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中药材》2010,(7)
目的:研究雪松松针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层析及Sephadex LH-20凝胶等色谱技术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雪松松针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二十九烷醇-10(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原儿茶酸(3)、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4)、(E)-1-O-对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5)、5-p-trans-coumaroylguinic acid(6)。结论: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雪松松针醋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刘东彦  石晓峰  李冲  王东东  范彬  沈薇  马趣环 《中草药》2011,42(10):1921-1924
目的研究雪松Cedrus deodara松针醋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聚酰胺等柱色谱方法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其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雪松松针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杨梅素-3-O-β-D-葡萄糖苷(1)、3′,4′-二甲氧基杨梅素-3-O-β-D-葡萄糖苷(2)、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3)、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4)、山柰酚-3-O-(6″-O-E-阿魏酰基)-β-D-葡萄糖苷(5)、山柰酚-3-O-(6″-O-E-肉桂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6)、金丝桃苷(7)、雪松素(8)、山柰酚(9)、莽草酸(10)、莽草酸丁酯(11)、原儿茶酸(12)。结论除化合物10、12外,其余10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针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中药材》2010,(2)
目的:研究雪松松针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及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雪松松针石油醚和正丁醇萃取部位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9-羟基-十二烷酸(Ⅰ)、十二烷酸乙酯(Ⅱ)、十八烷酸乙酯(Ⅲ)、3β-羟基-齐墩果酸甲酯(Ⅳ)、β-谷甾醇(Ⅴ)、莽草酸(Ⅵ)、甲基松柏苷(Ⅶ)、阿魏酸-β-D-吡喃葡萄糖苷(Ⅷ)。结论:化合物Ⅰ~Ⅳ、Ⅵ~Ⅷ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Ⅴ为首次从该植物针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谭芳  杨涛  席利力  姚萍 《中医药导报》2019,25(19):53-55
目的:研究荜茇根提取物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研究其有效成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色谱技术对荜茇根95%乙醇提取物的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萃取部分进行化学成分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荜茇根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其化学结构。分别为:墙草碱(1)、胡椒碱(2)、去甲氧基姜黄素(3)、二去甲氧基姜黄素(4)、β-谷甾醇(5)、棕榈酸(6)、β-胡萝卜苷(7)和氨-顺式-阿魏酰酪胺(8)。结论:化合物(7)(8)为首次从荜茇根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中药材》2019,(5)
目的:对叉分蓼Polygonum divaricatum L.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测定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叉分蓼全草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表儿茶素(1)、没食子酸(2)、原儿茶酸(3)、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4)、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5)、儿茶素(6)、没食子酸乙酯(7)、胡萝卜苷(8)、阿魏酸(9)、丁二酸(10)。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互叶白千层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布鸣  董晓敏  黄艳  林霄  卢文杰  牙启康 《中草药》2011,42(7):1282-1284
目的 研究互叶白千层Melaleuca alternefolia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和重结晶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了12个化合物,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n-tricontyl-4-cinnamate (1)、槲皮素(2)、山柰酚(3)、白桦脂酸(4)、没食子酸(5)、没食子酸乙酯(6)、β-谷甾醇(7)、原儿茶酸(8)、胆甾醇(9)、三十二醇(10)、吉达酸(11).结论 除化合物5、7外,其他9个化合物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除化合物4外,其他10个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叶下珠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杨孟妮  张慧  刘娟  李洋  李文婷  夏厚林 《中草药》2016,47(20):3573-3577
