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凡  李伦兰  戴晴  陶晖  王文静 《安徽医学》2020,41(7):846-849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护理清单在胸腰椎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0例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按照自行设计的围手术期加速康复护理清单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腰椎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组别×时间存在交互效应(F=4.268,P=0.019),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第3天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F=8.956,P=0.006),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逐渐下降(F=652.492,P<0.001);两组患者腰椎功能组别×时间存在交互效应(F=17.589,P<0.001),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1个月腰椎功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F=8.956,P=0.006),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的腰椎功能得分逐渐上升(F=652.492,P<0.001)。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应用加速康复护理清单可减轻胸腰椎骨折患者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术眼眼球固定与目标扩瞳在降低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7月广州市南沙区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老年白内障并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术眼眼球固定与目标扩瞳干预,观察两组的眼压、视力、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 观察组的满意度分数为(80.61±6.62)分,对照组为(63.22±12.83)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观察组及对照组进行护理后的眼压对比均有了明显的降低,但观察组较对照组眼压降低更加显著(P=0.03),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较对照组显著上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观察组出现3例并发症(3%),对照组出现10例并发症(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于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前进行术眼眼球固定与目标扩瞳干预,可以辅助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体系对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焦虑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91例食管癌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51例。对照组按传统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采用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体系,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夜、术后72 h状态焦虑水平、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镇痛药物副作用和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及镇痛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手术前夜、术后72 h的状态焦虑水平、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镇痛药物副作用及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镇痛的满意度,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体系能有效缓解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焦虑和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4.
陈梅  余海云 《安徽医学》2016,37(3):356-358
目的 探讨亲情服务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4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引入亲情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一天的睡眠时间、舒适度评分、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术前一晚睡眠时间、舒适度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1.43%,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亲情护理服务可以有效提高BPH患者在围手术期的舒适度、改善睡眠状况及降低并发症,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马晓娟  张伟  邓丽丽  李静  曹惠琴 《安徽医学》2017,38(9):1211-1213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2型糖尿病合并并发症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宣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合并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13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护理依从性及随访观察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2型糖尿病合并并发症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明显改善,治疗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儿童单纯脊髓栓系综合征(TSC)小切口松解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20年12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单纯TSC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所有患儿仅采用终丝切断术,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手术,观察组患儿采用小切口松解术,并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切口大小;术后及随访终点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及随访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量表(JOA)评分变化;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切口小于对照组(P <0.05)。术后和随访6个月时,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术前、术后、随访6个月的VAS、JOA评分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的VAS、JOA评分有差异(F =2.507和4.142,P =0.014和0.000);②观察组与对照组VAS、JOA评分有差异(F =4.913和2.229,P =0.000和0.029);③两组VAS、JOA评分变化趋势有差异(F =35.944和167.373,均P =0.000)。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小切口松解术治疗儿童单纯TSC疗效显著,可缩短住院时间,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马艳 《安徽医学》2016,37(9):1160-1161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异位妊娠患者焦虑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太和县人民医院2013年9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46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调查患者焦虑状态。结果 观察组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改善异位妊娠患者的焦虑状态,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问题,增加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护理干预在妇科单孔腹腔镜治疗良性肿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妇科良性肿瘤行单孔腹腔镜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围术期时间(肠道准备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恶心、呕吐、腹胀)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术前肠道准备时间(t=2.332,P=0.022)、首次下床活动时间(t=2.461,P=0.016)、肛门首次排气时间(t=2.324,P=0.023)、住院时间(t=2.401,P=0.019)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χ2=5.156、P=0.012),腹胀(χ2=4.588、P=0.032)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5%,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43)。结论 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护理干预在妇科单孔腹腔镜治疗良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中能够缩短患者围手术期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群组管理对尿道下裂患儿术后并发症和患儿主要照护者的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河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23例尿道下裂患儿临床资料,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下,实施为期14周(院内2周及院外12周)的群组干预,干预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躯体疼痛、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主要照护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差异。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t=-4.338,P<0.05),术后24 h疼痛程度≤3分病例数多于对照组(χ2=8.867,P=0.003)。观察组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例(8.33%),对照组为23例(36.51%),其中观察组尿瘘、尿道感染或裂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尿道狭窄、阴茎扭转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干预前后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145、4.751,P<0.05)。结论 群组管理不仅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而且能有效缓解尿道下裂患儿主要照顾者的焦虑、抑郁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张红  王芳云 《安徽医学》2020,41(7):850-853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数字化印模技术中的应用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合肥市口腔医院修复科收治的60例牙体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全瓷修复治疗,并通过数字化印模制作修复体。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情绪、诊疗不适感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取模后(干预后)与入院后(干预前)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的差值,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诊疗不适感发生率为33.33%,观察组为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满意度分布差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58,P=0.045)。结论 相较于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缓解数字化印模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诊疗不适感,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退变性腰椎滑脱的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特征及这些参数与腰椎滑脱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42例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退变性腰椎滑脱组)和58例无滑脱的退变性腰椎疾病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在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骨盆倾斜角(PT)、骨盆投射角(PI)、骶骨倾斜角(SS)、腰椎前凸角(LL)、胸腰椎后凸角(TLK)、胸椎后凸角(TK)、矢状面躯干偏移(SVA)等矢状位参数,比较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和矢状位参数的差异。以腰椎滑脱率为因变量,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为自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腰椎滑脱程度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退变性腰椎滑脱组和对照组患者PT、PI、SS、LL、TLK、SV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两组间TK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退变性腰椎滑脱组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LL、PT是影响腰椎滑脱程度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矢状位参数PT、PI、SS、LL、TLK、SVA明显改变,LL、PT是影响腰椎滑脱程度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刘祥法  刘鹏 《安徽医学》2020,41(3):327-329
