoting and measuring attitude and behavior change in addition to cognitive knowledge. The article concludes that AIDS education and prevention programs must place greater emphasis on conducting thorough evaluations, if the goals of attitude and behavior change are to be achieved.  相似文献   

15.
艾滋病防治示范区流动人口相关知识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商洛市艾滋病(AIDS)综合防治示范区内流动人口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情况。掌握流动人群对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需求。为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对商洛市3个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内的建筑工人、宾馆和酒楼服务员、美容美发人员等进行AIDS知识和态度问卷调查。结果 流动人口总体上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缺乏了解,知识水平普遍较低,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比较薄弱,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态度总体上比较消极。但接受艾滋病和性病知识宣传教育的意愿较高。结论 流动人口作为特殊的群体,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特别是综合宣传教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6.
外来务工人员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寻求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的方法和措施。方法随机抽取5家单位,把调查期间一直在该单位工作的非永康籍外来人员列为调查对象,进行多形式健康教育干预,对干预前后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改变作比较,评价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后对艾滋病预防知识有较全面的认识,特别是在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方面的知识,安全套对预防艾滋病的作用及正确使用的方法等有非常显著的提高。但仍有1/3的人认为得艾滋病是不光彩的,愿与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交往的人仍不到40%,说明人们对艾滋病的恐惧和歧视心理很重;且大部分被调查者对自身感染性认识不足,对安全套存在认识与行为相分离,安全套使用率低,提醒我们工作重点应放在“百分之百”使用上。结论通过对外来务工人员采取深入浅出、易懂、实用,既有基础性知识,又有防治性病艾滋病的基本方法的多形式健康教育,效果是明显的,措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安康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安康市内流动人口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情况,掌握流动人群对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需求,为在流动人口中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安康市内的建筑工人、宾馆和酒楼服务员、美容美发人员等进行AIDS知识和态度调查。结果安康市流动人口总体上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缺乏了解,知识水平普遍较低,一半以上的被调查人员认为看起来健康的人不会携带有艾滋病毒,对目前艾滋病是否有可靠的疫苗以及母婴传播预防等问题更是缺乏了解。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比较薄弱,对HIV感染者态度总体上比较消极,但接受艾滋病和性病知识宣传教育的意愿较高。结论流动人口是一个十分特殊的群体,对流动人口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刻不容缓,必须加强综合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政府工作人员艾滋病知识和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的意识,为改进政府发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从上海市1个流动人口集中区选择3组政府工作人员进行焦点组访谈,并对其中9名工作人员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政府工作人员对艾滋病防治知识掌握较好,对艾滋病的流行趋势及社会危害有较全面的了解,对国家艾滋病防治的相关政策、法规有所了解,但是对艾滋病感染者仍然有一定程度的歧视情节;有部分政府工作人员对艾滋病防治工作仍然持有消极态度,多部门协作的意识不强。结论政府工作人员对国家艾滋病防治的相关政策有一定掌握,但多部门协作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方式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9.
张家港市农村居民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张家港市农村居民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状况,为进一步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有效信息和依据。方法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298名15~69岁的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0%以上的农村居民知道通过血液、性接触可感染艾滋病,78.7%的居民知道艾滋病可由孕妇传染给胎儿,70.6%的居民认为艾滋病在我国是一个严重的卫生问题,但有70.8%的人认为自己不可能感染艾滋病,在知道艾滋病的危险后性行为改善的仅有6.8%。结论不仅要加大力度进行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而且要开展干预工作,减少人群危险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