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癌症患者舌象观察是近年临床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548例癌症患者的舌质、舌体、舌苔及舌下脉四方面表现、与癌症病种、治疗方法、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进行观察和分析,指出:紫舌、裂纹舌:腻苔、剥苔、舌下脉异常等在临床上有较大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症状、体征及中医证候特点.方法 通过病例回顾性的方法,以国家“十一五”传染病重大专项课题病例资料为来源,对艾滋病患者HAART后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中医四诊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贫血组高于其他两组的四诊资料为:疲乏、咽干、腰酸、气短、淡白舌、齿痕舌、薄苔,细脉,弱脉,沉脉等症状;消化道异常组高于其他两组四诊资料为:食欲不振、汗出异常、腹胀、大便异常、特殊汗出、淡红舌、红舌,黄苔、弦脉;痒疹组高于其他两组的四诊资料为:面色异常、神志异常、痿软舌、厚苔、数脉.结论 HAART后药物引起的消化道不良反应以脾气虚弱证为突出证型,贫血以肾气亏虚证为突出证型,痒疹组以血热生风证为突出证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的维吾尔医学临床症状、舌脉及其证型分布规律。方法: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18所老年公寓中抽取AD患者202例,并对患者异常体液质进行辨证分型,通过查阅有关现代治疗老年性痴呆与老年性痴呆的维医文献的文献研究,将AD常见的伴随症状组成维医证候要素调查表。结果:证型分布:异常黑胆质异常黏液质异常胆液质异常血液质;临床症状出现频率最高的分别是:尿色偏黄,皮肤粗糙无光,结膜发青,其次是面色晦暗,心神不宁等;临床症状出现频率低的分别是:面色苍白,大便色黑,结膜发青稍陷,口唇淡白,疲乏少气等;舌象主要以瘦长舌、灰黑苔为主;脉象共有8种,单一的脉象有3种,两种组合的脉象有5种,其中单一脉象中细脉出现的频率最高,而沉细脉在复合脉中出现频率最高。结论:异常黑胆质证型是老年性痴呆患者的主要异常体液证型。  相似文献   

4.
癌症舌象研究进展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医诊断协作组组织全国30余个医疗、研究单位,于1965年、1990年进行两次大协作,调查癌症患者16865例、非癌症患者4049例、健康人8845例的舌象。舌象研究共有舌质、舌体、舌苔、舌脉4项。舌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舌脉诊数据在失眠不同证型中分布规律,为同病异治提供临床数据支持。方法:搜集失眠为主症的398例医案中患者的一般资料、舌象脉象信息和证候诊断等。运用频数分析、R×C卡方检验和关联规则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失眠高频证候舌脉数据。结果:选取以失眠症为主症的医案中出现频数较高且典型的三种证候进行,证候类型分别为:肝郁气滞型、心脾两虚型和痰瘀互结型。其中78例肝郁气滞型高频舌脉诊数据为:淡红舌、舌胖大、苔薄白或薄黄、脉弦;65例心脾两虚型高频舌脉诊数据为:淡白舌、舌胖或带有齿痕、苔白或薄白、脉沉或脉虚无力;49例痰瘀互结型高频舌脉诊数据为:舌质暗或紫、舌胖大、苔白或黄腻、脉弦滑。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出肝郁气滞型失眠常见的舌脉组合为:舌淡红、苔白、脉弦;心脾两虚型失眠常见的舌脉组合为:舌淡白、苔薄白、脉沉或脉虚无力;痰瘀互结型失眠常见的舌脉组合为:舌暗紫、苔白腻、脉弦滑。结论:在失眠症医案中,失眠症的三类典型临床常见证候的舌质、舌苔、脉象数据客观地反映了三种不同证型的病理特征,为临床辨证疾病证候提供辨识度高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试述癌症舌象的现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年来,癌症患者的舌象研究已引起极大关注。研究表明,病理性舌象异常在癌症中非常突出。癌症患者舌象对普查初筛、辅助诊断、病情分期、辨证分型、估计预后、指导治疗等均有临床价值。现将癌症舌象的临床研究概述如下。由全国30个单位大力协作,统一观察标准并使用统一的舌色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舌脉指标在不同疾病的痰瘀互结证中分布的异同,为异病同治提供临床证据支持。