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小鼠脾虚便秘模型,研究脾虚便秘的机制。方法应用番泻叶泄泻、饥饱失常、限制饮水等复合因素造模法建立脾虚便秘小鼠动物模型。观察各组小鼠一般情况、体重和大便的改变;用炭末推进实验检测肠道推进功能;采用比色分析法测定各组小鼠血清D-木糖含量。结果模型组小鼠体重和大便数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肠道推进率明显降低,血清D-木糖含量显著降低。结论采用番泻叶泄泻、饥饱失常以及限制饮水等复合因素造模方法制作脾虚便秘模型方法稳定且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小鼠脾虚证模型,研究小鼠脾虚证的机制。方法:采用利血平单因素造模法建立脾虚证小鼠动物模型,观察各组小鼠一般情况、体重和饮食量的改变,采用比色分析法及ELISA法分别测定各组小鼠血清D-木糖及胃泌素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小鼠体重、饮食量、饮水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D-木糖及胃泌素含量显著降低。结论:采用利血平单因素造模方法制作脾虚模型方法成熟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抗复感合剂时脾虚兼Ⅱ度茵群失调小鼠胃肠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只清洁级小鼠随机分为6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5组均予游泳力竭及饥饱失常,同时予氨苄青霉素造成Ⅱ度肠道菌群失调模型,然后分别灌胃无茵生理盐水、不同剂量抗复感舍剂和丽珠肠乐生理盐水稀释液,每日1次.分别观察各遣模组小鼠的一般体征、体重、体温和胃泌素分泌情况,测定反映胃肠吸收功能的D-木糖排泄率、血清淀粉酶活性等指标.结果:模型对照组小鼠的D-木糖排泄率、血清淀粉酶活性较正常健康小鼠明显偏低,血清胃泌素较正常健康小鼠明显偏高,说明各组造模成功.经治疗后,丽珠肠乐对照组和各中药治疗组小鼠的D-木糖排泄率、血清淀粉酶活性、血清胃泌素与正常对照组小鼠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抗复感合剂对脾虚兼Ⅱ度茵群失调小鼠有提高胃肠吸收功能和调节胃泌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黄秋葵粗多糖对脾虚便秘模型小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 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 组、模型组、麻仁丸组(0.8 g·kg-1)及黄秋葵粗多糖低、中、高剂量组(0.4、0.8、1.6 g·kg-1)。采用灌胃番泻叶 水煎液(每日0.8 mL)结合限制饮食饮水、饥饱失常的方法复制脾虚便秘模型小鼠。模型复制成功后,连续灌 胃给药(15 mL·kg-1)7 d,每日观察小鼠状态。进行小鼠排便功能实验;测定血清中D-木糖含量;计算小肠墨 汁推进率;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小鼠肠组织酪氨酸激酶受体(c-kit)及血管活性肠肽(VIP)表达水平。结果与 模型组比较,黄秋葵粗多糖中、高剂量组小鼠的首便时间显著缩短(P<0.01),6 h 内排便数量、粪便质量及含 水量均明显升高(P<0.05,P<0.01);墨汁推进长度、墨汁推进率及血清D-木糖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 P<0.01);c-kit 阳性细胞像素面积比值和H-score 评分明显升高(P<0.01),VIP 阳性细胞像素面积比值和 H-score 评分明显降低(P<0.01)。结论黄秋葵粗多糖对脾虚便秘小鼠具有治疗作用,可能与上调肠道组织中 的c-kit 表达水平及下调VIP 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荷泽颗粒对苦寒泻下、劳倦过度及饮食失节等复合因素所致脾虚模型大鼠血清胃泌素(GAS)、D-木糖浓度、磷酸肌酸激酶(CK)的影响。方法将120只Wistar大鼠分成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荷泽颗粒低、中、高剂量组,阳性组(四君子汤)。空白组每日予3 m L蒸馏水灌服,余各组予采用苦寒泻下加劳倦过度加饥饱失常建立大鼠脾虚证模型,造模21 d,造模成功后给以相应的药物治疗,分别于造模完成后0、7、14 d留取血标本,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GAS含量、D-木糖浓度、CK活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各项指标明显异常(P<0.05);用药后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血清中GAS含量,D-木糖浓度、CK活性不同程度上升(P<0.05或P<0.01),随用药时间的延长,各用药组上述指标逐步恢复正常,中剂量组与阳性组疗效相当(P>0.05)。结论苦寒泻下+劳倦过度+饥饱失常法建立大鼠脾虚模型,成功率高,达89%。荷泽颗粒可有效改善脾虚大鼠血清中GAS含量,D-木糖浓度、CK活性,具健脾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丝瓜水煎液对脾虚便秘小鼠血清、结肠组织中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e Pe Ptide,VIP)和五羟色胺(selective serotonin reu Ptake inhibitors,5-HT)含量的影响。方法:将KM种雄性小鼠(18~22 g)120只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脾虚模型组、丝瓜水煎液Ⅰ组(2.5 g·kg~(-1))、丝瓜水煎液Ⅱ组(5.0 g·kg~(-1))、丝瓜水煎液Ⅲ组(10 g·kg~(-1))以及西沙必利组(0.005 g·kg~(-1)),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小鼠灌胃番泻叶颗粒,灌胃剂量为每只0.4 g,一天2次,自由摄食饮水。第8天起停用番泻叶颗粒,正常对照组小鼠继续灌胃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小鼠控制饮食,釆用饥饱失常方法延续脾虚状态,隔天喂食生大米每只4 g,自由饮水,连续8 d。通过观察发现模型组小鼠造模后出现拱背、消痩,大便数量减少、变硬,即造模成功。实验第16天至第30天,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0.01 m L·g-1),西沙必利组给予西沙必利(0.005 g·kg~(-1)),丝瓜水煎液组分别灌胃给予不同浓度的丝瓜水煎液,灌胃剂量为0.01 m L·kg~(-1)。