目的 观察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联合补肾活血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8年2月在阜阳市太和县人民医院骨科就诊的1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88例。治疗组患者接受TLIF联合补肾活血方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TLIF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32%vs 88.64%),VAS评分、JO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4.75±0.98)分vs(3.47±1.04)分,(10.59±2.54)分 vs(5.81±3.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JOA评分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治疗组患者无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 TLIF联合补肾活血方可以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功能活动,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祖丽  吴丽  吴杨  詹必成 《安徽医学》2016,37(9):1155-1157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AD)手术患者应用系统术前访视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安庆市立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7月行AD腔内隔绝术的4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术前访视,观察组予系统术前访视,观察两组患者术前10分钟心理状态、生理指标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前10分钟的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生理指标波动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的术前访视能减轻患者心理压力,缓解不良情绪,稳定生理指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基于动态病例的反馈式教学对神经外科实习护生带教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69名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1月至10月33名实习护生作为对照组,2019年11月至2020年8月36名实习护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观察组采用基于动态病例的反馈式教学。比较两组带教后考核成绩、见习效果、护理工作满意度、护理差错发生率等。采用SPSS 24.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观察组带教后考核成绩各项(神经外科知识知晓、教学查房、专科护理操作、晨间提问、基础操作、理论考核)评分较对照组高。观察组病情变化识别能力评分、独立工作能力评分、沟通能力评分、团队协作能力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带教1周后、带教2周后、带教3周后、带教4周后,观察组护生教学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护理差错总发生率2.78%(1/36)较对照组低27.27(9/33)(P<0.05)。结论 基于动态病例的反馈式教学可有效提高神经外科实习护生带教质量、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并降低护理差错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5.
刘燕  邵红  吴跃婷 《安徽医学》2016,37(11):1431-1434
目的 探讨罗伊适应模式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睡眠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罗伊适应模式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睡眠质量、护理满意率及自我效能。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护理满意度及自我效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罗伊适应模式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及自我效能,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骨折术后心理状态、疼痛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4年8月浙江省黄岩区中医院骨科病房住院患者72例, 将实施心理护理前36例作为对照组, 实施心理护理后36例作为观察组, 比较两组心理状态、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术后72h 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39.38±5.47、39.21±6.14分;观察组术后72h 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36.31±5.32、36.35±5.66分, SAS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t=2.41, P<0.01), SDS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t=2.05, P<0.01);对照组疼痛评分入院时、术后24h、术后72h分别为8.52±1.41、7.25±1.81、6.36±1.57分, 观察组疼痛评分入院时、术后24h、术后72h分别为8.74±1.38、6.37±1.45、4.42±1.48分, 术后24h疼痛评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t=2.28, P<0.01);术后72h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更明显(t=5.40, P<0.01);对照组护患沟通、护理主动性、服务态度分别为4.23±0.42、4.18±0.43、4.16±0.46分, 观察组护患沟通、护理主动性、服务态度分别为4.51±0.44、4.41±0.38、4.39±0.48分, 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2.76, P<0.01)。结论 心理护理能改善骨折术后心理状态和疼痛, 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张真  王红莲  苏畅  胡桑  钱玲  洪静芳  张会 《安徽医学》2022,43(8):958-962
目的 探讨基于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KAP)理论协同护理模式在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区血液内科住院且首次接受PICC置管的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接受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给予基于IKAP理论的协同护理模式。连续干预2周后,采用PICC自我管理能力量表、PICC专项护理服务满意度问卷和PICC相关知识问卷进行效果评价,并收集患者PICC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护理服务满意度、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导管相关知识得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导管相关知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点感染、导管移位及血栓等并发症发生例次低于对照组,但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IKAP理论协同护理模式可提高患者对PICC导管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回馈式教学法对母婴分离早产初产妇母乳喂养知识认知、乳汁分泌量及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产科2019年6月至2021年7月早产分娩初产妇86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产妇给予回馈式教学法健康教育。观察两组产妇产后3天对母乳喂养认知的掌握程度,产后1~7天内泌乳量,分别在产后 1个月、3个月、6个月评价早产儿母乳喂养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产妇产后3天母乳喂养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1~7天内泌乳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母乳喂养率(93.02%、93.02%、81.39%)高于对照组(48.83%、34.88%、3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回馈式教学法可有效提高母婴分离早产初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的认知,促进乳汁的分泌,提升早产儿出院后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王梅  祖大玲  黄敏 《安徽医学》2016,37(8):1041-1042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在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原发性肝癌介入术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医疗费用和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医疗费用及优质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7.02±2.51)d vs(11.01±4.33)d、10.53% vs 30.00%、(5 423.13±301.38)元 vs(6 287.38±467.23)元、94.74% vs 7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医疗费用和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李茜梅  罗冷  周亚平  汤昱  张可 《安徽医学》2020,41(5):591-593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纤维支气管镜(FOB)检查患儿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河南省儿童医院2018年7~12月收治的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组按照拟定的CNP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儿家长的心理状况和护理满意度、患儿的遵医行为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儿围术期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057,P<0.05)。干预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4,P<0.05)。干预组患儿家长术前、术后24 h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9,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CNP对FOB检查患儿围术期进行护理干预可改善患儿家长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患儿遵医行为,降低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