方法:运用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纳入冠心病心绞痛(以下简称心病)痰瘀互结证患者105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以下简称脑病)痰瘀互结证患者143例,冠心病心绞痛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以下称心脑合病)痰瘀互结证患者160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相关危险因素、四诊信息、证候诊断等。运用频数、卡方检验、关联规则等方法分析三病舌脉表现的异同。结果:三病出现频数最高的舌脉指标均为弦脉、滑脉、苔色白等。三病做卡方检验P〉0.05的指标有弦脉、滑脉、苔色白等,P〈0.05的指标有舌态歪斜、舌态强硬、舌质老等。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心病的常见舌脉组合为舌边有齿痕,舌紫黯、苔白腻或厚腻、脉弦滑或沉,脑病的常见舌脉组合为舌体胖,边有齿痕,舌下脉络青紫或迂曲、舌有斑点,苔白腻或厚腻,脉弦滑或沉滑,心脑合病的常见舌脉组合为舌体胖,边有齿痕,舌淡黯,舌下脉络青紫或迂曲,苔滑腻或厚腻、脉弦滑、沉滑或短脉。结论:在不同疾病的相同证型中,舌脉表现大体相同,微小差异。  相似文献   

8.
癌症与舌象     
近年来,在中西医结合防治癌症临床实践中,舌象观察颇引人注意。舌象在防治癌症中的作用以及癌症舌象原理均有不少报导,特综述如下。癌症的舌象表现癌症的舌象表现与其它疾病相似,但有其一定特点和规律。兹分舌质、舌苔、舌体、舌脉四部分加以论述。一、舌质1980年我们观察了1,046例癌症患者,淡红舌(属正常)占40.7%,青紫舌占49.6%,红绛舌占7.3%,淡白舌  相似文献   

9.
腭粘膜征(以下简称腭征)与淤血关系的研究,最早见于日人伊原信夫的报道,也引起国内学者之重视。陈泽霖等报道肝癌、冠心病、肝硬变、糖尿病及月经不调等五种疾病,辨证属于血淤证者与同年龄组的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提示腭征异常和青紫舌、舌脉粗张一样都是血淤证的外部表现。我们于1983年曾观察40例肺心病患者辨证属于血淤者之腭征,并与甲皱微循环对照,提示腭征的变化随着甲皱微循环流速的变慢而加重。近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艾滋病(AIDS)患者中医证候特点,探讨AIDS的病因病机、病性及辨证分型.方法 观察282例AIDS患者的症状体征、脉象,采用数码相机拍摄患者舌象,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AIDS患者的症候学特点.结果 常见症状体征为:健忘174例(61.70%)、乏力151例(53.55%)、脱发110例(39.01%)、神疲懒言107例(37.94%)、睡眠异常106例(37.59%)、异常汗出105例(37.23%)等.舌质多淡红、舌红或紫;部分患者苔厚或/和腻、苔色多白或黄;舌下静脉多增宽或曲张;多数患者舌体正常.最常见脉象为:沉脉类157例(55.70%)、实脉类 142例(50.40%)、虚脉类112例(39.70%)、数脉类66例(23.40%).最常见证型为心脾两虚、肺脾气虚、肝肾阴虚、肝郁气滞、肺气阴两虚等.结论 AIDS病因不外“正虚”“邪侵”两端,虚劳和外感疫毒是病机的关键.病名以虚劳为主.证型可单一出现,也可合并2~3个证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型诊断条件。方法 对2004年1—12月住院的319例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胸痹心痛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运用描述性分析、样品聚类及频数归一法,结合临床得出不同证型的诊断条件。结果 气虚证(178例)诊断:主症:胸痛、胸闷;次症:疲倦乏力、气促、纳少;舌脉象:舌淡,脉沉、脉细。气虚痰瘀证(114例)诊断:主症:胸闷、胸痛;次症:疲倦乏力、失眠、心悸、形体肥胖;舌脉象:舌暗、舌红,脉弦、脉滑。痰浊阻络证(27例)诊断:主症:胸闷;次症:咳嗽、咯痰、痰多、痰白、疲倦乏力、气促、纳少;舌脉象:舌淡、苔白、苔腻,脉滑。结论 中医诊断标准的研究可建立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及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同时结合专家意见,初步建立中医证候诊断参考条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黄疽型病毒性肝炎中医证型及舌、脉与肝功能指标的关系。