目的研究叶下珠Phyllanthus urinaria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Sephadex LH-20、RP_(18)、MCI-gel柱色谱和半制备HPLC等色谱方法对叶下珠的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叶下珠9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和醋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没食子酸(1)、咖啡酸(2)、没食子酸乙酯(3)、没食子酸甲酯(4)、4-乙氧基苯甲酸(5)、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6)、邻苯二甲酸二丁酯(7)、(4R,6R)-2,3-dihydromenisdaurilide(8)、(4R,6S)-2,3-dihydromenisdaurilide(9)、aquilegiolide(10)、menisdaurilide(11)、cassipourol(12)、(9Z,12Z)-nonadeca-9,12-dienoic acid(13)、亚油酸甲酯(14)、豆甾醇(15)、(8R,8'S,7S)-4'-(3"-methoxyrhamnopyranosyl)oxy-8'-hydroxy-3,3',4-trimethoxy-8-hydroxymethyl-lign-7,9'-lactone(16)。结论化合物5~7、10、11、13、1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9、12、1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石南藤中木脂素和新木脂素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石南藤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石南藤50%乙醇提取物的二氯甲烷萃取部位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其中包括1个木脂素(-)-gal-belgin(1)和8个新木脂素:玉兰脂B(2),山蒟素D(3),(+)-licarin A(4),海风藤酮(5),南藤素(6),山蒟素C(7),山蒟素B(8),(+)-burchellin(9).结论:化合物1,3,4,8,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中药材》2015,(6)
目的:研究盐肤木果粕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RP-C18柱色谱、制备液相色谱及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盐肤木果粕中分离纯化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模绕酸(2)、(2S)-1-O-heptatriacontanoyl glycerol(3)、α-棕榈精(4)、棕榈酸(5)、没食子酸(6)、没食子酸甲酯(7)、没食子酸乙酯(8)、没食子酸丙酯(9)、原儿茶酸(10)。结论:其中,化合物3、4、9为首次从盐肤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茶条槭叶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苦津茶来源植物茶条槭叶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参数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茶条槭叶80%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蒲公英赛醇(1),豆甾醇-β-D-葡萄糖苷(2),胡萝卜苷(3),L-2-O-chiro-肌醇(4),杨梅萜二醇(5),豆甾醇(6),没食子酸乙酯(7),羽扇豆醇(8),β-谷甾醇(9)。结论:化合物1、2、5、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5、6、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雪松松针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雪松Cedrus deodara松针中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对其醋酸乙酯萃取部位中黄酮类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并根据其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雪松松针中分离得到5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5′-二甲氧基杨梅素-3-O-(6″-O-乙酰基)-α-D-吡喃葡萄糖苷[3′,5′-dimethoxymyricetin-3-O-(6′′-O-acetyl)-α-D-glucopyranoside,1]、杨梅素(myricetin,2)、2R,3R-二氢杨梅素(2R,3R-dihydromyricetin,3)、槲皮素(quercetin,4)、2R,3R-二氢槲皮素(2R,3R-dihydroquercetin,5)。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雪松酮A(cedrusone A),化合物2~5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针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flavonoids in pine needles of Cedrus deodara.Methods Flavonoids were isolated and purified from ethyl acetate extract of pine needles by chromatography on silica gel and Sephadex LH-20.Their structures were identified on the basis of spectroscopic analysis and chemical evidence.Results Five flavonoids were isolated and purified.Their structures were identified as cedrusone A(1),myricetin (2),2R,3R-dihydromyricetin(3),quercetin(4),and 2R,3R-dihydroquercetin(5).Conclusion Compound 1 is a new compound.Compounds 2-5 are isolated from pine needles of this genus for the first time.  相似文献   

13.