观察丝瓜水煎液对脾虚便秘小鼠肠蠕动的影响;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小鼠血清、结肠组织中VIP及5-HT含量。结果:脾虚便秘模型组小鼠肠推进率,血清、结肠中5-HT、VIP含量都显著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丝瓜水煎液Ⅱ组、丝瓜水煎液Ⅲ组小鼠肠推进率、血清、结肠中5-HT、VIP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或P0.05)。结论:丝瓜水煎液可以促进脾虚便秘小鼠肠运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小鼠血清、结肠中5-HT、VIP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枳术丸对脾虚证慢传输型便秘(STC)小鼠肠道传导功能的干预作用,及对小鼠结肠组织磷脂酶C-γ_1(PLC-γ_1)/磷脂酶C-γ_2(PLC-γ_2)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无特定病原体(SPF)健康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与造模组。采用番泻叶灌胃造成脾虚状态,然后控制饮食饮水的方法造成脾虚便秘的小鼠模型,造模完成后将模型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枳术丸组、莫沙必利组,枳术丸组按9. 0 g·kg~(-1)·d~(-1)给药,莫沙必利组按2. 5 mg·kg~(-1)·d~(-1)给药,模型组和正常组给予等剂量的蒸馏水,连续给药7 d,治疗完成后用印度墨水在结肠中推进的长度计算小鼠肠道推进率;用D-木糖试剂盒测定小鼠血清D-木糖含量;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结肠组织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法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结肠组织PLC-γ_1,PLC-γ_2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PLC-γ_1,PLC-γ_2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肠道推进率及血清D-木糖值均显著降低(P 0. 01),HE染色观察结肠黏膜明显充血、水肿,结肠组织PLC-γ_1,PLC-γ_2蛋白与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减少(P 0. 01);与模型组比较,枳术丸组和莫沙必利组小鼠肠道推进率及血清D-木糖含量均显著增加(P 0. 01),HE染色观察结肠黏膜充血、水肿及炎症细胞浸润改善,PLC-γ_1,PLC-γ_2蛋白与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 0. 01)。结论:枳术丸可有效促进脾虚便秘小鼠的肠道运动,改善便秘症状,其相关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脾虚便秘小鼠结肠组织中PLC-γ_1与PLC-γ_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枳术汤对脾虚便秘小鼠结肠P物质和血管活性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脾虚便秘小鼠结肠中P物质(SP)和血管活性肽(VIP)的表达,探讨枳术汤对脾虚便秘小鼠胃肠动力靶向调控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脾虚泄泻、饥饱失常以及燥结便秘等复合因素造模方法制作脾虚便秘模型;造模组分别予以枳术汤、便秘通口服液、蒸馏水干预;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SP和VIP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和蒸馏水组的SP和VIP的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减少(P〈0.01);经治疗后,枳术汤大、中剂量组恢复接近至正常水平。结论:枳术汤对脾虚便秘小鼠模型胃肠动力靶向的调控机制可能与调节SP和VIP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观察脾虚便秘小鼠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us of cajal,ICC)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表达的变化,探讨枳术汤对脾虚便秘小鼠胃肠动力靶向调控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脾虚泄泻、饥饱失常以及燥结便秘等复合因素造模方法制作脾虚便秘模型;造模组分别予以枳术汤、便秘通口服液、蒸馏水干预: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llase,nNOS)和Cajal间质细胞c-kit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 模型组和蒸馏水组的nNOS和c-kit的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减少(P<0.01),经治疗后,枳术汤大、中剂量组恢复接近至正常水平,与模型组和蒸馏水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枳术汤对脾虚便秘小鼠模型胃肠动力靶向调控机制可能与NO和ICC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脾虚便秘小鼠血浆中P物质(substance P,SP)、血管活性肽(vasoactive intestine peptide,VIP)表达的变化,探讨枳术汤对脾虚便秘小鼠胃肠动力靶向调控的机制.方法:采用脾虚泄泻、饥饱失常以及燥结便秘等复合因素造模方法制作脾虚便秘模型;造模组分别予以枳术汤、便秘通口服液、蒸馏水干预;用放射免疫方法观察SP和VIP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和蒸馏水组的SP和VIP的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减少(P<0.01),经治疗后,枳术汤大、中剂量组恢复接近至正常水平,与模型组和蒸馏水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枳术汤对脾虚便秘小鼠模型胃肠动力的调控可能与SP和VIP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