[方法]278例急性黄疽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按标准观察舌象、脉象,并进行辨证分型,同时进行肝功能检测。[结果]热重于湿患者胆红素较湿重于热患者明显增高,淡红舌患者白蛋白较绛舌患者明显增高,腻苔患者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均较薄苔明显升高,弦脉患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较滑脉患者高。[结论]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中医证型及舌、脉与肝功能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癌症与非癌症患者腻苔的定量值分析,为舌诊量化研究服务于临床提供方法与技术上的支持。方法:用尼康5000数码相机拍摄腻苔患者舌象,对中医辨证为痰湿壅盛证的183例病人分为癌症组腻苔与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非癌证组腻苔作了量化比较研究,采用灰度共生矩阵熵值方法作定量分析。结果:肿瘤患者图像的矩阵对角线周围点分布较集中,计算出的灰度共生矩阵特征向量熵值较小,对应细而密的灰度纹理。而非肿瘤患者的腻苔图像灰度共生矩阵中点分部较离散,对应的灰度纹理较复杂。癌证患者组腻苔定量值为(39.68±3.88),非癌证患者组腻苔的定量值为(45.04±3.03),两组比较统计学处理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从腻苔的定量角度揭示癌证与其他不同疾病湿邪病性有所不同,考虑以湿邪为主的证型中,癌证阴寒湿邪盛于其他疾病所致的寒湿,湿邪越盛,病程越长,缠绵难愈。对中医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唐愿映  姬爱冬  邹缄  刘沸珍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7):109-110,119
目的:以广东连州市妇幼保健医院收治的不孕症患者为代表,调研本地区不孕症的发病特点。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0年6月在广东省连州市妇幼保健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不孕症患者115例,从发病年龄、病程、情志特点、舌脉情况、月经情况、全身相关症状、中医证型分布、脏腑定位等方面进行调研并进行总结。结果:不孕症的发病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病程年限多在5-8年,情志特点以抑郁内向、急躁易怒、焦虑为多,舌脉的情况均以虚证为主,其中以阳虚为多,后期伤及真阴,月经异常以月经后期及闭经最多,若后期阳损及阴,就会有经间期出血、月经前后无定期、月经先期等情况,患者全身相关症状与上述舌脉及月经异常表现基本相符。中医证型以肾阳虚证、肾阳虚兼肝郁、肝郁气滞证、肾阴虚证等为主;脏腑定位以肾最多,其次为肝。结论:本地区不孕症具有明显的普遍性特征,据此可以拟定针对性强的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舌中与脏腑的关系,确定舌面脏腑分部理论的实际意义。方法对7680例当代名医医案、1018例临床病例中舌中出现异常并涉及到脏腑病位证素的病例进行频数、频率统计并对各脏腑病位证素各自出现舌中异常的比率采用χ2检验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7680例当代名医医案、1018例临床病例中,涉及到脏腑病位证素的出现舌中异常的病例分别为2例、47例,脾、胃的病例中出现舌中异常的比率亦不高。结论舌中与脾胃的关系可能并不密切,舌中主脾胃的理论实际临床意义可能不大,需要作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以进一步地确定舌中与脾胃的关系及其实际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肖寒  朱介宾  申小苏  方乃青 《陕西中医》2008,29(12):1580-1582