金毛七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阳  崔莹 《中药材》2012,(7):1095-1097
目的:研究金毛七Astilbe myriantha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柱层析、重结晶等多种分离技术,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金毛七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对羟基苯甲酸甲酯(2)、阿魏酸(3)、岩白菜素(4)、没食子酸(5)、(+)-儿茶素(6)、3β-acetoxy-6β-hydroxy-olean-12-en-27-oic acid(7)、3β-hydroxyolean-12-en-27-oic acid(8)、3β,6β-dihydrolean-12-en-27-oic acid(9)和3β-hydroxyurs-12-en-27-oic acid(10)。结论:化合物1~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小叶榕气生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与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3β-羟基-11-羰基-乌苏烷-12-烯(1)、3β-乙酸酯-11-羰基-乌苏烷-12-烯(2)、齐墩果酸(3)、3β-羟基-齐墩果烷-11,13(18)-二烯-28酸(4)、白桦酸(5)、pyracrenic acid(6)、platanic acid(7)、isowigtheone(8)、myrsininone A(9)、derrone(10)、alpinumisoflavone(11)、原儿茶酸甲酯(12)。结论:化合物4、6和12为首次从榕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7~11为首次从小叶榕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荷叶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化学成分.方法 荷叶70%乙醇提取物二氯甲烷部位采用硅胶、ODS、HPLC、Sephadex LH-20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roemerine Nα-oxide(1)、千叶纸素-A...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盐炙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乙醇提取、硅胶等柱色谱分离纯化,并根据NMR、MS等波谱方法和理化性质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木脂素类化合物9个,分别为(+)-松脂醇-O-β-D-葡萄糖苷(1)、松脂素(2)、松脂醇-4′,4″-O-β-D-葡萄糖苷(3)、表松脂素(4)、鹅掌楸苦素(5)、(+)-1-OH-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合物(6)、(+)-1-OH-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7)、(+)-中脂素-4′,4″-O-β-D-葡萄糖苷(8)和(+)-丁香脂素-O-β-D-葡萄糖苷(9);其他类化合物1个,为原儿茶酸甲酯(10)。结论:化合物(10)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和(4)为一对对映异构体,化合物(6)和(7)为一对同分异构体。  相似文献   

17.
槟榔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Yang WQ  Wang HC  Wang WJ  Wang Y  Zhang XQ  Ye WC 《中药材》2012,35(3):400-403
目的:研究槟榔种子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反相RP-18柱、Sephadex LH-20柱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与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异鼠李素(1)、槲皮素(2)、甘草素(3)、5,7,4'-trihydroxy-3',5'-dimethoxyflavanone(4)、(+)-儿茶素(5)、反式白黎芦醇(6)、阿魏酸(7)、香草酸(8)、过氧麦角甾醇(9)、豆甾-4-烯-3-酮(10)、β-谷甾醇(11)、环阿尔廷醇(12)、de-O-methyllasiodiplodin(13)。结论:其中,化合物2~4、6、7、9、10、12、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空心莲子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分离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的化学成分。方法:以硅胶柱、凝胶柱色谱分离,制备HPLC纯化,采用MS,NMR等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石油醚及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脱镁叶绿素a(phaeophytin a,1),脱镁叶绿素a′(pheophytin a′,2),齐墩果酸(oleanoic acid,3),β-谷甾醇(β-sitosterol,4),3β-羟基-豆甾-5-烯-7-酮(3β-hydroxystigmast-5-en-7-one,5),α-菠甾醇(α-spinasterol,6),二十四亚甲基环阿尔廷醇(24-methylenecycloartanol,7),环桉烯醇(cycloeucalenol,8),叶绿醇(phytol,9)。结论:化合物1,2,5,7~9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9.
太白山地区木姜子枝叶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太白山地区木姜子Litsea pungens枝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分离,结合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品化合物,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木姜子枝叶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棕榈酸(2),松属素(3),芹菜素(4),异槲皮苷(5).结论:化合物1,2,4和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2,4和S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滇丹参中酚酸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滇丹参Salvia yunnansis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提取,经Diaion HP20大孔吸附树脂、Sephadex LH-20凝胶、ODS等柱色谱,对滇丹参中的酚酸类成分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滇丹参中分离并鉴定了12个酚酸类化合物,分别为原儿茶醛(1),咖啡酸(2),阿魏酸(3),迷迭香酸(4),丹酚酸A(5),丹酚酸C(6),紫草酸(7),紫草酸B(8),9′-紫草酸B甲酯(9),9-紫草酸B甲酯(10),9′,9-紫草酸B二甲酯(11),9′-紫草酸B乙酯(12)。结论:化合物1,2,3,5,6,9,10,11,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