目的:观察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舌象和脉象的关系。方法:测定103例肺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值,并进行观察其舌象、脉象。结果:暗舌、腻苔、弦或涩脉、气血瘀滞证的患者血清VEGF值明显高于其他舌象、脉象及其他证型患者。结论:气血瘀滞证的患者VEGF值相对较高,暗舌、腻苔、弦或涩脉患者VEGF值也相对较高,说明其血管生成旺盛,肿瘤易于发生转移。在中医辨证施治时加活血化瘀的药物,对于改善血瘀症状、降低血清VEGF值、预防转移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舌象与其病情特征的关联性,为中医药治疗提供有效参考。方法 :以2020年1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27例COVID-19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其基本信息、舌象、脉象、中医证型诊断结果、临床表现、胸部X线片检查结果、实验室检查结果(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等,分析研究舌象表现与其病情特征的关系。结果:(1)舌象:舌红少苔4例(占14.81%),舌红苔白腻18例(占66.67%),舌红苔黄腻5例(占18.52%);(2)脉象:滑脉10例(占37.04%),数脉7例(占25.93%),濡脉7例(占25.93%),浮脉6例(占22.22%),弦脉5例(占18.52%),细脉4例(占14.81%),沉脉2例(占7.41%),涩脉1例(占3.70%);(3)中医证型:疫毒袭肺证12例(占44.44%),湿邪郁肺证10例(占37.04%),风热犯卫证3例(占11.11%),湿阻肺胃证2例(占7.41%);(4)临床表现:舌红少苔患者咽痛发生率高于舌红苔黄腻、舌红苔白腻患者,舌红苔白腻患者低热发生率较高,舌红苔黄腻患者中低热发生率较高;(5)影像学:舌红少苔患者肺部多无炎症,舌红苔黄腻患者双肺炎症发生率较高;(6)实验室检查:随舌苔厚腻度增加,血白细胞计数呈升高趋势,淋巴细胞计数呈下降趋势。结论:舌红少苔患者病程较短,临床症状多轻微,但随病情进展,患者舌苔逐渐增多,出现厚腻舌苔,舌象可有效反映感染进展情况,COVID-19多因湿邪起病,但易化热,临床宜采用清热宣肺利湿药物实施治疗。  相似文献   

18.
舌诊是中医望诊的重要内容,舌下血管的观察简便易行,患者乐于接受。本文就舌下血管异常变化,对血瘀证的诊断意义作初步探讨。一、舌下血管异常在血瘀证的发生情况:本文统计分析1,001例具有典型血瘀证的不同病例(其中包括大连市中医院李寿山报告的135例血瘀证病例)的舌下血管异常发生率,发现冠心病、心肌梗塞、慢阻肺、肺心病、脑梗塞、慢性肝炎、肝硬化、脉管炎、糖尿病、紫癜、痛经等患者舌下血管异常者比例较高,说  相似文献   

19.
杨雨竹  姜威 《光明中医》2023,(15):2920-2923
目的 探讨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中医证候学特点。方法 采用“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证候回顾性临床研究调查表”,收集356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的中医症状、中医证型分布情况,舌象、脉象特点。结果 356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共出现22个中医症状,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关节卒然红肿热痛和拒按。舌象中,出现频次较高的有舌质红、舌紫暗、苔黄腻、苔薄黄,频率在33.15%~47.19%之间。脉象方面,患者出现滑数脉,缓脉、细数脉、弦细脉的患者较少见。中医证型分为4种,最常见是湿热蕴结证,瘀热阻滞证和痰浊阻滞证次之,肝肾阴虚证最少见。结论 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以湿热蕴结证多见,临床治疗时应注重清热利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胆心综合征患者的中医证素并探讨其中医病机。方法:收集我院接诊的52例诊断为胆心综合征的患者,进行四诊收集,统计分析并探讨其病机。结果:胆心综合征患者中医证素出现频率高低分别为:心系、胆系、气滞、湿热、淤血、胃系、痰饮、热证、寒闭证、肝系、阳虚、气虚。胆心综合征表现最多见的症状依次为:胸痛、胸闷、心悸、恶心、腹痛、黄疸、恶寒肢冷、发热、大汗、右肩背部放射痛、皮肤瘙瘁等。在胆心综合征患者中,出现最多的舌象依次为:暗舌、齿印舌、黄腻苔、胖大舌、淡白舌、白腻苔、青舌、薄黄苔、薄白苔、少苔:出现最多的脉象依次为:弦脉、沉脉、紧脉、迟脉、实脉、数脉、滑脉、浮脉、虚脉:浮脉与沉脉、数脉与迟脉、实脉与虚脉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四诊合参,胆心综合征患者的主要病机是胆府闭塞、气机郁滞、痰热扰心、心脉闭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